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不管三楼住户,给楼下小夫妻盛了小半盘小龙虾加餐,对方先有些不好意思,但李杏芳太热情推拒不过便接受了。
林青青虽然愿意和邻居搞好关系,但也不想热脸贴人冷屁股,别人不想吃还上赶着往人家里送。所以除了楼下小夫妻外,就二楼另一户得了一盘小龙虾,至于一楼另一户,反正看不上小龙虾,也懒得往他们那里送。
她们做好晚饭,谢巍也从学校回来了。
因为学校离得远,谢巍待在家里的时间不如林青青多,但楼里住户对他印象却特别深,因为他总是穿着绿军装,站立走路都板板正正的,一看就是军人。
不过谢家搬进来大半个月,楼上楼下住户早打听清楚谢家的情况,知道谢巍当兵好些年,如今已经是副师级别,这次来北京就是去军事学院进修的。
虽然北京是皇城底下,老话说牌匾砸下来好几个官,可要租房子住的都只是普通的小老百姓,认识的大人物很有限,谢巍这样的人物就足够让他们仰望的。而且谢巍还这么年轻,以后肯定大有可为。
这也是三楼消停下来的原因之一,他们虽然拉不下脸讨好人,可也不敢真把人得罪狠了。
谢巍上楼的时候一路跟人打招呼,进门前还在跟隔壁邻居说话,隔壁住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十六岁,不想继续念书而想去当兵。因为知道谢巍是军人,想问问他的想法。
等说完进屋,饭菜已经摆好了,谢巍走过去抱起坐在沙发上的闺女,问她今天做了什么。
“饭饭,菜菜。”小姑娘奶声奶气说道。
谢巍没听懂,林青青给她翻译说:“早上吃完饭后,娘带曦曦去了趟菜市场买菜。”
“你怎么知道?”谢巍惊讶问。
林青青自夸说:“我聪明,猜的啊。”
李杏芳闻言直笑,把最后一盘菜端出来说:“我今天在菜市场看到卖龙虾的,多买了几斤回来,你媳妇炒的,尝尝。”
谢巍点头,说道:“娘跟你说的。”
“你怎么知道?”林青青也问。
谢巍云淡风轻说道:“脑子好,猜的。”
李杏芳听不下去他们自吹自擂,催他们坐下吃饭。
吃饭的时候,林青青说起明天去故宫的事,他们来北京也有大半个月了,中间也休息了两个周末,但因为刚过来需要收拾的地方太多,一直没机会出门。这周有时间了,便商量着一起出游。
“等逛完故宫从□□出来,咱们再去王府井大街逛逛,去吃全聚德的烤鸭。”林青青规划着出行计划,说着捏了捏闺女的鼻子问,“曦曦想不想吃烤鸭?”
小姑娘嘴馋,听见有吃的立刻说:“想!”
李杏芳问:“明天就去啊?故宫离□□广场多远?咱们都去时间会不会不够?”
“□□广场就在故宫外面,王府井大街离□□也就一两站路,明天一天时间肯定够了。”
林青青说道,“明天逛完您要是还有劲,咱们后天去登长城,要是累了就下次去,反正都在北京,来回也方便。”
李杏芳畅想起来,脸上止不住笑容:“成,那就先这么安排。”
……
虽然李杏芳很早就盼着去□□广场,但真到出门的时候又紧张起来,站在屋里换了好几身衣服,看到儿媳妇进来还问:“你说我穿哪件衣服好看?”试了好几件褂子。
林青青说:“红色和蓝色都挺好,红色显精神,蓝色正式。”
“那我选红色,不不,还是蓝色吧,去□□广场得正式些。”李杏芳很快下定决心,换上蓝色褂子。
林青青他们早已经收拾好了,等李杏芳换好衣服,几人就出门去坐车。
去故宫的路上李杏芳仍有点坐立难安,但等她下车看到那红墙黄瓦,整个人就像被震慑了一般安静下来。接下来一路,李杏芳都十分安静,只紧紧跟在林青青身后,听着她的讲述,到了激动的时候,口中才忍不住发出惊叹。
故宫很大,一天之内想全部逛完不容易,考虑到后面还有行程,林青青只带他们走了主要的几个宫殿,然后去□□。
在故宫的时候,李杏芳还能保持冷静,等站在□□广场上,她就克制不住了,望着□□上悬挂的巨幅画像,眼中热泪盈眶。
□□广场上不乏像李杏芳这样的人,他们都出生在战争年代,前半生过得颠沛流离,直到画像中的人出现,才有了安稳的生活,因此他们对画像中的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不止李杏芳,谢巍面朝着那幅画像,神色也有些动容,然后抬手并腿,行了个端端正正的军礼。
等他们平复好心情,林青青找好的照相师傅也给别人照完了像,招呼李杏芳和谢巍他们过去。
“还要照相呐?这得多少钱啊!”李杏芳问。
林青青没说多少钱,只问:“您第一次来□□广场,这么有纪念意义的试时刻,难道您不想记录下来?”见李杏芳犹豫,林青青又补充说,“照片是对着□□广场照的。”
李杏芳没抵抗住诱惑,走到儿子身边站定。
此时谢巍站在中间,林青青和李杏芳则站在他两侧,谢曦站在他前面。
照相师傅看他们四人站好,掀开黑布从摄像机里看人,没一会从黑布里出来,说道:“孩子抱一下,太低了照不到。”
谢巍闻言抱起孩子。
照相师傅看了会,又让林青青和李杏芳朝着他站一点,两人调整好站姿,师傅再次钻进黑布里,大声说道:“一、二、三,笑!”
咔嚓!
画面定格,他们在□□广场上照下第一张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