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四宝店的运书船,恰好在最近运书南下,那黎池他们搭乘运书船就再好不过了,节省路费是一方面,主要是更加安全些。“若是不麻烦的话,搭乘运书船是再好不过的。”“有何麻烦可言顺路的事,我回去后和押船的掌柜说一声就是,开船前一日就派人去提醒你。”赵俭就这样决定了。黎池他们将乘坐他名下四宝店的顺风船南下。既然说到返乡,也就自然地说起了家人,开始闲话家常。很神奇地,赵俭竟比黎池还大两岁即整二十岁。按说皇家王爷到这个年纪,怕是身后都跟着一串串儿女了,可赵俭竟然还未婚“唉,说来也是世事弄人啊。”赵俭难得地长叹一口气,“本王和本王的几个成年兄弟的婚事真是艰难,父皇和母后为此噎死操碎了心,可亲事却总是不顺。”黎池此时八卦欲爆棚,很想听听天家皇子们的婚恋密辛。“我其他几个兄弟还稍好些,父皇为其指上两三次婚之后,也就成功地娶上了王妃。即使大皇兄被指婚三次后,依旧没能顺利地娶到王妃,可于姬妾方面到底还是无碍,且已经有三个子嗣了。就我”跟在赵俭身边的文士即王府幕僚谌青,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皇家密辛,他的八卦欲比黎池的还要旺盛,虽一脸冷淡肃穆,可一双眼却亮晶晶的“就本王王妃总也娶不成功,府中姬妾也病病殃殃的,至今都没能有个子嗣。”说着说着,赵俭就觉得自己很凄惨。赵俭甚至不止一次地怀疑,他上辈子的所谓王妃严琳琅,是不是给他们下了什么苗疆巫咒。所有上辈子与她有过牵扯的兄弟,这辈子在婚育上就有些艰难,尤其是赵义和他。父皇为他们暗地里指的、还未正式下旨的王妃候选人,不是莫名地就与家里的什么表兄成了有缘人,要死要活地不愿意。就是一被暗地指婚,就开始病恹恹的,不像能为皇家诞育子嗣的样子不过这种怀疑实在太过荒诞不经,赵俭也在几次排查之后,确定了严琳琅不可能做到这事。最后赵俭也只得感叹,他们赵家兄弟婚事不顺,或许是天意弄人。贞文帝不止一次地庆幸过:幸好先暗地里试探了一下,没直接下赐婚明旨。黎池:黎池他惊到了“赵兄这种事或许是讲究缘分的,可能是属于赵兄的缘分还未到。”赵俭硬是将一杯茶,喝出了一壶酒的失意“或许是。不过这次父皇为我指了国子监祭酒之女,据说她自小福缘深厚,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出状况,但愿”黎池能猜出赵俭的未尽之言:但愿她能挺住。“不说这些了,和周你此次返乡,就要迎娶徐芩之女了”黎池低头温柔一笑,“是的,我也十八了,该成家了。”“路途遥远,我又无暇出京,是不能及时喝到和周的喜酒了。”赵俭一个王爷,定然是不能随意出京的。“只好提前在此祝福和周你娶亲顺利,婚后和和美美”赵俭也不知是不是受刚才谈论他婚事不顺影响,竟然祝黎池娶亲顺利,这祝福语不伦不类的。也许是一时嘴瓢失言,反正黎池和赵俭两人也都没在意就是了。“赵兄有心这份祝福我就领受了,等回京之后再邀赵兄到府一聚,给你补上一顿喜酒”“哈哈哈好”朝考成绩出来后的第二天,黎池就已经登上了四宝店运书南下的运书船。朝考成绩出来了,钟离书和明晟成功考取翰林院的庶吉士。以后他们三人,就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了。作者有话要说:问:赵家兄弟为何婚事艰难赵俭:总觉得是严琳琅,给我和我的兄弟们,下了苗疆巫咒。严琳琅:我不是我没有你们冤枉我嘤嘤嘤古早玛丽苏古言文世界意识:问:赵俭你为什么要祝黎池娶亲顺利赵俭:我不知道,我没有,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古早玛丽苏古言文世界意识:第72章传胪大典甫一结束,科考喜讯就已向考生籍贯地或常住地快马加鞭而去。科考喜讯的信件经驿站,由行省至府再到县,一层一层地向下传递。在喜讯传递途中,省衙、府衙直至县衙,都要对辖下所出进士进行记录了解。因为涉及到进士所享待遇,之后都需从当地赋税中支出,府衙和省衙相应地就需进行审核。比如黎池考中进士后,他就享有千亩田地免赋、十人即十户免役的待遇,涉及到田赋和徭役的征缴变化,就要记录在案以免错乱。黎池还在四宝店的运书船上时,他六元及第的喜讯,就已到江淮行省、至临淮府、最后再到浯阳县,一层一层地、早他一步到达了。浯阳县的县令、县丞和县尉,奉行着不少做也不多做的为官准则,很普通的一班县官。不说多么清廉为民,但也决算不上昏庸贪官。这天上午浯阳县的三大巨头,即县令、县丞和县尉,都聚在县衙一起吃茶谈笑。“大人有京城的快马来件”一个衙役手中举着信件,一边喊一边跑进县衙。县令做了六届即十八年的浯阳县县令,接过不少邸报和政令,却是没收到过来自京城的快马急件陡然从京城来了这样一封快马急件,县令的心猛地一颤惊得头皮发麻,并很快蔓延到脚板发麻浯阳境内的山贼土匪都不成气候,最近也安分得很,也没有听说哪里有民怨沸腾,怎么就有从京城来的急件了县令站起来去接衙役手上的信时,脚底发麻、身体一晃,险些又坐回椅子上去了不过,县令接过信件一看外封样式,提起的心就慢慢镇定下来“从京城来的急件是说什么的”县丞忍不住问道。县令的手还在微抖着,朝县丞和县尉两人扬扬信件,“看这样式,是科考喜报。”县令虽是同进士出身,终究也是见过科考喜报的。县令这样一说,另两人也想到了。“唉呀,这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不知年月,算算时间,殿试也已经过去十来天,科考喜报是该到了。”他们之所以忘记科考喜报这回事,白白惊吓一场。是因为这二十来年,浯阳县就没有出过一个进士,自然也就从未接到过科考喜报,习惯成自然,一时间也就没反应过来。“看来是那黎池考中进士了”今年浯阳县进京赴考会试的,就只有一个黎池而已。因他连中四元,所以浯阳县很多人都觉得他能考中进士,这科考喜报既然来了,那必然就是他了。“”县令拿着信件的手又开始颤抖起来,“黎池,他,他不是进士”县丞很是诧异,“黎池不是进士既然喜报都来了,他不是进士还能是什么”“是状元”县令双眼眼球突出、呼吸放缓,咽了口唾沫,“是六元及第的状元”“状元六元及第”县丞和县尉都已是四五十岁年纪的人,竟也惊得不可置信地大呼起来“没想到谁能想到他真能六元及第,谁又能想到这穷乡僻壤的浯阳,能出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呢”连中四元的黎池今年正月初上京赶考时,这浯阳县里的人其实都觉得,如无意外他应该能考个进士。县令他们也是这样以为的,甚至有想过要是六元及第那就真是不得了了但因为这想法过于美好和缥缈,他们也就想想就立即抛弃了。县令当时只求了个稳妥的:愿黎池能考中进士。这样的话,他在下次政绩考评时就能得一句教化有方,或许能从这个县令的位子动一动。结果没想到黎池他竟考了个状元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距上一个六元及第,已经有近三百年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六元及第,竟然出在他治下的浯阳县令还没缓过神来,县丞又问到:“这喜报何时送到黎水村去”不止是县令激动,县丞也格外高兴如果县令的位子能动一动,那空出的县令位子,就很可能是他的了啊“此刻时间尚早,今天就把喜报送去”县令激动得脸都涨红了,“我亲自带上一班衙役,敲锣打鼓地送去顺便和黎家族里商量商量,六元及第牌坊的修建。”进士返乡祭祖时,都有权修建一座进士牌坊,由当地县衙或府衙出银征役修建。黎池的这座进士牌坊还不一样,需要和黎家商量商量,六元及第的牌坊,理应修得更加气派些黎水村。农历三月,相比北地京城的春寒料峭,位于南北之交淮水河畔百里之外的黎水村,已是暖风和煦,草长莺飞,一派春日光景。农人四时无休,整年都能在地里忙碌。只有老弱妇孺,有时能聚在一起聊天唠嗑。他们除了唠唠家常外,也会聊聊自家田里的农事,如地里该除草了,除完草就该施肥了等等。不过最近除了聊家常农事外,还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聊进京赶考的黎池。“据说中进士后,能有一千亩田免赋的好处呢要是和周中进士了,我们也能沾点光。也不让他白白地给我们寄居田地然后免赋,也是要给他好处的,只要这好处比缴的田赋低,我们也就赚了。”“和周是个厚道人,如果他中进士了,肯定不会瞧不起我们这些族人的。我们到时把田里的收成分他些,他定会同意让我们寄居田地的。”“是啊是啊,和周是个好孩子,上次考中举人了,还亲自给我们发喜糖呢,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都没有上次啊”自从黎池的表字和周上了族谱后,村里黎池的长辈或平辈但年长的,就都称他和周。黎池的晚辈或平辈但年幼的,就都称他和周叔或和周哥。而关于黎池中进士后的好处,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闲聊中。这话题就仿佛永远说不腻似的,村里人每每闲聊时都会来畅想一下,甚至在闲聊中反复畅想、再三念叨。念叨得村里的小孩儿们,也开始到村口去等进士老爷回村了。自从上次村里的小孩儿们,在村口等到乡试归来的举人老爷、又得了喜糖后,小孩们就开始喜欢在村口边玩耍边等了。不过,他们今天等到的不是黎进士老爷,而是县太爷。小孩儿们正在村口黎水河环绕处的空地上玩耍呢,就听见有敲锣打鼓的声音“来了来了”“来了来了”以黎池二奶奶为首的一群妇人,正在畅想黎池考中进士后的好处呢,就有一群小孩儿风一样地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直叫唤二奶奶拉住一个小孩,“疯叫什么没头没脑的,什么来了”“青天大老爷来了敲锣打鼓的还有一群人扛着大板子”小孩们从大人们讲古说书中,知道了青天大老爷,知道了打人的大板子。大人们正听得云里雾里的,敲锣打鼓的声响就渐渐地近了,等再走进些后:只见果真有两列衙役扛着大木板,板子上系着喜庆的红绸,走在前面正中的,赫然就是一身官服的县令大老爷只是看这架势,不像是来缉拿犯了事的犯人啊一群人正在懵着呢,报喜的衙役远远地看见了这群人,于是就开口高喊道:“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衙役连喊三遍才作罢。也是这三遍,把懵着的众人喊回神来。二奶奶一拍大腿笑得咧开了嘴,高高地一声嚷了出来:“哎哟我孙子中状元了中状元了”一群人连忙向县令一群人迎上去,七嘴八舌地高声问着,差点就盖过敲锣打鼓的声响“别问了别吵闹了不是已经说过和周中状元了别拦着县老爷的路,也好赶紧去黎镖家报喜”“对对,去报喜最重要”二奶奶一群人在前面带路,县令一群人跟在后面,一路敲敲打打,往村东的黎镖家而去。一路敲锣打鼓的这么大动静,经过田间地头时,就有更多村人也相继知道了。立马就扔下手中的锄头家伙什,跟在报喜队伍的后面又有小孩们一路飞奔在村间小道上,一路高声嚷嚷着报喜。“和周哥中状元了”“和周叔中状元了喔”“状元老爷和周叔是状元老爷了哦哦”此时黎镖黎家,只有袁氏在家。袁氏年纪慢慢地大起来了,年轻时生育三个儿子有些亏损,年纪大起来后一些身体上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她近一两年都不常下地劳作了。袁氏今天在家带着黎燚曾孙女儿,帮大孙子晾纸。没办法,勤快了大半辈子,袁氏实在闲不下来。袁氏正将一张纸糊上墙等着烘干时,就看见一个小孩儿像风一样,“呼”地一下就跑过来“三奶奶和周哥呼呼,和周哥、考中状元了状元”小孩一路跑过来,累得气喘吁吁的。袁氏怔立当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