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你,这就派人去找三弟过来”他连连劝慰,继而慌忙对着站在面前的护卫头领大喊道:“听到没有,快派人燕王府请燕王过来,快去啊”只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太子表面上虽然显得很是心急,脸上却微微地眯起了那双阴沉的眸子。眼中更是忽明忽暗闪烁着一抹不易被人察觉的幽光。这样意味深长的神采,言外之意,分明是在告诉那个护卫头领。不要按照他所说的去做。第三百六十二章 绝人之路自己费了如此多的心思将程金枝神不知鬼不觉地关押在此处,借此可以凌驾于高珩之上随心所欲地威胁压制于他。太子又岂会甘心就这样让自己这个精心安排的计划付之一炬虽然程金枝对此也有同样的顾虑,但是事已至此,她怎么都得姑且一试。“程金枝,这里离燕王府少说也有一炷香的功夫,这一来一回,就是两柱香的时间,再闹下去天都要亮了。你身子单薄,又怀有身孕,本宫实在是不忍心看你在凌乱风中啊。”太子不疾不徐地说着,因为和程金枝贴得很近,他能清楚地闻到他身上那股清新淡雅的茉莉香,看到她脖颈深处那若隐若现,冰清玉洁的肌肤。若是换做之前,他可能早就按耐不住心中对美色的锤炼,想要加以轻薄和调戏。只是现在碍于形势所迫,他只能识相地绷紧身体,并不敢轻举妄动。“一炷香之内,我若是见不到我想见的人,我就和你同归于尽。”程金枝没有去理会太子这番故弄玄虚的虚情假意,而是态度冷漠地道出此话,加紧了两只手的力道。手心早已因为紧张和用力已经捏出了汗珠,也嵌进了许多道指甲的印痕。她心里只能不断地祈祷,高珩真的能够及时出现,将她和腹中的孩子,从这些饿狼的口中安然救下,回到她一心所向往的归处。脚步还在不断地向前移动,程金枝无法坐以待毙地站在原地等待。因为在这个地方多呆一刻,都会让她的身心觉得无比煎熬和窒闷,而太子虽然也在全然配合地跟着她往前挪动步伐,但是脸上的慌张与害怕之色却愈发地变淡,转而覆上了一层不可琢磨的神秘色彩。面前这些护卫手中晃荡的明灯照亮了前方原本被夜色笼罩,而难以看清的一草一木。就在程金枝好不容易闯过这一关走出后院,来到自己之前失火时所经过的,那间无人居住的屋子和那处残败的庭院时。她立刻意识到,只要绕过这间屋子,她就离那扇渴望已久,象征着自由的大门不远了。而此时此刻,一个她不曾发觉的身影正躲在隐蔽的暗处,悄然注视着面前所发生的一切。她明明可以借助方位优势出手替太子轻而易举地解决程金枝的威胁。但是她没有。而就在这时,忽闻身前的太子有些古怪地调整了一下呼吸,默然少顷之后,突然语气认真地开口道。“程金枝,其实说起来本宫有件事骗了你。”“你说的话,我从来就没信过。”程金枝闻言仍旧无动于衷,对太子的话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兴趣,直到又继续听他道出一句。“如果你不信,那为何本宫提到顾寒清已死的时候,你却表现得这么悲痛欲绝”听太子又突然提到顾寒清的名字,程金枝的心口还是止不住地颤动了两下。因为她从刚才到现在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才能暂时忘记心底那深切的痛苦和淌血的伤口,把所有思绪和念头都集中了逃离此处。现在听太子冷不丁又提及此事,她只觉胸口漫上来一股疼痛灼热的气体,顷刻间便充斥了整个心室,让她紧紧地抿住了唇角。眼睛不自觉地闪烁了两下眼眸,借以缓和神情,不让悲伤和脆弱在众目睽睽之下溢出眼眸。“他一定没死。”程金枝沉吟片刻,言辞肯定地说着,也同样在心底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你说的没错,他确实没死。本宫承认,之前只是想看你伤心的样子,所以骗了你。”太子深深叹了口气,一改他之前的漫不经心之态,语气间充满了自责和内疚的意味。虽然之前就已经在心里安慰过自己很多遍,顾寒清还尚在人世。但此刻听太子亲口说出,即便这番话里充满了虚伪之意,可程金枝却不仅立刻选择了相信。甚至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激动和惊喜的情绪之中。就连手中那支性命攸关的发簪,都不禁微微晃动了几分。即便早已不复当年之情,但顾寒清在她的心里的分量和地位,依旧有着最特殊的存在。感觉到程金枝气息的变化和身体上的松弛,即使是这样一个极为短暂的间隙,却还是让本来就心怀不轨的太子有了可乘之机。只见他突然借用手肘的力量用力将程金枝往后一推,继而从袖口中闪出了一把匕首,感觉一道凛冽的寒光从眼缝中疾闪而过,程金枝虽然身体已经脱离了对太子的控制,但好在她还算眼疾手快,身子也算轻盈灵巧。就在那把匕首离自己只有分毫之差时她率先拼尽全身的力气,像是孤注一掷般,大喊一声将手中的那支簪子愤然朝着太子扎了过去。伴随着一阵痛苦的惨叫声,程金枝松开握在手中的发簪,心中一时竟有种爽快的感觉。只见在太子的肩胛骨上,赫然插着自己费狠劲扎进去的发簪。连发簪上那洁白光亮的珍珠,此刻都仿佛在被鲜血所染红,散发着仇恨和怨怒的气息。“太子殿下快传太医,传太医啊”周围那些护卫见转一个个火急火燎大叫着跑上前来,凶神恶煞地拔出佩剑横在了程金枝的脖子上。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整个人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再也腾不出任何一丝多余的力气。然而即便如此,程金枝此刻却并没有感到害怕和畏惧。尤其是望着太子那痛苦万分的表情,她只恨自己没有再扎得准一些,深一些。“程金枝,程金枝”太子在口中怒不可遏的,咬牙切齿地重复着她的名字。左右捂着被发簪所刺伤的伤口,由于疼痛太过剧烈,每一个字都说的很是吃力。好几次想要自己站起来走到程金枝面前,最后还是只能在一帮护卫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起了身子。紧接着,他恨意昭彰地抬起眼帘怒目圆睁。那万般怨毒和愤恨的声音,夹杂着痛苦刺入了耳膜。“程金枝,本宫要杀了你”第三百六十三章 瞻前顾后夜深人静,程府后院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程衍闭目靠在紫檀圈椅上神思忧虑地沉下一口气,抬手揉着额头,看起来似乎很是疲惫。伴随着一阵细微的开门声,只见张氏外罩披肩,端着一个托盘轻手轻脚地跨了进来。“老爷,您这么晚还不歇息,是不是在担心程金枝那个丫头”她将刚泡好的参茶放在几案上,看着面前容色凝重的程衍,语气温和地出言试探了一句。自从得知程金枝昨夜被人绑走的消息后,对于一向将她视为肉中刺的张氏来说,心里自然不置可否地感到了一阵欣慰和喜悦。尤其是燕王府那儿至今也是音讯全无,就更加让张氏觉得,程金枝连同她腹中的胎儿,此次定然凶多吉少,甚至有去无回。但在程衍面前,她还是表现得很平静淡然,懂得收放自如,并没有流露出一丝多余的兴奋。“我这个爹在她心里就是陌路之人,她早就不需要我的担心了。”听到张氏这么问,程衍依旧没有睁开眼睛,但言辞之间,却无不透着一抹浅浅的伤感和担忧。虽然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让她突然发现,程衍对程金枝的父女之情,比起从前的冷漠凉薄,似乎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又或者,其实打从一开始,在程衍内心深处,就对这个女儿就仍旧留有些许的父女温情。“老爷,说起来,这程金枝也不知到底是把谁给得罪了,竟然怀着身孕就被人给绑走了。倒是便宜了那个刚嫁进王府的南楚公主”张氏说到此处突然止住话题,眼波流转间,不由眯起眼睛出言试探道。“老爷,您说这件事会不会就是这个南楚公主找人做的我可听说,她对燕王可是一片痴情啊。”“应该不是她。这些楚人很聪明,不会行这种如此容易就被看穿的阴谋。况且既然连我们都能看出端倪,燕王自然心知肚明,不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程衍说着将眼睛睁开一道缝,将眼角那几簇的皱纹堆得更深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是因为金枝得罪了谁,那个人抓金枝的目的不在本人,而在燕王。”“燕王”张氏闻言不由眸光一颤,随即揭开茶盏上的盖子,在贴心地吹了两口之后,抬手递了过去。“听老爷你这么说,看来是已经知道,到底是谁抓了人”你觉得这世上除了太子,还有人比他更想除掉燕王吗”程衍抬头看了张氏一眼,接过了他递来的参茶,“燕王殿下是重情重义之人,金枝在他心里的分量,你不是不知道。”“我就说谁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绑走燕王妃,原来是太子”张氏意味深长地拧起了两道柳眉,却并没有对这个答案感到有多么意外。不仅如此,她很快就意识到,既然此事是太子所为,那就不仅是程金枝。恐怕连同整个燕王府,都将会有大厦将倾之势。但是很快,她就收敛起嘴角那抹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似乎对程衍的回答有所顾虑。“可是说到太子,自从凝儿和煜儿那件事后,老爷你和他似乎疏远了许多。再加上煊儿和陵容郡主的婚事落了空,您难道真的准备从此与他就此划清界限,断送自己多年的心血吗”“你放心,太子现在还用得着我,就算我不声不响,对他不予理会,过不了多久,他也会亲自来找我,我就是想躲也躲不过。”程衍低头抿了一口手中的参茶,沉吟片刻,继而眼神迷离地皱起了眉角。“只是有凝儿和煜儿的前车之鉴在先,太子是什么样的心思,你我都看得分明。他这个人太过狂妄自大,眼里更是揉不得沙子,其实并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待将来登临帝位,只怕未必会善待我们程家。”“可老爷你怎么也说是朝廷重臣,背后的势力在朝中几乎无人能及。若是没有你这些年来的暗中支持,照他如此胡作非为的性子,又岂能次次在与燕王的博弈中转危为安即便他将来称帝,朝中还是得有你这个靖国公坐镇,难不成他真的想兔死狗烹吗”张氏一脸严肃地说着,情绪开始变得有些激动。毕竟程衍的在朝中的地位关系到整个程家的富贵荣华,在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上,她是怎么也无法做到置身事外的。“哼,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之前为了扳倒燕王不惜牺牲我们程家儿女的性命,到时君临天下,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程衍眸色冷峻地闷哼了一声,继而沉重地叹了口气,有些后悔地垂下了眼帘。“唉,只怪我当年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才让皇后抓住把柄,也怪我贪恋权位,以为只要助太子登上皇位,就能保程家几世荣华。或许从一开始,我就选错了人。”“老爷,你的意思是应该选燕王”张氏眉角一跳,很是诧异地凑近程衍,收紧了两颊的肌肉。“比起太子,他确实更能担此大任。”程衍语气郑重地说着,将视线落在眼前明亮的烛火上,目光微凝。默然半晌,见张氏一脸的忧心忡忡,他这才收回视线,从椅子振衣而起。“我也只不过是想想罢了,事到如今,一切恐怕早已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这些年我虽然自以为藏得很深,但是燕王是何等精明之人,不可能丝毫没有一点察觉。若说太子是我刻意想要疏远,那燕王,怕是在刻意疏远我。”“老爷,我可不这么认为。”张氏有些不悦地抿了抿嘴,出言挑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