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天呢,许是了却了心底最大的心愿,心情正好着,并没有把王绮芳的玩笑话放在心上,格外大度的不跟女子一般见识。只是他这种臭屁的模样,惹得王绮芳更加气结,戏谑的话更是一句接着一句。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吃完午饭,李靖天趁王绮芳洗碗的当儿,取出一套茶具拿到后院一棵大树下,又打了一大壶山泉水煮上望着小炭炉子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茶壶,李靖天心情很是宁静。“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绮芳坐在李靖天对面,拿起茶盅轻啜了一口茶水,赞许的点点头,然后淡淡的问道。李靖天欠她太多的问题,今天更是爆出了这么大一个秘辛,若是不好好给她个解释,看她怎么回敬他“唔,事情有些复杂,我还是从头说起吧。”李靖天没有回避,把玩着手里的茶盅,缓缓的说道:“我家先祖是李天赐李爵爷,他的故事,在大周流传甚广,想必你也听说了不少,是不是”王绮芳点头,“是呀,近百年来,李爵爷在民间简直就是近乎神祗的传奇人物。开国功勋,侠客盟、儒商业协会的开创者,国子监的资助者,以及大周诸多规矩、守则的首创者”王绮芳好歹也在大周生活了三四年,对这位疑似穿越前辈的故事听了不知有多少,她掰着手指一一数着,两个手掌数完了,还没有将老爵爷的传奇说完。“但是有些事,世人并不知道。”李靖天笑着摇摇头,道:“你知道吗,当初陪着周太祖起兵打天下的元老,并不只有我家先祖一人。其中,立下不世功勋更不止我家先祖一人,辅国公、瑞国公、定国公、威国公、安国公等一共有八位开国公爵,可现如今,仍然屹立不倒的唯有两个,一个是辅国公,一个则是定国公。”王绮芳皱眉想了想,李靖天提到的八公,她只听说过辅国公和定国公,其他的还真没有什么印象。“定国公之所以百年不倒,是因为他家一直和武家联姻,再加上他们不沾兵权,不惹权贵,安安分分的做武周的忠臣,这才保住了国公的爵位。而其他六公,则陆续被历代皇帝清洗掉了,仅太祖皇帝就亲手收拾了三位公爵。”说到这里,李靖天冷哼了一记,露出一抹暗嘲,冷笑道:“这些国公爷可都是曾经跟周太祖兄弟相称的开国功臣呀,哪个人不是战功累累哪个家里没有御赐的丹书铁券可结果又如何还不是兔死狗烹”“什么其他国公爷也有丹书铁券但我也没听说有哪位国公造反了呀那、那怎么会”王绮芳楞了下,李靖天说的这些,她还真没有听说过。“呵呵,七娘,老爵爷不是说过嘛,除了大周律,世上还有一个罪名,叫做莫须有。皇帝想杀人,谁能阻挡”李靖天继续冷笑,“若不是我家先祖有先见之明,早早做好了安排,辅国公府也早就被武周皇帝铲平了。”“嗯什么安排难不成”王绮芳忽然想到了什么,瞪大双眼,白嫩纤细的手指更是直直的戳向李靖天,失声问道。“没错,二十年前的京城政变也好,今年的北唐建立也罢,都是按照我家先祖的遗训进行的。”李靖天见王绮芳这般灵透,禁不住露出赞许的笑容,用骄傲的语气说道:“李爵爷说过,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如果不想被皇帝兔死狗烹,要么干掉皇帝,要么给兔狗创造存在的理由”王绮芳艰难的咽了下口水,涩涩的问道:“换句话说,若有叛乱,你们李家会积极平叛,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若没有叛乱,你们便会自己制造叛乱”og,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位李爵爷也太、太特么的强悍加bt了呀。“错,我家先祖的意思是两手都要抓、都要硬”s:吼吼,谢谢亲们的小粉红,谢谢亲的催更票,只可惜某萨不能拿到这四票更新票,不过还是感谢亲的支持啦,onno正文第071章死缠烂打第071章死缠烂打李靖天并不觉得自家的老祖宗变态,依然用骄傲的口吻夸赞着,“尤其是儒商业协会被太祖皇帝用计夺走后,老爵爷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王绮芳抽了抽嘴角,右手托着腮,无奈的看着李靖天,听他继续讲诉李家先祖的bt事迹。“老爵爷先是立下了一个家规,那便是李家儿孙不得内斗,倘或哪个不肖子孙为了辅国公的爵位或者侠客盟的盟主之位,不顾兄弟亲情,滥用心计的话,其他子孙皆可举报,一经查实,便会将罔顾亲情的不肖子赶出李家。”王绮芳闻言,点点头,“嗯,老爵爷很英明呀,很多世家大族败落,并不是遭受了多大的外在打击,而是族内子孙内斗不止、且不争气,祸起萧墙,最终导致家族衰败。”李靖天眼底一亮,赞许道:“七娘能想到这一点,也是个明白人呀。呵呵,没错,老祖宗就是意识到这些,所以特意在族规上注明这一点。另外,平州李家每一代都要选拔两位继承人。”“两位”王绮芳坐直身子,抽出托着下巴的手,猜测道:“难不成要这两个人分别去做老祖宗规定的两件事”一个继承人去造反,另一个则继承李家的官方身份,保持与朝廷的关系“呵呵,七娘果然聪慧。”李靖天再次赞许的点头,他知道自家老婆是个聪明的女人,但还是没有想到她竟会如此通透,什么事一点就通,有些话更是不用说得太直白,她便会明了。嘴角上扬的弧度加大,李靖天接着说道:“老爵爷交代过,李家的子孙,不拘嫡庶,只要有能力、有魄力、有胆识,皆有可能成为李家的继承人。不过,老爵爷也不是绝情之人,他也曾想过,被派去举事的子孙,一旦失败便会祸及全家,即使不牵连国公府的人,那么他这一支极可能被朝廷清剿。所以,每一代选出来去举事的李家子都会悄悄留下一个嫡长子,过继给继承辅国公爵位的世子,以确保家族的血脉繁衍不息。”嗯还有这么一说王绮芳挑了挑眉梢,心说话,这算什么,补偿还是留个火种继续造反这个倒也不难理解,就拿李靖天的父辈们来说,在他们这一代,李家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国公爷按照族规选拔了两位继承人,大老爷李源丰是官方认可的世子,而四老爷李源亨则是李家暗地里培养的叛乱分子。首先,为了确保家族不受牵连,老国公爷随便寻了由头,将李源亨一家逐了出去,只是悄悄的将李源亨的长子李靖天留了下来,养在李源丰的名下。接着,李源亨在家族的支持下,努力发展势力,最终决定在京城发动政变,以动摇武周的统治,只可惜行动失败了,整个四房只剩下李靖天一个人。随后,李靖天作为四房的唯一子嗣,毫无争议的继承了李源亨留下的黑暗势力,更继承了亡父的遗志,将造反大业进行到底。如果不是李靖云成功了,李靖天没准儿还会将长子过继给某个堂哥,然后被李家逐出家门,继续跟武周王朝死磕到底呢。不过,这一回王绮芳猜错了,正在她歪着脑袋沉思的当儿,李靖天又爆出一个大秘密,“按照族规,我过继给了大伯,而大伯却记着父亲惨死的祸事,不忍让我再去冒险,便又选拔了一位继承人,让靖云代我去举事。当然,依照族规,靖云也将长子过继给了我,那便是恒哥儿。”王绮芳瞪大眼睛,讶然道:“什么恒哥儿不是你的儿子,而是、而是李靖云的长子。可、可他不是已经在北边儿自立为王了吗,怎么还会把儿子留在李家”难怪李靖天事先没有告诉她自己有个儿子呢,原来这李庆恒根本不是他的儿子,所以在李靖天的潜意识里,根本没有儿子这个概念。“老祖说过,做任何事都要做两手准备。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靖云能成功,所以,还是依着族规,给他留了子嗣。”说到这里,李靖天眼神复杂的看了王绮芳一眼,暗道,其实靖云选择在北地起事,还真是托了王绮芳的福。若不是她提醒自己,辽东地区大有发展的空间,他们李家还真没有想到在北地建立李氏王朝。虽然没能彻底推翻武周王朝的统治,但北唐的建立,还是打破了武周独霸天下的格局,更在武周的皇帝心里深深的埋了一根刺。相信只要有北唐虎视眈眈的守在黄河北,大周的皇帝们便不敢对辅国公府赶尽杀绝。尤其是几个月前,李家在京城成功脱险,更是证实了之前的推测。面对日益强大的北唐,隆庆帝退让了,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了李靖天一家。这样一来,也算是达到了先祖理想的目标,而李靖天的家族使命也成功完成。自从,他终于可以像个普通人一般,过平安快乐的日子。“嗯,我明白了。”王绮芳端起茶壶给李靖天和自己续了些茶水,轻声道:“既然恒哥儿养在咱们名下,我会好好待他的。”“即使我把世子之位让给他,你也甘心”李靖天端起茶盅,深吸一口气,闻了闻沁人心脾的茶香,随口说道。“世子”王绮芳失笑出声,淡然道:“可以呀,本来他就是你的长子,继承你的爵位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为何不甘心。”李靖天但笑不语,慢慢的品着茶水,心里却暗自下定了主意。两人在山庄里喝了一壶茶,又聊了一会儿天,见太阳缓缓西下,这才起身下了山,赶了一个多时辰的路来到官道,截了辆马车,赶在关城门前回到了平州城。进了城,两人见天色还早,腹中又有些饿,便下了马车,来到一家干净的酒楼,找了个临窗的位子,点了几个菜,夫妻俩一边吃着一边小声聊天。现在正是黄昏时刻,酒楼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聊天声、谈笑声更是飘散在整个大堂里。“哎哎,听说了没有,国公府又有新闻啦。”酒客甲刺溜一声饮尽杯中酒,八卦兮兮的说道。“嗐,不就是李大少爷要纳妾了嘛,这有啥呀,我昨儿就听说了。”酒客乙对酒客甲拿着历史当新闻的行径很是不屑,撇了撇嘴角,嗤笑道。“嘁,我还能不知道这事儿”酒客甲听出酒友语气中的不屑,不悦的横了他一眼,道:“我说的是另一个新闻,大夫人崔氏有个侄女你知道吗就是崔家的大小姐,闺名叫什么云娘雨娘的小娘子。”“知道呀,她不是被大夫人送回崔家了吗”国公府是平州的土皇帝,平州的百姓对他们府上的事格外上心,大到主子们有什么趣闻雅事,小到后门看角门的老李头闹了什么笑话,坊间的闲人们几乎了如指掌。“嘁,说你消息闭塞你还不乐意,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啦,你还好意思拿出来说”酒客甲总算逮到数落酒友的机会,毫不客气的鄙视了酒客乙一番,又夹了块红彤彤的肉块儿丢进嘴里,拽拽的说:“就在刚才,崔家小娘子又带着一群下人大张旗鼓的回李家啦。”“啥回李家她回李家干啥难不成人家大少爷不想娶她,她还要去死缠烂打不成”“嘿嘿,不懂了吧,前些日子国公爷落难的时候,崔家小娘子跟着大夫人去了京城,又陪着大夫人在京城待了这么久,如果不是大夫人对她承诺了什么,人家小娘子一个未出阁的千金小姐,干嘛受这么大的罪跑去京城”酒客甲低下头,故作神秘的说,“要我说呀,肯定是崔家在国公爷落难的时候主动与李家脱离关系,让李家气恼了,这才故意找了借口,说什么李大少爷命格奇异,崔家小娘子佛缘浅,生生断了李家和崔家再次联姻的机会咧。”“不可能吧,李家出事的时候,好多世家都跟李家划清了界限,又不单单是崔家一家。新来的这位大少奶奶,她娘家不也跟李家脱离了关系我看,这其中可能还要别的内情。”酒客乙对李家的公正性还是很信任的,觉得堂堂国公府不会如此的小肚鸡肠。“怎么不可能我听说呀,那个大少奶奶才不是什么有佛缘的人咧,她呀,分明就是个扫把星,克母妨兄,如果不是她娘家大哥请了个得道高僧,损了自个儿十年的寿命帮王氏改命格,王氏早就不知死到哪里去了咧。”酒客甲的消息果然灵通,他再次凑近酒友,压低声音道,“不瞒冯兄,我有个远房堂姑在国公府当差,她老人家亲耳听到的,说是大少爷成亲那天,崔家小娘子带了位大师去贺喜,王氏的哥哥一看那个大师,吓得脸色都变了呢,连话都不会说了。哎,你说,他如果不是心虚,他怕啥”“还有这事儿”“那可不,我跟你说呀”不得不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