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分节阅读 1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9(1 / 1)

后有听见他说种红薯辛苦的话,便道:“航哥哥难道没听过悯农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咱们这里该没有烈日当头呢,你就喊累”周航道:“也不是累。”“那是什么”黛玉问。周航道:“就是老是重复性的动作,未免厌烦。”黛玉笑了笑道,“那不介意换个动作吧”周航问什么,黛玉道:“我想吃个香蕉。”“好嘞你坐着,我给你摘去。”说着周航便往山脚种香蕉的地方飞奔而去。他摘了大大的一枝香蕉,黛玉自然是吃不完的,周航便将剩下的往荷包里一塞,告辞而去。第二天早朝后,拿出来献给李昭。“父皇您尝尝,儿臣在外面好容易得的,单给您留着呢。”李昭看了看他,有些怀疑的道:“你如此有心”周航直点头,“儿子孝顺老子,天经地义嘛。”李昭放下奏疏:“说吧,有何事求朕”周航:“”他这次真没什么事要求皇帝老爹啊,他对天发誓这次纯粹是孝心触动。正在这时,突有边关塘报送达。李昭连忙命将驿兵传来,问其前线情况。方知秦广率领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明珠城,如今荣国上至国君下至大臣,俱被困在孤城之内,胜利指日可待。塘报前半部分是说军情,下半部分是求援。如今大军深入敌国中心地带,战线拉的很长,粮草略有不济,希望朝廷能尽快运送更多的粮草。此乃十万火急之事,李昭当即诏命内阁议事。周航主动请缨押运粮草前往前线,阁臣们分成两派,或支持或反对,吵作一团。作者有话要说:早上起太早,现在困的厉害,今天就码了这么多,亲爱的们将就着看,明天补上,抱歉第133章争议之后, 阁臣们一致认为太子历练不必亲临战场, 在京城调度粮草也是一样的。最终, 后勤之事还是落在周航身上,不过不是押送粮草到前线,而是在京城调度。鉴于他从前未管过粮草之事, 怕他料理不来,由林如海辅助。议事结束,大臣们都走了, 李昭特意留下林如海和周航。“父皇,还有何吩咐”周航问。李昭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指指一旁的座位,示意他坐下。抬眼看见林如海也站着, 便道:“林爱卿也坐吧。”林如海、周航既已入座, 李昭才缓缓的道:“航儿,调度粮草乃是精细活,且是紧要之事,前方十数万的将士都等着这粮草度日,不能稍有差错。你还年轻,没经过这样的大事, 凡事要多向林爱卿请教。”然后又看向林如海道:“如海, 你多盯着这孩子点。”林如海起身道:“臣领命。”不多时,魏兴安进来回道:“靖王世子到了。”李昭命传进来。李域走进来, 玉树临风,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他躬身行了礼, 李昭对周航道:“你堂兄也帮着你。”周航倒是见过李域几次,感觉这人十分对脾气,听说要与其共事,心下也十分乐意,含笑上前,拱了拱手道:“有劳堂兄。”李域也忙回礼,口中道:“殿下多礼,臣不敢当。”李昭指着大笑,对林如海道:“这孩子规规矩矩,倒跟他老子一点不像。”林如海能说什么皇家的事皇家的人,他一个外人能随便评价吗人家都是自己家人,关起门来自然是想怎么说怎么说,可身为臣子,不该对皇家的事置喙。李昭说这些话,自然也不指望林如海能评价。所以林如海什么都没说,只是配合着笑了笑。从李昭的正殿出来,周航便带李域到了自己的麒麟宫。小泉子正在宫门外翘首以盼,远远看见周航,跟看见救星一般,小跑着便奔了过去。小泉子之所以在一众小宦官中脱颖而出,深得周航的重用,除了他机灵懂事之外,人也算稳重,这样慌张的时候倒是不多。周航皱了皱眉,问:“何事如此慌张”小泉子看了李域一眼,咬了咬嘴唇,凑在周航耳边说:“太后送来四个宫女,已经在正殿候着了,主子您要去瞧瞧吗”“送宫女做什么”周航有些纳闷的道,“我宫里不缺宫女。”“不是,主子”小泉子急的抓耳挠腮,“是那个那什么用的”因为李域也在,小泉子不好解释的太清楚。听到这里,周航已经明白了,感情太后给他送的是陪床宫女,那就更不需要了。但是,毕竟是太后送来的,若是直接送回去,未免太驳太后的面子,想了想,周航道:“你先安排一下,本太子和堂兄还有事。”说着便拉着李域到了书房。李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此刻却也不好说告退之事。“堂兄坐。”周航指着一把椅子说,态度随意,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太子而高高在上,宛如寻常人家的兄弟。李域略一踌躇,见周航不是客套,便走过去坐下。周航又说:“堂兄稍等。”然后便转过一架屏风,不知干什么去了。李域盯着那扇屏风愣了愣神,那是一架紫檩木牙雕梅花凌寒的大插屏,十分难得,他印象中是去年的贡品,一大一小,共两架。圣上自己用了小的,倒将大的给了太子,若非亲眼所见,他倒不敢相信。正愣神间,周航已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手里拿了个奇怪的长筒状物什,向他笑了笑,问:“堂兄可认得此物”李域摇摇头,道:“并不认得。”周航将那长筒执于手中,伸出另一只手拍了拍,取出一个弹珠模样之物,走过去在李域身边坐下,笑道:“这是西洋的火枪,堂兄可听说过”听了这句话,李域突然“噢”了一声,似是恍然大悟。“这便是奇物志所载的火铳吧”“不想堂兄涉猎如此之广,竟连如此偏僻的书都看过。”奇物志是一本记载机械、兵器、、砖瓦、陶瓷等杂艺的书籍。因为科第选仕不考这些东西,所以一直为读书人所不屑,看过的人很少。周航若非在林府的书房偶然看过,也不会知道。周航既然如此说,证明他也看过。这世上的书有千千万万,一个人再有精力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全部看过来一遍。一本书他若是看都没看过,便也无所谓偏僻不偏僻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书里讲什么,又如何知道书籍讲的是偏僻的知识。就比如你随口说一个地名,一人道,你去那么险要之地,不怕危险,不怕有去无回吗。那就说明,这个人一定如果,至少是听过这个地方。不然他如何知道这是个危险的险要之地。李域起身拱手道:“殿下既如此说,定然也看过此书,论涉猎之广,又何止臣一人”周航觉得他再和李域互相恭维下去,能恭维到天黑。他不是个喜欢浪费时间之人,摆摆手,周航笑道:“此物虽与火铳有些相似,功能上却改进了不少,比火铳无论精确度还是装弹速度都快上不少。”说着他两手一摊,“这便是子弹。”“这东西威力大吗”李域问。“那还用说”周航觉得得给这些食古不化的古代人长长见识了,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高科技。想着,他便将李域带到室外的开阔地,竖起十公分厚的箭靶子,对准来了一枪。周航是第一次动枪,虽然被后坐力震的手臂麻了一阵,却意外的高兴,他竟然打中了,这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李域没料到一个火枪有这么大的威力,竟将箭靶打穿,一时还回不过神来。“堂兄”周航叫了一声。李域猛的回神,只剩下赞叹。这东西若是打到人身上,足以将人体射穿,不比羽箭的威力小。不,太子站的距离,已经超过箭羽的最大射程。也就是说,这东西的射程比羽箭还要远。周航已经在说自己的构想,他要建一个火器营,普及火枪。还要找许多能干的匠役改进火枪,还说什么要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很多李域都没听懂,但他明白周航筹谋的很大,大的超乎他,甚至是所有人的想象。“培养一名娴熟的马上手需要三年的时间,但是,堂兄,你知道培养一个百发百中的火枪手需要多久吗”“多久”周航伸出三个手指头。李域风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三个月”他道。“不,是三十天。”看了李域一眼,周航道:“你一定不敢相信,但我告诉你,这是真的。我已命人买了陈家带回来的所有火枪,共三十把,找父皇要了三十名武艺高强的侍卫,三十天后你便知道,我今日所说,并非虚言。”接下来二人便讨论如何调度粮草之事,拟定了一个初步方案,打算先让林如海瞧瞧,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然后再给皇帝过目。这一忙便忙到斜日西沉,送林如海出了宫门,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今日是月末,没有亮如玉盘的圆月,只一轮弯曲如镰刀的小月牙挂在天空,满天的星子若隐若现,仔细看还能看到一条似被烟雾笼罩着的光带,便是人们口中常常提及的银河。夏日暑盛,太阳落下去以后刮起微风,才觉得凉爽些,出来纳凉的人多了,倒比白天还觉得更热闹更有生机些。黛玉也命人搬了凉榻在海棠树下闲坐。今夏蚊子特别多,院子里点了熏蚊子的香料,还是祛不干净。黛玉既贪院中凉爽、那漫天的星雾好看,又委实讨厌蚊子的亲近。她摇着团扇抱怨:“赶明儿得把院子里的杂草清一清,净养这些蚊子了。”慧儿道:“姑娘尽管躺着,奴婢们替您赶蚊子。”丫头们伺候一天,也都十分辛苦,这会子黛玉倒不想过于劳碌她们,加上天色也不早了,便索性回屋。她的屋子门窗都由纱幔罩着,倒没有蚊子,放了冰块,也还凉爽,就是看不见那朦胧的星色,略微遗憾。刚做到床上,雪儿便巴着黛玉的裙角爬上膝盖。黛玉笑着摸了摸它的头,笑道:“你这小调皮,是不是又把我的茶碗打碎了”雪儿只是喵喵的叫,讨好的去舔黛玉的下巴,差一点就要舔到嘴唇了。黛玉忙将雪儿拉下,严肃的看着它摆了摆手,示意以后这种事不能做。雪儿也算是受灵泉滋养长大,聪敏的很,黛玉的很多手势、表情它都明白,而且很乖很听话,警告过一次,以后便绝不会再犯。黛玉很庆幸此刻周航不在,就他那个醋坛子,若是看到,雪儿的下场绝对让人不忍直视。把雪儿安置在小窝里,黛玉将窗户推开一些,让外面的凉风能吹进来。坐在梳妆镜前,将束发的簪子卸下,换了薄纱的睡衣,躺在床上,不多时便睡下了。身为实际上的内阁首辅,林如海本就日理万机。如今又要辅助周航调度运送粮草,更是忙上加忙。第二个并非朝会之期,林如海不必天不亮便起床进宫。往常都是用了早餐直接去衙门当差,这日却走的极早。第134章平常没有大朝会的日子, 林如海都是跟女儿林黛玉一起用了早饭, 再去衙门当差的。自接了辅助太子调度粮草的活计, 一大早便要进宫议事,往往来不及在家里用早饭。夏日,清晨的空气十分清新, 带着新鲜的泥土味儿,亦是十分凉爽。黛玉喜欢早起喜欢在自己院子的小花园里散散步,喂喂鹦鹉、小鸟, 再逗一逗猫儿。这日林黛玉正在花园里转悠,闻得外面似有车马之声,便问是怎么回事。丫头出去看过,回说:“是老爷出门。”黛玉皱了皱鼻子, 低声问:“可用了早饭”“这个奴婢倒不知道。”丫头抬起脸, 笑道:“要不,奴婢再去问问”看见黛玉点了点头,那丫头便一溜烟跑出去,片刻之后又跑了回来,道:“听伺候老爷的人说,厨房原是预备了早饭的, 但老爷说没什么胃口, 便没用。”经过一整夜睡眠,早上起来是人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时期, 也是最容易感到饥饿的。一晚上没吃任何东西,虽是在睡眠之中, 消耗却是不可避免的,早起之后急需补充各种膳食。若是早饭不用,人一整个上午的状态便会不好,长久下去,极消耗身体。想着,黛玉慢慢的走回屋子,取出匣子里的卡通小人,掐诀放了出去。目标自然是皇宫。林如海这个时候出府,肯定是进宫去了。林黛玉告诉周航,父亲在家里未曾用饭,让他准备些,最好是些易克化的食物,父亲今日胃口不好之类等等。做好这一切,又去院子里转了转,恰了不少海棠花、牡丹花,和几个小丫头凑趣儿编了个花篮。做完这些,也大约到了用早饭的时间。紫鹃来问早饭摆在何处。往常林如海在的时候,一般在正院旁三间小抱厦里摆饭。姨娘们都是在自己小院用饭,等闲无事林如海不许她们天天在黛玉跟前儿晃悠,她们倒还算安分。所以,今儿只黛玉自己,很不必如此费周折。想了想,黛玉道:“就摆我屋里罢。”紫鹃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捧饭的婆子丫鬟进来。一群群提着大提盒、托盘、杯盏、汤盅等物,将一个方桌摆了满满一桌子。有面食,有汤,还有各种素菜,饼儿之类的东西,约摸十几样。因为林如海没用早饭便走了,所以原本给他预备的饭菜也一并送到了黛玉这里,十分的丰盛。黛玉被面前的一碗三鲜小馄饨吸引了目光,紫鹃笑道:“这便是按姑娘说的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