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爹,对不起,我也不知瞻基那般聪慧的孩子,长大竟能干出废后这种破事,还一心疼那个傻子!】
【明宣宗朱瞻基:朱祁镇!你有种把这混账话再说一遍?!】
那边的朱棣又抓着好圣孙朱瞻基一顿胖揍,这边的张太后看着气咻咻的朱瞻基,忽然叹道, &34;你去长安宫看看胡氏吧,一日夫妻百日恩呐
…有空也多去看看吴氏和祁钰,都是你的儿子,说起来都不是原配嫡出的,有什么好厚此薄彼的…&34;
说完,她怕又激起朱瞻基的逆反心理,反而会节外生枝,于是加了一句, &34;当然,我只是这么随口一说,你想怎么做,随你…&34;
她暗叹,男人绝情起来,亲娘也拉不回他的心啊!算了,无非暗地里自己多帮衬胡氏母女和吴氏母子一把…
哪知,这回朱瞻基站起身来, &34;好,儿子这就去看看他们,娘,您先回去,好好吃药,别气了,啊!&34;
在张太后惊喜的目光中,朱瞻基往原配胡氏修道的长安宫走去
他从长安宫出来,甚至还去陪朱祁钰玩了一会,看着面前怯弱瘦小的朱祁钰,他实在很难跟仙人神画中“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君主联系起来,竟难得的对这孩子生出几分怜惜…
这一夜,孙皇后抱着朱祁镇盼到天亮,也没等到朱瞻基的到来
【在张太皇太后摄政的年间,政治清明,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况,她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等忠心老臣,她不但压制娘家谨防外戚干政,还格外留心打压自家孙子非要抬举的王振,防止他以手中权柄独断专行,每隔几天就把王振喊过去提点训斥一顿…】
王振听到这里气得牙齿都在咯咯响,死老太婆,你终于死了,一会儿喊侍卫拿刀架我脖子上,一会喊老子过去臭骂一通,气死我了,老子抛妻弃子进宫是求荣华富贵的!
朱祁镇关心地看着他扭曲的表情, &34;先生这是怎么了?&34;
王振忙迅速调整表情,讪讪道, “陛下,老奴方才只是有点冷,呵呵…”朱祁镇忙解下身上龙袍,亲手为他披上
【公元1442年,也就是正统七年十月,这位在十一年间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坚强女子,走完了她这一生,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向大臣们交代托付国事…】
朱瞻基含泪一口喝下平日最讨厌的汤药,娘,你吃了太多苦,儿子再不敢任性了!
【她临终前放不下的事情太多,可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因为,在她离去不久后,正式手握大权的朱祁镇,就纵容王振成了明朝第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
【王振忍耐多年终于出人头地了,他开始大力培植党羽,太监们的
势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四处搜刮财物,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欺压忠良,甚至,大家以翁父来称呼他——至于朱祁镇嘛,他瞎了,只看得到他精神亲爹王振的优点】(1)
【在睁眼瞎朱祁镇的纵容下,王振不但把锦衣卫的控制权收入囊中,还诬陷攻击杨士奇、刘中、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满朝文武,大半沦为王振的追随者】
朱元璋已经彻底顾不上形象,直接在朝堂上拿出当初讨饭的阵势跳脚骂街, &34;不要脸的臭王振,敢偷老子家的权力和银钱,你!&34;
【甚至,当年跟随朱棣南征北战,身为朱棣麾下第一名将、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英国公张辅,也被朱祁镇宠信的另一个宦官喜宁,带人强拆了他家佃户的宅院,打死孕妇,张辅怒而告到司法部门时,朱祁镇急忙跑出来拉偏架,两边都罚…至此,这位四朝元老看透朱祁镇是个啥玩意,他为保全家人,只能忍气吞声避宦官锋芒】 (2)
朱棣的眉头越锁越紧,张辅?一个小小的狗宦官,还能坐到老子的大将头上耍威风?岂有此理!
朱元璋迅速把骂人的矛头转向喜宁, &34;不要脸的没根臭玩意,敢拿我老朱家的权力欺压忠良!朱祁镇,你去死吧!&34;
朱瞻基眉头也蹙起来,张辅虽跟着我祖父打交趾攻安南,英勇无敌,却从不恃宠而骄,对于我大明皇室忠心耿耿,镇…朱祁镇那王八蛋能任由太监这玩意欺负他?
【汉武帝刘彻:宦官欺压名将?我假设了一下,如果有人敢这么欺负卫青…不行,老子想杀人!】
【明成祖朱棣:我也想杀人!朱祁镇,王振死了吗?喜宁死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我最恨陷害忠臣良将的不孝子孙!】
【秦始皇嬴政:朕亦有同感,可惜了朕的蒙恬蒙毅!】
【明英宗朱祁镇:你们烦不烦啊,谁陷害忠良了?凭什么看不起宦官?我家王先生心怀大志,一片赤胆忠心,比满堂文武不知强出多少!还有喜宁那事,如果张辅识相早点自愿把田地送给他,后面哪会闹出人命!求求你们睁大眼睛分清黑白吧!】
朱高炽以超出他体积的速度,飞快跑去把朱瞻基揪来送给朱棣, &34;多,您先揍着出出气!&34;
【明tai祖朱元璋
:不要脸的玩意!朱祁镇,说,老子立下那块不得重用宦官的祖训石碑,是不是被你这小瘪三给推了?】
【明英宗朱祁镇:哦,那块破碑是我家王先生推倒的,他说立在这里有碍皇宫风水。】
【明tai祖朱元璋:你咋不改个姓姓王?你咋不去死?快去死吧!这是老子打下的大明,一个没根的玩意敢说老子立的石碑有碍皇宫风水?狗东西,都给老子去死!】
【明成祖朱棣:朱祁镇,去吧,赶紧死了传位给别人,别祸害大明了!】
【明宣宗朱瞻基:立刻马上给我把那些狗宦官杀了!】
【明英宗朱祁镇:讨厌你们!大庭广众之下专门揭人家的短做什么!害我家王先生和喜宁公公都哭了!我先去哄他们了,不想理你们!】
【宋tai祖赵匡胤:你家这狗玩意,怕不是头猪投的胎?】
【明tai祖朱元璋:猪?猪都比他聪明百倍!不行了,我快气死了!】随着画面的转换,天音再次响起,
【要知道,朱祁镇接手时的明朝,堪称处于建国以来的鼎盛黄金时代——有朱元璋和朱棣打下的辽阔疆域,有明军以火器威震草原铁骑的强大,有朱高炽和朱瞻基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治世成就,还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
【当此之时,四代明君余威仍在,后世之人常说,这时的大明,哪怕送头猪坐上这个位置,也许都能得个守成之君的美称…】
【让我们来看看,朱棣当年依靠火器打败了瓦刺马哈木部落,蒙古人只好选择跟明朝友好往来,一边朝贡一边做起生意来——最初,这些实为商贩的瓦刺使团,一边领一点象征性的赏赐,一边以马匹皮毛交换中原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看起来对双方都是比较划算的买卖。】
【但时间一久,等马哈木的孙子也先当上首领后,他开始不满足安安分分朝贡和做生意,带来的商品开始以次充好,再在使团里捎上几千人来骗赏赐…】
朱元璋气得都快晕了!敢来骗我老朱家的赏赐,真特么不要脸的瓦刺人!朱棣则目光幽微起来,看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原本,也先每回都会给炙手可热的大红人王振送礼,这事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的过去了,但这一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也先没有送礼,而没收到贿赂的王振,就&39;大公无私’地揭穿了瓦刺的诈骗行为,扣
下大半赏赐和贸易】
【也先仿佛早就在等这个契机,迫不及待联合蒙古各部几万人,对明朝发起进攻,跟大臣们的焦虑不同,这时有两个人特别兴奋,一个是朱祁镇,另一个是王振…】
【这对情同父子的君臣,一个想再续永乐盛世,成为超越先祖的千古一帝,一个想名垂青史,成为建功立业的万世宦官之首——他们一拍即合,决定朝着梦想出发!】
【从做出这个决定,到力排众议召集二十万大军,再到率领大军和文武精锐出发,他们只用了天——是的,连粮草都没准备好,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号,朱祁镇和王振就雄赳赳带着大军,踏上了他们的圆梦之旅!】
这下别说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就是性格一向温和的朱高炽也忍不住跳脚骂起来, “朱祁镇这王八羔子是想害我大军呐!&34;
【对骑马不熟的朱祁镇坐着马车过了居庸关,他一来到鸡鸣山,就把前线军务全权交给了不懂打仗的王振——这还了得,王振顿时觉得自己比朱棣本人还牛,开始耍起了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