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只是好歹是债务了结了大半,如今剩下来的倒是好说话些的债主。林员外得知沈家有这笔地,心里却是吃下了定心丸,遇得其他债主逼债,便也替沈家又多说几句好话,甚至于,沈家说五年内还清债务,文箐用两个铺子抵押时,林员外也乐意作保。周腾此时却因中暑在家,可因上次手卷一事而欠下沈家一个大人情,竟是许可了文箐以周家名义为沈家债务担保。文箐放言,说是沈家五年内若是还不清其他债备,她甘愿以周家两个铺子相抵时,债主问到周腾这处时,他竟是认可了。这不得不仅文箐也对周腾又多生了一份好感:人,终归在亲情上,还会有所照顾。只是,周腾闻得沈家竟有这么一大笔在阳曲,而且还极可能是蕴有石炭时,却是十分心动。可是,他终归是力有所不逮,又怕顾此失彼。经了春天的茶楼一事,似乎也知,生意摊得太宽,并不见得是好事。他上次的周转不灵,最后还是多亏任弛大力相助,才勉强渡过。任弛这人,文箐第一印象是这人虽长得风流倜傥,但其行径实在是有些欺男霸女,可是后来让周德全背后细细一调查,才发现这人倒是好生有本事,虽有些沾花惹草,但强抢民女等大的恶迹倒也无。任家与江家走得近,不过是江家放债,而任家将大笔钱托于江家,收得利钱。如此,往来甚是频繁。其后,又因为各种利益攸关,是越发走得近。因周珑一事,任弛眼见好事既成,竟是给央了娘舅,给了江家一贡绸差使。这令江家也越发摆脱了放债的形象,越发象个正经商人了。沈于老太夫人,十分喜文箐。她从沈吴氏嘴里得知,这个曾外甥女竟在杭州帮了如此大忙,谋得大笔钱财,甚是高兴。文箐到得沈家,每日必陪她一道吃饭不可。人越老,似乎性子越发象小孩,时不时撒娇。文箐对这个老太夫人,有几分敬重,便也乐得与之相处。于老太夫人,越老也越好奇。诧异地问道:“这牛吃的草,那挤出来的奶,真个咱们也能喝得”在古人看来,那毕竟是畜牲所产之和,人怎么能与抢牲口之乳这话,让文箐记得一句名言: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乐得笑哈哈地道:“曾外祖母,我看医书上说,这产妇少奶,不是还有食羊奶的么”二舅姆沈齐氏在一旁道:“是啊,是啊。我就说,外甥女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比男子更甚。”这虽是夸奖之话,可是落在陪着文箐的陈妈耳里,心头却是一惊。正文264 建房三六九华婧给曾祖母捧来热了的牛奶,可是终究是老太太适应不了其味,喝不下去。文简在一旁,二话不说,端了自己的那一份,便灌了进去,嘴边带着一圈白印,炫耀地道:“好喝”他这形象,却是逗得屋内各女人哄堂大笑。文箐赶紧给拿了帕子给弟弟抹去,佯骂道:“就你最顽皮。曾外祖母还没喝呢,各位表哥也没尝,你倒到好”姜氏十分高兴地道:“还有呢。只是文简倒是乐意喝这个,我们都闻不惯这个味儿。”这种鲜奶味,确实较重,第一次喝奶的都闻不惯,沈颛他们亦是习惯不了,只有文简给文箐这两年逼得不再挑食,凡新鲜物事,都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齐氏在一旁笑道:“这北地吃食,好生奇怪。听闻二郎道,山西那所在,偶有吃米,却是饭内无一不放枣,诸人牙口皆黄;又是多吃羊,是以北地人身上多腥膻,一身肥肉”沈恒吉吃不惯北地饭菜,是以去得几个月,回来瘦了好多,齐氏格外心疼。姜氏道:“想来北地水少,米也少。又听人传,北地人懒,大多不善耕种,不思饮食之好,是以,一日只得两顿糊口,哪象咱们江南之地,一日三餐外,顿顿菜食皆异,又备得上下午点心。”女人们开始讨论起各地饮食来。于老太夫人只感叹:幸而生在江南。现下七月初,甜瓜、西瓜都已上市,连葡萄也上市了。只是,于老太夫人这个病,一旦尿少,便是不能吃这些水果。文箐也不太懂这种尿毒症状的患者该如何诊治,可是前几日,齐氏特地买了个西瓜,冰了给祖母吃,没想到,一吃了,病没好些,反而加重了。文箐只想着以前世所知,牛奶好似对大多病都是没甚么防碍。于老太夫人晚年不吃荤食,这营养会不会就摄取不平衡阿素送来的奶牛,原以为能派上用场,没想到还有一个南北方习惯问题。文简想喝牛奶,不过是希望能长得如袁文质一般高壮。听得姐姐说,北地人之所以能又高又壮,皆是因为吃牛羊肉,喝牛羊奶所致。他体质如今比前两年好得多了,可文箐一想到周家人之所以没有长寿的,反而是年轻气壮之时便过世了,想来想去,依其病情,只能推测为周家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史,只怕遗传到自己与文简身上呢,也着实不安。文简却是极其高兴,喜得奶牛,只道需得天天喝才是。文箐笑话他道:“这牛吃的草可不少,谁来料理”文简先时还想说自己管打草,只待一见那牛吃草甚多,吓了一跳。发愁地道:“那,这牛在养在哪处牵回咱们现下住的地方,怎么生养啊”这孩子也懂得了,吃好说,养牲畜却是难。还得雇一人养了它,又得花钱花功夫才是。文箐只让他为难去,并不说破解决法子。这些暂不提,只沈家在山西竟有百顷林地乃是石炭之脉,这事儿终究传开来了。于是,一时,又有人巴结上来,而其他几个债主,却又寻思着沈家的债倒是不怕他们赖了,却是催着沈家放着这么一个大宝藏为何不用一旦沈家早日开采,便能将自个的钱还上,自是催得紧。所谓,福兮,祸之所隐也。沈吴氏拿着地契,全无想法,问询外甥女,该如何是好文箐根本不懂采煤一事。她也想不出办法来。寻求合伙人,才是关键所在。偏沈家孤儿寡母,半点不懂这些,拿着这宝贝也真正是一筹莫展。文箐发愁地与陈妈道:“这事,也没办法。咱们既不会开矿,又不懂这些石国炭的经营。就是三舅那些地,到底有没有石炭,谁晓得莫要空欢喜一场。”陈妈听得这话,便道:“若不然,让栓子他爹再去一趟山西。”似乎也只能如此。可是,宅子正在新建,文箐并不想让陈忠这时候离开。只道:“且瞧瞧。反正现下沈家真有钱有地的事,传得广了,债也还得差不多了,不必太急了。咱们,且缓口气再说。”她在沈家呆了几天,没法享受沈家表姐表弟们那满眼都是崇拜的目光,心中有鬼很是发虚,只想赶紧开溜。借口要去看望小姑,可奈何于老太夫人一再挽留,脱不得身。恰在这时,周德全那边开工却是遇到麻烦,来找陈忠商量,又让文箐定夺。便是新宅子往前挪移一进的距离,可这样一来,屋后沟檐要通渠,以便雨水排放,就要挪动那一大丛芭蕉。上回,文箐说那芭蕉长得甚好,莫要动它。文箐一听到排水问题,心想这是自己的专业啊,立时来了兴趣,二话不说,便奔自家新工地而去。去了一瞧,才惊讶地发现,周德全竟将自己以前无意中提过的冰窖记下来了,真个在地基下建了一个硕大的地窖呢,跟个防空洞似的。古人的建筑材料有限,可是想象力与行动力真是无与伦比,文箐见识了,也不得不赞叹一声。周德全满口遗憾地道:“这厅堂,如今甚小。”周鸿去世,周复不在,文简便也只是庶民身份,只能按三间五架而建。其实,按明初而言,已无厅事一说,比不得周同现下的那宅子,那宅子有厅有堂,是有钱人家花了大笔墨而建,算来有些违制,难怪昔年周复反对购置了。后世明代宅子,均有厅有堂,雕梁画栋,其产都亦违制。文箐道:“房屋,不过是居住罢了。这正堂屋作厅事便足矣。家中反正不来甚么客人,要那么大排场作甚既然可以多建几处,只厢房造得便行。”要是依她的本意,要真个建房,恨不得建个西式城堡,但这样一来,绝对是违制。陈忠也感叹:“如今连斗拱也建不得。这,若是有个震灾,甚是不妥。”房子虽说斗拱是地位权柄之象征,可是对于木质房屋而言,斗拱间架数多,防震系数越大。古人虽没这个概念,可在设计上,却已是想到了“柔能克刚”。但凡宫殿庙宇,皆是拱级九五之数,如此一来,倒也不怕地震,也不知是谁发明这个,却不料被当权者作为权位来管束。人的攀比之心,平时少见,只有时难免便显露一点。比如,陈忠与周德全,在建房一事上,便格外惦念先前的家声官位来。那又如何呢周复周鸿在世时所建屋子,子嗣能继承,但一旦其过世,其子嗣别建屋子时,是无法再沿袭其官衔爵位的。周德全道三爷处有一藏书楼,咱们文简少爷如今亦是聪颖,建一书楼亦是不可少。再说,建楼可以立斗拱,不在营造之限。虽是作不是重檐翘壁雕梁画藻,可也少不得气势,便将书楼建在了临湖之向。文箐想象过,楼一旦建成,想来是好风光。心中暗笑:这人嘛,与外人,比家中亲人比,比来比去,难免就有失衡,其实不若过自己的日子舒心的好。陈妈见两个男人只想到少爷,而忽略了小姐,略提了一句:“那小姐呢是不是也该另立绣楼东侧为书楼,西面不如再建一楼”这文箐闻言,连连摆手,道:“莫,莫,万莫如此。咱们这一建楼,本来就招人眼。你先时还道建不得曲廊,如今真个要建几处楼阁,还不四处招人说再说,一建楼,便更要多招匠人,花费甚多。”话是这般说,可她亦心动。前世她享福,如今在江南,若是居于楼上,则少湿气,对身子自然是有好处的。再说,临窗眺湖,好一番风光,心旷神怡,自己何曾不喜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下讲不得奢糜。文箐只道来日方长,赶紧与周德全去说排水沟渠一事。文箐原以为此事十分简单,没想到古代已用明渠暗渠之分,构造得十分复杂。她粗看一眼,这地基沟坎纵横,好生迷糊。而后想到江南水利,确实有所玄妙。只说苏州城里的用水与污水排泄,便是两套系统,各不影响,文箐到得苏州时,很是好奇,可惜没法搞懂。现下对这个屋子布局,不由又想到当年参观北京恭王府的排水系统之迷,古人的创造能力实在不可小觑。周德全是想用暗沟来引屋檐水。文箐围着屋子转圈,每次只瞧得局部,甚是眼花,待拿到了简易图纸,安图索骥,发现自己也没法多改动了,点了个头,道:“就依此而定吧。”实地而察,发现宅子后檐下正是紧挨着芭蕉丛。“且将其移到书楼一丈开外,既能赏景,又无碍生活。”离屋子太近,一是招蚊虫,二是影响采光,三是漏夜挨窗听雨打芭蕉焉能入眠周德全原以为小姐是根本看不懂这营造图式,哪想到文箐却是一见图,便也明白过来。指着西北角道:“这处建得一个角门,日后与旧宅子相连,有个小跨院,再有个甬道,倒是甚为便利。”周德全,陈忠,李诚,三人办得皆十分得利,文箐只说这建宅子一事,自己与弟弟年少不懂,一切便仰仗于他们。又对陈妈道:“你那屋子卖掉,如今也得建个屋子才是。”陈忠却另有打算,好似并不着急盖房子。原是小姐这些钱财,加上周德全的,盖房子的费用仍是少了,他是生怕再有欠债,是以只防后用。文箐好生感动。心道:自己好在是遇到这般好人,得了他们襄助,否则又哪来安生日后若是有得钱财,只能加倍奉还。可是,没想到,这一移芭蕉,竟移出个事来。正文265 谁埋的钱文箐急急地赶去玄妙观控望周珑。没想到,遇到了被道姑赶将出来的任家下人。任弛对周珑的心意,文箐作为旁观者,不知那究意是不是得不到才更为珍惜的心理。总之,周珑这边越是不睬他,他那厢却是越挫越勇,一旦得了周腾的正式许可,倒也不曾将他在周珑这儿受的气报复于周腾。今次,是任弛又着人给周珑送来了缠枝细绸,周珑甚是气恼。可这任弛也是个会做人的,一得知周珑寄住在玄妙观,立时给观里送来三牲祭品,此外又是香料又是青纱,打点得观里上下皆知:周家这位小姐虽云英未嫁,却已是任家半个人了。周珑恨得咬牙切齿。见得文箐时,眼泪汪汪。文箐也是在古代少见得一个男子如此热情追求一个女人,听得旁边关氏言及任弛种种,也是咋舌:后世的送花送钻石,原来任弛亦会。可惜,奈何任弛这风流种,却是入不得周珑眼。文箐也不喜,任弛滥名在外,很难想象这人会“洗心革面”,再说,此人是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想来纠缠于周珑直到谋到手。只是,到手后是不是就视如糟糠关氏小声对文箐道:“如今,也只有四小姐您来,她才有点儿笑。”周珑到玄妙观来进斋,关氏陪同,辞不得小月,便把小月留给了方氏。文箐也没想到,小月竟是李氏留在周珑身边的人,好些周珑与文箐的事,小月当初竟说与了李氏听。文箐对任弛这件事,或者说对周珑的婚事也完全没有办法。她只是个小侄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