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黎河与秦善又是好友,也比较了解秦家。根据黎河的讲述,又多方打探,得知秦家世代居于浯阳县城,虽人口单薄,不及黎家这样家口兴旺,可难得的是没有养歪的后人。这样的秦家家风自然也很是清正,没有传出过什么腌臜事来,与邻里亲朋间也相处和睦。女儿藏于闺阁,无法得知她详细的品貌,也不好无礼地去打探,但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女儿,想必也差不到哪去。更何况既然是黎河自己说看中了人家小姐,想必也是与她见过一面的,至少样貌上不会差到哪儿去。于是,黎家依旧请了村中善于牵线拉媒的妇人作媒人,前去县城的秦家说亲。黎河的这桩亲事很顺利地就定了下来,之后的三书六礼也有条不紊地在走着。同时黎湖也终于靠抄书,自己挣满了十两银子,然后开始在县城之间来回奔波,找合适的地方开设私塾。不过在黎池察觉到三堂哥预备开设私塾的地方,都集中在县城北方那一片,几乎能围出一个圈时,黎池终于在全家人面前戳破了他的心思。其实黎池在乡试前说看破黎湖有中意的女子,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既然黎湖的心思被戳破,家里人又了解了他中意的女子的情况后,也就咬咬牙请媒人前去提了亲。为何说黎家是咬牙前去提亲呢只因女方孙家,是浯阳县内小有名气的人家,算是士绅之家。孙家故逝的老太爷即女方的曾祖父是举人老爷,虽没做官,但有举人功名加身,又经营有方,愣是挣出了一份有千亩田地的家业。相比起来黎家就显得家业单薄了。不过黎家后代有出息啊,虽然黎湖本人只是童生功名,且看样子他这辈子也就满足于这个功名了,但奈何他族人众多、兄弟出息啊。相比浯阳的其他人,出过举人的孙家更明白黎池连中四元的分量。不出意外,黎池这个乡试解元开年后稳稳的就是进士了。若是再想得大胆点,若是会试又考取了会元六元及第,也不是不敢想象的了于是在黎家上门提亲时,孙家也没将话说死,态度有些模棱两可。媒人回来之后,把话传到了。在一次晚饭时,黎池提议让黎湖不要租房办私塾了,干脆大气地买上一座两进或三进的宅院,到时候前后院分开,前院办私塾,后院自住。若是买不着合适的,自己买地建一座也行。黎家与孙家相比,家财确实逊色不少。那想求得人家的女儿,就要表现出一定的诚意。比如,为黎湖在县城购置一处房产,在县城开设私塾,这样至少能确保人家女儿吃住无忧。可如此一来,就要由公中支出一大笔钱了。他们家里虽然兄弟和睦,但嫌隙就起于这些厚此薄彼的事情里于是黎池又提议,二堂哥黎河也即将成家,那给他也在县城里买一座或建一座宅院。不过黎河拒绝了在县城买房或建房的建议。说他决定就住在村里,以后若是在科举上能更进一步那就再说。若不能,他决定从黎槿手中接过族学先生的担子,就在村里教族中幼童。于是黎池转而建议,科举的事不在一朝一夕,可他成家的事就在眼前了,新房的事要赶紧解决。那就像大堂哥黎江一样,在村里建一座房子。黎江娶妻时家中出钱给建了青砖黛瓦的新房,那后面的弟弟娶妻时自然也要比照着来,因此给黎河起新房、给黎湖置新房也是正常的。只是黎湖因为想求的是孙家的女儿,这新房要更好才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况不同,难不成还能死抠着每个兄弟娶妻都用一样的银钱吗一家人之间,不能这样一分一厘地计算得精确。家人间要公平对待,却不能过于追求绝对公平,不然这家或许也就被计算得没有家的味道了。黎河和黎湖的这两笔置办新房的银钱,是肯定要从公中支出的。只是,现在这公中的银钱,几乎都是别人恭贺黎池喜中解元送的礼金于是,黎家人都沉默了。黎池既然都提出来给二堂哥和三堂哥置办新房的事了,自然也早就想过银钱的问题。最后黎池亲自出口说,将家中收到的礼金,用于给两个堂哥置办新房、准备聘礼等。在伯伯、伯母和堂哥们的推辞下,黎池又说既然他们现在是一家人,就不用分得那么清楚,也许每个人对家里的贡献大小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在努力为家中做贡献就很好了。最终一家之主黎镖,欣慰地表扬过黎池之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当然,那用以黎池上京赶考的一千两银票,那是绝对要好好地留着的。过了几天,家里花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在县城给黎湖买了一座三进的院子。然后媒人二次登孙家门时,孙家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三书六礼的流程礼仪,也有条不紊地走了起来之后,黎湖也开始忙于改建院子,开办他的私塾。黎河的新房也选好址,破土动工了。至于动用恭贺黎池中举的礼金,给两个堂哥用来置房娶亲这件事,该如何说呢是理所当然的。这甚至都说不上黎池圣父与否。黎家并未分家,既未分家,何来私产那些礼金也就算不上是黎池的,只是因为黎家人的品性尚算端正,这才会觉得花用那礼金不好意思。可若是被这些事困扰过久,黎家人还会一直坚持不用礼金吗不会的。他们最后会心怀愧疚地花用,或许时日久了,甚至是心安理得地花用。这就是人性。黎池深知这一点,既然如此,那他何不主动提出来呢这样既有利于家庭和谐,还会让家人感念他的大方。其实这事,跟黎池前世社会里的一种情况很相似。家中学生高考完后办升学酒,那这酒席时收的礼金该如何花用与黎池前世同龄的或比他小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不会遇到这种难题,反正最后都是用到他们身上。但也有不是家中独生子女的,将升学酒接的礼金用到兄弟姐妹身上的比比皆是。黎池在年前的备考期间,二堂哥和三堂哥的亲事已经定下来。至于四堂哥黎海家中也是拿他没办法了。黎海就是属泥鳅的,滑不溜丢的说他训他,他乖乖听着、态度极好,你让他成家立业,他就溜了。家里拿黎海是没办法了,可也不能让黎池一直等着啊。于是依旧与上次一样,跳过了黎池头上亲事还没有着落的兄长,家里直接给黎池操办起来。小辈的亲事本就是由长辈亲手操办,黎池上面有奶奶袁氏和娘亲苏氏,也用不上他去操心。他只在需要按礼亲自到场的时候,耽搁一天两天的,因此倒也不影响他备考会试。于是在黎池备考会试期间,他与徐家小姐的亲事也在过年前定下来了,之后就是慢慢地走婚嫁礼节,只待黎池考完试之后就能成亲。就年前这三个来月的时间里,黎镖黎家的三兄弟的亲事,一下就全都落定了。这也真是伤了不少姑娘的芳心啊以前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媒人登门的热闹景象,也渐渐地消失了。当然,偶尔也还会有一个媒人上门,是给黎海说媒,可给他说媒的对象与说给他兄弟的,就相对要差些。但也比一般农家子能说到的对象要好些,毕竟黎家眼看着不一样了,黎海的兄弟也有出息。虽然自家人将黎海说的一无是处,但到底是自家人,说是说、训也在训,可还是想要给他说一个好些的姑娘,不说很好的却也不能太差了。那些媒人给说的大字不识的农女,黎海他娘赵氏就看不上。黎海十七岁,在这个时代在他这么大年纪,已有儿女的男子不少,比他大如黎河和黎湖这样,还没成亲的也有。不小也不多大的年纪,既然没有合适的也不用太急。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年底。族里这一年的收获,可谓不少。今年黎家族学里有好几个子弟通过了县试,黎湖八月院试考中了秀才。黎池又考中乡试解元成为了举人,更还有俭王殿下亲口为他取了表字。这样的话,黎水村的黎家去年大开宗祠、祭拜了祖宗先人,没道理今年却不开宗祠祭祖。大年初一,黎水村黎家的宗祠大开。依旧由族长黎钦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组织族人祭拜了祖先。依旧请出了族谱,将该添加入族谱的族人添加了进去。不过这次有些不同,在添加完正常入谱的族人之后,族长又在族谱上记载黎池的所在页面上,添加上了他的表字:和周。也许和周这个表字,在赵俭和黎池他们看来,看到的不仅是友情上的、还是利益上的捆绑和牵绊。但于黎家族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无上荣幸:那可是当朝王爷,圣上的第三子亲自赏赐的表字黎池对于自己的表字被记入族谱这事,也没怎么在意。祭祖之后,黎池赶在大年初一的当天之内,去给村中必须要登门拜年的人家拜了年。如族长,几个族老,以及先生黎槿这类相交深厚的人家。然后大年初二的时候,黎池跟随他娘苏氏,去了他外公家。说来不可思议,那是黎池第一次去他外公家。他长到十七岁了,第一次见到他外公和两个舅舅,以及两个舅母和三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表兄弟。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他八月份考中乡试解元后,他外家依旧没有一个人来过一趟黎家。在黎池到了苏家之后,他外公和舅舅嗯,也非常一言难尽。黎池和他娘到了苏家之后,黎池就按礼见过了他外公和舅舅们,又与三个表兄弟打过招呼。然而,面对黎池和苏氏,苏家外公和舅舅们一脸冷漠地端坐上首,低眉耷眼,只用鼻孔哼哼了一声以作回应。苏家舅母们则都瑟缩在厨房里,让黎池想正经地见礼都不能,她们已经不是没有存在感的问题了,而是她们在苏家完全没有地位。还有三个表兄弟,嗯,性格很是活泼和自信。活泼到讨人嫌,自信到自大的地步,俨然是苏家外公和两个舅舅的幼年翻版。黎池当时一度搞不明白他外家的操作。仔细想过之后,才大概捋明白。黎池的外公和两个舅舅,也许是家学渊源、儿子肖父,都是重男轻女的人。对他娘苏氏以及他这个女儿妹妹之子,从根本上就首先瞧不起他们了,善待和礼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往往重男轻女的男人,还是大男子主义的拥擘,自尊心尤其强。黎池的外公和两个舅舅,想要从黎池这个解元举人这里得到好处,但黎池又是他们没用的女儿妹妹的儿子在黎池中秀才后,还已经请求命令过一次,可结果未遂。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再去放下身段想让他们和颜悦色地主动去巴结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可以给一个机会,允许黎池他们主动把好处送上门来黎池的外公和舅舅,可能以为黎池和苏氏这次大年初二登门拜年,是主动去求着给他们送好处的,结果就傲娇过头了。可是,黎池和苏氏并不是求上门,来给他们送好处的。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面子情,不给别人说他们不敬老人的机会。既然走完过场,面子也做到了。进门放下拜年礼物后,甚至都没待足一刻钟,苏氏拉着黎池就起身离开了苏家。事后,黎池再想起他外公和舅舅的言行好,相比那类黏上来就甩不掉的极品亲戚,他外公和舅舅这样的亲戚,简直太过可爱。于是最后,黎池决定就让他外公和舅舅,继续这样傲娇下去。想要他黎池主动贴上去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的。大年初三,黎池以准未来女婿的身份,又带上礼物去县城徐家拜了年。初三拜年这天,黎池并没有见到他未婚妻徐小姐,不过吃到了她亲手做的饭菜。黎池在尝出饭菜的味道后,有一瞬间的愣怔。因为那些饭菜的味道,就跟当初他考中童生后、参加院试之前,在四宝店蹭书读的那段时间里,吃到的吃食是一个味道。而当初徐掌柜告诉他,那是徐夫人怜惜他辛苦,给他做的。两人婚事已定,都到这个时候了,徐小姐是没理由来骗他的,因为婚后很容易就能拆穿。那就只能说明这桌菜是她亲手做的,那么以前那些托徐夫人之名送给他的点心吃食,其实也是徐小姐亲手做的想明白这些,黎池那一颗灵魂年龄已有五十来岁的心,竟然羞耻地跳动失常了,狠狠地急速跳动了好几下初次相见,是在楼梯上狭路相逢,于是惊鸿一瞥二次相见,是她代母上来续茶,之后有了那一场旖旎梦境再后来,在院试后的那近四年间,两人接触渐多。他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欣赏,抛开老牛吃嫩草的羞耻感,矫情地说,他察觉到自己对她的喜欢与爱。在考量了一些现实因素之后,黎池直接选择向徐掌柜暗示结亲的意图。这样可能显得有些霸道,因为他并未与她本人确认过意愿。于是黎池在推测出,徐小姐在之前就托她母亲的名义给他送过点心和吃食,说明徐小姐也早就对他有意后,他终于心跳失常了大燕朝科举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