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萧萧捧着一叠纸进来,衙门外面却比较安静,苏牧问:“今天一上午没人告状吗”萧萧登时开玩笑道:“少爷衙门的鼓破了敲不响师爷已经带人修去了我倒宁愿不修那破鼓,免得天天听人喊冤耳朵聒噪”苏牧淡淡地一笑,道:“你拿着什么”他当然知道衙门的鼓没破,如果真破了,看热闹的人要围个水泄不通,岂会这么清静萧萧的双下巴肥润,一颤一颤,道:“还是那请愿书那些人说,如果朝廷不嘉奖尹家,他们就每天写这个请愿书,直到皇上知晓为止好大的口气竟然要皇上知道”“放书案上吧”苏牧垂下目光,继续看案例,没理会那请愿书。送请愿书的穷秀才在衙门外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任何回应,垂头丧气地走了,去了尹家。这请愿书就像泥牛入海一般,沉入海水之前激得浪花四射,可是沉入了大海,就没了消息。见到尹姑娘,那穷秀才摇头叹气:“这天下的狗官都是一样竟然对荆州百姓的请愿书不理不睬哎如果是见到什么祥瑞,那奏折肯定上得十万火急,对民间这种十年才出一个的大善人,狗官却像瞎了眼一样哎可惜可惜不是我当荆州知府”尹姑娘忍了忍,道:“郝秀才赶紧把这话收起来苏知府可不是狗官一没扰民,二没强取豪夺,三没草菅人命,哪里是狗官了世界上虽然有坏人,但也不是人人一样”郝秀才一副甘拜下风的模样,无比敬服,连忙起身拱手道:“是尹姑娘简直是郝某的良师一席话,让郝某胜读十年书难怪荆州城里人人都夸尹姑娘是活菩萨”尹姑娘落落大方,还了一礼,喜悦地微笑道:“我相信苏知府肯定会觉得郝秀才写的请愿书文采上佳。”郝秀才得意:“不是我自夸,有些状元功名只是浪得虚名,小可却是经过了二十年寒窗苦读,就像那寒梅傲雪一样,有真才实学。”互相又恭维几句。郝秀才是人在局中,当局者迷;尹姑娘却是口中敷衍,心里另有一番思量。白水去街边买了几根麻辣鸭脖,回到衙门,把鸭脖掰成几段,递给萧萧、浮云和几个在场的官差,然后一边啃,一边闲聊:“真是奇怪自从尹家开始做善事,这荆州告状的人就少了怎么回事啊”平时他们几个人忙得团团转,今天却是闲得无聊。其中有个红脸、嘴边长媒婆痣的冯姓官差笑道:“今天城外施粥,有些人抢粥去了有些人去尹家讨药钱去了嘿嘿世上拜菩萨的人比告状的人多”浮云问:“冯兄,那些告状的人难道都拜菩萨去了”冯姓官差笑道:“浮云兄,实话告诉你,前段日子咱们忙,那是因为前任肖知府太懒,不愿意审案子,一看见有人来告状,就大骂刁民。不管是告状的,还是被告的,两边都先来一顿板子伺候,吓得别人不敢来告状后来,大家知道苏知府不打人板子,就都跑来告状,就好比去年没吃完的腊肉,今年接着吃。其实,小老百姓是恨不得离衙门越远越好,不到万不得已,不想来告状,宁肯找个中间人帮忙说和小老百姓骨子里怕衙门”萧萧赞一句:“冯兄高明”说完,大啃鸭脖,完了,把手一擦,进内堂去跟苏牧说这事去了。苏牧一边听萧萧说闲话,一边把那些请愿书拿起来看,几乎一目十行,简略地看完,然后放在一旁,脸上没见什么兴趣。萧萧又发表感想:“少爷,如果咱们荆州出十个这样的大善人,活菩萨,荆州大概就没人喊冤了真好啊”苏牧不客气地点评:“做梦”大概是验证苏牧的话,就在这时,衙门外又响起了熟悉的敲鼓声。萧萧一边朝外走去,一边笑:“喊冤的人终于来了”迎面却撞上白水,白水黑着脸,道:“大事不妙”萧萧问:“什么大事”白水道:“我先去禀报少爷”走几步,见了苏牧,白水恭恭敬敬地告诉:“少爷城外的坟山上有十几个坟墓被贼人挖了现在有十几家人在外鸣冤”萧萧顿时目瞪口呆,祖坟绝对是大事他们陪着苏牧来到大堂,耳边一边是官差大喊“威武”,另一边是一群人哭哭啼啼。苏牧镇定自若,惊堂木一拍,四下顿时鸦雀无声,开审,旁边有师爷拿纸笔记下证词,然后派出官差去现场勘查。一切井井有条出了这桩大案子,衙门里的众人终于又忙得团团转,没空管那些八卦了过了几天,尹姑娘也感觉到了不妙老百姓聊八卦,向来是贪新鲜,越来越多的人聊挖坟的事,聊尹姑娘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尹姑娘的目的还没有达成,当然不甘心这样“泥牛入海”于是,她另想了一招过了半个月,衙门的官差通过赃物,顺藤摸瓜,逆流而上,抓到了挖坟的毛贼,因为这事影响重大,挖别人家祖坟可是大罪,苏牧依律法判了毛贼头头死刑,那些小喽啰先被打板子,然后流放。正当满荆州城的老百姓都在议论这案子的时候,尹少爷忽然跪在了苏家的大门口。这就像突然刮来龙卷风,把看热闹的人都吸引来了,苏家大门口成了群众围观的地方。众人叽叽喳喳。“出什么事了”“不知道啊”“尹少爷跪在这里求知府大人”“别急等知府来了,就知道了”然而,苏牧并没有亲自来见尹少爷,郑晴川也没出现,云嬷嬷和杜师父一同来到大门口,恭恭敬敬地对尹少爷施了一礼,然后客气地问:“尹少爷为什么不起来说话”围观的人议论:“没想到知府家的下人挺客气的嘛下次要讨饭,就来这里好了”尹少爷坚持跪着,红着眼眶,道:“小人求见知府大人”杜师父道:“知府大人在衙门里办公如果尹少爷要鸣冤,请移步去衙门”尹少爷不听劝告,坚持说:“小人不是鸣冤等知府大人回来”众人抬头看看天上,现在才中午,尹少爷岂不是还要跪一个下午众人心想:这决心也太大了肯定有大大的冤情再等等看杜师父又问:“尹少爷既然不是鸣冤,那是为了何事”尹少爷哭泣着摇头,不肯说。别人再三询问,尹少爷只答:“小人等苏知府回来再说”杜师父道:“知府大人不在家,在衙门请尹少爷去知府衙门找吧您跪在苏家门口,会引起大家误会”尹少爷道:“我找苏知府不是为了公事,是为了私事。”有一种人就是这样,就算你跟他说一千句话、一万句话,他还是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苏家的人见尹少爷这样顽固不化,不禁生出懊恼,但勉强忍着,没有发火,沉默地站着,满脸的无可奈何,脸色越来越黑终于,围观群众也不耐烦了,大声喊:“快说啊快说啊为了什么事你快点说了吧急死个人我还要回家吃饭去呢”尹少爷只是摇头,坚决不说。内院里的郑晴川已经听到了消息,面沉如水,眨眼间,目光深沉,吩咐奶娘:“派一个人去告诉尹家,再派一个人去衙门告诉五少爷。对门口那人客客气气的,不要动粗,很多人看着呢”闭门家里坐,麻烦找上门阿清的眸子转了转,疑惑了一瞬,忽然说:“我听尹姑娘说过,她哥哥听她的话”郑晴川开口:“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阿清帮了我大忙”阿清惊奇地问:“七七,你的意思是,尹姑娘指使她哥哥来干这事的”郑晴川没有否认,从容地和阿清对视。阿清觉得奇怪极了:“为什么啊”郑晴川道:“等尹少爷肯说的时候,咱们才能知道一半”苏牧听说了这事之后,竟然没急着回家,只是让送消息的小厮回去告诉郑晴川,让她不要怕,不要让别人进大门。等到下衙门的时候到了,他才带着几个小厮从容镇定地步行往家走。这时已是夕阳斜照,苏家门口围了一百多个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来打群架的呢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尹家始终没有让人来请尹少爷回家去。郑晴川对阿清道:“可见,这不止是尹少爷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尹家整体的意思”苏家门外,忽然有一个人大喊:“苏知府来了”围观群众齐刷刷地转头,一副“好戏就要上场”的兴奋样子苏牧慢慢地走路,不怒不笑,先进了门,然后面对尹少爷,对浮云道:“你扶尹少爷起来,起来说话”尹少爷终于像是死鱼又活了过来,坚持跪着,大声道:“小人有一事请求苏知府请苏知府答应小人否则,否则,小人活不下去了”说完,放声大哭围观的人都惊奇:“这尹家少爷怎么这么爱哭啊三十几岁了吧还哭得像娃娃似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啊快说啊有我们帮你呢”“请苏知府怜悯尹家,迎娶我家妹子进门,帮尹家度过一个大劫难”尹少爷说完这话,忽然就磕头。围观群众骚乱了。“哎呀不得了活菩萨做了这么多善事,本该善有善报,请苏知府一定要帮这个忙啊”“是啊尹姑娘是个好人咱们荆州最大的好人苏知府答应吧”“苏知府答应吧答应吧我们也求您答应”阿清在内院里伸手一拍桌子:“竟然有这样的事”------题外话------小伙伴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