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金枝毓秀> 分节阅读 2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6(1 / 1)

,都站在太子背后助纣为虐。而他此次在周帝面前奏请高珩出战西北,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比起战场厮杀的凶险,她更害怕,那些黑暗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夺人性命的凶器。在踌躇片刻之后,便换一种方式转移话题道:“大哥,你觉得那个老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好人,还是个恶人”虽然猝然听程金枝这么问,让程煊略觉意外和不解,可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样子,便收紧瞳孔思索着说道。“嗯虽然我和他在许多地方都难成共识,他的很多为人处事之道我也不敢苟同,甚至险些因为和他屡唱反调而被赶出家门。但是我觉得,他浸淫官场数十年,为官者,自然是八面玲珑,老奸巨猾。他虽然一定不是什么好人,却也却也称不上是什么恶人吧”程煊不紧不慢地说着,抬眼瞥见程金枝眼中那疾闪而过的一抹失落之色,以为她并不认同自己的回答,于是便好声好气地出言劝道。“金枝,我知道他对你这样,你理应恨他,我也从来不会为他说什么好话。只是我身为程家长子,你的长兄,我更希望如果可以,还是能看到你和他有冰释前嫌的一天。再怎么说,你们也是血浓于水的父女啊。”“血浓于水”程金枝将视线落在门上已经松动剥落的锁扣上,一种酝酿已久的恨意,顿时夹杂着酸涩的悲伤席卷而来。原本对于程衍辅佐太子所作所为,她虽然心怀怨恨,却不会有这种痛彻心扉的感受。然而当他方才如此声情并茂地讲述他和秦氏的那段往事,尤其是听他亲口承认心底那份对自己这个女儿愧疚,和他眼中所闪现出的泪光之时一想到即便如此,程衍却还是选择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在乎的人。程金枝便觉得,这段父女之情,永远都不会有冰释前嫌的一天。因为她并不相信,这个纵横朝堂,位极人臣的靖国公,真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他真的这么想,就不会帮着太子,几次三番去陷害殿下”程金枝的声音低沉而凌厉,只见她双手稍一用力,便推开了面前这扇本就已经残败不堪的房门。一时间,这句如同利剑一半的话语与开门声同时响起,虽然被木头的摩擦声掩盖了些许,却还是被身旁的程煊给捕捉到了一二。“金枝,你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耀眼的日光下,纷飞的扬尘四散飘逸,模糊了程金枝此刻冷峻的面部轮廓。程煊震惊之余脸色骤变,怔怔地凝望着眼前这个目光沉沉,眸色如炬的妹妹。即使对方默然不语,他却已然心领神会。当眼前的尘埃随风而逝,在良久的沉寂之后,只见他有些失神地抬手扶住门框,从口中喃喃道出一句。“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望着程煊痛心且失望的表情,程金枝绷紧两颊,视线一一扫过面前这座空无一人的院落。继而停驻在他身上,抬手覆上了他正在微微颤抖的肩膀,每一个字都说得无比郑重。“大哥,如果你不想让他一错再错,不想看到整个程家一朝倾覆,可愿意,帮我一个忙”第四百九十二章 捷足先登走出程家的程金枝没有回到王府,而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进了皇宫。她心里很清楚,拉弓没有回头之箭,西北战事迫在眉睫,既然周帝已经决定让高珩出征,此事已然不可能再有回旋的余地。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恳求周帝,让自己随同夫君一起出征。也只有时时刻刻陪伴在高珩身边,她才能稍加放心,而不是在千里之外整日担惊受怕,不仅要担心他的姓名安危,更要害怕那些悄无声息的阴谋诡计。然而,就在她进得宫中,来到周帝所在的御书房前等候传旨时,随着大门被推开,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徐徐步下石阶。等到走近了,程金枝心中不禁重重一沉,整颗心顿时被不祥的预感所填满。这个人不是别人,竟然是她所全然没有料到的元熹公主。而看到程金枝出现在眼前,元熹公主眉间稍稍一颤,转而流露出一种若有似无的得意之色,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继而步履从容地走过来,朝着程金枝微微颔首,故意装出了一副诧异之态。“诶姐姐怎么会在这里”“这句话,应该我问公主才对。”面对元熹公主还算和善的脸庞,程金枝唇角勾起一个牵强的弧度,却深知她自从嫁入燕王府之后就没有再独自进过皇宫,今日却破天荒地前来面见周帝,想也知道是为何而来。而这位南楚公主像是有意要吊程金枝胃口似的,并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有意要故弄玄虚。“我猜,我和姐姐两人都在这个时候入宫面圣,应该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吧”“事态紧急,恕我没心情与公主在这里打什么哑谜,什么事,待我先见过陛下再说吧。”程金枝本就心虚繁乱,根本懒得在这里和她多费唇舌,二话不说便想转身走人。岂料才刚刚迈开脚步,却闻元熹公主语气幽幽地道出一句。“姐姐请先留步,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妹妹已经捷足先登,先姐姐一步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程金枝闻言猛地收住脚跟,侧过身来目光凌厉地注视着她,就见元熹公主眼波流转,随即胸有成竹地欣然一笑,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陛下已经同意,我以殿下家眷的身份随军出征,姐姐现在即便再去向陛下恳请此事,陛下也是断然不会应允的。”“你你凭什么”元熹公主此话一出,程金枝骤然沉下脸色,震惊之余,登时有一种小人得势的愤然之感。心中更是怨恨自己没能早到一步,白白让这个女人占得了先机,实在是得不偿失。心里又岂能容忍,这个半路杀出的南楚公主将要代替自己陪伴在高珩左右,而她却要在府中形单影只,度过无数个心惊胆战的不眠之夜。她原以为,元熹公主是为了恳求周帝能对指派高珩出征一事三思,这才争分多秒地进宫面圣。却不曾想到,这个女人竟如此心机深重,不仅早早洞悉一切,而且还被她抢先一步。“凭什么姐姐这话说的还真是好笑,我是燕王殿下明媒正娶的妻室,虽然不及姐姐入府早,可论及位分,却不是妾侍之躯。如今随夫君出征,亦是再平常不过之事。”元熹公主不疾不徐地说着,唇边笑意更甚,可除了那清晰可见的得意之外,程金枝还看出了一丝似有所指的鄙夷之色。有那么一瞬间,她险些按耐不住心头的怒气,扬起早已在衣袖中攥紧的拳头,就这样直接毫不留情地朝着她细皮嫩肉的脸蛋抡上去。与元熹公主相识至今,她从来没有觉得,这个女人如此面目可憎过。不仅如此,见程金枝一时间无言以对,元熹公主知道她心中早已是怨气深重,便继续不以为然地添油加醋道。“再说了,我自小习武,虽然称不上武功高强,却也是能帮着殿下上阵杀敌,替殿下分忧解难的。不像姐姐大病初愈,身子骨柔弱的很,这西北气候恶劣,与京城又远隔千里,若是姐姐随军出征,一会儿不小心着了凉,一会儿又不小心受了惊,那还了得殿下本就顾及战事还来不及,若是还要腾出精力照顾姐姐,又怎能反败为胜,凯旋而归呢”眼见元熹公主把自己完全形容成了只会连累高珩的拖油瓶,若是按照程金枝平时的个性,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句句带刺地挖苦回来。可如今她心中一片纷扰,又何来心情与面前这个女人逞口舌之快在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心绪之后,随即便神情冷峻地瞟了她一眼,语气间并无太大起伏。“呵,说了那么多,还不只是你一套自我安慰的说辞罢了殿下到底希望谁伴她左右,又不想看见谁,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而这王府之中,谁是真正的女主人,谁又是无人问津的傀儡,自然更不用我说。”程金枝一面说着,一面目睹元熹公主原本还神采奕奕的脸庞显得愈发难堪,心里却并无回击成功的喜悦之感。她抿紧双唇,凝目注视着近在咫尺的御书房大门,犹豫着该不该步入书房,再去向周帝争取一次却不知道,即使自己是在元熹公主进入这书房之中向周帝请求此事,这位早就另存心思的帝王,也不会点头应允。因为比起高珩当初被逼无奈才娶进王府的元熹公主,程金枝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然无可比拟。也只有把高珩最为重视和珍视的人留在京城,才能时时牵制住远在西北的千军万马,以备不时之需。只是这一点,元熹公主没有想到,程金枝也同样没有往深处考虑。“如果姐姐还是不肯死心,那就去向陛下求情看看,只不过一国之君一言九鼎,结果多半是会失望的。”见程金枝面露踌躇之意,元熹公主便收敛神色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一想到自己先声夺人,忍不住又再次唇角轻扬。第四百九十三章 分道扬鞭窗外天光大好,一只小巧伶俐的画眉扑闪着翅膀立在窗沿边儿上轻啄羽翼。过不多时,又叽叽喳喳地飞来了一只体型稍大一些停在了它的身旁。两只鸟儿就这样并排站在一起,时而摇头晃脑四目相对,时而相互依偎互啄衣羽,像极了一对心意相通的恩爱眷侣。然而这样美好温馨的画面,落入此时的顾寒清的眼中,却显得尤为刺眼。他面无表情站在离窗棂不远的地方目光微凝,纵使耳边传来阵阵轻灵悦耳的鸟鸣声,可那双原本温润明彻的双眸,此刻却透着一丝与这初夏时节不相称的冰冷。“少主,属下有事禀告。”就这样默然沉寂了少顷,只见他的贴身侍从常胜从半掩的房门中走进来,在看到自家主子不同于往常的神采之后,眼中掠过了一抹顾虑之色。即便他只是个下人,却也知道顾寒清这些日子以来,被一种怎样的心结所折磨着。也清楚地记得,在数日前那个残阳如血的傍晚,这位素来在人前风采翩然的顾家少主,却如同一樽冰冷的石像般神情涣散,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把自己关在房里茶饭不思,闭门不出。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觉得他就像是突然间失去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又或是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打击,重创得他体无完肤。即使后来他很快就振作精神,仍旧和往常一样将家族生意打理得井然有序,掌控着整个顾家的风吹草动。可是在身边熟悉他的人看来,却总觉得这位顾少主,似乎变得与从前有些不同了。“什么事”顾寒清侧目看了常胜一眼,语气淡然地吐出三个字,刻意将目光从那对画眉鸟身上移开了。“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少主若是不知道,也无关紧要。”望着顾寒清那依旧清冷漠然的脸庞,常胜的神情变得有些摇摆不定,似乎在揣度顾寒清的心思,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说错了话。“无论事情是大是小,既然你都已经来到我面前,就把话说清楚。”顾寒清眉峰微聚,虽然脸上没有显出愠色,可语气相比之前,却不由冷硬了几分。“是,是属下听说,如今西北战事告急,战事迫在眉睫,所以当今圣上就指派了燕王殿下带兵前去增援,不出两日便要出发了。”常胜小心翼翼地说着,然而待他说完许久,顾寒清却像是没有听见似的,不曾出言应声。因为他半张侧脸都隐在阳光照不见的阴暗之处,所以让人看不清他此刻到底是何表情。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可常胜又不敢再贸然出声,只能身子僵硬地立在原地,时不时拿眼神去瞄顾寒清,整个人也不由有些紧张起来。终于,当窗边那对成双结伴的画眉鸟一同扑闪着翅膀消失在天际尽头时,顾寒清这才像是突然恢复意识似的,迈开脚步走到窗边。片刻之后,便用一种低沉而悲凉的声音,异常平静地道出一句。“以后,无论是燕王府,还是燕王妃的事,我都不想再知道。”在提到“燕王妃”三个字时,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可是顾寒清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