九黎部落的人就这样在良渚部落的势力范围内住下来了,有颜少姜的威慑在,周围其他部落暂时都不敢多说什么,不过,叔姒却并不敢把信任交付在这些和他们不是一条心的部落手里。
“大哥,等稻谷秧苗移栽好了,我想和少姜带着人往西边去看看。”既然已经知道了蚩尤和九黎大军未来的结局,叔姒就不得不为黎武他们的未来多考虑点了,留在这里,暂时有他们护着还可以,可万一神农氏部落的盟军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到那时,哪怕十个良渚部落,恐怕都护不住他们了。
所以,他想尽快为黎武他们找到一处更为隐蔽的隐居之地,一个比良渚部落更偏远、最好连神农氏和蚩尤是谁都不知道的地方。到时候,就可以让黎武他们改名换姓,假装在洪灾中失去故土的流民,反正此时的江浙沪一带几乎都是原始丛林,人烟稀少,几百个人随便往哪个山坳里一藏,没人带路根本就找不到。
他不知道自己这样算不算多管闲事,可是,前世今生,他的朋友都不多,每一个愿意拿真心待他的,都值得他拿真心回报。
这个季节的秧苗长得飞快,几天便窜了一大截,安顿好九黎的族人们,整个良渚都开始重新忙碌起来,这次他们培育的秧苗非常多,所以需要开垦的水稻田比上一季增加了几乎两倍有余,幸好他们现在人多,最重要的是,族人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大巫说的没错,洪水退去后,原先极难开垦的土地,又松又软,留下来的淤泥还特别肥,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他们把两道堤坝中间能开垦的地全部都开出来了。
直到这时候,原先属于有姜部落的老族人们才无语地发现:他们开垦的良田,似乎就是部落从前的营地……
这……难道是?
“这就是神明的旨意啊!这里年年被洪水淹没,根本就不是神罚,而是神明在告诉我们,这里不是给人住的,而是给我们种植五谷的!”神棍叔姒及时出场,说出了他早就准备好的台词。
一个可以让部落原先的族人们心甘情愿搬迁到新驻地的、无可挑剔的理由。
此言一出,举族哗然!
“原来……竟是这样吗?怪不得,明明我们每年敬献给神明的祭品都是最肥美的,大泽的洪水却依然每年都来,原来,这不是神罚,而是神明的恩赐……”想到自己曾经对洪水的咒骂,族人们忍不住瑟瑟发抖。
“怪不得,我们在洪水退去的地方撒种长出来的稻谷秧苗,好像是比自己开垦的地里长得更快,这一定是神明的力量!”
“我们住在神明赐给我们种植五谷的地方,怪不得年年都有洪水要把我们冲走……”有族人恍然大悟道。
叔姒:“……”看到大家都这么善于脑补,他就放心了。
反正,有了这一茬,哪怕是曾经有姜部落的老族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不能在部落旧址上开垦土地了,非但不敢,还要积极努力的把原本部落里世代居住的地方全部开垦出来,退耕还田。
毕竟,按照大家对神谕最新的脑补,有姜部落曾经世代居住的地方,原本就是神明赏赐给他们种植五谷的,结果他们非但没有按照神谕的要求种植五谷,反倒自己盖房子住上去了,鸠占鹊巢,误解了神谕,这……神明不降罪他们降罪谁呢?
有了神谕的力量加持,新一批水稻田很快就开垦出来了,这次叔姒还让人把晒干的草木灰和淤泥都撒在稻田里,这样稻田里的土就不容易板结,而且也更加肥沃。
不过,更加松软肥沃的稻田,也给栽种秧苗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淤泥太滑溜了,蹲下来栽种秧苗的时候还好,一起身,就容易重心不稳,扑通一声摔个屁股墩儿。
好在他们有个穿越过来的大巫,这个大巫前世还勉强算是半个农民。见族人们蹲在水稻田里站不稳,叔姒花了两天时间,和颜少姜一起,做出了原始社会的第一个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