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科举出仕> 分节阅读 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1 / 1)

个月。那花在住宿上的可能就有三两银子,再加上均分到每天差不多四十文、一共半钱多的银子,食宿上我们大概要花上四两银子。”黎池也跟着默算了一下,“再加上来回路上的花销,这趟府试的花费应该在七八两银之间,若是再给家中带些礼物回去”“不带礼物回去,走之前你爷爷和奶奶都说过了,府城这么远,带礼物回去一是不方便,二也怕弄丢了或被贼人惦记上。”黎棋又说,“家里若有欠缺的东西,到时就在县城买就是了。”“这样算的话,我们带的银两还能剩下四十来两,八月再来参加院试的花销也够了。若我院试侥幸得中了秀才,我会再准备三年,再才去参加之后的乡试和会试,这三年的时间应该能凑足后面赶考的费用了。”两世的家境都如此,黎池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点点、一步步地筹谋计算。黎棋在心里算了一会儿,才开口:“幸好小池子你自己有打算考童生试的花销都是你自己抄书挣来的,更别说家中的造纸进益,不然就我们这些没用的长辈,怕是要生生把你耽误”说到后面,黎棋心里真是酸疼酸疼的,他们这些做长辈的不但没能为子侄出把力,还要反过来靠子侄拉拔家里。黎池倾过身体,伸手拍拍黎棋的胳膊,诱哄地安慰道:“爹,可不能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啊,要不是你们送我去族学读书,也就没有现在的小池子了。”“唉,不说这些了”黎棋使劲眨了眨泛起痒意的眼睛,调转话题。“三天后府试就放榜了,我听客栈的其他人说,若是你榜上有名,除了要去参加知府摆设的宴席外,还要邀请几个好友一起吃酒庆贺一番的,我看你开考前常去折桂楼,也应该是交了几个朋友的,那你也应该叫一桌酒食招待他们”黎池也没说榜上有名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他有把握应该能上榜。“那爹给我预留四五两银子,若我得以上榜,我就在折桂楼叫上一桌酒食,请同年友人们一起庆贺一番。”鸿运客栈的一道水煮鱼、一盘白菜丝再加一盆米饭,就要五十文钱,在折桂楼叫一桌酒食没有四五两银子是不行的。所以黎池他们其实是真的节俭,要是黎池出去交际请客的话,别说他们带的五十两银子,就是一两百两银子都能轻松用完。三天后,如同县试时一样,榜单与考卷俱都张贴上了府衙外的公示栏。临淮府辖下五个县,根据该县对应的上中下县中的不同等级,该县县试榜上的名额相应也有不同。最后五个县的县试考中的考生,加起来一共有六七百人,也即是参加府试的人数。可府试却是从这六七百人中,优胜劣汰选出一百来人张贴上榜,因此张贴府试榜单和考卷的公示栏,倒也和县试时的差不多高大。可榜下的人群,却比县试时要多得多了像黎池他们这样没有家丁小厮去帮忙看榜的,就要自己披荆斩棘挤到人群里面去,可黎池挤了好几次,都没能挤进去倒是黎棋,三十多岁的年纪,又一直做惯农活的,练就了一身比小厮和文弱书生要大些的力气,抛弃了自家儿子,几下就挤了进去。黎池:正在黎池望着人海兴叹时,人海中传出了黎棋激动的声音,“小池子小池子你中了你又中了案首”第26章黎棋的声音太过洪亮,所喊内容又很震撼中了府试案首、且话里还有一个又字,众人一听就左张右望地找那个名叫小池子的府试案首。府试前那几天去过折桂楼的考生,一听人群中的喊话,结合这府试案首小池子同时还是县试案首的特征,很容易就猜出了这人就是黎池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黎池嘴角噙笑、不动如山,对投来的目光回以微笑。“哈哈小池子兄,恭喜恭喜”此时,一个面带促狭的书生打趣黎池道。黎池脸上适度地流露出一两分赧然,然后回答道:“看王宰兄的样子,小池子我也要道声同喜了”一个小名而已,黎池没在怕被揶揄的。“哈哈黎兄果然豁达”王宰本来以言语打趣黎池,却没想对方丝毫不见恼怒,甚至还附和着打趣他自己,果然心胸宽广。周围的人也纷纷报以笑意,正经的人就道一声恭喜黎兄,调皮的就揶揄一句小池子兄。已经看过榜单的人,若是榜上有名的就也慢慢聚到黎池这边。榜上无名的人,有的失落离开,有的选择留下与得中的人交流,就也随大流地聚在了黎池身边。因此,黎棋挤出来后,就看见自家儿子身边围了不少人。可能是刚才挤进人海去看榜时,掌握了某项技能,黎棋几个扭身和错身,就来到了黎池身边,“小池子,你中案首了”黎棋这话一出,周围立时就响起了揶揄的哄笑声“哈哈再次恭喜小池子兄了”“小池子兄厉害”到这时,黎棋也终于察觉到,他这样叫自己儿子的小名好像不太好。小池子都是有童生功名的人了,再过不久或许就是秀才,他又是个读书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喊他的小名,好像有些不太体面。黎棋瞄了一眼自家儿子,幸好儿子还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看着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小嗯黎池,你中案首了,我刚刚去看了,你的名字真真切切地写在榜首位置,还是像县试一样,每场都是得的三个壹佰”“爹,劳烦您了,能得中案首实在是得天之幸,儿子非常高兴”黎池是真的高兴,也没在心里怪他爹不该叫他小池子。不过等院试过后,就可以提前取一个字了,这样以后别人就能称呼他的字,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被直呼其名和被叫小名。“三个满百”“又是三个满百”“快快,我们去看看得了三个满百的考卷是什么样的”黎池欣然应允,跟着周围的考生们往张贴考卷的公示栏走去。与县试张贴时一样,最上方黎池的名字下,原本是叠成折子状的试卷被展开后张贴在那里,依次为帖经、墨义和策问。三张考卷就那样堂堂皇皇地张贴在最上方,供所有人观赏瞻望。三张考卷,通篇以一厘米见方的台阁体书写,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字字尽皆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只这一笔字,在下就已心服口服”“是极是极,虽榜上之人的字都写得不错,可与黎案首的字一比较,差别立现。”“不光是字,那四书五经,黎案首怕是已经倒背如流了,帖经题中有好几句生僻拗口的,我都是错了的。”“对的,我也是错了那几句。”黎池在一旁听着,才察觉到府试帖经的难度是有所提升的,毕竟他能将四书五经全部默写出来,那也就不存在生僻拗口之说了。“这墨义也是,竟无一丝歧误”“是极是极”在墨义上,黎池是认识到了自己还有不足的默写书上的译释会显得死板,对于周围考生的夸赞,他不置与否。同样来自浯阳县的一名考生惊叹道:“这篇策问果然是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辞句精辟入理,有返璞归真之感而且,这篇策问又与县试时的风格迥异,县试时论说主要是引经据典,而这次在精悍短小的经义典故之外,还更多地用了史实典故,颇有通古贯今的大气之感”“的确是,黎案首在精读四书五经之外,对史的研读看着也无丝毫逊色,着实厉害”黎池姿态谦虚地站在一旁,听着周围的考生夸赞不绝。可他的脑子依旧很清醒,这次策问他选择更加侧重用史,是扬长避短、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在别人看他的考卷时,黎池则是在看排在他之后的第二、三名,第三名是黎池没听说过的一个浯阴县的考生,而第二名则同样是浯阴县的钟离书,他的帖经和墨义同样是满百,策问则是九十九。黎池仔细读过钟离书的策问之后,就意识到此次策问他若是依旧更加侧重四书五经,那这个案首之位的归属,恐怕就是个未知之数了。他们最后写成的这篇策问,虽然一个侧重用经、用典,一个侧重用史,但也很难说出谁高谁低,只是用史的考生更少而已。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这案首之位给他,可能是讲究了一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黎池心中思量之间,感觉到了有道目光落在他身上,那道目光热烈而杀气腾腾“钟离兄”黎池顺着目光看过去,本能地就知道目光的主人是钟离书浯阴县县试案首、府试第二名。浯阳县和浯阴县,只这两个县名就品出几分对峙之意了,再加上他们一个是府案首、一个是府试二名,难怪他的目光会杀气腾腾的了。“黎兄。”钟离书颔首。钟离书与黎池差不多的年纪,只是相比黎池的温润俊秀,钟离书要更加锋芒毕露一些,给人一种出鞘利刃的冷锐之感。“钟离兄,在下预备于明天中午,在折桂楼备一桌简单酒食,请相熟的各位同年友人一起去庆贺一番,不知钟离兄可否赏光前往”钟离书沉默片刻,才开口:“不若由我和黎兄一起做东,请诸位同年一起同庆同贺”看来,这钟离书是个很有胜负欲的人啊。不甘居于他黎池之下,即使是在请客这方面,做东都不想让他独占美名。不过,有个人来和他分担账单,黎池欣然同意:“甚好,不知钟离兄是否认识明晟兄他与你一样都来自浯阴县,若钟离兄认得,不若问问明晟兄愿不愿也出一份银钱,请大家喝杯酒水”明晟是府试第三名,若他也出一份银钱的话,就是府试前三名一同请客做东,非常名正言顺。就站在钟离书边上的一个微胖少年,开口道:“幸会幸会,在下浯阴县明晟。这样与众多同年共聚一堂的美事,我明晟自然也是愿意的。”“那好,我们明天中午就在折桂楼相聚。”黎池得到了答案,又向周围的考生一拱手,邀请道:“诸位同年,在下黎池,诚邀各位明日中午莅临折桂楼,喝上一杯酒水”在场的很多考生都在折桂楼见过黎池,除了与他们不相熟的、不爱凑热闹的,以及没能考中而自觉没脸去的考生之外,其他考生都愿意赏黎池一个脸面。“自是要去的,在下还想同黎池兄多多交流策问对答的诀窍呢”“一定去,一定去”黎池邀请过后,钟离书也邀请道:“在下钟离书,诚邀各位于明日中午在折桂楼相聚。”“在下明晟,诚邀各位有空闲、有心情的同年,去折桂楼同庆同贺”一约既定,会去的明日中午自然会去,不想去的也自然可以不去,全都看在场的考生他们如何决定。县试、府试和院试是童生试,考中之后是没有官方宴席为学子们嘉赏和践行的,只有等到乡试得中举人后才有鹿鸣宴,以及等会试及殿试得中进士后,再才有琼林宴。当然,若知县、知府和学政爱才,又有意结交学子,也可以自己出银钱,设私宴来宴请榜上考生。但显然,临淮府的知府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官员,在今天张榜时并没有说会有宴席。昨天黎棋所说,黎池要参加的知府的宴请,这就没有了。因此,府衙前的考生在看完榜,研读过公示栏中的考卷之后,也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黎池他们午时来到府衙前的大街,等午时三刻张榜出来之后看了榜,又和在场的考生交谈许久,等许多考生都走之后,才得以脱身去府衙拿了府试的考中文书,再才回去客栈。一回到客栈,黎棋一直端着的架子瞬时就垮了,整个人的气息都高兴得沸腾起来“小池子小池子小池子”“是,爹。”黎池明白他爹的高兴无处抒发,于是耐心地答应。“小池子,你竟然就考中府试案首了吗现在想想,小池子你已经是童生了啊真是像做梦一样”被黎棋的情绪感染,黎池竟然也有了真切的高兴的感觉。是啊,真像是一场梦一样。这样物质贫乏、文明贫瘠的年代,他一直让自己只想着当前要努力,都不敢想象若是科举失败之后要怎么办,现在终于是有童生功名了。虽然童生只是读书人功名中最底层的,可到底有了一个好开始,之后还会有秀才、举人甚至进士,继续努力的话,未来可期。“再到八月时,小池子你说不定就是秀才了啊”黎棋神情间有些感叹恍惚,好像当初那个不哭不闹非常好带的奶娃子,还在眼前一样黎池也觉得八月份的秀才功名可期。“一般来说,若非我发挥失常,不然我是能稳中秀才的。毕竟一省学政再怎么说,也不会与实权的一府知府作对,将知府所点的府案首罢黜到榜外。因此,不论排名的话,我八月份应该能中秀才的。”“真想让你爷爷奶奶和你娘他们,也早早地知道这个好消息啊。”在这点上,一直都有点恋家的、轻微宅属性的黎池,深有同感,“等明日宴请完同年友人之后,若是无事,我们就尽早启程回去。”像府试、院试及这之上的考试,除非考生是住在府城、省城和京城的人士,否则是不会在张榜后,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