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如何,当下时间紧迫,不可能让他们去从未进前四百名的答卷中,找出黎池的答卷来为他们解惑了。“唐翰林,我们每人一百份答卷,开始拆卷写榜。”宋学士道。因为刚才找到黎池的核检记录时,唐翰林没有像另两人那样凑过去看,他就依旧还站在一堆答卷边上。因此宋学士这么一说,唐翰林就顺手拿了排名前一百的那一沓答卷。“好,我们各自写了,到时再连成一整张。”此次会试的榜单上将登录三百名考生,三百个人名及其籍贯,一张宣纸是肯定写不下的。像这样的长榜单,都是先用多张纸写好,最后用浆糊粘在一起后再进行装裱。宋学士和钱翰林也各自拿了一百份答卷,回到各自的书案后面坐下,开始拆卷写榜。唐翰林拿着排名前一百的答卷,回到自己所在的书案后面坐下,用一把特制小刀开始拆封糊名密封的答卷第一份答卷,即是排名第一的答卷,被拆开完毕。唐翰林看向密封栏内的考生姓名和籍贯“喝”叮当一声,唐翰林手中的小刀脱手,掉在书案上坐在另两个方向的宋学士和钱翰林,听到响动看过来,“唐翰林”唐翰林默默咽下一口唾沫,然后语气还算正常地回答,“没事,这小刀用着不顺手,险些割了手。”“那你要当心啊。”“当心一点,用熟之后也就顺手了。”“劳烦担心了。”唐翰林嘴里敷衍着。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答卷的密封栏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再一看卷首的分数。杂宗场,初始分:贰佰玖拾捌。宋、钱、唐三位主考官所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柒。经义场,初始分:叁佰。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贰佰玖拾玖。策问场,初始分:贰佰玖拾玖。宋、钱、唐分别给分:叁佰、叁佰、叁佰。唐翰林默默地擦掉鼻头冒出的细汗所以,他这个俭王殿下的人,给黎池打的分数,却还没那些对家的人打的多也不知道到时候,那些人是个什么想法不管那些人什么想法,唐翰林或许能猜测出几分,却是不能完全得知的。因为那些人,比如宋学士和钱翰林,即使知道了他们找得眼睛都要瞎掉的黎和周的答卷,竟然在他们眼底下得了第一名还是他们亲自打分送上去的他们心里再如何汹涌澎湃,可也是不会说出来的。他们有那么傻说出真实想法的话,他们怕不是得以科举舞弊的罪,被革职查办了。考虑到那人还是传说中的黎池,可能他们还会被下狱抄家。事实证明,宋学士和钱翰林的确不傻。拆封完一百份答卷,写完各自的一百名榜单之后,三人就将榜单拿到一起,准备粘黏装裱。然后,宋学士和钱翰林就看到了,黎池的名字排在唐翰林所写榜单的第一位。也就意味着,黎池是这次会试的会元在那一刻,宋学士和钱翰林的双眼瞪圆、呼吸放缓唐翰林权当什么也没看出来,就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那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两位来看看,今科会元的答卷写的真好,真没有堕他会元的名头”唐翰林不仅笑眯眯地看着两人,还非常善解人意地主动邀他们上前来看看答卷,以此来治一治他们的不可置信。宋学士和钱翰林依言上前,去看他们苦寻不着的黎和周的答卷。其实不用细看,宋学士和钱翰林都还记得第一名的答卷。那可是杂宗、经义和策问三场,两个人都给打了满分的答卷只因第一眼他们看笔迹就认定了,第一名的答卷肯定不是那黎和周的又因第一名答得实在出彩,若是让他们去答,有七八成的可能,他们都无法答得那样出彩那黎和周有着连中四元的名头,也是这次会试的会元热门人选。那既然确定这第一名不是黎和周了,又答得那样出彩,那就给满分让这人来当会元而唐翰林为何打分比两人低也容易理解。黎和周是俭王殿下的人,而他也是俭王殿下的人,原以为黎和周会是会元人选,结果呵,排第一名的答卷,看笔迹就知道不是黎和周的,给低分让敌友两方都错认的笔迹,确实与黎池以往的笔迹风格相差甚大。黎池以往童生试和乡试时的笔迹,甚至是核检记录上的签名,都是很正统的台阁体,将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他这次会试答题用的字体,依旧是台阁体,但却与他以往所写台阁体相差甚大,否则也不会将三位主考官都蒙过去了。简言之,黎池以往所写台阁体的字,是方方正正的一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字。而会试答题时所写台阁体的字,是要瘦削狭长一些的长方形字。字的长宽一变化后,风格也就不一样了。黎池以前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正统、平正和方正。这次台阁体字给人的感觉是平正、典雅,因为字形瘦削狭长,又还透出一丝孤高清冷。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根据多方传言,黎和周其人温文尔雅,和孤高清冷一词可是丝毫挂不上钩。事已至此,宋学士和钱翰林也不敢再多说。因为他们不傻,再多说就暴露他们的心思了,怕是会有麻烦的。贡院里的这些人,可不都是和他们一伙的。他们再多说什么或多做些什么,就太过明显了,否则到时不仅他们自己,甚至他们身后的人也会被牵累。“我们一起来将榜单装裱好,明天正午就要张贴放榜了,时间还是很紧张的。”“好啊好啊,大家都出把力。那些落榜的答卷也要归类收好,若有考生不服闹事,到时还能翻出答卷来,有理有据地化解他们的不服气。”贞文二十年,辛丑年二月十六。春闱会试后的第五天,会试榜单即春榜,在中午阳光和煦时、三声鼓响后,被张贴了出来。第62章自从有了科举放榜后,官差衙役不再上门报喜的规矩之后,考生们就要亲自去或派人去看榜了。参考会试的考生有七八千之数,再加上比考生几乎只多不少的陪考人员,以及看热闹的人,在贡院外大街上一眼看过去,那真是一片人山人海时辰一到,鼓响三声。贡院大门打开,会试的三位主考官,一人手持榜单、两人持答卷卷轴,走出贡院大门。看榜人群艰难地让出两条道后,三位主考官将榜单和答卷,分别张挂到方向相对的高大公示栏中。张挂完毕,三位主考官也没多说,直接就退出了人群。然后,就仿佛开闸泄洪一般,看榜人群哗地一下,就向张挂着榜单和答卷的公示栏涌了上去贡院外人实在太多,虽有士兵在场维持秩序,场面也还是有些混乱。黎棋觉得黎池和黎湖是读书人,他们钻到人群里去推挤着看榜的话,有辱斯文,不大体面。于是他叮嘱两人站在原地不要动,他挤进去看榜黎池能懂他爹急切的心情,他爹身体还很健朗,也就让他去了。或者他挤不进去也没关系,等人散去一些后再去看也是一样的,不急在这一刻。于是黎池和黎湖就站在人群外,等着黎棋去看榜。这时有挤到榜前看热闹的闲人,大声地开始读榜。也不像黎池前世看过的一些颁奖晚会,还设置悬念,将重量级的奖项放在后面。他是从榜首开始往后读的,读的第一个就是位列榜首的,此次会试的第一名亦即是会元:“第一名会元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人”“第一名会元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人”“第一名会元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人”高声连报三遍后,才继续去报下一个名字。读榜的那人,有一副高亢的好嗓子,声音极具穿透力报过三遍后,站在人群外的黎池和黎湖也都听到了。黎池听清之后,脸上一贯不深不浅的温雅笑容,在这一瞬之间开始加深、加大,笑容灿烂得仿佛此刻天空中的正午阳光会元,这个名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和周你中会元了”黎湖此刻已经激动得顾不上自己身为兄长和童生的身份形象了一手啪啪地拍着黎池的肩膀,整个人像个小孩子似的,上下直蹦跶黎池正欲和黎湖分享这份喜悦时,一个熟悉的有声场面,再次重现:“小池子啊你中了小池子你考中会元了会元啊”“小池子你中会元了”这是何其熟悉的一幕啊,曾经与黎池一同参考过府试和院试的,如钟离书和明晟他们这些人,一听黎棋这把声音,和很有特色的小池子这个小名,就能寻着声音找过去。还没挤到榜单前的黎棋,听到读榜内容后,就又逆着人流奋力往外挤一边往外挤,嘴里还一边喊着:“小池子你中会元了”等黎棋终于从人群中挤出来时,也已经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了。终于来到自家儿子身边时,黎棋才意识到他在这么多人面前,又叫儿子的小名了,以后儿子怕是要被人取笑的。“和周,爹又叫你小名了”黎池本就不在意小名儿大名儿这些的,他理解他爹刚才欣喜若狂,本能地就叫出了他小池子这个小名儿。黎池笑得露出了八颗整齐的白牙,笑容灿烂地摇摇头:“爹,没事的,小名大名都是叫的我。儿子中会元了,爹您高兴激动也是正常。”“是啊,爹高兴爹的乖儿子中会元了,或许再过不久就是”“爹,虽说有人帮忙读榜,但等人少些之后,我们再亲自去看看。”黎池赶忙截住他爹的话。他爹想说的应该是或许再过不久就是状元了,虽然这话很有道理,但却不好明面上说出来。黎池已连中五元,最后一场殿试若得了状元,就是六元及第。而且只要黎池正常发挥,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状元就是稳稳的了。只因科举取士以来八九百年间,历史上只有两个六元及第者。如今在位的贞文帝,为了彰显他在文治上的功绩,也会点黎池为状元让他六元及第。因此,黎池这个会元的意义尤其重大。有了这个会元,只要之后殿试不出意外,他就已经锁定状元了。对于儿子黎池打断他的话,黎棋在看到周围外人众多时,也就明白了,这种场合说话是要格外注意。“和周,你说得很对,待会儿我们再去亲眼瞧瞧那榜单”正在这时,闲人的读榜内容里,出现了一个黎池很熟悉的名字。“第二十四名,钟离书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阴县衙前坊人”然后紧接着,又是一个黎池很熟悉的名字。“第二十五名,明晟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阴县衙前坊人”“唉呀,是钟离家和明家的公子他们也考上了真是太好了”黎棋惊喜地说道。因为钟离书于黎池算是有救命之恩,乡试时又与钟离家和明家的人同住一个小院,相处过后,黎棋就很喜欢两人。现在听到两人也通过会试考取了贡士,他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正巧,钟离书和明晟循着黎棋的小池子考中会元的声音,找了过来。见到黎池后就拱手道喜:“恭喜恭喜和周会试再下一城”“和周,恭喜你喜中会元。”哪怕平日里有些面瘫、看着还有点冷酷的钟离书,在这种情形下也无法再冷酷,脸上也带了微笑。黎池也拱手道喜,“同喜同喜和周也在此恭喜冠三和竹帛榜上有名,喜中贡士。”三个年轻人间互相道过喜之后,这才与对方身边的人打招呼。“黎伯父好,黎三哥好。”钟离书和明晟向黎棋和黎湖问好。黎棋和黎湖则也热情地回应了两人的问好。“您四位安好。”黎池和黎湖也向跟过来的,钟离书和明晟的族人问过好。自去年八月乡试结束后,黎池就就没再与两人见过面,可此刻见面后倒也不显生疏。互相道喜问过好之后,就自然地开始聊了起来,聊此次会试、聊乡试之后各自的情况,总归是不缺话题的。而黎棋则与钟离家和明家的那四位族人聊到一起去了,毕竟乡试时同住一个小院里,算是熟人了,同样不缺话题。况且,就算没话题,也还能吹自家的孩子呢只有黎湖一个人,感觉他两边都有些融入不进去。黎湖看看与人侃侃而谈的堂弟黎池,再看看满面红光的三叔黎棋,然后想想自家还没个正行的亲弟黎海,以及自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家劳作的爹娘黎湖第一次感觉到了身上的担子,身为男人、人子和长兄的担子。堂弟中了会元,且还是连中五元,黎湖高兴是真正的高兴。但感觉到身上的担子之后,他心里的滋味就在高兴之外,还添了些落寞。心里滋味复杂的情况下,黎湖将视线移到了周围人身上去。周围有专注地在围观他们的人,也有只是目光不时扫过这边的人,可他们的眼神中无疑都有着艳羡,以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