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分节阅读 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6(1 / 1)

子修来的福气。往常我虽觉得这丫头过于实心,没有什么算计,奈何总狠不下心来管教。总觉得她还小,再晚两年也使得,却不想拖了一年又是一年,总也舍不得。连你也看出来了,再这么下去,就是害了她呀”那泪终是落了下来,“这丫头也是个命苦的。她六岁那年,大冬天里,不知怎么突然掉进了冰天雪地的假山池子里。幸亏有一个丫鬟路过看见,吓得大喊大叫的叫人,这才救了上来。可是自此便大病了一场,半年多才渐渐的好了。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是如珠似宝的待着,再不敢委屈一分,就养成了这么个性子。我也知道她这样以后到了婆家要吃亏,每次说完严加管教,老爷也心疼,她哥哥们也心疼”落水那件事林黛玉也听郑莉华说过,好像是跟郑大人的一个妾室有关,后来那个妾室便被打发出去了。“郑妹妹有你们疼她,也是她的福气。”这句话黛玉说的真心实意,一般的父母都是疼儿子多过女儿,像郑莉华这样有父母兄长护着,不是幸运还是什么回去的路上,紫鹃问黛玉:“姑娘,您也舍不得郑姑娘吧”“嗯”扭头看紫鹃,黛玉眉头微蹙,舍不得么,好像是有一点。人只要相处久了,脾气又相投,总会有些感情,比如紫鹃、雪雁、慧儿等,她们虽是丫鬟,跟在黛玉身边久了,也是有感情的。若是有一个人突然要走,也会有点舍不得,此乃人之常情,若连这都没有,岂不是冷血动物了想着,不由笑了笑,“扬州城的这些大家闺秀们,我也只跟她可称得上熟悉二字。”紫鹃笑道:“郑姑娘最好相处的,对我问这些丫鬟也从不颐指气使。”雪雁也道:“是呢,我们也都舍不得。”黛玉笑笑:“别伤感了。瞧你们,说的跟以后都见不了面似的。”她虽有不舍之心,却谈不上伤感。一则,又不是立刻就走,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一个月不长,但提起来,感觉似乎也并不短,总觉得还有许多相聚的时日,没感到那种急促的分别之情。二则,郑同知此去京城述职,千里迢迢,路上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到了京城还要到吏部报道,考察政绩,进行种种考校,少说也得半年。黛玉偶听林如海透露,快则数月,慢则半年,圣上必诏他和周航进京的,届时便可在京城相会了。只是此事乃机密,不了透露,她便谁也未曾告诉。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郑莉华便隔三差五的往林府跑,最后一次还十分愤慨的抱怨,说她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她母亲在京城给她找了一个很严厉的教养嬷嬷,据说是从宫里出来的,花了很多银钱托了很多关系人家才答应。这些都是她偶然听见母亲跟父亲说的。“也该一个严厉的教引嬷嬷管管你,不然将来嫁了人,你当婆家也像令尊令母那般纵着你”郑莉华跺着脚无聊,“林姐姐你说什么”“这会子倒臊了”黛玉笑着拉她的手,“前儿也不知道是谁要找个像你哥哥那样的夫婿。”郑莉华羞的满脸通红,“哎呀,人家的玩话,你也拿来取笑”如果周航在旁边,一定又要感慨古代人真是眼熟,这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都已经开始谈论未来夫婿什么样了。郑莉华走的时候,黛玉去送行。郑莉华拉着黛玉的手,哭得泪人一般,嘴里念叨:“林姐姐我会想你的,你可不要忘了我。对了,等着我给你写信啊”“好,我等着”黛玉揽着郑莉华的肩膀,把人交到郑夫人的手里,说了些珍重的话,目送郑家的车队走了,才转身上车。吏部任命文书已经下达,新任同知名唤王谊,字友之。说起这人,与林如海倒有些渊源。其父王英与林如海乃是同科,彼时林如海高中探花进了翰林院做编修,王英也因长于文学被遴选进翰林院做庶吉士。翰林院是个清闲衙门,除了起草诏书、或为皇帝、皇子们讲解经籍之外,日常不过读书下棋、饮酒聊天而已。身为同年,本就有了天然的联系,又同在翰林院供职,交情自然比别的深厚些。王英虽大了林如海不少,二人倒颇谈得来,常常约着一块读书下棋或踏青郊游。至后来双双放了外任,天南海北,渐渐联络的才少了。这王谊少有才名,二十六岁中进士,如今刚及而立之年,已任了富饶之地的同知,也算年轻有为之辈了。王谊来到扬州,未曾去衙门报道,倒先去林府投了拜帖。彼时衙门已经散值,林如海尚未回府,下人将实情告知,王谊只好打道回府预备明天再来。谁知刚出了门,正要上马,忽见迎面过来一队的人,走在前面的是七八个身胯骏马瞧着威武不凡的卫士,后面则是几个小厮簇拥着一辆华盖马车。听得林府门房的人都一叠声儿的喊:“老爷回来了”“快,快开门”“你,就说你呢,还站着不动,找打呢,快去告诉里头,老爷和周公子回来了”王谊还站在林府门口,门房的人好像都已经忘了这个来拜访自家主子的客人。身为两淮盐运使,每天拜访之人不说将林府的门槛踏破,用车水马龙形容还是不为过的。个个都要见正主,可林如海就一个人,哪能见的过来有的来了很多次,一面也没见着的也多的是,门房早就见怪不该了。王谊识相的往旁边挪了挪,免得挡路。对于门房的这种态度,他心里虽然有些不忿,却也知道官宦富贵之家,也是难免的。府门大开,一众人簇拥着马车往里走,王谊盯着车马打量了几眼。林如海隔着纱窗往外看了一眼,可巧看到王谊,见其衣着光鲜,文质彬彬的样子,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瞧着倒有几分面熟,不由皱眉想了想,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联想他在门口站着的样子,略一想,便知此人想必是来林府找什么人。想着不由掀开帘子问了一声。那人便上前拜见,不叫大人,只称世伯。林如海盯着看了半天,突然“噢”了一声,忆起往事,“可是卓然兄之公子”卓然便是王英的字。第73章“正是小侄。”王谊拱手, 恭恭敬敬行了子侄之礼。忆起此人是同年王英之子, 不免便忆起曾经的许多往事, 林如海命人请入正厅奉茶,因道:“才看了邸报,得知贤侄新点了扬州同知, 不想这么快就到了,一路可还顺畅,令尊大人身子还好么”周航原是跟林如海一块回来的, 他心里惦记着黛玉,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便借口累了回房歇着,其实又偷偷跟黛玉鸿雁传书去了。王谊暗中一路打量, 见林如海虽已年过五十, 然精神很不错,更兼风流儒雅、气度天成,红润有光,与同龄人相比,年轻的多,说是四十上下也不为过。想起自己的父亲, 与林如海乃为同科, 如今年过花甲,官场浮沉数十载, 才做到国子监司业,说是正四品, 也就听着好听些,没有什么实权。况且年岁大了,三病五灾,大有力所不及之势,已经考虑告老还乡之事。哪里比得上林如海,身居要职,深受帝王宠信,哪个敢低看一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半年多前,林如海还是满脸病态、枯槁瘦削,行将就木,时日无多。听到林如海问话,王谊忙起身回答。不过说些一路上很顺利,父亲也都好,承蒙大人惦记的客套话。王谊话也不多,一般都是林如海问一句,他才说一句,十分恭敬有礼的样子。谈到王英,不免说道:“得知小侄要来扬州任职,家父大喜,说大人的文采斐然,心忧天下,可为当今士大夫之楷模,千叮万嘱要小侄多向大人学习。”自此,隔三差五的王谊便来林府拜访,先时,不过是无关紧要的闲谈,或是下棋,或是请教学问,渐渐的便聊到时政。有一天他竟然挑起了圣上立嗣的话题,当然不是直接说圣上要立太子了,这事你怎么看,觉得哪位皇子比较有希望的话,如此直白的话不会是官场之人说出来的,除非那人读书读傻了,是个纯书呆子,显然王谊不是。林如海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想让他知难而退。王谊也识相,立马转了个话题:“听闻大人府里藏书颇多,不知可有曾几的诗集”说着不好意思的笑笑,“小侄轻装简行而来,许多书籍不曾带得。”曾几是南宋的一个诗人,其诗流传下来的不多,收藏他诗集的人更不多。林府恰好有一本,既然他开口,借给他看看也无妨。因此林如海便道:“巧了,寒舍正好有一本。你既喜欢,拿去看去,只是有一点,且要爱惜着,这个集子如今剩的不多了。”因命小厮去书房取书。王谊愣了愣,半天才打着千儿道,“如此,多谢大人了。大人放心,小侄回去抄录一遍,即刻奉还。”正说着,突然“喵”的一声,一只大黑猫冲了进来,一下子便窜到了王谊身上,眼神凶残,眸子呈竖着的一条线,眼看就要上爪子。“鱼丸,休得无礼”一个少年的声音传来,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 ,如环佩相触。他话音刚落,大黑猫便噌的一下跳了下去。王谊这才有功夫打量那少年,第二次见了,少年仍旧有着让人为之一震的魅力。生的剑眉星目,器宇不凡,真是天上谪仙,人中玉树,眉眼中自带一种天生的凛然贵气,令人不自觉便生出敬畏之心。这等气度,必非寻常人家的子弟。世家子弟或官场之人,惯会察言观色,往往从穿着气度判断是否需要结交。周航身上穿的戴的均非凡品,皇帝心疼儿子,隔不到一个月就派人送来东西,用的穿的戴的,都是内造上用的,便是一般的勋贵之家这样的东西也不多。联想林府家仆及林如海的态度,王谊虽然猜不出眼前这少年究竟是何出身,但不难断定,其身份必然不低,说不定是什么皇亲国戚也未可知。“大人”周航拱手喊了一声。虽然以他的身份,倒不需要像林如海行礼,但毕竟他是以小辈的身份住在林府,戏还是要做足的。何况,林如海还是林妹妹的爹呢,仅凭这一点,便足以受得起他周航的一拜。弯腰抱起大黑猫,带着歉意看向王谊,“阁下莫怪,鱼丸一向调皮,好几次连我都抓,这都怪我,没有看好。”不轻不重的在大黑猫背上一拍,嗓音陡然加重,带着斥责,“你这畜生也是,你抓我也便罢了,小爷我大人大量不跟你计较,你怎么能随便抓客人呢,你当人人都像小爷我这么好性呢,啊”又叫,“观言哪去了还不快进来”话音未落,从外面进来一个小厮,十五六岁的样子,打着千儿道:“小的在,公子叫小的有何吩咐”林如海精心给周航挑了两个小厮,一名观言,一名观语。都是十五六岁,机灵能干的。周航将大黑猫交给观言,大黑猫还想挣扎一下,被周航一瞪,乖乖的窝在观言怀里,虽然还鼓着脸,十分委屈的样子,却不敢再表现出有什么不满的样子。周航这才满意的一挥手,“带下去,看好,别再让它出来捣乱了。”“小的遵命”观言躬身退下。周航这才一掸衣裳,云淡风轻的看向林如海,“大人,看来鱼丸很喜欢这位公子呢。。”林如海愣了一瞬,除了周航,谁都没注意到。只见他微一哂笑,解释道:“这大黑猫有个毛病,喜欢谁就往谁身上跳,贤侄莫怪。”“呃,这样,倒挺逗人的。”王谊讪讪一笑,明白周航口中的鱼丸便是那个大黑猫。心里一半不悦,一半是纳罕,也不知是谁,怎么给猫取了这么个名儿。刚要再说什么,可巧去取诗集的小厮回来,便接了诗集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离去。此后,王谊倒有十几天没有再去林府拜访。林如海也已经查明,王谊是来替大皇子做说客的。至于其父王英是否介入夺嫡之争,目前尚不清楚。当今圣上明面上的皇子有三个,至于为什么说是明面上的,不是因为还有一个尚未认祖归宗的周航么。其中三皇子还小,与前两位皇子相比,自然没什么优势。斗的最激烈的是大皇子、二皇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乃为礼法。虽然,自古以来,不按规矩来的帝王多的是,但是往往留下话柄,臣子百姓多是要说闲话的。所以,王谊支持大皇子也不是没有根据。至于二皇子,其母出身高贵,乃是太后的内侄女儿,当今的贵妃,其兄乃是太上皇的宠臣,手握着京城十二卫的兵力,实力雄厚。有这样的外家,他自然有看不清母亲是个小家碧玉的大皇子的资本。两位皇子都拉拢了一部分官员,大皇子礼贤下士,颇得文人的青睐,二皇子则在外家的帮助下,拉拢了一批武将,二者明争暗斗,势均力敌。不过,他们便是斗得再厉害,最后也不免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圣上的心已经偏了。圣上看周航的眼神林如海可是亲眼所见,其中的爱怜、疼惜与欣赏,让他这个爱女成痴的父亲也觉得汗颜。父子二人的相处不像是天家父子,比寻常百姓家还要温馨有爱。盛夏的夜远不如冬天来得寂静,夏虫不住的低鸣,树梢间夏蝉成夜的吵闹,空气闷热,因前两天下过雨,路边的小坑里积存了不少的雨水,隐隐传来青蛙低沉憨厚的“哇哇”声。就在这个闷热吵闹的夜晚,林如海带着一众十几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