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妾大不如妻> 分节阅读 1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2(1 / 1)

当下小陈氏把自己煮得燕窝都留下了。还把孙氏给地燕窝留了一碗出来。剩余地才分成了两份儿:大地一份儿给老太太。小地一份儿自然送来给了红裳。小陈氏认为孙氏当然不会把顶好地燕窝煮好了送人情。而她地燕窝却是得自老太太。那可是上好地血燕。所以才留下了自己地。把孙氏地燕窝用来送人情。小陈氏也是一时贪心以致于大意了虽然她也小心地验看了。不过换作前几年。不论东西看上去多么正常。她也一定会把孙氏送得东西倒掉不会食用;也或许是因为现在孙氏事事处处都要依赖她。又多出了一个和孙氏共同地敌人孙氏。所以她才没有了那么多地防备之心。只是,孙氏的东西是那么好吃的如果小陈氏不贪心,就会看到雅音临去时脸上的一丝不自然。霄儿转手把汤盅交给了小丫头,让她把汤盅单独放好她看小陈氏身后的小丫头手里还拎着东西呢,怕她再给太太送上什么吃得来,不敢走开。小陈氏现在真是一肚子的得意儿:孙氏的东西却让自己得了人情,这样地事儿可是极不错的。红裳看了看沙漏:“时辰还早呢,你是回去歇一歇,还是去我的厢房歇一会儿”小陈氏咳了一声儿:“谢谢太太体恤,婢妾还要给老太太送燕窝,而且新太姨娘那里,婢妾也要过去见个礼;啊,对了,不知道太太可有什么要交待地吗如果新太姨娘那里太太有什么事儿,也不用再差遣人,婢妾给太太带过去正好。”她居然还想打探自己会送什么东西给新太姨娘,红裳有些好笑起来:不过,自己却没有什么东西要送过去,可能要令两位姨娘失望了。红裳打发走了小陈氏,想到:薛家姑娘会送什么贺礼给新太姨娘们,又会想个什么法子瞒过老太太,或是哄得老太太不怪她呢嗯,不管她送了什么,姨娘们和薛家姑娘的戏却是要正式上场了,不知道薛家姑娘有没有防备,又会怎样来应对小陈氏和孙氏呢红裳取了茶吃了一口,眼梢眉角都弯了起来:果然是看戏舒服多了。倩芊现在正一个人在屋里砸东西这是她一贯地毛病儿。她在人前时端庄娴静,大声儿说话时候都极少,就是气得半死,也轻易不会发作出来。就算是当着她的贴,她也不会失态太多。但是倩芊知道了她地表嫂安排人给老太爷后,她是极生气的,她快气疯了,所以她处置完了事情后,屋子里地东西都遭了秧好在屋里的东西都只是平常的物件,打破了去买再费不了几个银子;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倩芊是砸了一个痛快。发泄过后,倩芊看着满地的碎片,心想:哪一日把表嫂也撕成如此碎片,才能解我今日的心头之恨。她眼瞅着就能嫁入赵府了,却被表嫂一搅还要再费些心力:她只要一想到此,心头就是熊熊大火,恨不得现在就能掐死红裳。倩芊怎么也是一个姑娘家,用了许多力气后当然累坏了,便软倒在床上把要去做地事儿又想了一遍。贺礼已经备下了,可是老太太和新太姨娘那里至今也不见赵府的几个姨娘过去,让倩芊心里有些犹豫起来:贺礼还送不送呢倩芊想了又想:贺礼还是要送的,赵府真正的当家人是老太爷啊她要进赵家的门儿,怎么可能不讨老太爷的欢心呢不过,老太太那里也不能得罪就是了。倩芊歪了一会儿休息地差不多了,想心然和花然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便唤道:“心然、花然。”心然和花然得了倩芊的吩咐出来收拾贺礼,不过她们心里都明白,今儿姑娘怕是又要着急了。心然苦笑着看了一眼花然,便吩咐人出去买屋里的摆设自家姑娘的脾性她们是知之甚详:好在人家赵家的那些瓷器,早早收了起来,没有摆放,不然这一下子姑娘可就丢人丢大了。不过心然和花然虽然料到她们姑娘砸东西,早早去备下新人,可是她们却没有料到,正正是她们姑娘的脾性,害了她自己一生。贺礼不过几样东西,很快就收拾好了,心然和花然便立在屋外等着倩芊唤她们进屋:那屋里一阵一阵的“哗啦”声儿,让两个丫头吓得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听到倩芊唤人,心然在前,花然在后,两个人急急进了屋。倩芊有气无力的道:“吩咐两个可靠嘴严的丫头把屋子里收拾一下,快打发人出去买东西,人也要可靠一些。”心然和花然都轻轻的答应了,没有敢告诉倩芊,东西早已经使了人去买,怕倩芊恼羞成怒发落她们。倩芊又问:“贺礼备好了”心然和花然点了点头,倩芊便道:“心然,你带着贺礼去老太爷地内书房,我和花然去看看老太太。”自老太爷带着莲姨娘她们走了以后,老太太便一直和魏太姨娘在屋里说话,说来说去也就是埋怨老太爷的那些话儿。魏太姨娘的话并不多,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老太太一叹:“老太爷糊涂了,我们娘们却让人看了笑话。”魏太姨娘给老太太奉上了茶:“哪有人会看您的笑话这府里可还是您做主呢。她们左不过是两个丫头罢了,真有几个人会把她们当成回事儿不会有人真把她们当成姨娘看待的。而且,看今儿的情形,老太爷也不是极看重她们,老太太不必太过忧心了。”听到魏太姨娘的话儿,老太太的心一动:“没有人把她们当成回事儿嗯,这要看今儿下午会不会有人给她们送贺礼了。绿蕉”老太太立时就想看看府中的人,对于新太姨娘是个什么态度。绿蕉进来后,老太太吩咐她使几个丫头婆子,去把内书屋院子里地花草收拾一下。然后老太太又同魏太姨娘说了一阵子话,也就乏了;打发魏太姨娘回去,她便歪倒在床上。魏太姨娘急急赶回院子,几个娘子迎了出来,其中一个人给香草失了个眼色,香草便明白了,在魏太姨娘的耳边儿轻声道:“少爷来看您了。”魏太姨娘却听得眉头一皱,有些不高兴起来。小陈氏赶到上房的时候,老太太刚刚躺下不久,所以她也就没有见到老太太;只得把燕窝留下后去了内书房。而老太太根本就没有睡着,她一直再想如何才能把那两个新姨娘打发出去:不能再招惹老太爷生气,不然送不出去那两个新姨娘,自己还会失了颜面。老太太闭着眼睛想来想去,感觉还是要拢络好了媳妇,才有机会把两个新姨娘扫地出门儿她现在已经不管府中的琐事儿,所以想找那两个姨的错处,还真是不好下手。想到这里,老太太睁开了眼睛:“绿蕉,请你们太太过来一趟。”二百二十四章 分一半儿二百二十四章 分一半儿赵一鸣今儿因老太爷的事情没有去吏部,所以下午便去房处置府外的事情事情还真就不多,赵一鸣一会儿便又回到了房里:他也是加紧处置,所以事情才做得极快。小陈氏走了以后,陈氏本想要为陈富开口求情的,可是她却总开不了口:不是侍书、就是画儿,总是有事儿拦她的话儿如果是小陈氏和孙氏,也就知机不再往下说了;可是陈氏虽然不傻,可是她那点儿机心却不会用在红裳身上,再加上忧心她的兄长,所以竟是有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儿。红裳不想让陈氏提陈富的事情也是好意,是不想陈氏掺和到赵府的勾心斗角中来:以她的性子只适合本份的过日子,搅进争斗中只会让她伤神,累凤韵担心。陈氏又一次想开口时,门外传来丫头婆子们的问安声儿:“老爷安”陈氏一听便知道赵一鸣回来,便立到一旁并打定主意:只要同赵一鸣见过礼后,她便告退回房。虽然陈氏向红裳求恳她认为很正常,可是她却不愿意求恳赵一鸣。原因当然是有的。当年她怀着凤韵时被宋氏欺辱,哭着告诉了赵一鸣后,赵一鸣说要去责问宋氏,可是不一会儿她却被老太太叫了去,连她带赵一鸣都被老太太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她的老爷只是听着,没有为她分辩一句。自此后,陈氏便老老实实的龟缩起来做人了,她信奉了一句话,惹不起躲得起。只是小小赵府,她还真是无处可躲,只能任人欺凌了。她不相信赵一鸣最根本的缘故,怕是因为她对赵一鸣有抵触:她一直念念忘的人是她的表哥,不是她的老爷。陈氏告退走了以后,红裳吐了一口气,笑道:“幸亏你来了,不然我只能让鱼儿出面打发掉陈氏了。”鱼儿的来历已经查得很清楚,与赵家子没有什么牵扯,而且她自来了以后所为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侍书和画儿等人已经慢慢接受她了。不过,红裳还没有让她到屋里来伺候罢了。鱼儿却是极机灵地人,看到赵一鸣来了便知道眼下是回不了事儿,便躬了躬了身子也告退了:月例银子帐目的事情,太太现在并不着急处置,所以早回事儿与晚回事儿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赵一鸣坐下后随口道:“陈氏怎么了她一向是个话不多地。找什么麻烦给你了。”红裳看了一眼赵一鸣。心中一叹:原来地赵一鸣是不了解女人。还是没有动心居然如此地大男子主义。跟了他多年地女子。他居然没有真了解地人。红裳轻轻摇头:“陈氏没事儿。只是说话罢了。她有心想求告我点儿事情。我现在不好作答所以才想打发她早些走地。”赵一鸣这一会儿就已经吃了两口茶了。听到这里不以为意地道:“什么事儿金银之事不违规矩就许了她也罢。不要让她们缠着你。也是心烦;如果是违了规矩地事情。你就回绝了她。有什么好为难地。”红裳听得心中有丝凉意儿:赵一鸣怎么对陈氏没有一丝情份呢她还没有开口应答。赵一鸣看了一眼红裳。带着一分尴尬又道:“陈氏不会是又受了谁地气吧你平日里多照顾她几分吧她实在是口拙而又心实。只有受气地份儿。”这话多少有几分温情。红裳点了点头:“我知道。”赵一鸣想起来了凤韵来又一叹:“她为我们赵家生了一个女儿,不过她却极不会哄老太爷和老太太高兴,所以并不让人看重,这几年也苦了她。不过,就算我没有常年在外,府中内宅的事情,我也不好总是过问,所以总是委屈了她一些。”红裳看向赵一鸣:他也是知道他的女人们之间地那些争斗便问道:“听夫君说来,似乎陈姨娘总受其它姨娘欺辱似的”赵一鸣失笑:“也就是一个宋氏惯会欺辱人罢了天下女儿家,有几个宋氏那样狠毒贪婪之人不过小陈氏和陈氏的嘴巴比陈氏要伶俐些,平日里相处陈氏也是说不出话来,多少吃一点子亏,左不过就是女人间的小性子我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说起来,陈氏倒真是受了宋氏的气了,所以我才想让夫人多照顾她几分。”红裳差一点儿没有翻白眼:这个男人还真就是一个古人,让他相信他名下的女人们各怀心机,怕不是有宋氏那样的铁证,他是不会相信地。他是怎么做得官呢六七年的官儿怎么会看事情如此简单红裳忍不住看了一眼赵一鸣: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愚笨之人,怎么就在这样的事情上犯糊涂呢赵一鸣的心思却已经转向了他处:“夫们那个铺子的掌柜今日来了,他地意思想多开两家赚得银钱还真是不少,顶我们平常的两家铺子赚钱了。”昨日已经闹得极不开心,今日也不是有多痛快,所以赵一鸣下意识地不想提他的那些姨娘们虽然他不是因为想到了什么才这样做,他现在只想和红裳好好说说话。看到赵一鸣脸上地那丝笑容,红裳暗笑:读书人不是不爱财,只是不能挂在嘴边儿上罢了;红裳点了点头:“行啊,夫君做主就是了。”赵一鸣用手托着茶盏看向红裳,想了想道:“我打算着再开两家一样的铺子,铺子更大一些,不行就两家铺子打通做一个铺子来用,位置再选得好一些不然人们一跟风,我们所赚地银钱就会少了。占了有利的位置,就算少赚些也不会少太多。”说完,赵一鸣又一笑:“京城这么大,也不能银子都让我们一家赚了,其他人家也赚赚,免得招祸不是”红裳笑着点头:她倒是极同意赵一鸣这个想法有钱就要大家赚。不是因为博爱,而是为了免灾:小小的赵府在京中什么也不是,所以不可以太过出风头。赵一鸣把茶盏放下:“铺子的事情我已经让人去办了,不过我有一事儿要同夫人相商,你看这两家要新开的铺子,是你一个我一个好呢,还是我们两人在每个铺子里一人一半儿”红裳有些惑的看向赵一鸣:他自昨日到今天,是不是烦恼父亲、母亲的事儿,烦恼坏了以致于生病了不然哪里会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在古人的思想中,所有的财产都是男人家的:没有哪个男人赚了钱会分给妻子一半儿给妻子名下一点儿产业或是东西就已经是很不错、算得上是有良心的人了。赵一鸣看红裳不说话,他也不着急,慢悠悠的道:“裳儿,你不是贪心想都要吧都要,就全给你只是,日后我如果贫困潦倒的时候,你可要管为夫的饭吃啊。”他把话拖得声音长长,明显是一句玩笑话,可是红裳怎么听怎么别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