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汌省年钢产量在1889年达到100万吨,并不是说要让源河市钢铁厂自己达到这个产量,那不现实,源河市附近区域的铁矿并不足以供应一个年产钢百万吨的钢铁厂,最开始颜学义计算源河市钢铁厂钢产量极限为30万吨,超过这个限制,源河市附近铁矿石就会被迅速消耗掉。要知道源河市附近这个铁矿只是一个大型铁矿的支脉,储量不到一千万吨,要是这边铁矿石被挖光,那就只能从更远的地方开采铁矿石运送到源河市来,炼钢成本增加不少,那还不如另选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方,再建立起来一座大型钢铁厂,这样就省掉很多麻烦了。这样的话,十年时间培养出来大批技术工人,再加上远比西方先进的炼钢技术,五年后四汌省年产一百万吨钢的目标也是可以达到的。实际上四汌省发展起来,一年也用不到一百万吨钢,顶多五十万吨钢就够了,为什么要使得钢产量达到一百万吨原因很简单,颜学义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放在一个小小的四汌上,他最终目的是要推翻满清统一全国,年产钢一百万吨对于偌大的中国来说也只是微不足道,等到一五结束后,就是颜学义发动新一轮扩张的时候,若是统一全国,每年一千万吨钢产量都不够。有了足够多的钢铁,就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得轻工业加快发展。机器设备主要都是机床制造出来,目前源河市有三个机床厂,第一机床厂是负责制造各种机床,第二机床厂和第三机床厂都是负责制造其他的机器设备。一五计划中,第一机床厂规模将继续扩大两倍,以满足四汌省对机床的需要,第二机床厂和第三机床厂也将扩建,同时再选别处分别建立三个机床厂,用来生产制造各种机器设备,以满足四汌省工业发展的需要。只有足够规模的机床厂,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各种机器设备,四汌省即将遍地开花的各种轻工业工厂都需要机器设备,四汌省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机器设备供需紧张的局面,或许等到四汌一五计划结束前后,才能得到改观。机器设备对即将大爆发的工业很重要,还有一种东西对工业也非常重要,那就是电。发电工业也属于重工业一种,目前发电工业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种,不过主要是火力发电。电很重要,电不但能够给人在黑夜带来光亮,更是因为电对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开始大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再一次大爆发。颜学义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颜学义,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能拉下,反而要领先于这个时代。一五计划中,要在四汌省各地修建多座火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同时建立起来一张遍布四汌省各地的电力网络,最少要将四汌省每一个城镇都连接到电力网络中,最终满足四汌省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实际上,在颜氏正式获取四汌省统治权后,就开始进行电力网络的铺设,几乎与有线电报线路同时展开铺设,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将电力网络铺设到四汌省各地,只是电力网络可比有线电报网络麻烦多了,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喜欢本书的朋友们请到支持作者,更可以加入本书交流群:,大家一起交流小说的情节。第九十五章 重中之重的军工业钢铁是发展工业不可或缺的,面对现在这种情况,颜学义要想保住四汌省这块基业,乃至推翻满清统一全国,和各大列强对抗,还有一种工业不可缺少,那就是军工业。军工业可以生产制造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起来一支强大的军队,去和敌人战斗,保卫家园。军工业就是工业实力转化成战争潜力的一种体现。一个国家别的方面可以不重视,但是军工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一旦不重视军工业的发展,那只能落后挨打,想想一方拿着大刀长矛,而另一方装备先进的步枪和大炮,无论前者的士兵再怎么英勇战斗悍不畏死,在后者先进的武器装备下,只有死路一条,清末历史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个结论,落后的满清在面对武器先进的列强,输掉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只能老实的割地赔款。再比如说颜学义自己,颜氏从一个资产不过百万的商业家族,到富可敌国的顶级豪商,若是颜学义没有提前偷偷发展军工业,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一支两万人大军,在面对满清官兵的围剿下,恐怕不是颜氏满门抄斩就是颜学义带着颜氏远离中国到海外避难。然而颜学义背地里发展起来强大的军工业,用军工业生产出来的先进武器武装出一支强大的军队,等到满清要对颜氏下手的时候,这支强大的军队突然出击,短时间里就占据整个四汌省,最后面对左宗棠率领的满清十五万大军,更是敢主动出击,击杀左宗棠,击溃满清大军,而汉军死亡重伤的人数却少的可怜,有汉军坐镇,满清短时间里不敢再有大规模行动。要是颜学义没有强大的军工业,只用和满清差不多的武器装备,或者只用大刀长矛武装起来一支大军,就算人数再多,也比不过统治一国的满清,最后只会被满清消灭掉。所以在颜学义的四汌一五计划重工业篇章中,钢铁工业的发展最重要,而仅次于钢铁工业的就是军工业,可见颜学义对军工业发展的重视。目前源河兵工厂生产并装备汉军武器有:中华1式步枪、中华1式改狙击枪、暴雨重机枪、雄鹰左轮手枪、60毫米迫击炮、75毫米野战炮、100毫米加农炮、手榴弹、地雷。正在研发的武器有:轻机枪、手枪以及更大口径的火炮。对汉军来说,轻机枪和手枪可以缓缓,但是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火炮才是他们需要的。就说上一次汉军一部在無山县长江流域阻截搭乘轮船的满清第二路大军,75毫米野战炮对几百吨的轮船伤害力太弱,要是没有100毫米加农炮的加入,恐怕轮船会轻松穿过几十门75毫米野战炮组成的防线,十几艘轮船中顶多会有一、两艘倒霉被75毫米野战炮留下,可是因为100毫米加农炮的加入,十几艘轮船只有两艘残破的轮船逃走,剩下的轮船不是沉了就是被迫投降,100毫米加农炮的威力不可小觑。这还是只有几百吨的轮船,要是变成上千吨的轮船,100毫米加农炮也不可能轻易将其击沉,当然,上千吨的轮船也不可能从长江水域进入四汌省。75毫米野战炮在轰击步兵的时候威力还可以,但是在攻城战中,轰击普通县城的城墙都非常费劲,而100毫米加农炮对面府城乃至省城的高大城墙也难以轰破,这个时候就需要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火炮。在四汌一五计划中,除了继续扩建的源河兵工厂,还将新建两家兵工厂,分别是诚都兵工厂和重庆兵工厂。源河兵工厂是研发和生产并重,只要颜学义需要的武器装备,都会进行研究制造,而诚都兵工厂和重庆兵工厂主要是进行生产,更明确的划分,诚都兵工厂主要生产手枪、步枪、机枪以及其配套使用的子弹,还有手榴弹和地雷等,重庆兵工厂则主要生产各类火炮和炮弹等。在诚都和重庆建造兵工厂显然有各方面的考虑。在诚都建立兵工厂,是因为之前丁宝桢担任四汌总督的时候就在诚都建立了一家兵工厂四汌机器局,1878年建成投产,若是没有发生颜氏占地为王这件事,在1884年这一年,四汌机器局能生产各种枪3050支,枪弹18万余发,铜帽628万枚,铅弹53万发,黑火药3万余公斤,是四汌机器局最高年产量。之后颜氏的崛起让四汌机器局彻底停工,毕竟四汌机器局生产出来的各种武器弹药非常落后,颜氏不需要。四汌机器局不但生产的武器弹药落后,连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不过四汌机器局却拥有一大批技术工人,这才是颜氏需要的,直接在诚都建立一个以生产枪支弹药为主的兵工厂,显然比较合适。至于在重庆市建造兵工厂的原因,在下一个章节中介绍。等到源河兵工厂扩建完毕以及诚都兵工厂和重庆兵工厂建造完毕,颜学义期望三个兵工厂每个月能够生产制造5000支步枪包括狙击枪、1000支各式手枪、200挺重机枪另外说一下,暴雨重机枪和马克沁的结构不会完全一样,步枪也是如此、200门60毫米迫击炮、80门75毫米野战炮、10门100毫米加农炮、2000万发各式子弹、20万枚各式炮弹、30万枚手榴弹、1000个地雷。从实战中来看,因为枪支射程比较远,可以在远距离打死敌人,汉军基本上没有几次和清军在几十米内交战,所以兵工厂手榴弹产量没有增加的太夸张,还有地雷,对于以进攻为主的汉军来说,用到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地雷的产量更小。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各种子弹和炮弹,这两种消耗品是制约汉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一旦没有了子弹和炮弹,汉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减,近战的战斗力甚至赶不上绿营兵。为了发展军工业,兵工厂如此大规模生产,耗资也是巨大的,幸好四汌省一切都是颜氏的,各种原料大半都不需要花钱购买,所以才能支持兵工厂扩张。不过军工业只是指生产陆军武器装备的兵工厂吗伤心,昨天收藏龟爬,喜欢本书的兄弟就来支持珩毅吧,珩毅拜谢第九十六章 造船业和海军现代军种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军工业当然也是要为这三个军种生产制造装备的。空军,源河市有一支不算空军的空军编制,只有不到三百人,他们的装备就是犹如庞然大物一般的飞艇。源河兵工厂飞艇分厂的飞艇制造技术已经成熟,能够生产出先进的飞艇,但是面对不产石油的四汌省也可以说储量少的可怜,不具备开采价值,飞艇不用内燃机而用蒸汽机这的确是一个大麻烦,不是说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飞艇不能用,只是比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飞艇差不少,所以暂时只能保持现状,只等以后占据有油田的地区后,再大量生产和使用飞艇。海军,海军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要想成为一个大国,海军必不可少,可是四汌省是内陆,不靠海没有海岸线呀。不过有解决的办法。当初满清第二路大军妄想乘坐轮船进入四汌省内部,起码到重庆市的位置都能够通行五百吨左右的轮船,而且后世在重庆市区域有多个造船厂。想到这些,颜学义在四汌一五计划中就写到,要在重庆市区域建立两个造船厂,建造五百吨以下的轮船,还要设计建造五百吨级的炮艇,同时建立海军。在这里就可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在重庆市建立一个兵工厂了。重庆兵工厂不但要生产各种陆军用的火炮和弹药,还要生产炮艇用的舰炮以及鱼雷和水雷,因为造船厂都在重庆市区域内,按照就近原则,兵工厂也建在重庆市,这样就省掉远距离运输的麻烦,特别是铁路没有贯通的情况下。当然,在重庆市这段长江流域建立造船厂只能算是微型造船厂,汉军的第一支海军也只能称为微型海军或者水师,而且前期因为没有炮艇,只能在民用轮船上训练,还是只能在狭窄的长江水域中训练,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一支海军了,连真正的大海都看不到。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无到有建立造船厂,从无到有建立一支海军,这就是一颗颗种子,等待生根发芽,等到颜学义大手一挥,整装待发的汉军将士收复被满清占据的土地,得到出海口,那时就是造船业和海军真正发展的时候了。预备建立造船厂和海军,这是1884年颜学义将四汌一五发展计划拿出来后才开始进行的项目之二。工业部和军事部的行动非常快,在四汌一五计划下达几天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源河市之所以叫源河市,就是因为源河市靠近源河,从而源河市工业发展不缺少水资源。在源河市岸边,有一个小的可怜的工厂,或者称之为“小不点造船厂,”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这个“小不点造船厂”的厂长加工人总共不到十人,有时候厂长也要干工人的活,有时候工人也会变成船只设计师,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小不点造船厂”的厂长就是“颜家堡小学”第一期学生孟凡轩,“小不点造船厂”的这几个工人都是孟凡轩曾经的学生,被孟凡轩想要建造航行在大海上的钢铁巨舰的梦想所吸引,加入到孟凡轩的队伍中,一起朝那个方向努力,他们曾经是孟凡轩的学生,现在依旧是孟凡轩的学生,说不定几十年后他们都会成为杰出的舰船设计师。数年时间里,在颜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