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侯爷宠妻日常> 分节阅读 1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8(1 / 1)

,叫他来做也做不成。你这把火烧得挺旺的了,不如我再替你添一把火罢。”林涧抱着一摞兵书冲着林涼嘿嘿一笑:“二哥,这事儿我前前后后算计了不少人。连圣上我都诓进来了,就唯独没想着牵扯大哥和你。这可是你自己要入伙的,不算在我头上。”林涼一直神色沉静,听见林涧这话,平静若水的眸中浮现三分清浅笑意:“你派人到岭南调查旧事,你才也说了,你若有心,什么痕迹都不会叫人发现的。却偏偏叫我瞧见几分蛛丝马迹,你说,你还不是存心的”林涧但笑不语。林涼也不追问,只从袖中将一物拿出去递与林涧:“这是我才写好的奏本,给你先瞧一瞧,看看有何疏漏。你瞧着什么时候合适递上去,我就面呈圣上。”林涼敛去眸子笑意,淡道,“知府总揽地方政务,按例不过问军务。但如今闹成这样,我的这个奏本也是恰到好处。他总领岭南军务这么多年,倒也是勤慎小心,但总能寻到些不妥之处。纵然定不了什么罪证,却也能替你把这一池浑水搅乱,也好助你一臂之力。”第126章林涧将手上抱着的一摞兵书放入箱笼中, 走至林涼跟前去接那奏本。林涧见奏本展开,快速扫过奏本上头的字句, 看罢后又将奏本还给林涼:“二哥文采斐然, 这颠倒是非捕风捉影的能力绝不输于朝中那些搬弄是非的人, 甚至比都察院中那些惯做这事的监察御史还要强些。这奏本要是递上去, 都察院可就有得忙了。”还不仅仅是都察院会据此调查沈峤。林涧心里很清楚,林涼的奏本一旦递上去,便会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会掀起极大的风浪,然后将他们林家与四王八公之势力的矛盾推向明面。毕竟,这岭南知府弹劾岭南将军的奏本,那可是不多见的。林涼听林涧夸他,不由轻轻挑了挑眉,话是好话, 可听着就是这么别扭。他将奏本重新放入衣袖中, 便听得林涧轻声道:“二哥, 我这一遭是避不过的,估摸着接下来得受点委屈,你既猜到了我的心思, 又要将这奏本面呈圣上,咱们兄弟俩一齐对圣上和沈家发难, 只怕二哥接下来也得跟着我受点委屈了。”林涼神色不动,淡声道:“我知道。”林涧眨眨眼:“那二嫂那边”颜氏如今还怀着身孕,林涼跟着他在前头冲锋陷阵, 到时候出了事,林涧怕颜氏受刺激会影响她的身体。提起颜氏,林涼神情柔和下来:“她没事的。”林涼意有所指的道,“当初都中来人做了手脚,大雪封路无路可通时,我们不能回来参加你的冠礼,那时她都十分镇定从容,往后的事情,她心里也都明白。况大夫说过了,她有孕以来身子都很好,你不是还将那位齐老先生请到府里住着了么前几日请齐老先生给她瞧过,孩子很好,她也很好。”林涼对与自己相伴一年多的妻子很有信心,他主要还是担心林涧这边,“三弟,你这心思有没有对林姑娘说过”林涼不是多话的人,可面对自己弟弟同弟弟心上人之间的事情,他还是会操心的,“林姑娘身子不好,如今齐老先生又在为她调理身体,你这事要出来,无异于是一场风波,林姑娘同你相知相惜,必会为你担心的。”林涧笑了笑:“二哥,林姑娘身子是不好,可你也别太小瞧她了。当初梦空山上的事情出来,我同爹一番谈话也没避着她。其实说起来,知道先前那事其实未完,事情尚有后续的人,最先开始除了爹娘便是她了。”“二哥放心,林姑娘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林涼淡声道:“如今外头都知道,咱爹与林公有旧,是以贾府出事后,林姑娘接住咱们府中,这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什么可说的。如今都中传言众多,皆是你闹出来的,先前你又替林姑娘经营了一番,众人都倾慕林姑娘的才情,可她在咱们家住久了,你们俩要是还没有结果的话,外头总会有人说闲话的。”“你的婚事爹有话说要缓一缓,林姑娘尚在孝期,可这一年孝期就要到了,孝期中定亲的例子自古也有,林姑娘已至婚龄,你这般护着她,也该为她想一想。林公文坛清流名声,他的孤女不能因婚事被人诟病。”林涧眯了眯眼睛,用食指轻扣两下书案,才道:“二哥,我要真在这时候同林姑娘定亲了,那接下来的事只怕对她的影响更不好。军中斗争,从不牵涉朝中文官。你这回入伙,是为咱家自己的事情。可这时候,着实不适宜同林姑娘定亲,我同娘私下议过了,等这事过去,娘会去贾府找林姑娘的外祖母敲定婚事的。”“等到那时风平浪静,贾府风波亦平静下来,也是时候考虑婚事了。”林涼想了想,忽而定定看向林涧:“朝中文官是从不参与军中斗争。可等到这事尘埃落定,不管结果如何,都中乃至地方上的文官,只怕都要对你刮目相看了。”林涧闻言只是笑,却不再多言了。钱英按照林涧的安排,又将那些传言继续找人私下散布出去。这一回还是按照林涧的吩咐,散布传言的人留下诸多痕迹,叫有心人一查便知道这是林涧派人私下弄出来的事情。林鸿再得封赏入住将军府一事在都中百姓之中都是正面评价的,对于这位为平定大周江山戎马半生身有伤残的大将军,百姓们都是希望朝廷能够善待他的。反而是权贵官宦之中,因有林涧的传言频频传出,林鸿再得扶持,便在朝中众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萧煜早前得了承圣帝的吩咐,近日里除了忙着跟着承圣帝处理政务外,便是替承圣帝筛选过往的那些奏章,尤其是有关岭南过往军务的奏章,萧煜只要瞧见了,都会挑出来送去承圣帝那里。他上回同承圣帝说了林涧在私下散布谣言的事情,承圣帝虽有话说,但他还是摸不清承圣帝究竟是个什么态度,其后,他的人又查到,在承圣帝颁下圣旨后,林涧又放出风声,继续在原有传言的基础上推波助澜。萧煜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曾经有过短暂的犹豫。上一回他将这件事告诉承圣帝时,便是摸不清承圣帝的心思,萧煜也能看出来,他的父皇实际上是并不喜欢林涧这样做的,所以这一回,萧煜几乎可以预见到,如果他再将这事儿同承圣帝说,必会招致承圣帝的不悦。但萧煜也就犹豫了那么一会儿,片刻之后就决定还是要说。他查到了这事却不去说,若是被旁人抢了先在承圣帝跟前说起,要是个对林家对林涧有敌意的人,指不定会在承圣帝面前说些什么呢。他自己去说,还能为林涧辩护几句,还能劝一劝承圣帝让他消消气,要是旁人去说,只怕会让承圣帝对林家对林家生出恶感来。若是那样,后果只怕不堪设想。想定了主意,萧煜便带着才检出来的十来本奏章去了勤政殿求见承圣帝。萧煜怕打扰承圣帝处理政务,是等到申时末刻才去勤政殿的。这个时辰众臣已过了觐见承圣帝的时间,若是想要面圣,除非特召,一般来讲,这个时辰便是承圣帝用来休息的时间了。萧煜带着奏章去到勤政殿外,却意外的瞧见贴身伺候承圣帝的德平侍立在门外。萧煜走上前去,德平忙迎上来,萧煜抬了抬手让给他行礼的德平起来,而后瞧着毫无动静十分安静的殿内道:“公公,父皇是已经休息了么”德平道:“殿下,圣上心情不佳,说要一个人静一静,便将老奴给撵出来了。”萧煜忙问缘由。德平低声道:“方才岭南知府林大人来过,面呈圣上一份奏章。”德平告诉萧煜,那奏章是弹劾岭南将军沈峤沈将军的。德平说:“圣上当时看过奏章脸色就不好,同林大人说了一会儿话,越说越生气的样子,过后就铁青着脸将林大人给撵走了。但圣上将那奏章给留下了。林大人走后,圣上便将老奴给撵出来了,说是要一个人静一静。”德平是承圣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又是勤政殿总管,按理是不该将承圣帝同大臣之间的事情说给旁人听的,哪怕这个人是太子也不行。可德平瞧着承圣帝实在是气得狠了,怕承圣帝同林家之间有了什么龃龉影响大局,他也怕承圣帝为此气坏了身子,德平没法子找旁人来劝,想着萧煜太子身份及萧煜同林家的关系,便想着将这事儿同萧煜说一说,也许萧煜还能劝一劝。萧煜闻听情形心中便是一沉,他想,林涼好好的,跑去弹劾沈峤做什么呢林涼针对沈峤,莫非是林涧让他所为难不成,林涧真要向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抢先对四王八公的人,对西宁郡王府,对沈家动手了吗萧煜越想越觉得事关重大,但他也明白事急易缓的道理,因此压下心中诸多疑惑,温言请德平去通报一声:“父皇既想要一人清静,本也不该相扰,但还请公公通报一声。若父皇肯见我,我自是要劝解父皇息怒的。”德平见萧煜带着一摞奏章前来,也知他是有事要求见承圣帝,德平请萧煜稍等,他前去通报的时候,并未言说萧煜是来解劝承圣帝的,而是说萧煜有要事求见。承圣帝是生气,但还没有气到不肯见自己儿子的地步。但见殿内静默半晌,而后才传来承圣帝淡淡的声音:“叫太子进来。”承圣帝只叫萧煜进去,德平没敢跟进去,只将萧煜送至殿门前就停住了,待萧煜进殿后,德平将殿门重新关上,这才安安静静的侍立在门边了。如今已至春日,殿中炭盆早已撤下,春天的黄昏也是透着生机暖煦的。萧煜一进来就瞧见了,承圣帝立在隔扇窗格前,窗扇开着,他的父皇正负手瞧着窗外。勤政殿后头是一大片广场,再往后掠过一座宫殿,便是六宫了。萧煜也不晓得承圣帝在看哪里,但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他母妃和沈妃的宫室是都能够瞧见的。萧煜再一转眼,便见窗格前的条案上的白瓷瓶中,有一株盛放的桃花枝。他记得,他母妃宫中的早春桃花,这会儿正是开花的时节。第127章承圣帝听见脚步声, 转身便望向萧煜,视线落在他手上的一摞奏本上, 承圣帝目光微凝。萧煜给承圣帝行礼, 待承圣帝叫起后, 萧煜便将带来的一摞奏本送到承圣帝跟前。承圣帝扬了扬眉, 萧煜会意,又将那一摞奏本送至御案上放好。对于萧煜带来的奏本,承圣帝未予理会,只是注意到萧煜看了一眼他随手放在御案上的奏章,承圣帝沉了沉眉,将那奏本捞在手中,却没展开来看。便听承圣帝淡声道:“岭南知府方才给朕面呈一份弹劾岭南将军的奏章。关于这事,小九,你怎么看啊”承圣帝的语气很淡, 神情浅淡, 话中也听不出喜怒了, 但承圣帝这个样子,也绝不是高兴的样子。萧煜对于此事倒是也有几分他的想法,可在这个节骨眼上, 全不适宜讲出来。他也怕讲出来后,会惹得承圣帝益发的不高兴。思及这点, 萧煜便不答承圣帝的话了,而轻声道:“父皇,儿臣又得消息, 您颁下圣旨后不久,云溪又派人私下散布谣言,说您便是扶持林家,要清剿四王八公等人的势力。”萧煜将他查到的情形原原本本同承圣帝都讲了。萧煜道,“儿臣查到,这回这些传言,不但有云溪的人在背后继续散布,还有附着几位郡王和几位国公的势力在其中推波助澜。”萧煜说到这里顿了顿,一直神色淡漠的承圣帝听见这话忽而冷笑道:“他们推波助澜,也是为了逼朕表明态度吧他们自是不会站在云溪那边的。”承圣帝望向萧煜的眸中有审视有薄怒:“小九,你说说,他们林家这是想干什么”“再过五日,太后同老五就要到京了。这一路从五台山回来,太后同老五走了半个月,如今快要回来了,朕已下旨,朕会同你这个太子出城亲迎太后,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林家老二到朕这里面呈奏章,弹劾沈峤。他们想做什么他们针对沈家,便是也要逼朕同沈家决裂吗”承圣帝说至此处,心中犹有余怒,他将拿在手中半晌的林涼奏章扔给萧煜让他看,他自己却是再也不肯打开那奏章看了。“你如今帮着朕处理朝中政务,中书省递来的奏章你也看过不少了,从前你也替朕办过不少的差事,这弹劾奏章上的话你不会瞧不出来。捕风捉影颠倒是非,说的就是这奏章上的内容。”“朕素日看林涼倒好,于政事上勤勉克己谨慎小心,岭南那地方不好治理,林涼为知府数年,从未让朕费心过,朕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当年他殿试时,朕瞧过他的文章,也是极好的。可如今这时候,他怎么将满腹经纶才情用在这种事情上头了”“难不成,他们逼朕表明态度,要朕同沈家决裂,与那几位郡王国公划清界限,他们也要奉行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规矩吗”“沈峤是西宁郡王府世子不错,将来他也是要承袭祖上爵位的,可他为岭南将军时,也不至于如此不堪。朕对他素日里也是关注着的,这奏章上的事情可大可小,可这奏章既然递上来了,他们林家又将朕置于这等不容退缩的境地,不就是想让都察院彻查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