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又是洗涮,三个人在小小的院子里不歇脚的忙活着。“恩,收拾好啦。”赵嬷嬷把厨房柜子里的药材和补品全都仔细的收在包袱里,数了数桌子、凳子上放着的大包小袋,随手抹了抹额上的汗珠,微微喘着粗气说道。“好,紫株,你去请冯大嫂来”王绮芳从炕上起来,慢慢的走到屋外,略带感慨的瞧了瞧了静谧的小院,吩咐道。“哎”说起紫株,也不知怎的,自从紫苑领了任务离开后,紫株这丫头突然懂事了许多,对赵嬷嬷的严格要求和王绮芳的吩咐,那是积极的应对、完成。“唉,总算是离开这个破地方了,”赵嬷嬷用麻布巾子抽了抽身上的浮灰,见王绮芳默默的站在院子里发呆,便笑着对她说,“以后七娘也有自个儿的庄子啦,对了,咱们的山庄还没有取名字呢,七娘,你看叫啥好”“恩,清泉村的庄子,要不就叫清泉山庄吧”王绮芳深深吐了口气,其实她更想给山庄取名叫涅槃山庄,因为不管是清泉村也好,还是她王绮芳也罢,都是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s:补前天的,稍晚会儿还有一更,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哈onno第一卷凤凰涅盘第042章兴师问罪“少奶奶,您找我”虽然被王绮芳小小的摆了一道,倩娘再次来到她面前时,脸上并没有什么异色,而是恭敬的先给王绮芳屈膝行礼,然后静静的站在一边,一副听候差遣的老实模样。“冯大嫂,来,屋里说”王绮芳看她一板一眼的样子,双眸中闪过一抹笑意,她语气轻柔的说道。“是,少奶奶”说着,倩娘迈着小碎步跟在王绮芳的身后,进了门。赵嬷嬷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招手把春妮儿叫来,“丫头,去,到集市上叫辆马车来。顺便再去庄子里把你几个堂哥叫来,给少奶奶搬家”“哎”春妮儿虽不及她哥哥陈冬生机灵,但人也不笨。来到清苑山庄一个多月,从赵嬷嬷和少奶奶偶尔的闲谈中,以及山庄前院、后场的下人、佃户口中,她多少听到了一些关于少奶奶的故事。再加上她大哥的总结,春妮儿或多或少的也了解少奶奶的处境。恩,怎么说呢,反正就是少奶奶和赵嬷嬷出身京城的大户人家,在京里得罪了什么人或者犯了什么过错,迫不得已躲到她们这里来避祸。而前院的冯管事,就是负责看守少奶奶的人。瞧眼前的情景,再看看赵嬷嬷的暗示,无非就是少奶奶自己买了庄子,准备搬家,又怕冯管事出面阻拦,让她陈春妮儿去陈家庄召集人手帮忙。找人帮忙没问题别说少奶奶是她们陈家的救命恩人,就算是普通的主家,那也是出手慷慨的主子,请人来帮忙,肯定不是白请。要知道,仅前些日子帮少奶奶开垦荒地和农田,春妮儿的几个邻居和堂哥堂叔便挣了不少工钱呢。如今又有了赵嬷嬷的亲口吩咐,春妮儿怎么敢慢待于是,赵嬷嬷的话音刚落,小丫头便利索的跑出了门,一路寻找帮手去。可惜,当她叫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堂哥回来后,却放心冯管事的娘子正满脸是笑的亲手扶着少奶奶上了马车,她身后则是三四个壮硕的农妇,每个农妇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厄,这不是她和紫株一起收拾的东西吗难道,少奶奶和冯家娘子谈妥了,不需要人手帮忙“少奶奶,您放心,这些大婶都是咱们山庄的佃户,您那里有什么粗活累活,尽管吩咐”倩娘撩着马车的轿帘,弯腰探向车厢里,亲切的和王绮芳说着什么。“恩,一切就麻烦冯大嫂了。另外,冯管事回来后,请他务必来我的清泉山庄一趟,我有些话还要问他”车厢里,王绮芳安稳的坐好后,轻声吩咐道。“哎,您放心,我明白”倩娘连连点头,见王绮芳没有什么其他吩咐后,撤身下了马车,转头对几个婆子又是一番仔细吩咐。“赵嬷嬷,马车和人我都叫来了,您看”春妮儿有些茫然,被身后的堂哥拽了拽衣角后,她连忙跑到赵嬷嬷身边,小心的问道。“哦,那什么,马车和人都不用了,冯家娘子都给少奶奶准备好了。”别说春妮儿茫然,就是赵嬷嬷也有些迷糊,咦,这都怎么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冯家的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对七娘愈加恭敬,而且对七娘的吩咐那叫一个言听计从,就像、就像是七娘的贴身侍从一般,听话的要命。“这、那个”不好吧,难不成白让人家跑一趟春妮有些为难,自家的堂兄白跑一趟倒也没啥,只是外面的马车车夫不太好打发呀。“给,丫头,白让人家跑一趟也不太好,这是几个茶水钱,你给车夫和小伙子们分分吧”赵嬷嬷听出小丫头的为难,随手从袖袋里抓出一把铜钱儿塞给春妮儿。这时,王绮芳从车窗里伸出手,冲着赵嬷嬷招呼道:“嬷嬷,赶紧上车吧,咱们该走了”“哎哎”赵嬷嬷拉着紫株,一起上了马车,倩娘仍是扬着笑脸,目送马车缓缓驶出自家的小院。只是,在她紧握的手心里,正牢牢的捏着一团雪白的物体。“七娘”赵嬷嬷瞧了眼马车后跟着的婆子,又转眼看了看满脸沉静的七娘,正准备询问倩娘的事,眼角的余光又瞄到紫株兴奋的小模样。很显然,有紫株这个外人在,眼下并不是谈心的好时机。无声的叹了口气,赵嬷嬷只好暂时压下心底的疑惑,准备到了庄子后,再找七娘问个清楚。与此同时,京城的赵家,也有一个人正迷惑着,他不是别人,正是王绮芳的丈夫赵天白。“赵管家,父亲这么着急叫我,究竟是有何急事”赵天白本来正在酒楼谈生意,却被父亲身边的大管家叫了回来。平白耽误了一笔大买卖,赵二少心里郁闷的不行,更郁闷的还在后面,听赵管家的传话,父亲找他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可赵管家这里却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问他啥也不说,让他干着急。“二少爷,您就别问了,反正是要紧的事,老爷在书房等您呢”赵管家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体有些发福,细长的双眼显得人非常精明。其实,不是他不想告诉二少爷,而是老爷那里发了话,不准他通风报信呀。“”赵天白楞了下,算起来他是家里的嫡子,父亲向来最疼他,赵管家也对他颇为尊敬,从来没有用这种失礼的口气对他说过话。嘶难道自己犯了什么大错,惹父亲生气了可,可最近他都在忙生意上的事,根本就没有那闲工夫呀。迅速想了想,赵天白换了个方式问道,“赵管家,今天是不是有贵客拜访父亲”“是,”赵管事顿了顿,思及二少爷在赵家的地位,还是小小声的提醒道,“是海城李家来了人老爷好像被人家质问得哑口无言,别提多生气了”海城李家咦,他们赵家好像没有和海城李家打交道吧等等,好像海城有个儒商,叫李昌叔还是李昌仲来着,但,和赵家并无生意往来呀和他赵天白更是半文钱的关系也没有呢。“和我有关”虽然自己不记得哪里和李家有过节,但父亲绝不是迁怒的人,如今指名让他“滚”回来,那肯定和自己脱不了干系。“恩”赵管家轻轻点了点头,说实话,他跟了赵老爷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他老人家发这么大火呢。唉,二少爷,您就多多保重吧,老奴也帮不了您“父亲,孩儿回来了,不知”“逆子,还不滚进来”书房里,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吼传了出来,吓得门外伺候的小厮们双腿直哆嗦。“是,父亲”赵天白也有些胆怯,本来他就有几分害怕里面的严父,听到父亲怒不可遏的声音,他、他心里突突的只乱跳。壮着胆子推开房门,赵天白陪着小心束手站在书桌前,咧着嘴干笑两声:“父亲,不知孩儿犯了什么错,惹父亲如此生气,父亲,孩儿有错您尽管责罚,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唰”几张白纸迎面砸向赵天白,赵老爷面色铁青的指着儿子怒叱道:“逆子,你看看你办的好事如今人家都找上门来问罪了,羞得为父是无言以对呀,哼,赵家的脸都要被你丢光了”第一卷凤凰涅盘第043章各方反应一颗,两颗,三颗赵元娘小小的身子端正的坐在正屋里间的炕上,无比虔诚的捡着佛豆。“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太太身体康泰”每捡起一粒佛豆,小丫头便轻声道一句佛号。声音说小也不小,至少屏风外面的赵太太可以听到。“太太,老奴探问清楚了,”赵太太的陪房吴学良家的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小跑进来,顾不得擦脸上的汗,便凑在赵太太身侧,小声的说道:“是海城李家来了个驻守京城的掌柜,给老爷带了一封家主李家三老爷的信。不知信里说了些什么,老爷非常生气,这才让赵管家火速把二少爷叫来”“海城李家”赵太太手里捻着一串古朴的佛珠,当她听到这里时,半眯的眼睛倏地睁开,略带一丝疑惑的看向吴学良家的,“李家我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对了,城西巷吏部侍郎李大人好像就是海城李家吧我听刘员外的太太提起过,这位李大人在家里排行老大,难道是他的兄弟找咱们家老爷”“太太,李家”吴学良家的偷眼瞧了瞧屏风后面的小小人影,压低声音说道,“二少奶奶的生母李太太便来自海城李家呀。哦,对了,太太记得没错,城西巷的李侍郎便是二少奶奶的大舅,而今天给老爷来信的则是留守老家的三舅”“”赵太太的双眸闪了闪,心里吃了惊,她怎么忘了这茬儿呢。“其实,也不怪太太记不起来,平时二少奶奶很少提及她娘家的亲戚,别说已故李太太的娘家,就是泰州王家的正经亲戚,和二少奶奶也不亲近呢”吴学良见赵太太没有吱声,便陪着笑脸替主子找借口。提及“二少奶奶”这个称谓时,眼中满是鄙视。哼,一个下堂的弃妇,就算是娘家有人撑腰又如何就算是勉强回到府里,还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白白占着赵家二少奶奶的位子罢了。娘屏风后,元娘数佛豆的手顿了顿,肉肉的小手不安的捻着扁圆的豆子,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日夜想念的人影。娘亲,您一个人在庄子上好不好,身边有没有人照顾您元娘想到懦弱的母亲被父亲赶出家门,孤苦伶仃的无人照拂,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超过这个年龄的悲苦和酸楚,圆滚滚的大眼里泛起水雾。悄悄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元娘把揉搓了好久的佛豆放到笸箩里,继续重复着简单而单调的捡佛豆。太太说了,捡佛豆是捡福气,那她要多多的捡,争取收集好多好多福气,乞求佛祖保佑娘亲能尽快回家来。娘回来了,赵嬷嬷也就跟着回来了,那苏姨娘多少会收敛些,不敢像现在这般明目张胆的漠视自己。四十五颗,四十六颗,四十七颗小手缓缓的从布袋里拣出福豆,虔诚的念一句佛号,然后又一颗一颗放在炕几上的笸箩里,赵元娘表情上已经恢复到最初的平静,唯有一对小元宝般的耳朵不时的抽动着。“老爷怎么说”赵太太把佛珠戴在手腕上,端起手边的茶杯,不急不躁的问道。“老爷很生气,听赵管家说,亲家老爷的信写得很不客气,那位送信的掌柜也得了家主的交代,嘴里口口声声的说,李家对不起咱们赵家,把没有教好的女儿嫁了出去,不但丢了王家的脸面,更误了咱们赵家。还、还说,如果二少奶奶犯了什么七出之条,还请赵老爷千万别只顾面子,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吴学良家的见太太端起了茶杯,便顺手从一旁丫头手里拿过一把团扇,躬身站在赵太太身后,轻轻的扇着风。“李大人家呢,有没有什么反应”比起儒商李昌叔,赵太太更关注朝廷重臣李昌伯的态度。恩,如果李侍郎也站在二儿媳身后,那她要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办比较稳妥。“李侍郎老奴听说,这次来信给老爷谢罪的只有李昌叔,李侍郎好像去东南各省考核官吏去了,估计要下个月才能回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