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怎么能有这么高分?”年轻姑娘更疑惑了,“那为什么林同志分数这么低?”
乔语说道:“最高分是一车间主任的侄子。”
年轻姑娘瞪大眼睛,乔语拍拍她的肩膀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林同志分数那么低了吧?”
判卷的虽然是宣传部主任,但总经理会过目排名前十的试卷,所以林青青的试卷注定进不了前十。但过去也有考试人数少,总经理让人把及格线以上的试卷给他过目的例子,为了避免风险,所以林青青的分数连及格线都过不了。
想起之前和乔语说起试卷时她的态度,年轻姑娘恍然大悟:“这件事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我认识一车间车间主任的侄子。”乔语含蓄说道。
都说招工考试是为了公平公正,可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公正。她们辛辛苦苦学习考试,不及别人亲爹一句话,乔语早就看透了。
乔语拍拍年轻姑娘的肩膀说:“你还年轻,不懂,等过几年你就明白了。”
说完乔语便回了办公室,将登好分的册子和试卷交给她们主任。这期间年轻姑娘一直没有回来,直到快下班,她才红着眼眶走进办公室,回到工位后她拿起林青青的试卷……
从她进门乔语就在关注她,看她拿起试卷眉头皱起,在她经过身边时拉了下她的衣角,但年轻姑娘恍若未觉,径直走到主任办公桌前说:“曹主任,我有件事想跟您反应一下。”
……
钢厂后勤部发生的事,林青青全然不知。
考完试后她就不再多想这件事,只等
着结果出来在看去哪上班。而且目前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拿转户口的结果。
其实结果周二就出来了,但林青青临时有事耽搁,所以周三上午才去派出所。
说来也是巧,她□□坐车都能碰见李春英,心里有些稀奇,便跟李春英说起来。李春英听后直笑:“这不正说明咱俩有缘分?”
林青青是不太信缘分这东西的,但这实在太巧合,不得不点头说:“想想的确是这样。”
“你之前考试怎么样?”李春英记得林青青上次坐车是去钢厂考试。
“自我感觉良好,但成不成还得等通知。”
“有信心就好。”李春英觉得林青青就是没考过也没什么,进供销社也挺好,也是抢手工作哩,又问林青青这一趟是去干什么。
“之前转户口,派出所户籍民警让我今天去拿结果。”
“哎呦,这可是好事,”李春英说,“正好革委会在派出所隔壁,你领了新户口本,可以顺道去革委会把粮本煤本那些领了,你家现在有煤炉用吧?”
“找谢巍战友借的炉子。”
李春英说:“那还是赶紧领了煤本买自己的比较好,你知道蜂窝煤在哪买不?”
“还没问,打算炉子买了再找人打听。”林青青说道。
李春英点头,又说了地方:“你要买蜂窝煤找我,我叫人骑辆三轮车帮你把蜂窝煤拖回来,省得你自己挑。”
“那多谢您了。”林青青笑道。
“咱们有缘分嘛。”和林青青是无神论者不同,李春英很信缘分,而且她看林青青也的确顺眼,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她也乐意帮忙。
派出所户籍部门人还是那么少,不用排队,林青青很快就领到了新的户口本。从派出所出来后,她也像李春英说的那样去了革委会,找人领粮本煤本。
只是派出所人少,革委会办公室里人就多了,林青青等了好一会才领到粮本和煤本。
粮本和煤本一样大,只是一个红色一个蓝色,封面是塑封的,写着“靳市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几个字,里面是一页页表格,每次买粮都得登记。粮本是一年一换的,今年用完了明年得来革委会换,要是丢失了还得来补。
煤本则是蓝色的,封面写的是
“靳市居民购煤票”,凭煤本不但能买每月定量煤炭,还能买煤炉。
看着手里的两个小本本,林青青心情舒畅,和工作人员道了声谢,转身往外走出。
出去正碰上家属安置办的陈主任,看她手里拿着的本本,陈主任问:“户口转过来了?”
“哎,转过来了。”林青青回答说。
陈主任听后点点头,和林青青一起往外走,边走边说:“供销社高主任那边给我回复了,说对你很满意,你是打算去那里上班?”
“我想等钢厂结果出来再定。”林青青说道。
陈主任心里有些纳罕:“你还是想去钢厂?”家属安置办给随军家属安排工作,不是说把人安排进去就结束了,还得随时跟进家属在单位做得怎么样。所以她昨天刚去了一趟青山供销社,向高主任了解面试情况,得知高主任对她很满意,并且开出了非常优渥的条件。
“我其实没有特别倾向,但既然报了名,就想等结果出来再定。”林青青说道。
知道从她这里问不出什么,陈主任便不问了。
走出革委会大楼,林青青笑着和陈主任道别,搭车回家属院。这次倒没碰见李春英,司机和售票员都是陌生人,林青青买了票,随便找位置坐下。
到家属院后林青青没急着回去,而是先去供销社买煤炉。
供销社卖的都是小炉子,不到半人高,提着也听轻的,林青青拿煤本给人登记,然后提着煤炉回去。
回去后碰到杨丽在院子里坐着,但经过之前的事后,杨丽没再跟林青青说过话,所以看到她后就撇过了头。林青青也不在意,把煤炉放在门口,进屋拿稻草、火柴和蜂窝煤把煤炉烧起来。
穿来已经半年,烧炉子这种活她已经做得很熟练,没费什么功夫把煤炉烧起来,等烟雾少了再把炉子提进厨房,然后将借来的煤炉里烧剩下的煤灰倒掉,打算等沈玉芬回来将煤炉还给她。
……
晚上谢巍回来,就看到家里煤炉换了新的,问:“户口办下来了?”
“嗯。”林青青嗯了声,她刚好炒完菜,装盘后手往围裙上抹了抹,进屋把办好的户口本、粮本和煤本拿给谢巍看,“都是今天刚办下来的。”
谢巍一样
样打开小本本,脸上也露出笑容:“那以后就方便了。”
“是啊。”林青青说着接过三个本本放进柜子里,回到厨房把饭菜端出来,边对林青青说,“我今天碰到李春英……就是咱们第一天来遇到的售票员,是二十一团赵营长的家属,她说我要买蜂窝煤的话找她,她找人骑三轮车帮我把煤拖回来,但我在想这会不会太麻烦人?”
“我听□□说过,二十七栋李副营长媳妇在国营饭店管采购,有个三轮车,家属院不少人都是找她帮忙拖煤。”谢巍从浴室出来,边擦手边说,“到时候你准备半斤米面给她就成。”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林青青有些担忧。
“没那么严重,”谢巍说,“要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请她帮忙,至于粮食,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街坊邻居接济一把而已。”
这其实还是再打擦边球,但毕竟没有金钱往来,而且打着帮忙的名义,民不举官不究。虽然林青青只想安稳度过这几年,但总有人有不得已,好比这李副营长的媳妇,要不是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也未必肯担着风险干这事。
林青青想了想说:“那我明天问问李春英同志。”
谢巍点头嗯了声,又问起林青青考试的事。
“我觉得还成,但结果怎么样也不是我能定的,”林青青坐到饭桌前,拿起筷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虽然这么说,林青青心里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所以周五去家属安置办拿到考试结果的时候,林青青略有些发懵。
参加考试的总共也就二百来人,林青青考了第一百五十六名,政治还好,宣传相关那张试卷才考了五十五分!
如果林青青做完试卷后觉得一般,她可能不会说什么。但她觉得自己发挥挺不错的,就算评分苛刻,她拿不到□□十的高分,也不至于考五十五分吧?
林青青实在不能相信这是自己考出来的成绩,问道:“陈主任,这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陈主任刚开始也不敢相信,因为她和高爱琴是老相识,知道高爱琴看人很准。陈主任觉得高爱琴愿意开出这么好的条件留下林青青,肯定是因为林青青真有本事。
所以之前林青青
坚持要等钢厂结果出来,她心里还替高爱琴感到惋惜,觉得她八成会进钢厂。谁想考试结果出来,林青青排到了一百五六十名。
为此,陈主任特意找钢厂后勤主任聊过,从对方口中得知,他也曾为了这份试卷找过宣传主任,但宣传主任坚持原来的分数,还讥讽他什么人都往宣传部塞。两人甚至闹到了钢厂总经理那里,总经理在了解了林青青的情况后,默认了宣传主任的判卷。
归根究底,还是林青青的学历拖了她的后腿。
“卷子是钢厂宣传部主任亲自判的,他们总经理也已经过目,就是这个分数。”陈主任看着林青青渐渐沉静下来的表情,心有不忍劝道,“你听我一句,这工作上班,单位大小都是次要的,要紧是你的领导赏不赏识你,愿不愿意给你机会。供销社高主任是个知人善用的,你去那边也好。”
林青青听明白她的话,笑了笑说:“我明白,谢谢陈主任。”
听她这么说,陈主任松了口气:“你能想通就好,那你是定了去青山供销社?”
林青青没点头,只说:“我明天去找高主任。”
但在陈主任看来,她这意思就是确定了,林青青一走,便在她资料中的去向一栏备注“青山供销社日杂用品商店”几个字。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