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列强一样,他们也想要更多的地盘,职业会有利于本国的展。各国高层不清楚中华帝国的总体展情况,光帝国表面上的大致情况,就知道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实力军事实力在快展。当然,中华帝国展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展,其他国家不认为一个建国不到十年的国家,展度会比各大强国快,认为中华帝国除了军事实力外,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在西方国家属于二流水平。若是西方各国高层真得知道中华帝国的展度,恐怕各国就会连起手来封锁中华帝国,严格限制中华帝国的展。除了各国高层对中华帝国有个较高的认识外,各国前往中华帝国做生意的商人,对中华帝国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毕竟他们经常来到中华帝国,亲身体验到中华帝国的变化,各国商人对中华帝国的展度感到震惊。特别是那些在满清王朝时期就来往中华大地做生意的商人,他们能够察觉到中华大地生的巨大变化。在满清王朝时期,华人给他们的是一种行尸走肉的感觉,愚昧而无知,到了中华帝国成立,仅仅几年时间,华人给他们的感觉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饱满,面目表情也多了起来,充满对外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商人们最重视的就是商机。以前的时候,各国商人重要是把本国的工业产品销售到中华帝国,然后从中华帝国购买各种原料带回到本国,一来一往,这就是两笔收益。但是现在,各国商人基本上都是在本土购买工业商品,运到该国殖民地进行贩卖,然后在殖民地购买到各种原料,运到中华帝国出售,然后从中华帝国购买到中华帝国自己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运回到本国出售。这算是两小一大共三次收益,比以前的一次来回的收益还高。商人们重视利益,可是前后两次的贸易流程变化却让商人们无语,什么时候中华帝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了虽然诸如飞艇汽车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业产品没有销售到外国去,但是像打火机钢笔丝袜等在外国都成为畅销品,吸引外国人抢购。不单单是如此,中华帝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能够满足华人的需求,随后那些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便开始走出国门,凭借其质优价廉,受到各国下层人民的欢迎。商人们追求利益最大话,才不在乎其他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就好,于是中华帝国的商品不受阻碍的出现在各国市场中,这样也算是直接带动中华帝国的经济展和工业展,但是这些事情不是商人需要操心的,要操心也是各国政府脑。中华帝国的种种变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世界各国,然而各国的下层老百姓对中华帝国的感官还是处在满清王朝的统治时期。无论是在满清王朝事情还是在中华帝国事情,各国高层对于中华大地的宣传都是一个样子,腐朽而落后,一片不开化的野蛮之地。各国的下层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前往中华帝国,所以他们了解中华帝国的方法只有通过各国政府的宣传才知道,不过更多的人只是当作趣闻,简单了解一下中华帝国,他们这群为生活操劳的普通人,不需要深入了解中华帝国,这没有什么用。下层的老百姓往往是各国政府愚弄的对象,在颜学义的上一世中,不就经常出现这种笑话吗,各国丑化中国,让其国人认为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甚至华人脑袋后面都有一个大辫子,衣着依旧是大马褂。现在各国针对中华帝国依旧是如此,将中华帝国宣传成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在各国的下层人民牙中,中华帝国非常落后,中华帝国的统治者是一个大脑袋小眼睛小嘴巴留着两撇小胡子脑袋后面留着一根猪尾巴的模样,面目丑陋可笑,却又残暴不仁,甚至报纸上还出现过这样的画像。生活在中华帝国的老百姓,衣着破烂,食不果腹,住在一个破茅草屋中,一到冬天就经常有人饿死冻死。虽然报纸上刊登过中华帝国打败一些国家的信息,他们也只是认为中华帝国是凭借着人海战术获得胜利,中华帝国要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必须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伤亡代价。种种场景,在各国的下层人民脑海中勾画出一个中华帝国的模样,他们认为这样的国家就是人间地狱,却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是中华帝国出产的,然而外国商人都默契的隐藏商品产地。外国人因为社会地位不同,他们见识到的中华帝国也不大一样,对此,中华帝国没有想要进行任何改变,中华帝国是中华帝国,外国是外国,与我何干,更重要的是,中华帝国还能继续隐藏下去。第375章 华人眼中的中华帝国无论外国人对中华帝国有何种感受,都没有中华帝国国民的感受大,他们可都是亲身体验到帝国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帝国最大的群体,这点暂时无法改变,毕竟满清王朝的基础太弱了,基本上没有多少工业设施,中华帝国能有今天的工业成就,完全是颜学义带来的。在满清王朝统治下,农民生活的困境难以想象,农民本就是社会的最底层,什么人都可以随意欺辱,而农民却无法反抗,只能默默的承受一切痛楚,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能让他们继续活下的念头只剩下一个传宗接代。不知道有多少农民,因为天灾,不得不变卖自家的土地,最后依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遭受地主的剥削,若是遇到好一点的地主,佃户还能够生活下去,一年到头都能够吃饱饭就非常不容易了,若是遇到贪婪的地主,被逼到卖儿卖女家破人亡都有可能。就算农民没有成为佃户还拥有自己的土地,那日子也过得非常艰辛,满清王朝有各种征税,各级官府又私自添加征税,到了最后,农民能够留下一家人的食粮就已经非常好了,不知道多少农民被逼得卖出自己的土地,然后被地主压榨。但是现在不同了,在中华帝国的统治下,农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即便中华帝国人口众多,每个人都能分到的土地比较少,如此也可以让一家人依靠土地很好的活下去,再加上高产作物,以及非常低的征税,农民吃饱穿暖不再是幻想,只要努力,这些都能够得到。若是一些农民有魄力,甚至可以带领一家人移民,移民后,一家人会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增加数倍,就算不移民,也可以进入工厂成为工人,一家人即使不种地,也可以靠着工人的薪酬生活的不错。另外农家子弟无论是上学还是从军,都是光明大道,只要努力,日后都会有所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知道这都是谁带来的,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皇帝高高在上,他们无法报答,只能在家供奉其像,很多人家甚至直接供奉一张华币。颜学义也没有想到华币在作为交易货币的用途之外,还有这么一个用途,让颜学义哭笑不得。官商工农,官的位置最高,在满清王朝时期,商工农都接受官的压迫,在某些偏远地区,一个小小七品官县令就如同土皇帝一般,对治下的百姓拥有生杀大权,商人也在百姓中。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多被人说成一身铜臭,一个小小的官员都敢看不起巨富,当初颜学义未起兵之时,颜家为做生意,都要和官员打好交道,即便颜家成为全国富,在一些地区,依旧有官员不给颜家好脸色看。颜家都是如此,其他的商业家族也是曾经遭受到官员的打压,无奈之下,只能献上大笔金钱。但是中华帝国成立,一切都不同了,中华帝国任何事都讲究一个“法”字,用“法律”规范除颜学义外所有人的行为,官员也不能随意对商人下手,这就为商人创造出一个非常有利的经商环境,商人们不需要再害怕有官员对其勒索,也不需要担心对手和官员联合起来陷害自己,这样商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心全部在商业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展,不能缺少商业,商业是使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一旦商业短缺,那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让中华帝国商业大兴,同样促进中华帝国的经济展。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是这些人大多数没有什么好下场,或许官员随便找一个由头,就能将商人置于死地。现在商人不需要再担心这些事情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生意,甚至走出国内,去占领他国的市场,甚至可以给别的国家来一场经济战争,商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当然,中华帝国成立,最有利的还是贵族阶层。满清王朝覆灭,旧有的贵族阶层也跟着覆灭,中华帝国成立,一个新的贵族阶层也跟着出现,一个国家总有那么一个拥有各种特权的阶层,在中华帝国,这种阶层被列出来,成为所有国民向往的存在。往往一个国家的特权阶层都会可以排外,不愿意新人加入,因为那样会分掉原有特权阶层的利益,若是新人越来越多,那每个人的利益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每个国家的特权阶层都想要将通往特权阶层的路封掉,不让新人来分拨他们的利益。中华帝国却明确指出数条光明大路,帝国公民不分贵贱,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为贵族阶层的一员,虽然成为真正贵族的几率非常小,但是成为一个名誉贵族,这不是多么太难的事情,无论是从军、从政还是从商,成为名誉贵族都不算是太难。中华帝国给了所以人一个向上的通道,这也将帝国生内乱的几率降到一个低点,只要帝国的政策不变,大部分人都会向着帝国,效忠皇室。另外中华帝国不需要担心一个问题,虽然贵族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每个贵族的利益并不会减少,贵族的利益会随着帝国的扩张而不断增加,更别说其他贵族的福利,不成为贵族是永远想象不到成为贵族的好处。或许有人会说,地球有限,即便成功,中华帝国只占领一个星球,最终还是有一个极限,但是不要忘记颜学义前世的工作,地球也只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而已,只有当中华帝国统一地球,将那些拖后腿的家伙消灭掉,才能更好的向地球之外展。按照颜学义的意志,中华帝国是不兴跪拜礼的,但是颜学义让国人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颜学义出行,道路两旁都会跪满人,口呼万岁。民众的热情让颜学义只能减少自己的出行次数。8第376章 娱乐业兴盛八年多的发展,使得帝国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在中华帝国未成立前,吃饱穿暖只是底层老百姓心中的幻想,而现在,吃饱穿暖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普通老百姓正在向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的时代迈进。当人民物质生活等到满足的时候,就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开始,“精神生活”换个词就是“娱乐”。一个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还剩下不少的时间,部分人会将这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谈情说爱之类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部分时间该如何利用,于是便出现各种娱乐活动来打发这段空白的时间。娱乐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看戏听曲、看电影、听“说书”、看书看报纸等等,花点钱来打发无聊的时间,这是中上层收入群体都能接受的事情,即便是最底层收入较少的老百姓,也会拿出一点钱,用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也能增长一些见识,毕竟现在不是满清王朝时期,那时候底层老百姓每天从早忙到晚都不见得一家人能吃饱饭,而现在,人们不但都吃饱穿暖,空闲时间也大大增加。看戏听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一直保存的娱乐生活,人们看的戏听的曲合起来就是戏曲,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在此之前,从事戏曲行业的人地位非常低下,几乎和农民、小贩的地位等同,但是在娱乐活动缺少的时代,戏曲是各个阶层都接受的事物,这也导致在和平年代戏曲行业的快速发展。不过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又能有多少钱,老百姓会花钱看戏曲戏曲无论怎么发展,发展的速度和现在的发展速度相差甚远,因为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老百姓的收入大大增加,收入增加,老百姓才会拿出钱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短短几年时间,中华帝国的戏曲行业犹如大爆发一般,一方面是因为从事戏曲行业的人员地位稍有提升,摆脱“贱民”身份,人们不会再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们,另一方面则是从事戏曲行业赚的钱比较多,所以吸引不少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一些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