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金枝毓秀> 分节阅读 1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9(1 / 1)

己,可还是抑制不住地想要去加以否定。“三弟,你不会是想说,这瓶药是被燕王妃口中所说的那个友人做了手脚,燕王妃自己并不知情吧”太子见高珩欲言又止,很快就明白了他意图,于是似笑非笑地出口打断,眼中弥漫着一股阴郁的险恶之色。“这种话你骗骗三岁稚儿还差不多。父皇是何等英明,又岂会被你这些话所迷惑还是说,其实下毒谋害母后一事,根本就是你们一家人合谋为之,既然你的王妃是帮凶,你一样也是。说不定,这一切根本就是你在背后指使的”太子此话说得恰如其时,在周帝心中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他眯起眼睛,每一寸目光都尖锐如刀,一寸寸锁定在高珩身上,似在揣测些什么。而从周帝眼中,程金枝看到了猜忌,看到了怀疑,甚至更看到了一丝冷漠。正因为自己太自以为是,思虑不周,才会连累高珩和慧妃,将事情带向了进退无路的地步。此刻,程金枝只觉她是个罪人,一个不该饶恕的大罪人。“大哥,你这么说,未免太侮辱我们的智商了。”高珩冷冷一笑,如风刀霜剑般冰冷刺骨的目光在太子脸上狠狠地刮过。他从来都是个不屈不挠之人,即便腹背受敌,脚下就是死亡的深渊,他也绝不会轻易妥协。但程金枝不是。如今肩上满是牵连他人的负罪感,压得她重如千钧。她很清楚,如果没有人主动出来承担这份罪过,那他们三个人都可能会被降罪,慧妃纵然能保全性命,也会被褫夺嫔妃的封号,堕入不可翻身的境地之中。这对想要和太子竞争储位的高珩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这是她绝对不想看到的结果。既然如此,只有她现在站出来承担所有的罪过,才能解救她想解救的人吧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陷囹圄程金枝一直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做出那种牺牲自我去保全他人的大义凛然之举。可当看到高珩和慧妃即将因为她的失误而身陷危局,脑海里无数个急如星火的念头疾闪而过,最终却清晰而明确地停留在了这个决定上。与其三个人都因此获罪,让太子和赵皇后奸计得逞,破坏高珩历经艰辛才在周帝心目中所争取到的地位,倒不如让她一个人承担下所有罪责。毕竟在这场尔虞我诈,硝烟弥漫的争斗之中,她才是那个最无关紧要的人。想到此处,程金枝原本激动不已的情绪突然间被抽离,整个人都冷静了下来。她抿紧唇角,在深吸一口气之后,刻意不去看高珩脸上的表情,站起身来走到慧妃身旁,郑重地朝着周帝俯首在地,字句清晰而有力。“陛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臣妇一人所为,事到如今,臣妇愿意认罪。”“程金枝,你在胡说什么”身后传来高珩低沉而有力的声音,重如千钧的目光刺痛了她的脊背,让她紧紧地攥住了衣袖。高珩从来都是深明大义之人,此番也知道程金枝是救人心切,并没有真正责怪于她。可如今见她竟然挺身而出,为自己和慧妃担下一切,心中惊讶之余呼吸猛然一窒,不由感到万般煎熬。他又岂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所珍视和爱护的女子就这样陷入绝境之中“程金枝,看来你还真是不怕死啊。”周帝振衣而起,神色迷离地盯着跪在脚边程金枝,眸子里笼罩着一层灰暗的浮尘,似乎下一秒就要刮起一阵肆虐汹涌的风沙。程金枝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鼓起勇气在周帝面前“俯首认罪”的。可她确信当这请罪之言说出口时,她的内心深处仿佛有些隐藏在暗处东西散去了迷雾,露出了闪闪发亮的一角,可又在转瞬之间弥漫开一股伤感和不舍的痛楚。她当然怕死。她经历过生死劫难,深知死亡的迫近有多么可怕,也知道自己有多么渴望能够好好活下去。然而此时此刻,她蓦然意识到,有些东西,比她的一世长安,锦衣玉食更加重要。“陛下,这不是金枝做的,所有事都是臣妾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关,还请陛下降罪”慧妃容色哀婉地看着程金枝,沉痛地朝她摇了摇头,眼中已是泪光盈盈。“母妃,都是金枝的错,是金枝连累了您,您就别再替我开脱了。”程金枝郑重其事地说着,假装对慧妃的暗示视而不见,面色冷峻地抬起了头。“你既然说这都是你做的”周帝说着故意停顿片刻,语气很是诧异,“那你告诉朕,你为何要这么做”程金枝早就料到周帝会有此一问,沉吟少顷,不紧不慢道:“因为臣妇记恨皇后娘娘处处刁难于母妃,记恨她派人在外头造谣生事污蔑臣妇和殿下的名声,更记恨她当初冤枉臣妇将皇太孙推入湖中,所以才会鬼使神差地在桂花酿中下毒,以泄心头之恨。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臣妇一人所做,请陛下责罚,还慧妃娘娘一个清白。”若说起下毒的动机,程金枝确实有很多可以怨恨皇后的理由。她就这样在周帝面前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善于记仇,小肚鸡肠的恶毒女人,这个黑锅由她来背,的确再适合不过。而太子见程金枝突然跑出来要承担罪过,担心自己所盘算的计策会功亏一篑,急忙插嘴道:“父皇,燕王妃的话还有很多漏洞,这件事一定没有那么简单。您不能听信燕王妃的一人之言,而任由下毒的真凶逍遥法外,燕王妃这么做,显然是想替那个真凶开脱”“陛下,臣妇所言句句属实,这赤翎散也是臣妇特意准备好带进宫中的。”程金枝瞪了不依不饶的太子一眼,仍旧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势。“程金枝,朕从来都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奸佞之徒。”周帝意味深长地说着,大袖一挥,重新回到龙榻上坐了下来,眼中闪烁着几分古怪的神采。“如果真是你下的毒,你又怎么会将赤翎散这样至关重要的证据留在慧妃宫中,而没有将它处理干净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一旦东窗事发,朕一定会派人搜宫,若是找到此物,必然会连累到慧妃。还有,正如你之前所说,谁都知道这桂花酿是出自慧妃之手,那你在里头下毒,也一样会连累慧妃。你这样做,跟你现在的行为,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听着周帝的话,程金枝心知他对自己的认罪之举还是心存怀疑,可奈何她又编造不出什么合情合理的理由。正思索之时,只听高珩突然道:“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其中又存在诸多疑点,儿臣恳请父皇能给彻查此案”“父皇,这件事已经人赃并获,一定是他们这三人合谋想要毒害母后。燕王妃只不过是想出来顶罪,还请父皇明察,还母后一个公道”“陛下”“都给朕住口”周帝高声一喝,抬手打断了众人喧嚣的对话。良久的沉寂之后,继而眸色深邃地看向程金枝。“程金枝,既然你这么不怕死,朕就成全你。”周帝语气森然,神色严厉,却又夹杂着一丝让人琢磨不透的怪异之色,看得程金枝很不舒服。目光凝滞片刻,随即对着外头喊道:“来人,将燕王妃打入九幽台,听候发落”待他话音刚落,只见两名守在宫外的皇家禁卫军已经进入殿内待命,想要将程金枝押走。“九幽台,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一定也和那片天牢一样阴森恐怖吧”程金枝默默想着,眼中已是一片凄凉,胸腔里那颗心也不可抑制地颤抖了起来。“程金枝,为什么,为什么要做傻事”高珩咬紧牙关,拧紧眉角注视着程金枝,每个字就像是被灌满了铅似的,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放心吧,我程金枝福大命大,不会这么容易挂的。”程金枝红着眼眶,故作轻松地牵强一笑,竭力隐忍着心底汹涌而来的悲伤,没有让眼泪渗出眼眶。“嗯你救过我那么多次,这次怎么说,也该换我救你啦。”第二百一十四章 何忧何求“我不想让你有事。”其实这才是程金枝真正想要对高珩所说的话。只是为了不让高珩内疚和担心,她表现得异常轻松,连煽情的话都没说半句,更是装出无所畏惧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害怕她即将要面对的罪责和刑罚。然而就在她转过身的那一刻,眼泪却已经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连双腿都止不住在瑟瑟发抖。她不知道九幽台是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周帝到底会如何处置自己,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怎样一番考验正当她万般沉重地垂下眼帘时,随着午夜零点的钟声敲响,悠扬绵长的声响一声声从头顶荡过,转眼已是新旧之交的时刻。绚烂的烟火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开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全程的爆竹之声都在这一刻升至高点,即使是隔着宫墙,也能听到这热闹沸腾的喜庆之音。程金枝停下沉重的脚步,仰头望着不远处夜空中那艳丽夺目的光彩,就连在宫中巡夜的禁卫军也暂时停驻脚步,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真美啊,可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见到大年初一的太阳”程金枝凝目而视,心里却愈发地忐忑不安,也更加不甘心就这样堕入牢狱,被禁锢在那黑暗的一隅。今夜所发生的一切如此猝然,就是借她十个脑子她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在举国欢庆的除夕之夜,沦为一个企图谋害正宫皇后的罪人。而这个罪名,还是她自己硬生生讨来的。如果她有幸能从周帝口中的九幽台走出来,她一定要接连七七四十九天都去寺里烧高香,以柳叶沾圣水浇头,去去这前所未有的浓重晦气。其实,周帝身居帝王之位,程金枝替慧妃和高珩顶罪这样的小花招又怎么会瞒过他的眼睛从对慧妃下毒谋害皇后一事的分析来看,他又岂会不知道,这其中确实藏有诸多解释不通的疑点有待查证可是赵皇后如今的确中毒卧病在床,当着太子的面,他不能谁都不罚就这样息事宁人,直接下令让高珩去查。这样做不仅会让外人觉得他有意包庇慧妃,让赵皇后的面子上也挂不住。何况在周帝看来,程金枝如此明显的代人受过之举,这本就是欺君之罪,即便不是因为相信她真的下毒谋害皇后,光凭她敢在自己面前谎话连篇,也应该把她扔到九幽台吓唬她几天,让她心里留个阴影。好让这歌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知道枪打出头鸟,冒然替别人出头,可不是那么有趣的事。而周帝之所以只是将程金枝圈禁在九幽台,没有直接判罪处置,实则也是想给高珩时间,让他能够有机会去查证此事。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件事真的与高珩以及慧妃无关,他绝不会任由程金枝身陷囹圄,一定会找到证据去证明程金枝的清白。高珩也正是洞悉了周帝的意图,所以在程金枝被禁卫军带走之时,才按耐住心绪,没有表现得过分激动。不过周帝的怀疑并不在于赵皇后,对于赵皇后遭人下毒,他可以说是深信不疑。他所猜测的,是可能有什么包藏祸心之徒想要陷害慧妃。只是他不会想到,这个包藏祸心之徒不是别人,而正是在他面前佯装受害者的皇后。而说到九幽台,则是周朝皇帝所设,专门用来圈禁和管教犯事落罪的宗师皇亲。虽说这里头关的都是身份尊崇的主子,但是没能从里面重新走出来的,也大有人在。这其中不仅幽禁过宫斗失败的妃嫔,也曾经关押过谋反祸乱的皇子亲王,一般来说,程金枝以企图谋害皇后的罪名走进来,即使不会被砍了脑袋,在外人眼中,应该也只剩下半条命了。由于程金枝已经被打入九幽台,周帝表面上就等同于认可她就是下毒行凶之人,只是对慧妃和高珩严厉地责骂了几句,托程金枝的福,没有再落罪于这二人。毕竟如若不是程金枝演绎了错将解药当作毒药的自寻死路事件,闹了这么一波,自己往枪口上撞,那他们三个人此刻都未必能幸免于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