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后,他心里残留的最后一丝疑惑也消失了,唔,这才对嘛,一个价值堪比黄金的种植园,仅换一个皇家御用的招牌,还是亏本了些。若能加上护国长公主的亲笔题词,想必这个什么戏楼的生意将会火爆京城,到那时,赵王氏不挣钱都难呀。“这样吧,三公主身份特殊,又和赵二奶奶关系莫逆,由她题词多有不便。不如就让我替她题词吧,呵呵,这么好的戏,是要让满京城的人都去看看”隆庆帝对戏里那个英明神武的世宗皇帝很满意,他甚至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他本人的写照,因为戏里的几个大事件都是他亲身经历且亲手处置的。“哎呀,七娘,还不谢谢、谢谢武老爷”三公主闻言,心里暗喜,忙拉了拉王绮芳的衣襟,暗示道。“这,”王绮芳楞了下,她没想到自己这么一番表演,居然引来了隆庆帝的青睐,居然主动帮她题词。天啊,这、这不是做梦吧她起初的目的,不过是引起隆庆帝的注意,然后再请九公主去帮她递递好话,求个恩典,若能得个诰封更好。只是,她没想到居然得到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没错,惊喜,简直就像中了五百万呀。她的梅花戏楼,若有当今圣上的亲笔题名,还不火爆京城、名扬天下第039章 名噪京城三红色娘子军火了,梅花戏楼也火了,身为大老板的王绮芳更是火遍京城。但,这却并不是因为今上的御笔题词,至少不是直接原因。说起这一点,王绮芳还是犯了用现代人心态看古人的错误。很简单呀,或许在王绮芳看来,今上作为大周朝最大的boss,他的御笔题词应该是最具神奇效应的广告。可是,她却忽略了一点,古代不比现代,在这里,没有便捷的交通、通讯方式,今上的地位确实是最崇高无比的,只是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见过他老人家的真容呀,更不要说认识皇帝的御笔了。所以,最初梅花戏楼挂上隆庆帝的御笔亲题的匾额后,京城的百姓们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真正令梅花戏楼火起来的,却是戏里的一个人物。更确切的说,是和戏里的人物相关的一个人物,这个人不是别人,恰是京兆府的府尹狄老爷。说起来,红色娘子军这出戏,是正儿八经给三公主的娘子军唱赞歌的戏,戏里大多数的人物都是武打及战争的戏,唯一的文戏便是虚构的一位京兆尹狄人杰狄大人,在戏里,这位狄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断案如神,简直就是百姓心目中最最希望的青天大老爷的典型、楷模。而更为凑巧的是,在大周的京城,也有一位姓狄的京兆尹,这位大人虽然不像戏里的那般圣人,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官,虽有小贪小恶,但也能为民办事,在京城的口碑还不坏。因此,这出戏一公映,娘子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红火,反倒是这位龙套狄大人红遍了京城。很多看过戏的人,甚至不止一次的将戏里的狄大人和现实中的狄大人混为一谈,更有那些想巴结狄大人的士子、书生,将戏文中的某些故事,结合京城的实际案例,着实给这位京兆尹狄大人写了不少赞歌。再加上梅花戏楼的推波助澜,一时间茶楼、酒肆以及康乐坊里,关于狄青天的轶事传得纷纷扬扬。以至于,那些没有看过红色娘子军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些热闹和段子,特意跑到梅花戏楼里去,要亲眼瞧瞧这位狄青天是怎样的英明,怎样的清廉。经过一番炒作,京城的坊间里开始流传起狄青天的各种轶事趣闻,很快的,这种传说也流传到了上层社会,至少,那位真正的狄大人也听说了这个故事。不管狄京兆尹出于什么目的,他还真趁着休沐的时间,带着家眷来到了梅花戏楼。刚来到戏楼,人还没有进门呢,便被头上的匾额吓了一大跳老天爷,这、这不是今上的御笔吗这时,隆庆帝的御笔才总算遇到识货的人,普通的百姓不认得今上的笔迹,可作为他的伴读,狄大人一眼便认出了自己大oss的字,当场便被吓得险些跪倒参拜,心里更是对这个神马梅花戏楼忌惮不已能请得动今上题词,这个戏楼绝对不一般。待他看完戏之后,心里更是惊诧万分,天呀,这梅花戏楼到底是什么背景呀,怎么除了今上外,还和三公主有关系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狄大人或许不懂戏,但他懂为官之道和人情世故呀,红色娘子军他看了没有一半,就知道这是在拍三公主的马屁,而且编写剧本的人,很有可能是三公主的心腹,否则不会既吹捧了娘子军的功绩,又间接的恭维了今上的英明神武,既替三公主唱了赞歌,又隐晦的表达了三公主忠贞为国的巾帼气概。一个小小的梅花戏楼,居然能有如此心机和手腕,狄大人暗地里敬佩不已。不等戏看完,他就派人悄悄的给相熟的同僚送了信,让他们一定要来梅花戏楼看戏,至于为什么,到了一看匾额便知道。就这样,梅花戏楼从底层红到了上流社会,这股不可抵挡的势头,更有往内城蔓延的趋势。王绮芳见到这种状况,又立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系列新戏,像什么狄青天断案啦,像什么桃花扇啦,戏曲曲调新鲜,且故事情节雅俗共赏,着实让京城的百姓们看了热热闹闹,也吸引了不少赶考的士子,让梅花戏楼的名气越来越盛。“二少奶奶,您是没看到呀,咱们戏楼的生意现在火极了,每天都场场爆满,几班演员轮番上场,一直到晚上宵禁,还有不少戏迷不肯离去呢。”紫鹃坐在小杌子上,眉飞色舞的向王绮芳汇报着。“恩,苏班主和演员们都辛苦了,”王绮芳端着茶盅,轻啜了两口茶,慢慢的说道,“这样,你回去告诉苏班主,这个月按照新的薪俸标准给演员和乐工们发薪。”早在王绮芳接手戏班的时候,她就曾经和苏子健说过新戏上映后,戏班的薪资体系要革新,不按照梨园行通用的按月付薪的标准,而是按照每个人的表现情况,以及各项绩效考核来确定薪资情况。这样一来,多劳多得,能者多得,也能提高演员的积极性和避免表现好的演员被同行挖角。“是,二少奶奶,”紫鹃也知道那个新的薪资体系,当她想到要给那几个最红的演员分股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肉疼。不过,夫君说的对,二少奶奶是个有大见识的人,她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有这么做的必要。接着,她又想到临出门前,苏郎交代的话,“对了,二少奶奶,咱们戏楼对面的牡丹戏楼也开始上演新戏了,奴婢派人去看过,他们的新戏基本上就是学的咱们的,只不过把红色娘子军改成了威武娘子军,把狄大人改成了洪大人他们的演员有几个是京城的名角,之前被咱们压着,是因为他们的戏太老,如今跟着学了新戏,观众被拉走不少,您看”“咱们的新戏火爆了京城,被人模仿很正常,”王绮芳对这个并不稀奇,国人或许创新不行,但跟风铁定厉害,君不见前世的山寨比正版还要正版呢,她见紫鹃满脸的担忧,便笑着说,“我呢有个想法,你回去跟苏班主说一下。前些日子不是排了狄青天断案吗,我这里还有几个故事,既是独立的小故事,里面的人物又有关联,可以让苏班主将这几个故事排成系列戏剧,每个小故事排成一个单独的曲目,在结尾的地方留个悬念,然后下一个故事里做解答,如此类推,新剧和老剧一出紧接着一出,观众们便会被这些关联的剧目吸引着,每次新戏上映的时候都会来咱们戏楼看戏”“哎呀,妙呀,真是太妙了,”紫鹃是聪明人,她一听王绮芳的话,便明白了主子的意思,激动的一拍大腿,连连叫好道,“还是二少奶奶厉害,一下子便想出了办法。呵呵,咱们每个月都推出新剧,这每出剧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密切的关联,让观众看完一出便会惦记下一出。而且还不怕被人模仿,哼,就算他们手脚再快,学会了老剧,咱们的新戏又拍了出来,老剧和新剧相比,观众肯定想看新的呀,这样一来,他们学咱们的老剧也没有任何益处”说到这里,紫鹃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微蹙,道:“只是,二少奶奶,若是如此操作的话,咱们必须保证每个月都有新剧本,且故事必须精彩才成呀。这剧本”饶是二少奶奶厉害,可也不能保证肚子里有这么多精彩的剧本呀。再说了,二少奶奶手里有这么多生意,她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写剧本上,一旦剧本供应不上,他们的戏楼照样会被同行赶上的。“呵呵,这一点我也想过了,”王绮芳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我听说,京城有很多文人,喜欢写一些传奇故事,如今更是春闱,全天下的才子云集京城,你可以让苏班主贴个告示出来,说是征集惊奇故事,只要文采好的,故事新的,咱们都可以花钱把故事买下来。等戏楼的生意稳定下来,咱们还可以雇佣一些这样的文人,长期给戏楼写剧本,写的时候,尽可能写成章回体的故事,章回体就是指”王绮芳前世不是学文学的,可也大概知道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章回体小说是宋朝出现明清兴盛的,如今为了发展自己的戏楼,王绮芳只好把后世的东西拿了些来大周。反正这里是一个变异的空间,她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改变历史进程而受到神马惩罚。老天若要惩罚,百年前的那位李天赐爵爷才是最该受惩罚的主儿呢。“哎呦呦,二少奶奶您都是怎么想的呀,竟会有这么多好法子”紫鹃一听,眼睛倏地一亮,她甚至有些坐不住了,只想赶紧回家,让苏郎去收集故事去。要知道,梅花戏楼是她们两口子全部的财产,戏楼经营好了,她们夫妻才有在京城立足的资本呀。梅花戏院。“呵呵,老大,赵二奶奶的门路还真广呀,连这位的题词都能弄到”门匾下,一个身着宝蓝色圆领襕衫的男子仰头看了眼黑底金字的招牌,戏谑道。“嘘,不要说话,”襕衫男子身边是个穿草青色胡服的男子,他也仰着头,但眼角的余光却瞥向身后不远处的一个角落,低声提醒道:“后边有人跟踪”第040章 翻错墙了初春三月,京城外的山坡上,布满了点点的嫩绿,王绮芳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城郊的庄子上。“二少奶奶,这些是小的跟附近的农户淘换的种子,您瞧瞧”陈冬生穿着一身靛青色的翻领长袍,腰间系着杏黄的汗巾子,脚上穿着一双半旧的乌皮短靴,手上则捧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放满了不少花花绿绿的布口袋。“哦,都是什么种子可是咱们附近常见的”王绮芳让紫株接过篮子,自己伸手随便摸了一包,布口袋手掌大小,封口处用绳子系着,她掂了掂,嗬,还不轻。她拉开抽绳,从布袋里倒出一小撮种子,只是这种子王绮芳并没有见过,便好奇的问道。“回二少奶奶,这个呀,”陈冬生伸着脖子瞧了瞧,然后挠挠头发,傻笑道:“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小的只是想着在青州的时候,二少奶奶特别喜欢淘换那些新奇的作物,偏巧咱们庄子上也有暖房,小、小的便琢磨”话说自从陈冬生被王绮芳派来照顾娘子军后,陈冬生总算找到了一件正经差事,无比精心的办着差,唯恐辜负了二少奶奶的器重,更担心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知道,现在不比一年前,京城也不是青州。去年在青州的时候,王绮芳落难乡野,身边也只有陈冬生一个能跑腿的小厮,他自然也是二少奶奶面前第一得意的人;如今呢,随着王绮芳名下产业的增多,她手里能干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还有两个身份特殊的奶哥哥做管事,让陈冬生的危机感越来越重。陈冬生是个有眼光且心思活泛的人,否则也不会在王绮芳受困青州的时候,就敢将全家的生计和自己的前途压在她身上。当他跟着王绮芳来到京城后,亲眼看着主人如何处置刁奴、如何经营自己的陪嫁铺子、如何交结贵妇,一步一步的走来,终于从一个被小妾陷害的弃妇,蜕变成进退有度的当家主母。这种蜕变,让陈冬生无比庆幸自己的选择,有时他甚至后悔,不该把妹妹留在青州,若当初妹妹也跟着二少奶奶进京,想必也不会有紫株和紫苑两个丫头的风光了吧要知道,他们兄妹跟着二少奶奶的时间不比那两个丫头短呢。只可惜,他虽然做对了选择,但时机总是不好。自打进京后,他就一直没有得到正经的差事,只能在赵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