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嘴边原本僵硬的笑容也变得释然了一些。今日因为是自己的大喜之日,程秀凝一改往日蛮横跋扈的性格,在人前俨然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对程金枝说话也温柔客气得过分,让她不禁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而如她所料,顾寒清只派人送来了贺礼,像是有意要躲着自己似的,并没有出现。来的只有程素锦,还有许久未见,仍旧八面玲珑,容光焕发的张氏。对于程金枝能够恢复如初,她当然满肚子的不甘不愿。尤其是这些日子以来,程衍不同于往常,言辞间总是有意无意地挂念起这个女儿,还经常派人送一些名贵药材和补品到燕王府去,更让张氏觉得心中有气。可当着这位燕王妃的面,她还是用无比生硬的语气问长问短,差点听得程金枝耳朵长刺。在礼成之后,宾客们都一股脑地簇拥着新人去了洞房,她知道高勋心里苦涩,自然也不想凑这份热闹,便先行离开了人群。耳边的嘈杂声逐渐淡去,程金枝倚着回廊的立柱坐下,在这种安宁清静的环境之下,心里愈发生出一丝黯然无奈的情绪。今晚的月光很亮,把原本略显寂寥无人的空庭都照得熠熠生辉,却更加生出一丝清冷的凉意。“怎么了其实心里还是在为六弟的婚事难过吧”高珩的声音由远近地传来,片刻之后,便容色沉寂地在程金枝对面坐了下来。“确实有一点。”在高珩面前,她并不想假装什么,眼中一时间溢满了感慨的神采。“其实我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也让我嫁给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人,我可能比他还要沮丧。”程金枝说着便重重地叹了口气,继而抬起头来凝目注视着高珩,轻扬嘴角。“幸好老天待我不薄,让我遇到你,还得你所救,否则现在,我只怕早就死了。”“老天待我也不薄,高珩说着握紧了程金枝的手,“就在我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时,你却轻易打破了我的原则。”“是吗原来我这么厉害。”程金枝闻言挑眉一笑,眸色流转间,忽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影正朝着自己徐徐走来。等到那人走近,二人这才发现,来的竟然是怀王高琦。“三哥,王嫂。”高琦谦恭地执了个晚辈礼,眉宇间却映着一抹浓重的忧虑之色,像是有什么沉重的心事。而程金枝本来就想找高琦说起景嫔之事,只因方才不曾见到他的身影,所以才暂时将此事搁置一旁。如今见他猝然出现在眼前,心里隐隐意识到,似乎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七弟,刚才在人群中都没有看到你,我还以为你没有来呢。”高珩显然也对高琦的单独前来心生疑虑,于是便站起身来温言问候了一句。“哦,三哥也知道我一向不喜欢热闹,所以来得晚了。”高琦笑容牵强地说着,眉宇间的不安之色更甚,于是只听高珩试探着问道。“怎么了有事”“是是有点事。”高琦闻言抿嘴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便抬起眼帘,原本闪烁不定的目光突然透着几分锐利。“不知三哥和皇嫂,还记得当初在九幽台交给我的那支,母妃生前留下的发簪吗”第四百七十四章 同心协力由于高珩意识到高琦所述之事事关重大,而晋王府今日宾客迎门,难免人多眼杂,于是三人一行便先行返回了燕王府。“这景嫔娘娘竟然还留下了这样的东西”明亮的烛火之下,程金枝看着手中这张纸卷,不禁咬紧下唇,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只见她眯起双眼,仔细辨认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越看到最后,胸口的气息也愈发变得起伏不定。纸卷上的字迹是十分娟秀的瘦金体,上面简略却清楚地写着景嫔如何被赵皇后陷害的经过。尤其是“太子非皇室血脉”这七个字,让人触目惊心之余,更让为此事忧心已久的高珩和程金枝,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虽然因为纸卷空间有限,纸上的字体很是细小,但足以够每个识字之人清晰辨认。除此之外,字迹之间还带着一丝潦草,能够看出执笔之人在写这封密函时很是匆忙,显然是景嫔在慌乱之中所写的。程金枝甚至能够想象出,在已无退路,即将堕入地狱的危局之下,景嫔双眸含泪,颤抖着手执笔挥毫,却仍不放弃一丝能够在将来沉冤得雪,击垮敌人的机会。只是让她一直疑惑不解的是,按照赵皇后心狠手辣,凡事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的性格,当初竟没有直接害死景嫔而将祸患遗留至今,确实让人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这种机关我见过,只是没想到,景嫔娘娘的发簪中竟也藏着这样的奥秘。”而听高琦讲述发现发簪中别有洞天的经过,高珩心中一紧,不禁联想到了被玉石失窃连累,如今下落不明的徐如烟。只是很快,他就收敛起这疾闪而过的心绪,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之事上。如今想来确实凑巧,就在前不久之前,自己为了盗取玉引山庄放置宝玉的机关图,也曾如此巧合地在徐如烟的发簪上,见识过这般如出一辙的机关。而此时,程金枝也才豁然醒悟,景嫔当时之所以刻意把这支发簪交给她,原来这其中早已隐藏着这至关重要的暗示。且如程金枝所想,若非她突然遭到赵皇后的阴险杀害,一定会和她道清这支发簪中的因由。如此一来,或许自己也不必让她和高珩为了证明太子的身世而大费周折了。“也算是老天有眼,知道景嫔娘娘死不瞑目,奸人不可饶恕,所以才让怀王殿下你阴差阳错地发现了这个秘密。”程金枝看着手中因为年岁已久而已经略显泛黄的纸卷,还有上面每一个饱含泪水与愤慨所写下的字,心中一时间翻滚上来一股感慨而悲伤的情绪。景嫔当时已经深知自己处于怎样一种不可翻身的泥潭之中,却还能有这样的心力和气魄执笔于此,为自己考虑后路,足以可见她是个有胆有识的睿智之人。即便没有高珩与太子的渊源,她都不愿就这样任由皇后横行霸道,逍遥法外。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个惊天秘密,之前对此毫不知情的高琦,如今更加处于一种晴天霹雳,且惶恐不安的状态之中。可程金枝看得出,在他满溢着不安之色的眼底深处,还清晰地映着一丝浓重的内疚和哀伤。虽然这些日子他也对外面那些关于太子身世的谣言有所耳闻,却和许多人一样,只以为是某些胆大包天之人的恶意造谣。着实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铁铮铮的事实而且更让他心中惊颤的是,自己被安以谋害太子之罪的生母,竟然是遭到赵皇后心肠歹毒的陷害。“怀王殿下,当年皇后和太子一手遮天,必然会以你的性命相要挟。景嫔娘娘是为了护你周全,才自愿担下这莫须有的罪名,在九幽台困顿一生,直到”望着高琦茫然无措,却又满目伤怀的落寞黯然之态,程金枝走上前去收紧眉宇,目光沉沉。沉吟少顷,这才加重音调道出了这句话。“直到被奸人所害,惨死狱中。”“皇后,母妃是皇后害死的”高琦有些神情恍惚地在椅子上坐下,眼中涣散的光芒逐渐汇聚到一点,继而爆发出了一种裹挟着恨意的,炽烈而刺目的厉芒。然而片刻之后,这道光芒便逐渐隐进眼眶,转而漫上了一阵浓重的伤怀之意。“她是为我为我才自愿在九幽台过着如同行尸走肉的一般的日子,而我却视她为耻,一直不愿去看望她”高琦语带哭腔,万般自责地闭上双眼,待再睁眼时,眼圈已然红了一片。“七弟,一切都是皇后狠毒在先,说到底,你也一样是受害者。”高珩神情凝重地叹了口气,抬手覆在高琦的肩头以示安慰,何况景嫔娘娘在天之灵,也不看到你为此而内疚。”程金枝闻言也很是认真地接口道:“是啊,既然这张东西能够被你发现,正说明是你母妃在天有灵,让我们有机会能够替她报仇。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责备自己,而是让害死你母妃的人受到惩罚”“没错,我要替她报仇,我一定要替她报仇”高琦双手抓紧膝盖,在口中喃喃着,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一改往日的沉静怯生之态,二话不说便要破门而出,幸得被高珩给及时拦下。“七弟你冷静点难道你要这样冲到正和宫,让皇后找到机会去父皇面前状告,赐你一个企图行刺的大罪吗”“三哥,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可能是被真相打击得太过沉重,高琦的情绪很是激动,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显然下一秒就要冲动行事。而在听完高珩这番语气严厉的劝诫之言后,这才终于肩膀一垮,抓着他的手臂埋下头去,无声地流下了眼泪。“如果你相信我这个三哥,就按照我说的去做。”高珩拧紧眉角,眸色深重地凝目注视着高琦,眼底深处的微光足以震慑人心。半晌之后,只见他徐徐将头抬起,泪光闪烁的眼眸中精芒微闪,继而郑重地点了点头。第四百七十五章 锥刺入心原本按照高珩的计划,是想让高琦直接以一个发现者的身份进宫面见周帝,借他之口将发簪中藏有纸卷的一事全盘托出。高琦在周帝眼中本就是个胆小怕事的无主见之人,他作为景嫔的亲子,从自己母亲的遗物中发现这样事关重大的秘密,第一时间选择来禀报父皇,并无什么不妥之处。况且当下谣言之风盛行,已让周帝对此事心有疑虑,特地暗中派岑风进行隐蔽调查。那日周帝踏足广陵宫时,慧妃又在他面前刻意提起景嫔,使得这个本是戴罪之身,早已被遗忘在深宫死角的妃嫔,竟成了扎在周帝心中的一根刺。如今若再趁此时机牵引出这件至关重要的证物,在揭露太子身世的筹码上无异于如虎添翼,足以催化这场即将席卷而来的狂风骤雨。且值得一提的是,景嫔出身于,为妃之时,她所写的一手好字就一直受到周帝的赞赏,这纸卷上的每个字都有着个人鲜明的特点。即使他人还不容易分辨,可对于了解景嫔字迹的周帝想必一目了然。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高琦准备入宫面圣的前夕,周帝却突然趁着高珩被派去视察禁卫军之际,以关心她的康复近况为由召程金枝入宫。周帝本就不是那种子女眼中的亲切慈父,更多时候都是以一派威严肃穆的帝王形象视人,翻手为云,杀伐果断。何况自己并非皇家血脉,更不会收到他郑重到“一对一”的嘘寒问暖。程金枝自认虽然没有什么神机妙算的本事,但也能清楚地察觉到,他在这个时候忽然要见自己,一定还有其他目的。而正如程金枝所料,在几句如开场白般敷衍的问候过后,周帝似乎并不想卖什么关子,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挑明了话题。“金枝,朕听慧妃说,你被关在九幽台的那段时日,曾经和已经戴罪多时的景嫔有过接触,这可是真的”望着周帝表面和善,实则内藏犀利的眼神,程金枝心中一紧,立刻就意识到,他今日的目的,正是为了太子之事。可同时让程金枝一头雾水的是,他是从何处得知自己和景嫔之间的渊源当初慧妃在周帝面前说起景嫔时,由于那时的程金枝尚未恢复记忆,又为了不让她再卷入其中,重蹈覆辙,所以对此只字未提。但是慧妃的这些话,毫无疑问触动了周帝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心弦。在之后的几天里,他很快就派人一一查问了当时程金枝入九幽台时所有的看守侍卫。本来周帝并不想单独召见程金枝,以免打草惊蛇,引发那些盘踞在幕后之人的猜疑。然而在一番细察之下,很快就有人声称,程金枝仗着背后有高珩和高勋两位王爷撑腰在九幽台中“横行霸道”,曾一度出现在景嫔的囚室前,二人似乎还有所交谈。“景嫔娘娘啊”面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