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唯我中华> 分节阅读 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0(1 / 1)

注:汉军骑兵距离山海关比较远,起码在山海关的清军发现不到其身影,而信号传递是通过接力传递的方式,类似于烽火台隐藏在山海关镇东门区域的利刃特种兵拿起武器,迅速向镇东门靠近,在未发动进攻前,也发出信号,告知汉军骑兵,利刃要发动进攻。董向富收到来自利刃的信息后,迅速率领骑兵队伍向山海关冲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冲进山海关内。与此同时,已经来到镇东门附近的二十多个利刃特种兵,一人掏出两把左轮手枪,对守门的清军官兵进行点名。一把左轮手枪就是六发子弹,五十把左轮手枪就是三百发子弹,对弹无虚发的利刃特种兵来说,一发子弹就能消灭一个清军官兵。啪啪啪守在镇东门的十来个清军官兵被一一点杀,顿时镇东门大乱,通行镇东门的老百姓四散而逃。二十来个利刃特种兵兵分两路,一路守在城门下,一路走上城墙,城墙上还有清军。镇东门一侧城墙上的清军官兵听到底下有枪声,一看是有敌人进攻,赶紧准备下去支援,其中还有少部分官兵在后面拖拖拉拉,显然是害怕了。利刃特种兵向上走,清军官兵往下下,两者狭路相逢,却不是勇者胜。手持“单打一”步枪甚至是大刀长枪的清军官兵加快速度向利刃特种兵冲来,妄想进行近身战,但是利刃特种兵不会给清军官兵这个机会,手中的左轮手枪直接开火,楼梯倒下一排清军官兵。前方子弹打没了的利刃特种兵,迅速低下头换子弹,虽然左轮手枪换子弹慢,但是经过训练,利刃特种兵可以在几秒钟内换上子弹。而利刃特种兵对面的清军官兵,看到前方的同僚都被打死了,吓得差点尿裤子,前面是噬人的子弹,后面是自己的同僚,真是进不得退不得,只能趴在地上,运气好点,子弹擦头而过,运气不好,被一颗子弹送下黄泉。作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重要性可想而知,山海关驻兵通常在三千人以上,只是大汉王国的出现,导致一部分清军被调走,但是驻守在山海关的清军依旧多达两千人,而东侧城墙上的清军官兵也多达两百人。十来个利刃特种兵对将近两百清兵,战斗的结果居然是利刃特种在三分钟内完胜清兵,过百清兵被击杀,数十个清兵逃跑,还有几十个清兵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镇东门从第一声枪声响起,将近五分钟过去了,这时候,山海关总兵才反应过来,派人去镇东门查看情况。与此同时,山海关东方远处也卷起滚滚烟尘,那是汉军骑兵在策马奔腾。第七分钟,慢慢有清军官兵向镇东门赶来。砰一声枪响,一个清军带队军官被击杀,军官的手下立马四散躲避,谁也没管那个倒在地上不知死活的军官。某处房顶,手持狙击步枪的特种兵见目标已被击杀,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的任务就是狙杀清军的高级将领或者中下层军官,。一声声枪响,代表一个个清军将领军官身死,群龙无首的清军官兵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更有胆小如鼠的清军官兵直接扔下武器,躲到道路两旁的房屋中。城门口的特种兵终于迎来了敌人,面对超出手枪射程且装备“单打一”步枪的清军,特种兵将手枪放下,转而将背后一直背着的步枪拿到身前,对着迎上来的清军,开枪。短短十多秒钟,枪膛中的五发子弹打光,对面的清军也倒下一大片,剩下的清军纷纷四散躲避,根本不敢向前冲,就算是军官在身后下令也没有清军官兵冲出来,毕竟道路上躺着的同僚就是他们的榜样。清军官兵只能拿着“单打一”步枪向镇东门方向开火,只是头都不敢露的清军官兵,子弹都打到天上去,如何能够击中前方的特种兵“驾”又一分钟后,汉军骑兵踏入镇东门,利刃特种兵顺利完成任务,无任何伤亡。第150章 燕京大乱汉军骑兵蜂拥而入,面对强大的汉军骑兵,驻守山海关的清军官兵不是投降就是夺门而逃,连山海关总兵都逃跑了,谁还会去抵抗汉军董向富带领汉军骑兵顺利攻占山海关,接下来便开始进行兵力安排,预防随时可能到来的清军。一天后,清廷得到山海关陷落的消息,万分恐慌,后路都被截断了,如何不恐慌一众满清大臣面如死灰,好似大清已经灭亡一般。前有狼后有虎,难道要依靠京营八旗和那个北洋陆军第一镇来死守燕京,等待英国人剿灭“短毛贼”这是在说笑吧,要是这些八旗子弟还剩下一点他们祖先的勇武,大清也不会落得个如此局面。就在一众满清大臣竭尽心思想办法的时候,翁同龢献上一条计策:陆路被堵死,我们就走海路,从天津坐船回东北。翁同龢的一席话让一众满清大臣茅塞顿开,是呀,陆路不通可以走海路,一样可以撤回东北,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其他满清大臣为什么没有去想海路,原因很简单,近代以来,满清多次被来自大海上的西方列强打败,割地赔款,受尽屈辱,虽然为了海防而建立起来一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可是清廷还是对海洋有一种恐惧感,所以一时间晕头转向的满清大臣们并没有想到海路。翁同龢最先镇定下来,而且作为李鸿章的老对手,翁同龢能够很快想到从海路走。随后慈禧便下旨,派人在天津预备船只,准备从天津乘船返回东北。不过清廷对海路依旧有抵触,能不从海路走绝对不从海路走,所以清廷还打算派兵进攻山海关,看看能不能把山海关从“短毛贼”手中夺回来,要是能够夺回来,那就继续从陆路撤退。满清现在驻守燕京的军队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京营八旗,共计两万余人;第二部分是北洋陆军第一镇,共计一万一千余人;第三部分是从直隶各地调集的绿营兵,共计一万四千余人。这三支军队战斗力都不高,已经烂在骨子里了,可是现在也只有这三个选择,清廷选来选去,最终决定派北洋陆军第一镇去进攻山海关,虽说北洋陆军第一镇的战斗力不见得有多强,但是也经过正规训练,装备先进的火器,战斗力起码比其他两个高,派北洋陆军第一镇去还有希望打败“短毛贼”夺回山海关。另外东北那边肯定这个时候也知道山海关被“短毛贼”攻占,也会派兵攻打山海关,到时候两面夹击,还是有很大把握拿下山海关的。慈禧的旨意下达没多久,“不情不愿”的北洋陆军第一镇集合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向山海关进发。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山海关被“短毛贼”攻占、后路被截的消息也传遍燕京,遂燕京大乱。“快逃啊,短毛贼就要打过来了。”“赶快逃跑,要是短毛贼打进燕京,咱们只有死路一条。”“逃往哪里逃后路都被短毛贼占了。”一时间燕京一片混乱。刚开始,燕京外城还好点,外城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汉人,他们也知道“短毛贼”来了不会对他们有太大影响,毕竟“短毛贼”自称汉军,汉人的军队,怎么可能对汉人下手,所以外城情况好好些。燕京内城可就不一样了,居住的大部分都是旗人,一旦“短毛贼”打进燕京,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下场会非常凄惨,不是直接被杀掉,就是干苦力干到死,他们可不想落得个如此局面。虽然之后传出清廷准备派大军攻打山海关消息,还有就算是山海关打不下来也可以走海路回东北的消息,让一些旗人镇定下来,但是这些和不愿意离开燕京的旗人无关。在一个一个消息的冲击下,一小部分旗人的精神终于崩溃了,狂性大发,想要在自己死前好好疯狂一把。“都是那些该死的汉狗,要不是他们,咱们大清的江山怎么会没了。”“大清的江山都是我们旗人的,你们汉人都是我们旗人养的狗,哈哈。”“杀杀杀。”已经疯了的旗人拿着大刀从自己家中冲出来,见人就砍,见东西就砸,也不管他是汉人还是旗人,他们此时已经彻底疯了,也分辨不出来到底谁是汉人谁是旗人,反正是人就砍,旁边人也不敢上去阻拦,就怕自己也被砍到,于是内城大乱。不过这些疯了的旗人还是按照身体本能向汉人最多的外城冲去,一路烧杀砍砸,进入外城。“杀杀杀,你们这些汉狗都该死。”“想要老子命,老子就先要了你的命,哈哈。”“杀神”降临外城,面对已经架在脖子上的大刀,习惯当旗人奴才的汉人,第一反应居然是跪地求饶。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眼睛泛红的旗人大笑着将跪地求饶的汉人砍死,无论男女老幼,上去就是一刀,片刻间,已经有几十个汉人倒在血泊中,却依旧没有汉人敢反抗,多年的奴性教育让这些生活在燕京的汉人彻底忘掉自己的尊严和勇气,伸出脑袋乖乖被宰。暗中看到这一幕的特工咬牙切齿,恨不得将这些旗人都杀死,可惜他们人数太少了,要是一露面,不但自己身陷重围,说不定还会导致更多的汉人被杀,他们更恨这些跪在地上求饶的汉人,汉人都骨气都哪去了杀戮在继续,没多久,就有上百汉人死在旗人手中,不过混乱也到此为止了,清廷派来几队官兵,将这些疯了的旗人用网抓住,带回去,而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汉人,却无人去搭理,急忙赶来的死者亲人,看到这一幕,瘫坐在血泊中哀嚎。“唉,大清是真的要亡了。”一些汉人大臣暗自叹气。而其他大臣却对死人没多少反应,反正死的大多数都汉人老百姓,死就死吧。距离一月一号上架只有两天,作者菌终于要熬出头了第151章 无路可逃“丁大人,三日已过,可想好”“本官我想好了,我愿意带领北洋水师归顺汉王。”说出这句话后,丁汝昌心中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丁汝昌说出这句话后,也就代表着满清所拥有的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健海军、广東海军四支海军舰队全部归顺大汉王国。大汉王国不费一兵一卒居然拿下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健海军、广東海军这四支海军舰队,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算现在不归顺,等到汉军解放全国后,这四支海军舰队也会投降。看看目前中华大地的局势就知道,预计不出半个月,汉军就会完全攻占南方除海楠、台弯之外所有区域,而北方区域,预计一个多月后也会被全部攻占,精锐尽失的满清根本阻挡不了汉军前进的脚步。更何况朱雀军团已经打进直隶,还有一支骑兵奇袭山海关,截断满清后路。得到这些消息的人再怎么笨也明白,满清要亡了,再跟随满清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只会跟着满清陪葬。等到中华大地被占领,失去陆地依靠的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健海军、广東海军这四支海军舰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还得乖乖投降。和最后迫不得已投降相比,若是现在归顺大汉王国,那待遇就是天差地别,各支海军舰队的将领明白这个道理,正好颜学义派人来劝说其归顺,这显然是重视自己,顺水推舟就答应下来。可能有人会对这些海军将领全部背叛满清归顺大汉王国感到好奇,别忘了,这些海军经常能够和外界交流,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思想较为开放,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汉人,对满清没有太多忠诚。拿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来说,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如今官至北洋海军提督。身为曾经太平军的一员,丁汝昌对满清自然没有多少忠诚,而对丁汝昌有提携之恩的李鸿章又被满清杀了,丁汝昌对满清的最后一点念想也没有了,归顺大汉王国顺理成章。另外情报部的特工也渗透进四支海军舰队,成功拉拢一部分人,对大汉王国掌控四支海军舰队有很大帮助。当然,四支海军舰队中也有各别对满清死忠的人存在,然后特工们用各种方法制造意外让其消失掉。出身情报部的万德荣在听到丁汝昌的回答后,明白自己此行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第一个任务成功了,那第二个任务也就容易许多,于是万德荣又对丁汝昌说道:“丁大人,我这里还有一个情报透露给您,只要您把握住这个机会,您在汉王心中的位置会更近一步,说不定未来海军统帅的位置就是您的。”“什么”听到万德荣的话丁汝昌惊讶一声,不过丁汝昌感觉到自己太激动了,赶紧平复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