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宿州这个凤阳府原本人口最多的州县,从当初的100万余口,经过中华帝国的这十年治理,猛地增长到了105万,这还是经历了数次移民,前后移出近15万人口之后的结果。但再怎么样,官府也不可能让宿州百姓一下子就都丰衣足食,遇到不好的年成和水患发作,虽不至饿死,乡民还是难免过得艰难。一年算下来,只够填饱肚子。围观的乡民,甚至好多都没见过10元的圣币长啥样,乡下的他们穷困到赶集也只是售卖一下土特产,再买点生活必需品,动用的也不过是些铜钱,几角钱甚至几文铜钱,1圣元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够一家人一个多月的开销。而这年俸最低都是200圣元起步,甚至高达500圣元,这,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原本以为大半辈子才能挣到的财富,如今一年便可以得到,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啊但这可能么不会是骗人的吧围观的乡民不敢确定了。伙计模样的年轻人继续念道:“这么好的俸禄,果然问题在后头这些招募的人员,都要离开家乡去遥远的地方做工。主要将派往帝国的河西特区和澳大利亚特区,还有部分留在南洋特区,没在本土啊,更不在凤阳府宿州境内。咦,可以携带家眷。这,这不就还是移民吗还真是移民啊。下面还有商务部和凤阳知府这些官府的印章,那就不是骗人的了。”听这名伙计念完告示上面的文字之后,围观的乡民一下炸开了锅。大家都不想离开符离集,离开宿州,但又对于那诱人的数百圣元的年薪贪图不已。很多人立刻盘算起来,有人便叫嚷道:“我要报名我要报名我有好几兄弟,家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连媳妇都娶不到远点就远点吧,我去挣个几年大钱发了财再回家乡,说不定还能娶上媳妇”这话一下便让一群单身汉赞同,纷纷叫嚷要报名。而已经有家眷的也开始动心起来:“老子也要去干他个几年,挣大钱每年都寄回家,家里的光景也能好上许多,过几年再回家享福,多好”甚至还有不少人准备拖家带口去:“移民就移民啊这么高的俸禄,移民也不怕了,大不了干个十年二十年,等我老了,再移民回来”“我也报名去各位乡亲,不如我们一起报名去,到镇公所登记就行”原本还在犹豫的伙计,也准备辞去眼下的差事,准备去那二马公司应募。与此同时,凤阳府府衙内。凤阳知府陪着一名明显是掌柜模样的中年人,正在大堂叙话。凤阳知府的幕僚匆匆赶到两人面前,一脸地不可思议之色,道:“知府大人,还有冯管事,前五天的统计结果出来了。单单我们凤阳府一府之地,报名应募去二马公司的壮丁,居然达到了2万余人。大大超出预计,冯管事,这样的话,名额有限,是不是要好好挑选一番才行了”凤阳知府瞪了幕僚一眼,不满地训斥道:“什么冯管事,要叫国姓爷”说完,转头朝冯管事道:“国姓爷,这是大好事啊应募的壮丁这么多,不知道国姓爷可不可以给我们凤阳府多一点名额原本在我们凤阳府只招募1000人,如今既然已经有2万人报名了,便翻翻倍,就招个2000人,如何”冯管事摇摇头:“2000太多了1500人吧这还是看在你们凤阳府是个人口大府的情况下,冯某将其他地方减少些指标。”凤阳知府赔笑道:“国姓爷,您也知道,我们凤阳府是天下有名的人口大府我们一个府的人口,去年已经超过一千二百万,比广西一个省的人口还要多。凤阳府一贯又是人多地少,百姓穷苦,陛下和朝廷也很是心忧我们凤阳府,国姓爷,您看,您跟陛下一个姓,怎么能不为陛下分忧呢就2000人吧,本官念叨您的好,帮你挑选最听话、最能干的乡民,谁要是不好好干,本府来收拾他”冯管事叹口气道:“既然知府大人如此恳切,冯某拼着被上头责罚也只能答应下来了。就招收2000人吧。”凤阳知府连忙表示感谢:“多谢国姓爷想不到,就这样解决了老大难的移民问题对了,国姓爷,您招募这么多青壮作为二马公司的伙计,还让他们拖家带口地带着家眷跟随一道前往万里之遥的地方,到底是做什么啊这二马公司到底什么来头,竟然将朝廷移民都做不到的事情给做到了。这个实力,单单我凤阳府一地就招收上千人,整个安徽省不得超过三四千人,那整个帝国,不得招收数万人啊再加上家眷,这,这移民不下三五十万之巨还有,这二马公司,本府怎么听着那么耳熟。”旁边的幕僚插话了:“知府大人,您忘记了,前阵子不是有家大型公司集资么,虽然利息什么的都不知道,可省里和凤阳府好多乡绅商贾都踊跃集资了,那不就是二马公司么夫人也悄悄凑了一分股份。”知府连忙咳嗽一声,他不想让冯管事听到,不过,冯管事脸色如常,笑道:“原来知府大人也是冯某的股东啊失敬失敬知府大人,可惜啊,您投得太少了不瞒您说,冯某将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有3分股份,就这样,冯某还有些后悔呢。”第1292章 赐你姓冯“至于您问到的这个二马公司,你只要知道,朝廷的各位大人和各地官绅们好多都投入了资金,拥有股份就行了,这是资产不下十亿圣元的规模招收数万人就算多了告诉您,这还是第一批呢,等这些人去了那边安顿下来,将各分子公司搭建好,还会招募第二批,第三批,到时候,数十万人都有可能加上家眷更是上百万之巨。”冯管事的话,让凤阳知府大吃一惊,他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二马公司的一股到底是多少圣元”幕僚悄悄地比划着:“知府大人,是一万圣元一股。夫人凑了一千圣元投了进去,就1分股份。”凤阳知府脸色一变,他的全部身家也就这一千圣元,还是多年积攒下来的,想不到他那疯婆子全部投了进去。不由忙叫道:“这,国姓爷,这招募的工匠是得要好好把牢才行,选择合适的人选,不能让二马公司让一帮不会干事的人进去了。”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将那帮不会干事的人招募到二马公司,让他夫人投的一千圣元打了水漂那可不行。冯管事哈哈一笑:“这个自然。冯某也投了三千圣元,比大人您还多呐”凤阳知府见到这幅情景,猛地想起一事来,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暗自在心中感叹着:也不知道是不是本府猜的那样。不管如何,这个创立二马公司的人,该有多大的魄力和能力居然能将整个帝国不知道多少官绅给动员起来,上十亿圣元的资金,这怕是能买下大半个帝国了吧这样想来,已经很明显了,这必定是当今皇帝亲自创立的公司了。二马二马,不正是冯的意思吗除了皇帝之外,谁还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就算有,也不敢如此做,直接动用整个朝廷的力量为其办事,要是其他人的话,无异于叛乱,只怕陛下早就派兵前去平叛了。凤阳知府同冯管事相互看了一眼,均明白此事不能说出来,心里明白就好。同时,凤阳知府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已经贵为知府,岂能不明白,这个二马公司明显就是皇帝玩的一手好牌,将整个帝国的所有官绅全部聚拢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这就好比跟当初宋明时期的士子集团、满清王朝的满蒙贵族集团一样,凤阳知府明确感觉到,如今的中华帝国将会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由官员和地方乡绅商贾等有一定财产的人组成的资金集团,或者叫二马公司的股东集团而自己,随着夫人的投入一千圣元,也成为这个集团中的一小份子毕竟,自己的大半家财都投入进去了。而这个二马公司的实力,也让人胆气顿生,试想,这世界上,还有那个公司能有如此实力而就在凤阳知府看出二马公司一些端倪的时候,其他安徽省各府,其他各省,都在上演着同一幕场景。两个月之后,在各地官府的帮助下,二马公司的招募人手,异常地顺利,没多久,整个帝国,便有超过上百万的壮丁应募二马公司,经过二马公司派驻各地的执事、管事的再三挑选,最终确定了18000余名男丁作为二马公司的雇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几乎都集中在类似凤阳府、淮安府、徐州府、济南府、兖州府、西安府、长沙府、肇庆府等这种人口稠密民众过得比较艰辛的地方,而类似苏州府、松江府、广州府这种人口更加稠密却基础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的地方,还有陕西延安府、广西镇安府、贵州都匀府等人口缺失的地方,都只是招收少量的雇员。圣京城外的秦淮河上,一艘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画舫之上,二马财团的8名主事有些忐忑不安地被一群黑衣卫兵领进画舫中间的花厅内,当看到那名居中而坐的黄袍男子时,纷纷连忙跪倒在地,刚想高呼万岁,却被黄袍男子摆摆手阻止下来。黄袍男子正是当今的中华帝国皇帝冯云山。“众位主事,你们都是朕让人仔细挑选过的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又进入高等学堂进修过,还学会了洋文,能从上百名执事管事之中脱颖而出,是你们的本事。今天到这里来,朕有一件大事宣布:赐你等姓冯,从今往后,你等便成为与朕同姓的国姓家眷子孙,俱一荣鄢望你等今后兢兢业业,为朕,为帝国,也同时是为你等自己,为子孙后代,创一份不朽的时代传承的基业来”冯云山嗖地站了起来,中气十足地对8名主事喝道。这些主事没想到皇帝会搞出这么一出,仓惶之下,竟然忘记了谢恩,等愣了半晌,才纷纷反应过来,只觉一股巨大的惊喜袭来,这才连忙磕头谢恩:“微臣等多谢陛下隆恩”能被当今皇帝亲口谕令,赐为国姓,他们都感恩戴德得无以复加。从此以后,成为国姓爷,这是多么无上的光荣。并且,他们都知道,这个二马公司,其实也就是陛下创建的,就算陛下不是皇帝,也是他们的雇主,而且,他们这些主事,无一不是投入了大半家当在这二马公司内,皇帝能够让他们跟随着姓冯,这是巨大的奖赏了。很明显,这是皇帝在拉拢他们了,这些主事,都是灵活之辈,哪会不懂,连忙继续表态:“陛下,微臣等必定唯陛下马首是瞻,保证替陛下将二马公司把持经营得牢牢实实的,成为世界头号商业帝国”冯云山见目的达到,大喜,连忙起身,一个个将8名主事亲手拉起来,开始布置起来:“你等8人,这次领着执事、管事,带领那些新招募的公司雇员,前往已经提前设置好的地方成立各个公司,这是为整个二马帝国打根基,希望你等牢记使命,早些将公司真正地创立起来,与西洋的那些公司展开竞争,将其狙击下去。”“你们拥有最大的帝国的支持,加上雄厚的资金,还有数万的员工和家眷的支持,更有数十万计的股东们的支持,相信必定会带领着二马财团早日走向辉煌。朕要的是二马财团,从各个行业、各个地方,将世界各地的财富均掌控在手中。”8名主事连忙应允。没多久,他们便率领各个执事管事,带着18000余名二马公司的雇员,携带着超过80000人的家眷,加在一起,将近10万人的浩大的队伍,分成数批次,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乘坐二马公司雇佣的商船,朝北美洲、澳大利亚、南洋、欧洲等各个地方出发,赶往远方各地,开疆拓土。第1293章 杜邦火药公司碰到的麻烦美国特拉华州,杜邦火药公司。杜邦火药公司的第三代领导人亨利杜邦此刻坐在办公室内,他的面前,是他的弟弟塞缪尔杜邦和侄子拉莫特杜邦以及他的亲信手下埃吕泰多伊雷杜邦三人。亨利杜邦自从15年前,便从杜邦公司的第二代领导人,也就是他的兄长、侄子拉莫特杜邦的父亲维克多杜邦身上接过公司总裁的位置,到如今,因为他有着长于营利、善于用人、功于捕捉投资机会的才能,让原本的杜邦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财富剧增,成为杜邦家族中威望极高的铁腕人物。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因为他的经商才能,事实上,即便是在美利坚联邦这个自诩世界上最公平的国家,若是没有政治因素,他杜邦公司也不可能短短时间经营到如此程度。不但他的兄长维克多杜邦曾经做过国会参议员,他自己本身的政治地位也炙手可热。当初早在南北美利坚宣战的时候,他亲口发誓效忠白宫,并帮助美利坚联邦控制特拉华州的局面,那时,刚刚上任没多久还没被刺杀的林肯总统特意让特拉华州州长伯顿任命他为特拉华州的武装力量少将,这让本就经济实力强大的杜邦家族空前强大,利用这个好机会控制了大半个特拉华州。而因为他的政治和商业方面的优势,加上亨利平素对杜邦火药公司的火药品质量把控很严,不断研制新产品以适应新的武器装备需要,以及美利坚政府暗中帮助,亨利领导着杜邦公司的成员,用各种手段挤垮、吞并美利坚北部的中小火药厂,垄断火药业,成为美利坚名副其实的军火王国。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南北战争,更是让杜邦公司业务繁忙。可惜的是,战争没能一直持续下去,很快南北双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