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招呼之下,不光赵四郎磨磨蹭蹭地挪了过来,连带着那对慈父慈母都颠颠儿地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个看好戏的赵三娘。得人全聚齐了。赵四娘便当众宣布道:“从明天起,你们兄弟俩就给我去临街洪老夫子的私塾报到。把那些启蒙书给我背背牢。明年春天,我会送你们去陶山书院读书”“陶山书院”只听院子里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要知道陶山书院由文采斐然的孝章太子一手创办,乃是幽州数一数二的书院,就算是姜氏这种目不识丁的妇道人家都听说过它的大名。即使知道这段日子里赵四娘一直在打听好书院,可谁都没有想到她真能弄到陶山书院的名额。赵三娘狐疑道:“四娘,我可听说要进陶山书院,必须经过层层选拔,选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杰。可三郎和四郎,他俩”后面的话咱就不说了,要是那俩货能进陶山书院的话。肯定是老天爷的眼睛瞎了。赵四娘微带嘲讽道:“放在以往那肯定是不行的,可如今这世道,只要有钱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书院也是一样。”其实。虽说如今世风日下,陶山书院的入学资格也随之降低了一些,但总的来说它的门槛依然很高,能进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要有些真才实学。像赵四娘家这种暴发户,想靠砸钱把“不学无术”的孩子砸进去,在其他书院或许可行。在陶山书院却绝对行不通。其实这两个名额由神通广大的苏记友情提供,赵四娘没花一文钱。不过这个实话是不能告诉家里人的,只听赵四娘胡诌道:“一个人五千两,两个加起来正好一万整。钱已经交了,去不去由你们自己决定。”众人抽了一口冷气,异口同声地问道:“能退吗”看到赵四娘很肯定地摇了摇头,众人均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差点脚下一滑集体摔倒。过了良久,就听最先回过神来的赵三娘面无表情道:“三郎,四郎,跟着二姐走,二姐带你们买些笔墨纸砚回来。”话到此处,她的表情渐渐狰狞,咬牙切齿道:“你们要是不把那一万两本钱给我读回来,看我不拧断你俩的脖子”赵三娘这话是针对赵三郎兄弟俩说的,可她的眼睛却死死盯着赵四娘。赵四娘觉得背后的白毛汗都出来,感觉自家二姐其实是想拧断她的脖子才对。怎么办赵四娘好想脚底抹油马上溜。就在此时,救场的人来了。只听后门外传来一阵拍门声,赵四娘忙转身将长凳搬开,抢着去开门。“程昱,这一大清早的,你怎么来了”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程昱,赵四娘诧异道。“三小姐,我是来向你交差的。”程昱一脸兴奋道。“交差”赵四娘奇道。只见程昱将身一侧,赵四娘这才注意到,程昱不是一个人来的,门外还站着一个青年。那青年手上牵着一根绳子,上面穿着一串小萝卜头。“这是我的表哥朱鸿程,至于这几个小鬼,就是百味堂里少东西的罪魁祸首”程昱解释道。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小贼哪来这话说的,搞得赵四娘一头雾水,不过她还是立刻把一行人引进了堂屋,让姜氏给他们端碗热汤来暖暖身子。不管怎么说,初冬的早晨还是很冷的。程昱哪里还顾得上喝汤,忙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原来程昱总是觉得成本骤然增加三成,这事有些蹊跷。在得到赵四娘的首肯重回百味堂后,便开始留意起铺子里各种食材的消耗情况来。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铺子里的好些食材都会在第二天少上一些。尽管缺失的数量很少,不怎么明显,可留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尤其是在前天下晌离开之前,他把铺子里的面粉过了一遍称,待到昨天早上再称一遍,结果发现少了三斤后,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想。于是,昨晚他就把他表哥叫上,一起来逮小贼。这对表兄弟之所以称为那偷东西的人为“小贼”,是因为他每次偷的数量都极少。可兄弟俩没想到的是,这贼还就是实实在在的“小贼”居然是五个十来岁的孩子,其中还有一个女孩。“这群小贼,一看就是惯犯。百味堂那么大一个铁锁,他们用根铁丝就撬开了,还没在锁上留下一丝痕迹,怪不得咱以前都没能发现。不光这样,腿脚还忒利索,我和表哥两个大人一手一个,就只抓住了四个,竟然让一个给跑了。问他们另一个同伙家住哪里,一个个都不啃声。”程昱愤愤道。赵四娘给了同情心泛滥的姜氏一记眼刀,制止住她想要上前给那些孩子松绑的行为,转头朝程昱笑道:“能有你这样有责任心的好伙计,是咱家的福气。这样吧,你和朱大哥为了咱百味堂也累了一晚上了,先去赵家铺吃个早饭,然后就回家好好歇息吧从明儿个起。你也不必再回百味堂了,就直接去同福茶馆,跟在佟掌柜后面好好学。”程家就在这附近,程昱当然知道这位佟掌柜是有三十年经验的老掌柜。跟着他学肯定受益匪浅。于是忙不迭地应了下来,可当他看到那几个孩子,虽然恨他们手脚不干净带累了自个儿,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忍,试探道:“要把他们送官吗”看到这四个满身泥垢的脏小孩。个个青着一张脸,真跟那刚从泥里面拔出来的小萝卜头似的,赵四娘就觉得脑仁子疼,只得苦笑道:“我再琢磨琢磨吧”“怪可怜见的。估计也是活不下去了,要不然谁家能让自己的孩子三更半夜来弄那些三瓜两枣的回去反正加起来也没多少,就放了他们吧”前脚送走了程氏兄弟,姜氏后脚就劝赵四娘放了孩子们。赵四娘忙给赵永忠使了个眼色,意思很明显:麻溜的,赶紧把这滥好人给我弄走尽管赵永忠也很赞同姜氏的提议,也想放了这些娃。奈何小闺女有命不得不从,就只得拉着姜氏去了前面。不等赵四娘开口,赵三娘就连珠炮似的抢先问道:“说说吧,姓啥叫啥家住哪儿,为啥要做偷儿,还有你们那同伙现在何处。”说起来,之前褚小楼来她家偷小白的饭食,当时赵三娘强烈要求赵四娘放过,由此可见她不是一个不肯通融之人。然而,这几个孩子不同。他们的行为比褚小楼恶劣太多,居然敢撬锁头了,这要发展下去,长大了不得成了江洋大盗送官还不至于。但必须得把他们的父母找来,对他们进行一番深刻的教育。哼,就算是被父母用鞋底抽,那也是活该然而愤愤的赵三娘问了半天,可这几个孩子就跟河蚌似的,一个个紧闭了嘴巴不吭气儿。“说呀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有胆儿做没胆儿认啊”恼怒不已的赵三娘拍着桌子。高声斥责道。赵四娘复又仔细打量这几个孩子一遍,只见这几个孩子都低垂着眼皮,个个神色木然,任凭赵三娘再怎么高声咆哮都丝毫不为所动。她琢磨着这几个人八成都是老油条了,言语的斥责吓唬不到他们分毫,可她又不想动手为难小孩子,一时还真拿他们没辙。“四娘,既然这几个孩子老冲百味堂下手,那他们家估计就在那一带。要不,我把他们领到百味堂周边的几个里正面前,让他们帮帮认认”赵三郎主动请缨道。一想到从明儿开始就要开始暗无天日的读书生涯,赵三郎的脑仁子就一阵又一阵地抽痛。至于待会儿去买啥笔墨纸砚啥的,他光是想想就觉得烦心。与其这样,还不如带着这几个人四处溜达溜达。赵三郎那些小心思赵四娘还能不知道,不过她见赵三郎说到“他们家估计就在那一带”时,中间有个孩子神色微动,心想着赵三郎这法子说不定还真可行,于是就点头答应了。就在这时,滥好人姜氏又跳了出来,把端来的四碗鸭血粉丝汤和几笼包子放到桌上,劝道:“先别急着赶路,让孩子们把早饭给吃了再说。”“是呀,你们都吃了早饭,可人家孩子还饿着肚子呢又要把孩子往城北带,饿着个肚子哪能顶得住外面的寒风呀非生病了不可。”跟在姜氏后面的赵永忠也劝道。他一边劝,还一边往桌上加了两盘油酥烧饼和一碟切开的咸鸭蛋。吃早饭那不得把绳子给松开才成啊你俩四只耳朵都没听说,这串小萝卜头跑得比兔子还快吗绳子一松,还不立刻消失啊赵四娘坚决不同意。然而,没看到吃食还好,一见到那些香喷喷散着热气的吃食,那些小萝卜头的肚里就一个接一个地唱起歌来,让人听得又好笑又心酸。再加上,这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爹娘实在是太能念叨,无奈之下,赵四娘只得让赵三郎找绳子捆住小萝卜头的腿脚,这才把他们手上的绳索解开。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萝卜头这些双手重新获得自由的孩子们望着满满一桌香气四溢的早餐,似乎是怔愣住了,竟然不知道动手去取。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反应过来,一把冲到桌前,争着抢着把早点拼命往怀里扒拉。直到桌上的早点被一扫而空,各人才摁住装有鸭血粉丝汤的大碗,狼吞虎咽起来。包子和烧饼就算了,居然把切开的鸭蛋也往怀里揣,赵四娘表示有些接受不能。不过看他们那跟乞丐有得一拼的打扮,又觉得释然无所谓了,与其担心鸭蛋里的油会弄脏衣服,倒不如担心衣服会把鸭蛋给弄脏了。看到这些孩子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早饭,赵四娘心道:且不说之前失窃的财物了,就在刚刚又赔了一顿早饭,损失这么惨重,怎么也得打听出个子丑寅卯来不是可不能让人半路给跑了,得加派人手来看守才行。于是赵四娘就从前面叫了一个人高马大的伙计来,让他跟着赵三郎一道把人押去城北。好不容易送走了那些烦心的家伙,赵四娘打算好好休息休息。可谁知她回笼觉还没睡醒呢,就被人从被窝里挖了起来。出门一看,得早上送走四个小萝卜头,这会儿院子里居然又来了一大串。赵四娘仔细数了数,居然有十四个之多她也不说话,幽幽看向赵三郎,意思很明显:求解释办事不利的赵三郎轻咳一声,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今早把这些孩子带到百味堂之后,还没来得及去请附近的里正,就有前来就餐的客人道出了他们的来历,甚至还有人说出了他们现在的住处。有了这些重要线索,再三盘问之下,终于撬开了他们的嘴。原来,这些孩子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以前就跟着一个老乞丐住在百味堂所在的破庙里,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今年春天的时候。老乞丐死了,少了庇护的他们没几日就被几个泼皮无赖抢去地盘,被迫离开了破庙。幸而当时已经开春,在府城里四处流浪的他们倒也没被冻死。靠着行乞外加偷鸡摸狗,一直混到秋天。然而入秋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他们就想起了那个曾经的家。可回来一看,破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崭新的小饭馆。熟门熟路的他们很快就发现出,饭馆里面就只有白天有人,到了晚上就无人看守。他们中正好有个人得了老乞丐开门撬锁的“独门绝学”,于是就打起了百味堂的主意。不过小心谨慎的他们害怕会被发现,更害怕失去这个还算稳定的食物来源,于是每天晚上仅盗取少量的食材。谁知遇上了心细的程昱,这才露出了马脚被抓了回来。对于这套说辞的可信度,赵四娘持保留态度。不过这会儿她实在没空追根究底,她更关心的是为啥要把这十四个小萝卜头带回来。赵三郎临走之前她有说过,让他把这几个孩子的恶行告诉他们的家长。让家长好生管教。后来既然发现他们是孤儿,那就口头教育一番后把人给放了就是。如今把带这么多人回来,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赵三郎解释道:“除了早上来的那四个,他们还有十个同伴,如今这些孩子就挤在一个废弃的土窑里。早上那些孩子不是把能带走的早点都揣兜里了吗原来他们不是为了留着自己吃,而是想把早点带回去给同伴吃。那么多孩子,每天就只能靠从百味堂里拿出去的几斤米面糊口,根本就吃不饱,个个饿得不行。再者,眼见天气越来越冷。前一天晚上煮的糊糊放在窑洞里到了第二天早上能冻成冰坨子,那里整个就一冰窖。要把他们留在那里不管的话,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挨到第二年春天。所以,我就把他们给带了回来。”赵四娘闻言。不由得微微蹙眉。坦率地讲,她并不愿意收留这些孩子。因为他们可不是单纯的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