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宋知言不那么古怪,赵二娘没接他的话茬,转而询问起他怎么会来在此处。宋知言会告诉未来的大姨子,赵三娘好些日子不搭理他了,他是听说赵三娘今儿个会过来,特地过来堵人的吗“二娘姐应该也知道,咱家是开文具铺子的,平日里就做些笔墨纸砚的小生意。前几天听四娘妹妹说,宁国人爱用羊毛制笔,制出来的笔可比咱卖的兔毛笔好使多了。我听了就想制几支羊毛笔出来试试,看是不是真那么好使。这不,我就过来挑些羊毛,打算拿回去当材料。”宋知言煞有其事道。其实,宋知言只负责销售成品的笔墨纸砚,至于制造,那是由赵四娘家作坊负责的,两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这会儿咸吃萝卜淡操心,居然揽下了制笔的活计,这是想干啥平时就没见他这么积极过,还真稀奇。初来乍到的赵二娘可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只当宋知言所说是真,还很热心地帮他挑选了好一会儿羊毛。宋知言投桃报李,热情地邀请赵二娘一起去下馆子。还真别说,俩人相处得挺愉快的,吃完了饭也没散,跑去逛了大半日街。眼见夕阳西斜,他二人方才挥手道别,不过他们已经约好了,明儿要去逛另一条街。虽不知道赵三娘知道后会作何感想,但一路随行的赵思源在宋知言终于滚蛋后几次想要开口,劝说大小姐远离满口胡柴的宋知言,可碍于自己的身份,这个口实在不好开。就在赵思源三缄其口时,赵二娘开口了,先是让车夫将车驾去城南,然后对赵思源道:“小赵,现如今你是住在嘉善街的宿舍里吧劳烦你大半天了,实在对不住,得赶紧送你回去才是。”原来赵二娘坐上车后静下来想想,才发觉自己挺不靠谱的。说好了参观羊毛作坊的,结果就进城了,还四处游荡了半天。自个儿倒是乐呵了,却连累原本安坐作坊的赵思源在外奔忙半天,心中很是过意不去,便打算先送他回去休息,以此来弥补一二。陪同赵二娘本就是东家布置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别说赵二娘只是逛街,她就是要上天,自己也得奉陪到底,这是本分。因而,赵思源说什么也不肯先回去,坚持要护送赵二娘回家,觉得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使命。奈何赵二娘看上去温吞,其实性子里有些执拗,任赵思源如何劝说,她还是固执己见,先将赵思源送回了住处。如今赵四娘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员工福利也越来越好。对于没有住处的员工,他们家会提供一定的租房补贴,如果是符合条件的老员工,还可以申请宿舍。说起来,赵四娘家的宿舍分了好几种。最常见的是八人间,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摆上四张上下床,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这种宿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也只能是个睡觉的地方这里面专供试用期的员工住的。比起八人间,四人间的条件要好上很多,尽管同样是上下铺,可下面不再是床铺而是书桌和书架,旁边还配有衣橱。这种设计完全就是赵四娘前世宿舍的翻版,由她照抄而来这里面专供正式员工居住。除去以上两种集体宿舍外,还有单人宿舍。这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家具全都齐备,还相当精致。赵思源算是中层管理者,分给他的就是单人宿舍,还是位于城中繁华路段的那种,无论是住宿条件,还是地理位置,都相当不错。正文 第三百八十一章 廉价酒水只不过,宿舍再怎么不错,那也是宿舍,肯定不如家里自在。还拿赵思源来说吧,他的小窝虽然舒适,可他所在的小院远不止他一个住户,那里配套的公共灶间、公共澡堂以及公共茅房却只有一个,因而不得不和别人合用,这里面就有诸多不便。今日赵思源直接从外头回来,自然吃不上羊毛作坊里供应的晚餐,要想填饱肚子就得自行解决。赵思源拿了一把粉条去灶间,原打算随便煮煮凑合一顿的,结果发现这会儿正值晚饭时分,四个灶台没一个是空着的。虽说在里面忙晚饭的人大多是赵四娘家的员工,他都挺熟的,可到底厚不下脸皮,去和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共用一个灶台。是以,他还没进门,就败退了回来。“小源,你这是还没吃饭呢哎呀,粉条有啥好吃的走,咱们去福源家搓一顿”喊住赵思源的人名叫陈明才,在赵四娘家的酒坊上工。因为酒坊和百食坊离的很近,两人早几年就认识了,前不久分到了同一个宿舍区,他们之间就越发亲厚了。陈明才没啥爱好,闲来就喜欢喝上两口,这会儿看见赵思源还不曾做饭,就力邀他去福源饭食。吃饭倒是其次,主要是想上那儿喝上两杯,体味一下人生。赵思源在外头跑了大半天,早就饥肠辘辘,再看一眼手上干巴巴的粉条,寻思着自做的晚饭怕是遥遥无期,对陈明才的邀约就有些心动了。只是他孤家寡人一个,自然没有什么负担,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但陈明才不同,他可是有家室的人,哪好说出去浪就出去浪呢赵思源瞄了一眼灶间里头,犹豫道:“嫂子她”能放你去外头吃香的喝辣的“没事儿,她不会说啥的”陈明才说着就朝他媳妇吴麦花儿大声喊道:“你煮的够你自个儿吃就行,我的那份儿你就别煮了,今儿我和小赵出去吃”“晓得啦”吴麦花当即应了,又叮嘱道:“酒喝多了伤身,少喝点儿哈”话说,这个吴麦花不是本地人,几年前她的家乡遭灾,只得跟着家人出来逃难。之前吴家十几口人挤在城北的窝棚里,日子过得甚是艰难。后来吴麦花姐妹几个相继进了赵四娘家的食铺里做工,家里的日子才稍有好转。再后来,吴麦花经人介绍,嫁给了同事陈明才。因为陈明才也是外乡来的,在这儿没房子,两人只好申请宿舍住。像这种夫妻二人都在赵四娘家做工的,赵四娘家会优先照顾,就把夫妻俩的宿舍安排在了各项指标都不错的嘉善街。稳定的工作,舒适的住处,小夫妻俩的日子可算是过起来了。不过宿舍到底不是自己的,吴麦花住着总觉着不安心,就一心想要盖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为此,她吃不舍得吃,用不舍得用,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文用。赵思源就奇怪了,心下嘀咕着,以前陈大哥要出去喝个小酒,陈家嫂子就是不拦着,肯定也要唠叨上半天,她今儿个怎么就这么痛快地答应了呢酒桌上,赵思源问起缘故,陈明才就说,他媳妇儿原本心心念念要盖房,当然要变着法儿地攒钱,如今改变主意不盖房了,手头自然就敞开了。“不是说地基都选好了吗怎么就不盖了呢”赵思源奇道。这个嘛,前几日陈明才他爹过寿,他就领着媳妇儿回了趟老家。在那儿,他媳妇儿刚透露了点盖房的口风,他娘和他几个妹妹就迫不及待地表示要搬来一起住,感受一把城里人的生活。讲真,尽管是亲娘和亲妹,他也不得不说,她们可不是啥省油的灯,他见了都觉得头疼,更何况是他媳妇儿。一听说新房盖好后,婆婆和几个小姑子就会杀过来,他媳妇儿顿觉心累,后来索性就绝了这个念头。不过,这也算是家丑了,哪怕自己和赵思源关系不错,陈明才也不好意思实话实说,只道是他夫妻二人觉得住宿舍更便宜,没必要大费周章地盖房,就改变了主意。赵思源看着陈明才那副尴尬的模样,哪里还不知道这里面肯定另有内情。只是人家不愿意说,他也不好刨根究底地去问,善解人意的他主动开始转移话题。他俩所在的福源饭食,就是之前赵四娘经常光顾的那一家。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里不再是当初那个两间宽度的小铺面,如今它把左邻右舍的铺面都合并了,足足有六间宽度。饶是如此,这里依然是顾客盈门,经常会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福源饭食如此受欢迎,固然是因为里面的饭食品种繁多、价廉物美,但最重要的是因为这儿卖酒,卖一种别处没有的酒苦老酒。光听这个接地气的名儿,就能猜出这种酒肯定难登大雅之堂,九成九是廉价酒,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话说,经过姜荷莲子的干预之后,如今赵四娘家很少会酿低度酒了,酿的基本上都是高度酒。酿完高度酒后会剩下不少酒渣,原本这些渣渣是送去喂猪的。可赵三娘每回见那些猪吃得醉醺醺的,就觉得里头的剩余价值尚未全部榨干,深以为还有再利用的必要。于是,很敢想的她就把酒渣拉过来回炉再造,翻炒过后,再酿一遍。结果,还真让她酿出了酒来。只是这种酒色泽发黑,略带苦味,她实在不好意思给它贴上美酒的标签,就实事求是地给了它个“苦老酒”的名字。老实说,苦老酒不见得有多么好喝,可它胜在便宜呀在幽州,哪怕是最劣质的酒,里面还掺上了水,一碗少说也得要三文钱。而一大碗浓黑焦苦的苦老酒原浆,不带任何水分,就只要一文钱这价钱,甚至比街边的劣质茶水还便宜。对了,在福源饭食一次消费十文钱以上,就免费赠送一碗苦老酒,这就相当于不要钱了。正文 第三百八十二章 姑侄对掐拥有如此明显的价格优势,苦老酒自然在贫民云集的福源饭食迅速推广开来,进而备受追捧。其实,福源饭食生意好到爆,还有个不可或缺的缘故,那就是这里是个八卦的好场所,很多客人就喜欢来这儿听八卦讲八卦。就拿陈明才来说吧,他在酒坊工作,完全可以用更优惠的员工价购买到苦老酒,根本不需要为了买酒而特地跑来福源饭食。可他就是爱这儿的氛围,爱来这儿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听着八卦。这不,陈明才正和赵思源聊着天呢,聊着聊着,就竖起耳朵听邻桌的大嗓门讲八卦了。其实不只是陈明才,绝大部分客人都被那大嗓门所讲的内容给吸引住了。一时之间,除了零星的讨论声,整个福源饭食里就听见那大嗓门的讲话声了。所讲能够受欢迎到如斯地步,不消说,这里面定然夹杂了不少广大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桃色段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会儿讲的就是瓦子巷柳家的事情。据称,柳家这两天闹出了人命,那里都炸了锅了。客观地讲,像瓦子巷那种肮臜地方,折损人命那是在所难免的,几乎每天都有姑娘因不堪折磨而殒命。可柳家有些不同,他家虽也是靠家里头养着的姐儿赚钱,却从不无故折磨那些姐儿,绝对称得上业界良心。这样的“好”人家,居然闹出了人命,可就有些稀奇了。不过再稀奇的事儿,也就只能吸引广大吃瓜群众的眼球一时。由于事不关己,大伙儿只当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没事八一八,很快也就忘了。路人可以遗忘,这八卦辗转传到姜荷莲子耳朵里后,她感叹了好久,久久难以忘怀。原来,在柳家殒命的这人姜荷莲子认识,不是别人,正是肖云裳。尽管姜荷莲子这辈子就和肖云裳打过一回照面,接触有限,但上辈子她可是和肖云裳做过“姐妹”的,没少被这个妹妹坑过,总的来说,肖云裳也算是她的老熟人了。听说肖云裳在柳家混得风生水起,怎么就死了呢姜荷莲子甫一听闻,挺纳闷儿的。此事说来话长。想当初,杭清溪把厉氏和肖云裳打包送去窑子里。年老色衰的厉氏自然是滞销货,如果不是杭清溪白送,老鸨柳大娘压根儿就不会要,而肖云裳虽不会说话,倒是凭借过硬的技术一炮而红。话说,柳大娘也算是人性未泯了,在她手下的姐儿每做一笔生意可以留下一点抽成,日后也能有些依仗。因而,她家的姐儿不像别家的那样消极怠工,都很热衷于拉生意。凡事有利有弊,这样一来,柳家的姐儿们经常会为了抢生意而对掐。肖云裳初来乍到,就为了争生意而和其他姐儿大撕过几场,尤其和一个名叫月姐儿的闹得很不愉快。不过,没过多久,肖云裳就在厉氏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勾搭上了柳大娘的二儿子柳大彪。勾搭之初,肖云裳每晚还得去做几单生意才能交差,到了后来,柳大彪被她哄得五迷三道的,她就彻底不用做皮肉生意了。如此一来,肖云裳算是解脱了,可柳家的其他姐儿还得接着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他姐儿对肖云裳,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说到底,柳家的几个姐儿都是可怜人,抢生意不过是为了生存罢了。明明肖云裳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但凡有些肚量,就该放下之前的那些个破事儿不再计较,可她偏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