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科举出仕> 分节阅读 1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3(1 / 1)

,看上去神色也没有异常,而且从他来信让黎海上京去的行为来看,想来是胸怀大度的黎林虽已厚着脸皮,可神色依旧难掩尴尬,问道:“和周啊,大海定然是在京城里忙着呢,不然也不会不跟着一起回来”黎林语气很温和,甚至听着有一丝卑微,生怕黎池听了误会,以为他是在表达不满。黎林问得很没有底气。赵氏被放回来之后,族里有好些人都说要将赵氏休了,最后还是族长拦住了,理由与不赶走大树媳妇儿一样:不能让人以为,孙氏投井自尽的事,错在黎家。赵氏依旧在家里,再不敢闹幺蛾子,安分得跟只鹌鹑一样。可是大儿子黎湖,自此就与家里疏远了,只有过年时回来过一趟,还是除夕傍晚回来,正月初二就又离家去了县城。小儿子黎海离家上京时,也是气冲冲地走的,显然是在责怪他娘和他哥。如今又没跟着一起回来,怕是也与家里疏离了“二伯,海哥原本也是想跟着回来的,可我想着他只要不忙,随时都能回来,于是就让他留在京城帮忙看一下家,等我们回京后,再放他回来。”就是黎池这样不客气、不见外的说法,才让黎林放稍稍下心来,“哈哈哈是这个理,和周你是官身,回乡不便,是该紧着你来二伯也好久没见你了,也是想得紧呢”黎池两世为人,看得出黎林的那份卑微,以及为了儿子其实是念着家里这事,而生出的那份欣喜。“哈哈哈,不过按侄儿我想啊,二伯怕是更想念海哥一些的等过年,过年的时候,我就放海哥回来,与你们一起过年。”屋里的人都是经过人情世故的,哪里看不出黎池的心思与体贴,于是纷纷跟着打趣了黎林一番。黎镖、黎桥和黎棋他们这些人,不是不怪黎林他们二房的。但毕竟是一家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以前感情也非常深厚,他们又不是心存歹意要去毁黎池的仕途,如今也都知错了,不好从此就不认二房黎林他们。如今黎池回来后,看着也没有要与他二伯断交的样子,屋里人也都是乐见其成的。因为一年之中,能有三四次信件来往,黎水村家里和京城中黎池身边发生的大事,各自大多知道,也没有多少好说的,只互相问问近况罢了。不过在知道黎池又官升一级,回京之后就要上任户部郎中的这件大事之后,一家人高兴不已,这自是不必提的。大人之间聊得差不多了,黎池又关心了黎江的虚四岁的儿子黎灼,以及黎河的虚两岁的儿子黎燃。再才与侄女黎燚说:“燚儿都长这么大了今年六岁了”黎江的妻子李氏,也即是黎燚的母亲,忙向女儿使眼色,并催促道:“燚儿,快去你五叔那里你小的时候,五叔还抱过你呢前年的时候,五叔还给你寄了羊毛六件套呢,记得吗还不去谢谢你五叔”黎燚才虚六岁,还不太记事,别说小时候,就是前年她也才虚四岁,哪里还记得不过,黎燚看看笑得很好看的五叔黎池微笑着,等黎燚羞怯地一步一步蹭到他面前来,伸手轻轻地拍拍侄女儿的肩膀,再揉揉她的头顶,“燚儿,可还记得五叔”“燚儿,见过五叔。”黎燚觉得五叔真好看,揉她的头时,也揉得好舒服“唉,真乖,燚儿真有礼貌”黎池又拍拍她的肩膀,夸奖着。“五叔给你们都带了礼物,不过今天晚了,等明日了再拿给你们。”“燚儿谢过五叔。”黎燚小小的一个人儿,向黎池福了一礼,看着就乖巧可爱得很。行完礼,黎燚终于是忍不住羞怯,匆匆跑到了她娘李氏身边去。黎池眼神一扫,看到了自家亲弟黎溏。都虚十三岁的人了,也在去年考取了童生功名,可却还是像小时候那般单纯。那看过来的明明很羡慕,却又装作不在意的眼神,都还与以往一模一样。“你过来。”黎池朝弟弟招招手。黎溏自己下场科考过后,才知道科考的艰难。他那点想要同兄长一样六元及第的小心思,在县试张榜之后,就以早早地被浇灭了。如今他更是,连院试都没能考过“兄长。”黎溏磨磨蹭蹭地来到黎池面前,开口唤道。黎池闻言先是一楞,然后瞬间就笑开了:“作甚这么正经喊哥就行,哈哈哈,喊什么兄长”轰地一下,黎溏只觉脸上发烧,耳根泛热“哥。”此时黎溏无比庆幸,当下夜里灯暗,对面的人看不清他红了脸。然而,黎池眼神是很好的,黎溏又站得近,自然是看清了弟弟的一张红脸不过,少年人的自尊心需要保护,可不能再逗了,再逗怕是就要炸毛了“你去年下了场一试,成果很喜人嘛,第一次下场,竟然就考取了童生功名。”其实黎溏心里一直想着:他不仅没能像哥哥一样,第一次下场就考取小三元,就连院试都没过,真是丢人可如今哥哥也像其他人一样,夸奖了他黎溏心里一松,然后就觉着嗓子堵得慌,“唔”虽然兄弟两已经三年没见,但如今看来,弟弟还是很喜欢他的,否则也不会只因得到了他的一句认可,就连说话都哽咽了。黎池拍拍面前少年人的肩膀,“明年八月份的院试,你加把劲考过,有了秀才功名之后,就去京城找我。虽我公务繁忙,并不能亲自教导你读书,但你这性子,只到京城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黎池说他公务繁忙,不能亲自指点黎溏读书,这只是说给其他人听的,毕竟黎河和黎湖,他都没有让他们去京城。不过黎溏这单纯性子,倒确实要见见世面、长长见识,多经历一点事情,至少不能让人随便一眼就看穿了。“真的”黎溏一脸惊喜地问道。黎池伸手拍拍弟弟的肩膀,笑着点点头,“真的,明年你若通过院试考取了秀才,就去京城找我。”黎池将大人和小孩都照顾到之后,时候也不早了,今晚奢侈地吃到了两块糖饼的黎炘,已经半趴在袁氏的怀里睡着了,嘴角都似带着甜蜜。“和周他们这次回来,要在村里住上个把月呢,以后有的是时间说话,不必急于这一时,时辰不早了,今晚就先都回去睡下。”黎镖为今晚这场久别重逢的谈话,作了结尾。黎江他们住得近,夫妻两个人,一人怀里抱着一个,一人手里牵着一个,不几步路就到家了。同样住在村里的黎河夫妻两,就要隔得远些了。黎桥找来一根木棍,在一端缠上淋了桐油的破布条,制成一根火把,点燃了、让他们拿着照路。黎河抱着孩子,秦氏举着火把走在前面照路,一家人也离开了。黎池跟着一起送走了黎江和黎河两家,又与家里其他人互道晚安后,这才回去房间睡觉。第二天,黎池与徐素一起,将带回给家里人的礼物,都分送了出去。然后黎池又带上礼物,依次去了大爷爷家、二爷爷家和族长等家里拜访。有的人家,只黎池一人去。关系亲近的人家,就是夫妻两带上平平和安安一起去,也让人家见一见他们的儿女。等带回的几箱子礼物都送出去后,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按礼该上门去拜访的人家,黎池都一一登门去见过了。就连黎池的外家苏家,夫妻两也已去了一趟。虽然黎池与外家苏家并不亲厚,但面子情也还是要顾着的,总不能让人说他不敬长辈,以往过年过节的节礼都没少过,也不缺这一次了。等黎池他们忙完之后,一家之主的黎镖,将一家人都叫到一起,突然提出了要分家。第147章这时候,徭役和征兵,都是按户征发。因此民间为了分薄和减轻徭役与兵役负担,会尽量减少分立门户,有时一户普通的农耕人家,都能有几十上百人。甚至有些人丁单薄的人家,还会与异姓人家共立一户,以分摊徭役和兵役等。当然,一户几百人的农耕人家,生活在一起并不现实。于是就有了一户人家,在内部分成几家的情况,即所谓析产分家却不立户。不过黎镖这里所说的分家,是另立门户的那种分家。如今的黎家,并不缺那点以银代役的银子,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只是析产分家,却不分户。一家之主的黎镖将人叫齐之后,提出了分家的想法:“虽说父母在,不分家,但我们黎家自有传统,都是待到家中孙子成家后,就考虑分家。”黎镖的孙子并未全都成家立业,还剩下黎海和黎溏,若严格按黎家传统来说,是还不能分家的。但黎镖有他的私心。若是分了家,各自立了门户,以后就只是亲戚间的走动,干净利落得很。像现在这样,一家人裹糊在一起,黏黏糊糊地扯不清。话一说都是一家人,不好分清你我,也不能保持应有的距离,这样于孙子黎池来说,是件难事。黎镖私心里,不想大房和二房,去拖了黎池的后腿。黎镖提出要分家时,黎池感觉心中一暖。当下观念里,讲究大户人家,讲究家族排面。按他如今正五品官的身份,正是该要打造大户人家排面的。但在现代生活过一世的黎池,虽能接受几十口人的一大家子,却不代表他喜欢这样。平时黎镖这一家人和和睦睦,但真遇到分家这样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时,也各自都有着小心思。其实这家里,在黎镖提出分家之后,感到高兴的,就只有黎棋他们三房。大房和二房并不想分家,因为如今眼看着三房的侄子黎池,有了大出息,不分家的话,就能在一起享福了“爹,如今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我们一起孝顺您和娘,这样多好何必分家呢”王氏笑呵呵地劝到。黎镖和袁氏两人,一起看向大儿媳王氏不过只是静静地看了她一眼,并没有说她什么。不过也就是这一眼,看得王氏噤了声,不敢再卖弄她那点小心思。“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分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难不成分了家,就不是骨血相连的亲人了难不成分了家,就不能孝顺老人了”黎镖分家的意志很坚决,“如今和周也回来了,难得一家人聚这么齐,正好把家分了。”黎镖既坚决地要分家,大儿子黎桥和二儿子黎林,以及三儿子黎棋,也无法反对,或不想反对,纷纷同意了。“那哪能呢即使分了家,我们照旧还是血脉亲人照样孝顺爹和娘”黎桥作为家中长子,表了态。如今在这家中,黎林是不敢有意见的。因儿媳孙氏自尽的事情,差点就毁了侄子的仕途,毁了族里光宗耀祖的希望黎林也非常悔恨,自责当时没有约束住赵氏。“大哥说得对,即使分了家,我们也都还是亲人,照样孝顺二老、友爱兄弟。”黎棋本来就是希望分家的,如今上面两个兄长都同意分家了,他这个当弟弟的当然不好再反对。“对,就算分家了、另立门户了,我们在族谱上依旧还是一家人,同样是亲人呢”虽说家里人都来齐了,就连县城里的黎湖也都回来了,只远在京城黎海没在,不过黎池他们这一辈,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而已。决定分家事宜的,主要还是一家之主的黎镖,以及即将成为一家之主的黎桥他们三兄弟。“至于这家怎么分”黎镖显然是早有准备的,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继续说道:“家产有多少,你们也是知道的,主要就是银钱、田地和房屋。”“二十多亩田,我已均分成了三份,到时你们三兄弟抓阄决定。再就是家中的银钱”说到这里,黎镖看向黎池,“因这三年来,过年过节时,和周都会寄回节礼和银钱,供一家人花销绰绰有余。因此,和周大婚时收的礼品,都还没太动用,加起来能值三千两银左右。我与你们娘一起,也均分成了三份,到时你们三兄弟依旧抓阄决定。”黎镖看过来时,黎池笑着微微点头。对于黎镖将黎池成亲时收的礼拿出来分了,黎池并未表示出不满。那价值两三千两银的礼,黎池原本就是留给家里的,何况他如今也不缺这点银钱。黎镖见孙子果真没有异议,心里也很高兴,又继续说到:“虽说大桥你是长子,在分家产时要拿大头,但你应该清楚,我们家的不一样若真论起来,大棋才应该分大头。因为家中几乎所有银钱,以及这几年家中的花销,都是和周给的。如今我也就偏心一回,你们三兄弟平分。但大桥啊,其实你是占了便宜的,因为大林和大棋两兄弟,分别还有大海和小溏子没有成家,若是给他们把成亲的银钱预留着,你也是分不到这么多的。不过大桥你作为家中长子,为这个家多做了几年,多分这些也是应当的。至于家中房屋,东厢是大林的,西厢是大棋的,北边这一溜就是大桥的。”黎桥明白他爹说的是实话,没有异议:“爹,您这样分就很好,儿子倒是觉得,我占了三弟的便宜。”如今,大儿子黎江正筹谋着开办一个造纸作坊,小儿子黎河是秀才,如今已经开始在族学里讲课了,虽与侄子黎池不能比,但他两个儿子也过得不错了。这样三兄弟平分家产,他觉得也没什么,毕竟他是占了便宜的。“都是一家人,大哥你说什么占便宜的话呢太见外了”黎棋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黎池不用说是很有出息的,小儿子黎溏也考取了童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