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1 / 2)

【在赵神棍的主导和官员们的推波助澜下,封建时代本就迷信的百姓愈发深信不疑,觉得他们的皇帝功盖秦皇、才超汉武,这反过来又增强了赵神棍的自信,他热情高涨地把整个北宋带入一种更癫狂的状态——】

【比如,有人曾兴高采烈上书禀告天子,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后,人类最厉害的皇帝宋真宗去泰山封禅过后,连那里的老虎豺狼这些猛兽得到了他的厚德感化,它们再也不咬人啦,每天只啃草吃啦,还开始帮周边百姓干活啦!赵恒很受用,听完当场喜气洋洋奖了对方一个大官】

【这场轰轰烈烈的‘君权神授’天书政治,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直到刘娥临朝摄政后,下令把天书随赵神棍陪葬永定陵,命各地停止营造道观神殿,此事才正式落幕。】

【其实在澶渊之盟之后,辽国的定国神柱萧太后也没几年就去世了,辽国统治者手握大馅饼,也渐渐失去了进取心,这一时期本是北宋整顿内政、革除弊端、休养生息、秣兵历马的好时机,赵恒完全有机会十年磨一剑报仇雪耻,以一场胜仗,来堂堂正正地告诉天下人,他不是孬货。】

【可惜,他不想冒险,也没什么雄心壮志,他为挽尊,硬是选了一条自欺欺人、劳财伤民的道路,装神弄鬼收获虚伪的尊严,动辄耗费以亿两计,导致政事废弛,国财耗竭,为北宋后来的积贫积弱埋下祸根,到宋仁宗时期,财政状态已入不敷出,这也是刘娥发行交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的,关于这种大宋神棍的盘点就结束了,我们接下来】

赵恒撇了撇嘴,我明明为大宋争取到这么好一个和平的局面,你不但不表扬我还百般挑剔,这仙人真差劲!

他不由得加快了祈祷的速度, “真武大帝,快把她贬下凡间世世为奴做婢……”

赵匡胤恨不得把那个赵恒抓来跟前,把他剥皮抽筋,将他五马分尸!财政收入数千万计的朝廷啊,你能把银钱全耗在这装神弄鬼的破事上?还不给子孙留财富,还让

等等,刘娥是谁?刘娥临朝摄政?我大宋莫非也出了个武氏那种后宫干政的女人?

虽然听起来似乎比赵恒那混蛋聪明多了!可是

br /

过了一会,她起身朝神色愈发恭谨的杨淑妃温和笑了笑,问了她一些孩子睡觉吃饭的情况,喝了一盏茶后,便抬脚往外走去。

路上,她想到两次打败太宗的辽国萧太后,目中闪过一丝向往——萧绰能为辽国做到的,我也可以为大宋做到,只求上天多给我些摄政的时日!

【其实,北宋中后期也曾有过两个热血君王,第一个是宋神宗赵顼——他以赵神棍的澶渊之盟为耻,以宋仁宗赵祯对西夏纳岁币为耻,他渴望着恢复赵匡胤的铁血梦想,恢复汉唐旧疆,一统中原!】

【他任用改革派王安石进行变法,这对君臣不但在内政上志向相同,在外交目标也一样恢弘远大,他们想‘尽复唐之故疆’,制定了先易后难的制定了收复失地的全盘计划——】 (1)

【在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里,他们想先击败吐蕃,夺回河湟地区,再灭掉西夏,收复南方交趾之地,最后引兵北上夺回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听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好孩子,这才是我赵家争气的儿孙啊!虽然不是我这一脉的子

孙,但总比那种窝囊废强!希望你能把大宋带上一条中兴之路!

【可惜,在他们这个计划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国内掀起了一波波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的浪潮…后世一位叫黄仁宇的史学家曾说过,王安石变法的金融部分,是在尝试开启国家资本主义的先河,这种超前的、领先时代数百年的体系,离后人近而距古人远……所以毫无悬念的,这个改革完全无法被当时的国情和民众理解接受】

【后来,王安石黯然离开汴京了,38岁的赵顼郁郁寡欢病逝了,这对君臣富国强军、收复失地的梦想,终究是壮志未酬——】

赵匡胤心头刚刚燃起的一丝丝希望,又被一盆凉水迎头泼下来,大宋没有一个真正强硬的中兴之君!大宋的下场甚至可能会比唐朝还惨!

熙宁年间,刚刚登基一腔雄心壮志的赵顼,这段时间正在跟王安石商议变法内容,这对君臣正准备学商鞅变法,大干一场,一趟把大宋送到顶流地位。

哪知冷不丁来了个神画,听了一耳朵八卦传奇后,他们还获知,大宋要亡!

这还了得!君臣二人急忙通宵达旦,商议出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兴农振商改革计划,得加快步伐,赶紧把大宋变强大!

然而,他们现在

又听仙人说,由于这个计划太超前了压根执行不下去,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

赵顼和王安石在顶着黑眼圈大眼瞪小眼后,又忙来到御书房商量对策,在赵顼的再三恳求下,王安石终于同意,再次和他商讨一个循序渐进温和的改良方案

【第二个热血君王是赵顼的六子赵煦,在前面五个兄长皆早夭后,九岁的他登基做了皇帝…长大后,子承父志的赵煦继续任用大批新人进行变法,重新启用王安石的部分方案,他以河湟之战收复青唐之地,更在平夏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西夏四十万大军,这是北宋在对草原异族的战争中,取得的最大胜利,是一场铁血澎湃的战役!宋军士气空前高涨,将士们无不盼着一鼓作气灭了西夏!】

(2)

赵匡胤已经冷静下来,他木然看着画面中的千军万马,心中再无半分欢喜——孩子是个好孩子,但是后面的子孙肯定出事了,不然大宋不会亡!

赵顼高兴吩咐左右道, &34;快,去把朕的六皇子抱来!朕要学唐太宗亲自教养这好孩子!&34;宫人上前期期艾艾道, &34;禀官家,您…您如今还没生六皇子咧…&34;

赵顼懊恼地对王安石吐槽, &34;也不知煦哥儿是哪个嫔妃诞下的,若是知晓,朕恨不能立刻就把他生出来亲自带!&34;

连赵光义都忍不住挺直了腰杆,看,我的孙辈也有硬骨气的,我是他的祖宗,没有我哪有他,所以,他的功绩就是我的功绩!

【可惜,在这决定国运的关键时刻,自小体弱的赵煦因肠道疾病加重而英年早逝,享年24岁】

(3)

另一个时空,边看神画边与章惇商议要尽快恢复王安石保甲法、免役法的赵煦,听完不由得虎躯一震,我只活了24岁!我比多爹还少活14年!苍天,麻绳专挑细处断啊!

【宋神宗赵顼:煦哥儿,在吗?你且好生找太医保养好身子,肠胃不好勿要贪凉吃冰!】

【宋哲宗赵煦:爹爹,我在!孩儿好想您啊!多谢爹爹关心,孩儿记下了!】

【汉武帝刘彻:没想到,赶驴那个怂包还能生出你这样硬气的!来,看你顺眼传授你一招,保证药到病除,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你每日早起采集园中露水,喝完可强身健体,明目利肺,美容养颜…】

【宋哲宗赵煦

:谢谢武帝大大,我记住了!】

【明tai祖朱元璋:要我说,你老赵家也有点邪门,一个个都命不长,搞不懂咋回事!反而是跑路那王八蛋活得最久,看来开封那皇宫着实不旺你家!】

【宋tai祖赵匡胤:愿闻其详!请朱兄解惑!】

【明成祖朱棣:再解惑下去,我爹恐怕要遭雷劈了!我来提醒你一句吧,若迁都,你没了汴梁漕运,要养活那一大批守护京师的禁军,连粮食都成问题;若不迁都,你开封就是个四面漏风的豁口子,只能养一大堆没啥战斗力的士兵在边境,任人一马平川南下侵入!当务之急,得尽快收复燕云十六州,哪怕先把几个重要城池收回来,也比现在好得多!】

赵匡胤连连致谢后沉思半晌,起身吩咐宦官道, “找太医来检查宫中物件,验验有没有贼人在宫中下,毒!&34;

接着,他目光沉沉看向文武大臣, &34;燕云十六州,对我大宋有多重要,你们都看到了吧?往后无论是何人,但凡敢蛊惑君王,说些无须收复燕云之地的言辞,一律杀无赦!&34;

群臣忙跪下表示万万不敢,赵匡胤悄悄松了一口气——大宋丢人的父子批量上榜终于盘点完了,还好赵顼父子多少挽回点赵氏颜面…

然后,他就听到空中传来了那道有几分激愤的女声,

【赵煦去世后,他的弟弟、人民伟大的书画艺术家、德艺双馨的顶级战略家、身强体壮的端王赵佶上位了,让我们最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出场,请大家欣赏他的风姿——】

画面中,显示着“宋徽宗赵佶”的男子慢条斯理画完最后一处花叶,放下笔朝身穿异族服饰的使臣笑道, “好,回去转告你们金国的王,事成后,大宋每年会奉上白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而燕云十六州之地则归属我大宋。&34;

北宋历代君主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恐慌——他说的是金国!神画预言灭了大宋的金国!事成?他要跟金国一起搞什么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