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黎兄,你啊真是见不得我们兄弟情深”在场的其余的秀才也都不是蠢人,有些三两人一起,调侃着各自去往那两桌落座。直到这时,章城才在主桌的主位上落座,并招呼还站着的秀才们落座,“来来,都坐下。”主位落座后,几位秀才们不约而同地空出了章学政右下手的位置。既然如此,黎池就顺势坐在了章学政的右下手位置上。院试榜上的第二、三名,各领一桌秀才,院试案首黎池陪坐主考官章城,如此座次安排还算和谐。众人既已落座,折桂楼的掌柜亲自带着店小二,上二楼来上菜。上完菜肴酒水,章城亲自执壶满上他面前的酒杯,一直察言观色的其他人也跟着斟满酒。“我章子瑞见各位秀才灵秀非常,见才心喜,故于此设酒席三桌宴请各位一是恭贺各位院试榜上有名,二也是望各位能心怀大志,在求学路上砥砺前行。来,让我们饮尽此杯”“谢学政大人勉励,学生在下定谨记大人教诲”秀才们纷纷举杯,遥遥敬过章城之后,一仰头饮尽了杯中之酒人生四喜中就有金榜题名时,现在他们虽离金榜题名还远着,可也正是学有所成、意气风发的时候,又得到一省学政的一句勉励,这让在座诸多学子胸中的意气激荡不已于是,宴席就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下开始了。席上,章城不时抛出一个话题,又不时询问某个秀才的看法。在这顿饭结束前,章城几乎与每个秀才都聊过几句,将三张桌上的秀才都照顾到了。黎池在陪吃、陪喝、陪聊的陪席间隙,走神地暗道:这章学政与外面所议论的目下无尘、清高孤傲,倒真是不像。这人在读书人的高傲意气的外壳下,还隐藏着礼貌妥帖,看得出他受的家庭教养应该不错。“黎池,你覆试所作的那篇因地制宜、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文章,大胆而务实,着实不错”黎池停下夹菜的筷子,谦虚道:“承蒙学政大人夸赞,学生那一篇拙言或有可取之处,却定也有许多不足。”他已经尽量隐藏锋芒了,自以为准确住了把握新颖而不大胆的这个度,却不成想在章城这儿,还是得了一个大胆的评价。“你能如此谦逊,着实难能可贵。”章城朝黎池点头赞许道,“但你那篇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文中对策很有推行开去的价值,若有机会,我会将这篇文章向上递呈的。”在黎池前世那个时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诸多对策,是经历了几十年反复推敲、实践验证过后才得出来的。最后得出的顶层战略性的纲领对策,也许因太过宏大而显得有些空泛,但却绝对是正确的。黎池对于自己文中的对策的价值,他从未质疑过。向上递呈,这四字值得玩味。章城一省学政,他向上递呈黎池脸上的高兴神色,恰到好处地浓烈了两分,连忙向章城拱手揖礼,“学生黎池,谢过学政大人抬爱”在场其余秀才都不蠢,自然听出了章城话中的深意,心中很是艳羡黎池:黎池的学问主张,这是有可能上达圣听啊黎池脸上神情表现得恰如其分,内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要是放在前世,就相当于一个大学生的论文,有机会让国家主席亲眼过目。心中的激荡逐渐平息过后,黎池就冷静了下来。且不说究竟能否上达圣听还未可知,即使真入了圣耳,也还不知结果如何。毕竟,朝中还有一个革新了科举、且又出了这个考题的,不可言说的存在。也许,这是一次试探的上佳机会。通过这一篇出于新世纪区域平衡政策,却又披上了这个时代的外衣的策问,去试探一下。章城点评了黎池的覆试策问文章后,又说起他的那篇诗,然后真情实感地夸赞了一通。对此,黎池依旧坚持着放榜时的论调恰好是擅长的方面,非常谦逊地谦虚了一番。就在你来我往地和谐交谈中,结束了这顿吃了大半个时辰的午宴。最后众人下桌时,桌上的热菜早已经凉透。至于在场诸人的肚子有没有饱、消化是否良好这事,也就只能冷暖自知了。反正黎池一顿饭吃了这许久,是没有吃撑的,且胃里还因为吃了凉掉的菜而有些不适。不过这种宴席,本来就不是为了吃饭,主要还是在于交流学问、加深感情。饭后,章城就带头移步一旁,正经地探讨起学问来。从四书五经谈到诗词歌赋,从治学态度谈到处世哲学这一谈,又是一个多时辰。在这期间,即使气氛高涨、争论四起时,黎池也依旧面带微笑、温文有礼。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言辞犀利却又不中伤他人,再加上他长得俊秀,那真真是一派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模样。章城同秀才们探讨学问时,也在暗地里观察这届秀才的品性表现,见到黎池这样,心中更加满意了。觉得这黎池,与京城中那些教养良好的大家公子比起来,无论在才学还是修养上,都不差什么。黎池没有察觉到章城的暗地观察吗当然不。他察觉到了章城的暗中观察,然而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在平常表现的水平上又认真了两分,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自然地表现出来。从最后散场时,章城对他的神情态度,黎池知道他今天的表现还不错。这场由院试主考官提督学政章城章子瑞,宴请院试榜上秀才的私宴,就在一片意犹未尽之中结束了。宴散时,已是夕阳将隐的时候。黎池回到客栈,洗掉一身酒气,又点了一碗热汤面吃下去,这才感觉到胃里暖和了起来。面对自家爹和两个堂哥的求知眼神,黎池挑挑拣拣地将今天宴上的事说了些,又和他们唠嗑了两刻钟,才各自回房去睡下。章学政对他那篇因地制宜和那首诗的夸奖,黎池都说给他们听了,让他们也能自豪一下。至于学政大人所说的向上递呈,黎池并没有告诉他们。还未确定的事说出来也无用,有时还会平添麻烦。第34章院试相关的要事已经完结,黎池他们也就没必要再多留。在黎池去赴宴的当天,他爹黎棋就找好了回浯阳县城的顺风车。黎池赴宴回来后的第二日一大清早,一行四人就包袱款款地启程回浯阳了。至于浯阳县的另五位秀才,他们还要在临濠城留上几日,办理府学的入学相关事宜,就没有和黎池他们一道返程。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需进入府学或县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虽然秀才可选择入府学或县学,然而大多数都会像那五位秀才一样,选择入府学。府学与县学都是官学,可也有不小的区别,这体现在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学生普遍水平等多方面。在师资配备方面,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三人。在教学设施方面,差别倒是没有他前世的世界里,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那样大。无非是在学舍、宿舍和膳食上,一个相对豪华、一个稍显寒酸而已。而府学和县学的学生普遍水平,从学生身上功名的高低,就能看出一二。府学学生中,有六成是秀才,两成是举人、两成是有点背景的童生。而县学学生中,有六成是童生,两成是秀才、两成是家境富裕的白身书生。这样比较下来,当然是府学更好。但黎池还是选择了入县学。府学好是好,却终究是在府城,花销较大。这里的花销,不单指自己的花销,还有与同窗友人们出门交际的花销。黎池此番考中秀才,免了家中赋役,也还有一些其他进项,可这都是细水长流的,还承担不起他在府城读书的花销。况且,家中还有黎河和黎湖两个读书人。这不仅在银钱上对这个家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还需要黎池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给两人在学习上给予指导。黎池说出他选择回浯阳县入县学的决定后,黎棋沉默着枯坐半晌之后,才长长地叹一口气:“小池子啊,是爹没用其他秀才都进入府学了,你这案首却要到县学里去”黎河和黎湖两兄弟,也都惭愧地垂着头。他们知道,堂弟黎池选择回去进入县学,还有要指导他们学习读书的缘故在。黎池洒然一笑,“爹,还有两位哥哥们呐,家境富裕的读书人自有他们的优势,也相应自有他们的求学之路。可像我们这样家境欠佳的学子,也有我们自己的求学之路,我们不用羡慕他们,也用不着自轻自贱。他们有天然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韧劲,我们靠着这一股韧劲,不怕辛劳、刻苦求学,未必比他们差多少。比如我,不也比他们考的好吗”富有富的生活方式,穷有穷的生存法则,总不能因为穷就把人的志气也丢掉了。人穷可以,却不能志短。黎池并不善于、也不时常给人灌鸡汤,只是在两个堂哥这样的年纪,还是需要听一听这样的套话,喝几碗心灵鸡汤。“小池子说得对”“对人穷志不可短我们就要有比他们更大的韧劲,相信即使贫穷,也照样能考好”果然,是还没有喝厌心灵鸡汤的年纪啊。黎池暗想。出发后第四天早上,黎池他们到达浯阳县,没有做停留,就又往黎水村赶回去。等他们午后时分赶到村里时,一路上竟然都没有遇见几个人。三人一路心怀疑惑地回到家,看见自家院子里外都围着一圈人时,这才有了答案。黎池他们正想开口让围住院门的村民让让道时,发现了他们的二奶奶就一声高喊:“唉哟可巧了我们黎案首回来了”这一声吆喝,真是又高又尖黎池忍住想要用手指掏耳朵的欲望,对这一位在他这辈子上学第一天,就间接造成过自己左边屁股留疤的二奶奶,笑一笑打招呼道:“二奶奶。”“唉哟,我们小池子回来了啊”“哎呀,这不是我们秀才老爷吗可真巧了。”“可不是巧了,这前脚报喜的官差老爷才到,后脚小池子他们就回来了”黎池面带热情灿烂的笑容,在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的村民中穿行,一边走一边同他们颔首打招呼。这场面,让他回想起了以前下乡视察的场景,只是相比起来这些邻里亲戚要更加热情,更加真心实意地为他高兴。终于,黎池一行四人进到了屋里。北边屋里的正厅中,上首坐着两个身穿衙役班服、腰配棍棒的衙役,左右两边的几把椅子上坐着黎镖、黎桥和黎林,看到黎池他们回来了,纷纷看向门口。黎池看向坐在上首的两名衙役,神色不变,进门后就向陪坐在下首的黎镖走过去。黎池一撩衣摆,双膝下跪,然后膝行至黎镖跟前,伏地磕了一个头,“爷爷,孙子黎池回来了,总算不负爷爷、家中和族中期望,此次院试得中案首”黎池归家后的这一跪,让内外围观的村民一时间感慨四起。“黎镖家不容易啊,但现在小池子终于有出息了,也就好了”“唉哟,小池子真是又争气又孝顺啊真是一个好孩子,哪像我们家那个”“黎池这孩子,既才识过人,又纯孝懂事,是个好后生”跪过爷爷黎镖之后,黎池又膝行至大伯黎桥面前,弯腰拱手行了一礼,“大伯,侄子黎池谢过您的照扶。”在大伯黎桥将他扶起之后,黎池又膝行至二伯黎林坐前,依旧弯腰拱手行了一礼,“二伯,侄子黎池谢过您的照扶。”直到这时,厅中众人才反应过来,无不胸中激荡、眼冒热意,由黎镖领头,连忙上前去想把跪着的黎池扶起来。黎池没有起来,而是朝着跟在他身后进门、还未落座的黎棋,伏地磕了一个头,直起身后道:“这些时日,您跟着不孝子黎池前后奔波,让您受累了。”黎棋连忙去扶儿子,他没有想到儿子还有这一出,感动得都有些手忙脚乱了,“小池子黎池,你快起来爹,爹为你做这些不是应该的吗还这么客气做什么”爷爷黎镖、大伯黎桥和二伯黎林,也纷纷说道:“小池子,爷爷很欣慰啊终于看见你小有所成了,只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就不用讲究这些虚礼了。”“哎嗨,是啊,都是一家人,小池子你还这么客气”“是啊,一家人相互照顾本就是应当的,你还这么郑重地谢过二伯我做什么”黎池顺着几个人的力道,站了起来,眼眶微红地说道:“家中困难我都是知道的,可家里却还是尽心尽力地栽培我、送我去读书,这让我如何不感动我也一直暗下决心:誓要学有所成,现今终于小有所成后归来,如何能不郑重叩谢过家中这些年对我的栽培”这话一出,厅中内外围观的人群一时间感动不已,也感慨不已:黎镖家苦了这么些年,终于眼看着有要熬出头的苗头了。黎池归家后的这一系列行为,让黎家人感动不已,呆在屋内只伸头窥视厅中情形的奶奶袁氏,黎池的大伯母、二伯母和他娘,更是直抹眼泪等众人的情绪稍缓后,黎池才转身去招待坐在上首的两名衙役,“劳烦两位跑这一趟了。”两名衙役坐在上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