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科举出仕> 分节阅读 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9(1 / 1)

写日记。要善于表达自己,也要善于营销自己。无论是流传后世,还是在必要时候宣传造势或表露心迹,写一本日记都很适用。于是当日下衙之后,黎池写下了第一篇日记:孟夏四月,喜得儿女一对。“孟夏四月,喜得儿女一对。吾心甚喜”作者有话要说:一某某某:你就随便写点东西,反正都会有人背的。正在写日记的黎池:嗯,有道理。二文学系本科生:你说小学初中高中,逃不开黎和周也就算了为什么我都读大学了,黎和周还是阴魂不散啊文学系硕士生:我会告诉你,读研时黎和周还将常伴你左右文学系博士生:我会告诉你,读博时也逃不开黎和周。文学系教授:呵。第114章“陛下于臣之妻子、儿女,乃再造之恩,于臣亦如是。”乾清宫内。贞文帝看完黎池的谢恩奏折,对随侍身侧的张忠说:“这黎和周,真会说漂亮话。”前不久才赞过黎和周真乃务实君子,如今就又说他说漂亮话张忠看贞文帝神情,不像是读到拍龙屁奏折时的嘲讽神色啊于是张忠说到:“老奴听宫太医讲起黎夫人临盆那日,他可是被黎大人吓了一跳。黎大人担心房内产妇,担心到仿佛失了神智的情状,猛一看有些吓人,细一想却也令人动容。”“嗯。”贞文帝随便嗯一声。谢恩奏折中,黎和周写到他当时心境之处,读来确也令人动容。让他想起三儿子出生时,彼时他的心境,也如这黎和周的一般无二。“黎大人与黎夫人夫妻情深,而陛下的赏赐,助黎夫人渡过了临盆难关。老奴想黎大人,应是真情实意地感恩陛下的。”贞文帝忽然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张忠,你对黎和周很有好感”皇帝近侍,最忌与朝臣交往过密。张忠心中一咯噔,却并未跪地求饶那只能显得他心虚。张忠:“黎大人发现煤炭,烧制水泥,善待匠户,一桩桩事情,都是在为百姓社稷谋福祉。老奴就想,若是当年老奴和父老乡亲们,也能遇到这样的官,那就好了。老奴得天之幸,能来侍奉陛下,可老奴的那些父老乡亲却是不过他们大仇得报,也算走得安心了。”贞文帝登基第二年的那桩黄河水患,天灾遇人祸。黄河决堤,又遇贪官贪了赈灾钱粮,饿死灾民无数,最后险致哗变。贞文帝一直将这桩事记在心中,且引以为诫。身边的张忠就是黄河水患中的灾民,也因此格外厌恶贪官、喜欢清官,张忠对黎和周怀有好感,也是正常。贞文帝不再疑虑张忠与黎池勾结,“嗯,黎和周此人着实难得。难得能将那份多智,用在正道上,不像有些官员”张忠见皇帝似乎想到朝中某些官员,就又继续安静地站着,不再出声。其实张忠对黎池有好感,不仅因他是一个不贪的官,还因为他们的夫妻情深。张忠还年幼时,家庭和睦、父母恩爱,所以他现在就格外喜欢夫妻和美的场景。可如今朝中的官员,啧啧,个个都是伪君子不仅妻妾成群,甚至某些还养外室、逛青楼于是,黎池和他夫人这样夫妻和美的,不就在张忠眼里凸显出来了在总管太监张忠这里,黎池因此赢得了更多好感。黎池他们这科的新翰林们,入翰林院已有大半年,都已适应了翰林院的日常。翰林院是个清贵衙门,而往往以清贵二字描述的,多半还能冠以冷清二字。事实也确是如此,翰林院作为内阁成员的培训储备基地,在没有史书及其他书籍修撰任务的现在,俨然就是内阁的一个秘书处。帮忙内阁草拟一些日常性的,不太重要的圣旨而已。在这个清贵衙门内阁秘书处里,黎池他们做的就是文字秘书的工作。有公务来了就写,没公务时就看看书、喝喝茶,尤其如今正值年中公务淡季,那是清闲得很呢。不过诸多清闲人之中,并未包含黎池。黎池点卯上衙之后,若给他分派了公务,他就认真做。若没有,他就忙水泥局的事情。如今水泥局已经开始运转,黎池暂时又还管着水泥局,那当下水泥局的大小事情,以及水泥局日后的发展规划,他都是要管上一管的。翰林院不那么忙时,黎池就抽出空来,将水泥局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考勤制度、处罚制度、银粮补贴制度以及晋升制度等,都参照前世的制度模板,结合当下世情,给一一明确了出来。这一套制度,在水泥局内部公布并施行之后,不知是工匠们真心支持这一套制度,还是仅仅摄服于黎池的身份,总之效果还算不错。并且在六月份的时候,黎池根据这一套制度的考核结果,从三十多个甲长之中,选出了一个水泥局代副使,协助他管理水泥局,且在他不在时全权负责水泥局相关事务。大燕朝廷官营的局、院、作坊,例如某省的织染局,编制最底层是匠户,接着是牌长和甲长,再就是织染局副使,织染局大使。大使官阶从九品,虽是芝麻末流小官,却也是有品阶的。黎池虽暂管着水泥局,却也没那资格授官水泥局大使,只能授职无品级的水泥局副使还是暂时的代副使。能从众多甲长中脱颖而出,成为代副使的容纲,当然不会是蠢人,反而聪明灵透得很。他虽是代副使,但若是在接任黎行走的水泥局大使到来之前,他已将水泥局的事务摸透,那就不愁到时他这个代字去不掉。从一介匠户,成为京城水泥局副使。这短短四五个月,就完成了一个匠户、奋斗终生可能的最高职务成就容纲非常明白,这一切都是黎行走黎池赋予他的。不论是出于感恩,还是为了巩固他与黎池之间的联系,容纲都表现得对黎池唯命是从。黎池不仅将容纲提为代副使,还将在水泥配方盗窃案中,做过鱼钩的何匠,从牌长提拔成了甲长,补上了容纲升任代副使之后留下的职缺。黎池在徐素产后一个来月的翰林院点卯上衙期间,就抽空将京城水泥局调理好了。除开需要他去工部催要银粮补贴之外,他完全做起了甩手掌柜。五月二十一,黎池去工部催要六月份水泥局匠户的银粮补贴。若是可以,他还想将下半年的也一起要来,免了以后来回跑的麻烦。黎池与左侍郎易砚商量好匠户的银粮补贴之事,出来准备离开工部时,恰巧与黎镜在院里迎面碰上。彼时的黎镜,与前不久黎池来要匠户名册时相比,要消瘦得多。眼底青黑,一张脸皮黄瘦得很,官袍也显得空空荡荡,简直就是一个可怜垂暮老人了如果不看他那双眼睛的话。或许还能博得旁人几分怜悯,只是他那双眼睛太过阴郁,甚至是阴毒看着不会让人觉得怜悯,反而会让人想敬而远之。“侄孙如今风光无限,儿女成双,真是恭喜啊。”黎镜嘴上说着恭喜的话,可表情和眼神却阴毒得很。黎镜虽然更喜欢庶孙黎浪,但黎温毕竟是他的嫡长孙。如今黎温却被流放到飞沙走石的西疆,连子嗣都没留下一个啧啧,可怜。黎池两辈子活到现在,被放过不少次狠话。又岂会被黎镜的一句威胁吓到借着低头一笑的动作,黎池转动眼珠确定了近处没有人,然后才抬起头,笑着对黎镜轻声地说到:“镜四爷爷,黎温堂哥的事,还真不是侄孙我刻意设陷谋害。”“但是,您应该庆幸的,桂枝和紫苏没有得手。侄孙我可还年轻着呢,儿女子嗣总会有很多的。可如果黎浪堂哥也了出事,就不知道楼大伯和渠二伯,还中不中用了”黎池依旧是一脸温雅地笑着,若是有人远远地看过来,准保不会想到他刚才说过这些话。“黎池你黎池你”他就知道他就知道,这黎池不像他表面看上去那样纯良黎池全都知道,他是全都知道的黎池观察了一下黎镜的神色,看来桂枝和紫苏确实有问题了,稍微一诈就诈了出来。“镜四爷爷,您可千万别激动,万一激动得气血上脑,出了个好歹黎府的其他人,可该去依靠谁呢”若说恐吓人,黎池可比黎镜要精通多了。黎府的顶梁柱是黎镜,没有了他,黎府就什么都不是,那一府的庸碌蠹虫,能靠谁黎池嘴里说着耸人的话,脸上笑容却依旧完美无缺,就仿佛那笑着杀牛砍羊的屠夫不,这可是天子脚下,他黎池不敢的可是姑且不论阴私手段,只论阳谋算计,他也担心黎池能将他乌纱帽掀了。黎池的话一说完,对面黎镜的脸色就几番变化起初的阴毒眼神早已不见,变得怯懦闪躲起来。黎池忽然就没了兴致,不打算继续与黎镜说下去。“黎右侍郎,下官告退。”礼仪周到地行了礼,黎池这才走出工部衙门,沿途还如常地与遇见的一个工部官员打招呼。史最难对付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能忍的,另一种是不能忍的。前者能忍,等待时机成熟,他总会成功报复回来。后者不能忍的,那是说炸就炸,做起事来不顾后果,什么都敢做,这样的最好不要招惹。像黎镜这样介于这样两者之间,还长满了软肋的人,黎池认为并不难对付。徐素一直喝着宫太医开的补药方子,身体虽然依旧虚弱,却也在慢慢好转。两个孩子褪去了初生婴儿的一身红皮肤,整个像是剥了壳的鸡蛋,香软可爱得很黎池虽被撵了去睡书房,但每天下衙回家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赶紧去后院,看看徐素和一对儿女。徐素虽然身体在好转,但满了一个月之后,还是不太能起床到处走。于是黎池和徐夫人,就以生双胎要坐双月子的风俗,成功让徐素再在屋里休养一个月。龙凤胎的满月酒自然也就没办,不仅是因为徐素的身体,还因为女儿黎灵,她虽然没出大问题,却也是养的战战兢兢的。于是决定不办满月酒,到时再大办百日宴,也是一样的。徐素怀孕之初,黎水村老家就寄来了一些旧衣服,如今黎炘和黎灵也会穿一件,沾沾人气说是更好养一些。孩子洗三之后,黎池就给黎水村老家去了信,今日就收到了从老家寄来的回信。作者有话要说:要进入下一个剧情点了,渣作者要回去看看我的大纲,理一理论太监的两种进化可能:一种阴狠变态,一种嫉恶如仇。总管太监张忠是后一种,自己遭遇过不幸,就喜欢看那些过得好的人第115章这日黎池从翰林院下衙回到家,在后院与徐素一起吃完晚饭,龙凤也胎被银朱她们抱到侧间房里去照看了。徐素拿出从黎水村老家寄来的家信,“今日午间,四宝店的书童送来了爹娘他们寄来的书信,还有一个包裹。”黎池接过信,一边看一边问到:“爹娘他们又寄了什么来”“信中说上次知晓我怀胎之后,时间匆忙,只寄来一些旧衣服。”徐素看着正读信的黎池,一脸笑容地说道。“那之后奶奶、母亲和伯母们,就开始仔细地准备了。”“这次给寄来的包裹里面,有娘亲手给我两各做的一套夏衣,还有奶奶亲手给平平和安安做的各两套小衣服。两个伯母也给平平和安安,用五色丝线做了一套五毒香囊。还有江哥给你寄来一刀纸,说是他造出的彩笺,寄来给你看看成果。”黎池很快就看完两张纸的家信,“奶奶和娘她们,真是有心了。我走时建议江哥尝试的彩笺,他终于也做成了。”徐素嫁给黎池之后,就是黎家的人了,夫家越过越好,她是再高兴不过的。“江大嫂只比我早了两天,诞下了一子,这真是太好了。”李氏之前生了个女儿黎燚时,心中怕也是不安的。如今终于生下一个儿子,长房长孙的血脉得以延续,想必李氏心中该轻松多了。黎池对于此时只有男子才算传承血脉的认知,无法置喙。“写下这封信时,河哥正在全力备考今年八月的乡试,河二嫂也有了两个月身孕。”“我们就祝愿河哥乡试一举得中,也为河二嫂和她肚中的我们侄儿祈福。”徐素希望秦氏能一举得男,生产时亦母子平安。她们女人生产实在太辛苦,第一胎就有一个儿子傍身的话,会轻松许多。“是啊,祝愿家中的爷爷奶奶和爹娘,还有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如今黎池他们这一辈,黎池不用多说。黎江有了一门造纸手艺,儿女双全,夫妻恩爱。黎河乡试在即,一旦得中就是举人了,秦氏也怀有身孕,功名和子嗣全都在望。而在浯阳县城开私塾的黎湖,私塾倒是办得不错。可黎河、黎池和他,都是差不多时间成婚的,都一年多了,却只有他媳妇儿孙氏,肚子里还没有动静。这也急坏了二伯母赵氏,大儿子黎湖都二十多了,还没有儿女。小儿子黎海在京城跟着黎池,可他比黎池都还大上几个月,都了十九,媳妇儿在哪都还没影儿“二伯母在信中提及海哥的婚事我们这做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