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金枝毓秀> 分节阅读 1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5(1 / 1)

公主”在与周帝疑惑地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后,赵皇后眸光微转,带着试探的语气平静地问了一句。“不,早在臣女出嫁之前,臣女的父王就已将臣女要许配之人事先告知过。”元熹公主垂下眼帘,沉吟片刻,这才小心翼翼道,“只是父王所提到的那位皇子与方才皇后娘娘所说之人,并非同一位。”“什么怎么会这样”赵皇后眉间一跳,下意识地看向了周帝,想要向当初颁下圣旨的他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听到元熹公主这样的答话,底下的朝臣和皇亲之间也都一阵唏嘘,就连作为当事人的高勋都猛然抬起了头,似乎感觉到这件原本板上钉钉的事已经发生了转机。而程金枝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惊讶,而是一声不响地立在原地,侧目看着面色沉寂的高珩,伴随着心头那股强烈的不安,让她不由自主地抓紧了高珩的手。感觉到手上突然传来了他人的温度,高珩扭过头注视着程金枝,见她眼中溢满了浓重的担忧之色,刚想开口询问缘由,却听凤座之上的赵皇后替周帝询问道。“那本宫想知道,公主的父王告诉公主要和亲的对象,是哪位皇子”她说着将视线移到了高勋身上,轻轻抬了抬手,“难道,不是这位六皇子晋王吗”“不,的确不是这位晋王殿下。”元熹公主顺着赵皇后所指的方向抬眼望去,遗憾而诧异地摇了摇头,在嘴角极快地闪过一丝笑容之后,随即略显害羞地抬起了她的手。而那纤纤玉指所指之人,竟然是高勋身旁的高珩。与此同时,她清丽高亮的声音盘旋于大殿之上,也在程金枝心里激起了一阵滔天巨浪。“而是而是三皇子燕王。”元熹公主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讶之声,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齐齐集中在了一直不动声色的高珩身上,均显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作为受周帝指派迎接公主入京的使臣,高珩确实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让人如此出乎意料。他蹙起剑眉,眸色深重地看着面前一脸认真元熹公主,像是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再去握程金枝的手时,却发现她的手心已经冰凉。这一切看似发生在意料之外,却又好像就在自己的意料之中。程金枝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甚至能够感觉到,这位元熹公主对高珩的感情,似乎并非只是一面之缘这么简单。“金枝,我没听错吧,他说父皇指婚的人是三哥,那是不是就没我什么事了”见自己暂时得以“脱离苦海”,高勋一时也没去考虑程金枝的感受便随口说了一句,直到注意到她难看的脸色,这才意识到,元熹公主的这番话,对程金枝来说意味着什么。“父皇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是有些人的阴谋。”高珩容色冷峻地说着,伸手将程金枝往自己身边揽了揽,眸子变得深邃而锐利。“是啊金枝,三哥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吗他已经娶了你这位王妃,不可能再娶第二个女人了。这南楚公主啊,到最后还是得我来消受。”高勋语带调侃地说着,心里不由升起了一阵复杂而矛盾的压迫感。他确实千般万般地不想娶元熹公主,却又更不想看到程金枝伤心难过。而且在他看来,即便元熹公主口口声声说弄错了人,但所谓君无戏言,周帝应当也不会为此去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更何况,高珩已经有一位正妻,若是元熹公主嫁入燕王府为侧妃,她的父亲楚王也绝不会答应。“这不可能呀,陛下当初分明是让晋王殿下娶南楚公主,这一字一句可都是有圣旨为证的,怎么会出错呢”“就是啊,这众所周知燕王殿下可是有妻室的人,这南楚公主嫁过去,难不成要当侧妃吗陛下就算不中意晋王殿下,也断会去选燕王殿下啊。”“说的对呀,可她现在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嫁的人是燕王殿下,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群臣之间惊悉此事已是议论纷纷,直到周帝很是不满地咳嗽了一声,这才使殿内恢复了安宁。“元熹公主,此事会不会是你一时记错了”周帝眉峰稍聚,虽然眸色有些犀利,但语气还是拿捏得很有分寸。“三皇子高珩是有妻室之人,朕即便再糊涂,也要为公主的名位考虑,断不会让公主受这般委屈,去为人侧室啊。”“陛下这么说,难道是怀疑臣女存心欺瞒吗”元熹公主闻言抿起唇角,显得很是委屈,“就算臣女真的听错了,可陛下的圣旨到达楚地时,臣女的兄长当时也在场,他可是亲耳听到的,难道他也会听错吗”“公主误会了,朕对公主并无质疑之意,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须得好好确认才是。”见元熹提到元鹏,周帝眉头一皱,心里虽然满腹诧异,但表面上还是心平气和地看向了元鹏。“四皇子,公主所言可当真吗”“回陛下,臣妹所言千真万确。”元鹏容色坚定地上前回话道,“况且不瞒陛下所说,臣妹在南楚时就早已久仰燕王殿下在西晋一战中的英武事迹,心中敬佩不已,又因为一次偶然得到了殿下一张画像,自此便对他倾心相许。此次也正是因为得知自己所嫁之人正是一心爱慕之人,这才肯离开自小就成长的故国不远千里前来和亲,否则按照臣妹刚烈的个性,恐怕恐怕是宁愿慷慨赴死,也不肯”元鹏这番郑重其事的帮衬之言,不仅再一次震惊四座,更让程金枝和高珩都为之一怔。“皇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说这些干什么”元熹公主轻勾嘴角,随即故作责备地瞪了身旁的元鹏一眼,两颊飞上了两团红晕,尤可见其心中欢喜。直到在看到高珩冰冷漠然的神情之后,眼中的期许之色才稍稍淡了一些。尤其是在视线接触到他百般怜惜地揽着程金枝,全然没有理会自己时,更是万分失落地垂下嘴角,眼中弥漫起了一阵阴沉的雾气。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芒在背“三弟,你还真是讨人喜欢啊,就连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楚公主,竟然也对你心生爱慕。”听完元鹏所说,正站在一众皇亲之首,神色古怪的太子突然侧过身来看向高珩,用着不阴不阳的语气出言讽刺了一句。“父皇,此事事关两国邦交,万不能轻率大意,到底哪一方所述才是事实,派人取来父皇当日所拟的圣旨便可一清二楚。”见局势已经对自己愈发不利,高珩终于耐不住性子,直接忽略太子的挑衅,一脸肃然地走到周帝面前执礼请求。而看到高珩出面,还提到了那道关于和亲的圣旨,元熹和元鹏二人有所警惕地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却并无惊慌之色,反倒还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捕捉的得意。“这道圣旨是重要的物件,定然也有随公主一同入京,还请问公主,这道圣旨此时在何处”高珩说着神色冷漠地看向了元熹公主,却见元鹏故作不悦地拧起眉角,语气略有愠色道:“燕王殿下这是何意殿下这么说,难道是认为我和妹妹联合起来想要骗婚吗”“衡王殿下不要误会,本王绝无此意。”面对元鹏的质问,高珩表现得很是淡然,但言辞间却分明带着一股不容置疑和反抗的意味。“只是本王刚才说了,此事事关两国邦交,绝不可轻易草率决断。元熹公主要嫁于我六弟是不争的事实,满朝文武人尽皆知,这圣旨也是父皇派专人护送至楚地,由楚王亲眼接旨过目的。殿下和公主方才所言,分明就是在指父皇在拟这道圣旨时发生了纰漏,难道二位觉得我大周的皇帝,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吗”高珩说到最后半句,语气赫然加重,幽深的眼眸中投射出了一道咄咄逼人的厉芒。与此同时,周帝的嘴角也闪过了一丝快意且欣慰的笑容。因为高珩此刻所言,也正是他心中所想。只是他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若是当着这两个楚人之面毫不客气地道出这番话始终有所不妥,还会影响两国之间好不容易才得以维持的和平关系。可他既为帝王,自然最重颜面,如今听到这两个外来之人胆敢当着满朝文武之面质疑自己的决断和旨意,他心里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高珩的出现,不仅很适时地灭了这兄妹二人的威风,更替自己挽回了颜面。毕竟不单单只是这两个楚人,就连整个南楚,对他的大周也是有所忌惮的。“燕王殿下也误会了,我们万万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父王一向最疼爱这个女儿,自然也希望她能够嫁得一个真心所愿的如意郎君,否则也不舍得让她远嫁他方,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与父王所想一般无二,若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恕罪。”元鹏见高珩语气严峻,似有责备之意,急忙故作紧张地朝着周帝躬身请罪。只是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到楚王,分明就是想利用自己的父王进行压制,好提醒这些在场的周人,他们大楚可不是能够随意糊弄的。这时,元熹公主见状也面露难过之色,像是受了万般委屈似的语气哽咽道:“陛下,臣女若非知道自己要嫁之人是燕王殿下,又岂会如此不顾自己女儿家的颜面在城门口与殿下大打出手。正因为正因为臣女知道他是臣女未来的夫君,关系亲近,所以才敢如此放肆啊。”“妹妹,别难过了。燕王殿下说的对,所谓空口无凭,既然大家想要看圣旨,那还请派人去你方才休整的长阳宫取来便是,白纸黑字最是分明,也好一解诸位心中疑惑。”元鹏柔声安慰着一脸伤感的元熹公主,这才让她逐渐平静下来,乖巧地点了点头。而看着元鹏和元熹公主这对兄妹泰然自若的镇定之态,高珩心中隐隐生出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二人此刻的样子,就好像知道无论事情如何发展,自己始终都只会处于不败之地。可他更加可以确定的是,周帝无论如何,也不会犯这样糊涂的错误。事以至此,高珩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这两人一定事先就已经串通好,所以才能如此不慌不忙,对答如流,在众目睽睽之下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程金枝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心神不宁,生怕那道圣旨真的被动过手脚,更怕自己的夫君会遭到胁迫,非要去娶面前这个装腔作势,面目可憎的女人。她想着便重重地沉下了一口气,手上的拳头更是握得嘎吱作响,有一瞬间,真的近乎要原地爆炸。而此刻,周帝也深知如今两方在这大殿之上如何争辩不休,都只是磨练嘴皮功夫,稍有差池更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事到如今,只有拿出真凭实据,才能平息这场意外的风波,尽快息事宁人。于是派了几名皇家侍卫前去长阳宫取来那份关于和亲事宜的圣旨,还特意让自己身边的亲信宦官也一同前去,以防万一。等待的时间总是最漫长煎熬,即使有高珩的陪伴与安慰,程金枝却仍旧无法平复下心中起伏的波澜。尤其是在看到元熹公主志在必得的表情时,她更是心头一颤,愤然地咬紧了牙关。她甚至能够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带着各种不同感情色彩的目光。毫无疑问,自己此刻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可怜存在。或许他们觉得,连这个燕王妃的地位,都恐怕已经摇摇欲坠了吧在半柱香的功夫之后,那道至关重要的圣旨终于被送进了大殿之中。当周帝身边的宦官将写在锦帛上的圣旨双手呈上时,程金枝几乎都能清晰地听见自己胸腔里那紧张而沉闷的心跳声。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放慢了许多。只见周帝拿过锦帛展开卷轴,认真地凝目看着上头自己亲手所写的一字一句。突然间,只见他猛然皱起眉头将目光停驻在了一处,渐渐地,竟然露出了难以置信且万分诧异神情。第二百八十九章 急中生智当看到自己亲笔所写的圣旨上,“皇六子高勋”竟然鬼使神差地变成了“皇三子高珩”,周帝神情凝重地眯起双眼,死死地盯在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上,握着卷柄的手微微地颤抖着,脸色霎时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觉得自己此刻所握着的,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