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6(1 / 1)

道,你爹原本就喜欢那外室,如今肯定越发爱重,难保不会为了给她腾位置对你娘下手。你可得看紧了。”赵四娘的这番话信息量实在太大,过了好一会儿,赵二郎才慢慢消化。尽管他觉得难以置信,但还是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赵四娘见赵二郎一脸老实相,和他的三叔如出一辙,就忍不住劝道:“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这么防着也不是回事儿,不如把这事儿同你娘和你哥他们挑明了,该闹就闹,该打就打,给那外室个深刻的教训,也给你爹看看你娘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让他不敢下黑手。”赵二郎闻言,低着头想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低声道:“四娘,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是为我和我娘着想才说出这些法子。不过如今我大哥卧床养伤,大嫂又有孕在身,家里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这事儿还是过段日子再说,总归我小心提防着就是了。”赵二郎所说,别的倒还罢了,当赵四娘听到“大嫂又有孕在身”这几个字时,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差点儿就把实话脱口而出。不过想到赵二郎才十三岁,这年纪放前世还在上小学,实在不应该接触成年人之间的话题,就硬忍着没说。“刚给你的那件衣服里头夹着张一百两的银票,是姜家姐姐给你的,你可要收好了。”自觉该提醒的都提醒得差不多了,赵四娘便悄悄告诉赵二郎,宋氏给他做的那件秋衫里内有乾坤。“不、不成,这、这钱我不能要。”赵二郎听说手上这件衣服里竟藏着面值百两的银票,都吓得结巴了,甚至连衣服都不敢要了,直往赵四娘手里塞。“这是姜家姐姐为了报答你的救母之恩,表示的一点儿心意。你放心,如今她家的家底够厚,这一百两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倒是你,就该把这钱收好,做聘礼也好,做本钱也好,为自己谋划一番。要知道,家里本就对你不怎么上心,现在又来个肖家,以后你成家立业怕就更难了。”见赵二郎这实诚孩子还是不肯收,赵四娘又道:“就算不为你,为你娘和你妹,你也得把这钱留下。别忘了,你爹他不可靠。”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二郎才肯收了下来。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难言之隐交代完赵二郎,赵四娘见不请自来的张和泉一直在不远处徘徊,想过来又不敢过来,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便主动走过去询问道:“张叔叔,你可是有什么话要同我说吗”张和泉看了一眼远处的赵永孝,咬了咬牙,开口道:“四娘,你还记得吗之前有段时间,赵家铺一直通过我从唐记订购陶瓷。”赵四娘点点头,答道:“不错,只是那家唐记窑场不是倒了嘛那应该是五月末时候的事儿,我记得那阵子为了找着别家来代替唐记,我还特地跑了好几家窑场,最后好不容易选中了府城附近的一家,一直合作到现在。”话到此处,赵四娘心念一动,说道:“难不成唐记重新开始烧窑了要真是这样的话,冲着张叔叔的面子,咱家静海这一块要用到的陶瓷还从唐记订”张和泉没想到赵四娘如此给自己面子,心下一阵感动,勇气顿生的他终于敢把一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说出来了:“自打唐记倒了之后就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现如今他家的窑场还空在那儿。我是听说那么大一个窑场,如今作价三十两就肯出售,心里就动了念头。只是三十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唐家人还要求用现银一次付清”“你是说你想要接手唐记”看到张和泉红着脸点了点头,赵四娘斟酌了半天,说道:“张叔叔,我知道你之前在唐记干过好几年,懂得不少烧窑的技艺。只是要经营好一家窑场,光凭那些技艺怕是还不够,更何况怎么说呢,唐记出品的陶瓷大部分品质欠佳,那还是在有几十年经营窑场经验的唐家人指导的情况下。要是换上没有什么经验的你,只怕说实话,我不怎么看好你这打算。”赵四娘所说的话虽然直白。甚至有些打击到了张和泉,但他知道赵四娘没有敷衍他,确实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才拒绝的。既然对方肯认真听他说话,他也不藏着掖着。便把底牌亮了出来:“四娘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了唐记的问题所在。他家正是由于烧窑的技艺不过关,烧出的次品太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才经营不下去了。而我之所以敢接手。是因为我和唐记原来的大师傅交情很好,我有足够的信心能说服他再次出山,到时候一定能够烧出很好的成品来。”唐记的大师傅赵四娘怎么听怎么觉得不靠谱呀唐记没倒的时候就是这人带领着烧的窑吧,烧了一堆堆只能在码头上凑合着用的“歪瓜裂枣”,没道理老板换成张和泉,他那烧窑的技术就蹭蹭蹭直往上涨呀就算张和泉人品比唐家人好,可技术这玩意儿,光拼人品可不够啊赵四娘虽然没说话,但张和泉看着她那灵动的眼珠,大概能猜出她心中所想。忙道:“那位大师傅是当年我还在唐记上工的时候结识的,平日对我颇多照顾,就连我的这门亲事也是他从中牵的线。只是在我离开唐记后不久,唐记的东家就过世了,窑场就传到了少东家手里。那位大师傅虽然烧窑的水平一流,但他不大会说话,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少东家,没多久就被辞了。唐记少了这根顶梁柱后,才慢慢开始走下坡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差劲儿。”赵四娘闻言。转头看了一眼正和她爹聊天的赵永孝后若有所思,良久方道:“你也知道,咱家是做吃食生意的,对窑场方面一窍不通。你这个提议虽然不错。但一时之间我实在是难以决断。这样吧,今天实在不方便,咱们还是改天再详谈吧你看这个月十六怎么样你那天要是能抽开身,就来一趟府城城东的春华堂。”张和泉闻言大喜,忙不迭地点起了头。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为人知的顾忌,便低声求肯道:“四娘。这事儿嗯,这事儿吧,你先别”李家人虽然和善,但身为赘婿张和泉肯定会有他的难处。前世时,赵四娘的亲叔叔就不顾她爷爷的反对,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婶婶一家不说有多好,但人还算过得去,可叔叔的辛酸她也看在眼里。因而,她颇能理解张和泉的苦衷,便接口道:“对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谈得成,咱先就别告诉家里其他人了,省得让他们烦心。”张和泉闻言,松了一口大气。再三谢过后,方才和赵永孝叔侄一道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赵四娘就带着赵永忠回了府城。其实赵永忠很想回一趟老赵家,很想见一见多年未见的大哥,很想知道他大哥是否真如赵四娘所说的那么不堪。这倒不是赵永忠信不过赵四娘,对她所说的有所怀疑。只是这么多年来赵永业在他心中一直是好大哥的形象,这种形象甚至已经刻入他的骨髓。如今这形象一夕之间就倒塌了,他当然很难接受,下意识地就想要回去求证一番。就在赵四娘被他爹磨得没有办法,心一软要答应时,杨氏站了出来,坚决阻拦。那肖家可是有着为了几亩地就取人性命的前科,难保不会眼红四娘家的家业下狠手,这就够让人胆寒的了。再加上,四娘家为了袁家那孩子可是大大得罪过肖家的,那些禽兽还不得下死手呀明知道老赵家里窝藏着一堆禽兽,凡是脑子没坏的躲都来不及,居然还送上门去,这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任凭赵永忠怎么做小伏低,杨氏就是三个字没商量女婿对阵丈母娘赵永忠完败。值得一提的是,赵永忠父女回去时,杨氏还硬往他们船上塞了两个人,一个是姜月娥,一个是杨二喜。有些心虚的赵永忠认为,这两个人说是跟去探望姜氏,其实就是岳母生怕他会半途跑回赵家村,派来监视他的,于是彻底歇了回老赵家的念头。赵四娘看着姜月娥略带红肿的眼睛,再回想起从昨日到现在她这个小姨的眉毛就没舒展过,觉得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日子里肯定发生了些什么事儿。尽管赵四娘有些好奇,但还是识趣地没有问出口。不过,不开口却不妨碍她脑洞大开。恨嫁的赵四娘深深觉得,能让乐观向上的姜月娥如此烦忧的就只有嫁人一事了,多半是她看上的人姜家人没看上,这才要把两个人隔离起来。思及至此,赵四娘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个猜测对象,或许真是他然而不管姜月娥看上的人是不是他,心里又有多么中意他,奈何这儿都是包办婚姻,就讲究个“父母做主”。没有杨氏的首肯,她这段姻缘注定无果。脑洞已经突破天际的赵四娘在心底给这对小鸳鸯点了根蜡。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大自信虽然赵四娘有时皮挺厚,但先前把庆丰楼闹了个底朝天,如今待在“案发现场”还是觉得挺有压力的。便同汪茂告辞,打算回那家木器店等赵永忠。出了庆丰楼,赵四娘发现梁研竟然紧随其后,一路跟了过来。于是她赶紧停下脚步,侧立一旁,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先走。这还是赵四娘感念他适才替自己出头,方才对尾随而来的他客客气气。若是之前,按照赵四娘的性子,少说也得冷嘲热讽上一番。可梁研却不识趣,非得找不自在。见赵四娘停了下来,他也停下不走。“梁公子,据我所知,梁记应该是在那个方向吧你似乎走岔了。”赵四娘没好气地提醒道。“赵姑娘多虑了,其实我是想和你借一步说话。”梁研温言道。“说吧,这回又看上了咱家哪张方子啦”赵四娘斜睨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赵姑娘可能是有所误会,我绝非那种觊觎他人方子之徒。”梁研正气凛然道。“听说梁记最近不只卖粮,还做起了粉丝和咸鸭蛋的买卖”赵四娘毫不客气地拆台道。梁研快速眨了眨眼,继而一脸无害道:“如今静海的很多铺子里都在卖粉丝和咸鸭蛋,咱们梁记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赵四娘觉得,跟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家伙说话纯属浪费时间,决定不再和他废话,扭头就走。“赵姑娘请慢,我确实是有正事要和你说。”赵四娘装没听到,继续往前走。“赵姑娘一家最近是去府城了吧你家离得远,或许还没听说赵家村发生的事儿吧”赵四娘脚下一顿,但很快又继续走了起来。“那个如今改为姜姓的人,她爹归家了。”赵四娘立即停步,转过头来问道:“肖永业回赵家村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梁研见赵四娘终于肯听他说话,便低声道:“这路上人来人往的。说起话来不方便,咱们还是去梁记详谈比较好。”赵四娘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在去之前,她还是回了一趟木器店。让人捎话给她爹,叫他待会儿来梁记找她。梁记在起凤街上的这间铺面是他家的总号,总共有三层,要比长乐镇上的那家铺面大出一倍不止。一进梁记,赵四娘就注意到了货架上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摆在显眼位置。还有细有粗有圆有扁,占了大半个货架。她不由得意有所指地扫了梁研一眼。梁研只作未见,一路将赵四娘引到了三楼的会客厅后,就直截了当地介绍起这几个月老赵家发生的事情来。据他所说,一个月多前赵大郎为了讨好他那新媳妇儿,就特地跑来县城给她置办金银头面,却不知怎的招惹上了苗佑仁那个煞星,被弄折了条腿。苗家可是县城里头有钱有势的人家,老赵家哪敢和他家作对,收了苗家给的汤药费后就乖乖闭上了嘴巴。就在这时候。赵成青打发人给老赵家送东西来了,老赵家这才知道赵成青给温家生下了小少爷,成了二房最受宠的姨娘。这一下,老赵家就神气起来了,赵乔氏更是直接跑到县衙击鼓鸣冤,状告苗家仗势欺人。要说赵乔氏也是个拎不清的,也不想想就算赵成青育嗣有功,说到底她也就是个小妾,哪能越得过温家大房的正室夫人苗氏要仗着温家对付苗家,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温家当然是帮着正经的姻亲而不是外八路的老赵家了,毫无疑问这门官司最后无疾而终。不过赵乔氏官司没打成,却把她那十八年来音讯全无的大儿子给招了过来。原来前任王县令走后,换了一位皮县令来赴任。这位皮县令可不是按部就班的前任。据梁研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位县尊大人很懂得圆融之道”。肖家虽没能从皮县令手上买回肖守安一条命,却花钱把肖永业给顺利弄出了大牢。说来也巧,肖永业刚一出狱,就碰上了来县衙告状的赵乔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