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神色紧绷。文锦绣惨笑,“娘那里您知道了我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贴身的荷包却在别的男子手里。凭着这个拿捏文锦绣,是被皇长子看中抬去做妾,还是品行不端清白不保只能送去给皇长子做妾,就看文锦绣怎么选了。这个时代对女子又诸多苛刻,她的选择只有要么嫁,要么一条白绫自表清白。文锦绣怎么能让这一世疼爱她的父母兄弟伤心。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大老爷长叹一口气。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女儿,中间还夹着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妻子,大老爷神色挣扎,艰涩道:“玉京你呢”文锦绣看着这样的父亲,长呼了一口气,似要把胸中的恶气不甘散去,“我嫁”文老太爷翕了翕嘴,低头转身走了,背影却佝偻了几分,好似一下老了五岁。李氏知道了真相,哭着捶打大老爷,“你怎么忍心你怎么忍心那可是我唯一的女儿就要这样送给人家任人宰割爹他老人家糊涂了”“我又有什么办法说来说去只怪我无能罢竟一点都没发觉爹的意图我还不如玉京”文大老爷安抚怀里激动的妻子,却被李氏感染了情绪,眼中隐隐有泪水。“我要分家我要分家早知如此,我就不应该左挑右选我应该早早的把玉京嫁出去”李氏颓然的坐在床上,眼睛红的跟兔子一样。文大老爷翕了翕嘴,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他头一扭,脸上带着决断,“分家我们搬出去”李氏才止住了哭声,有些不敢相信,“真的”文大老爷沉默的点了点头。文锦绣在门口看着一向崇拜祖父的父亲,为了自己要背负不孝的罪名,她看着李氏,唤了一声:“娘”李氏看着女儿,又呜呜的哭了起来,大老爷忙转过身安慰李氏。“您不记得我前几天跟您说的”李氏怔住。“不管怎么样,您只管孝顺好老太爷就是了”意思是不要跟老太爷撕破脸。“我还有点用,祖父不会把我怎么样的您,还要在祖父手下过日子”文大老爷脸色复杂,李氏闻言哭的更凶了。跟过来的梳洗好了的四兄弟,听见文锦绣的话,都面露不忍。文锦纯哽咽的喊了一声“二妹”文锦绣回头,看了由高到矮站了一排的哥哥弟弟,还有后面的小李氏罗氏,露出一个欢快的笑容,“我很好不用担心我”长房顿时一片愁云惨雾。文锦绣回了怡情居。文家人不敢再扰了她,怡情居的丫鬟婆子做事都生怕露出一点声音。李氏强撑着起来料理文锦绣出嫁事宜,却撑不住病倒了。最后只好交由儿媳小李氏。四房虽然表面平静,周氏却让丫鬟给了文锦绣一个红漆雕步步高升的匣子。里面装了两枚鸽子蛋大的蓝宝石和两颗晶亮闪烁的金刚钻,还有整整一本小册子,写了现在已是顺王的,皇长子周承寅的方方面面的事宜。以周氏的家世,打探到这些很不容易。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说,可有些事,从来没少做。文锦绣感激。周承寅很快派了人来下聘,由王府管家抬了三大箱笼来,全是内务府造的东西,周边人家看了不由咋舌“听说被王爷看中了抬进府去呢比嫁女儿都气派”文锦绣冷笑。今天春上黄河决堤,周承寅被皇帝派去监督河工,国库空虚,民工哗变,靠着文家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才安定下局面,得了皇帝赞赏,封了顺王。区区三抬东西加养一个小妾,换离皇位更进一步,真是打的好算盘。而且文锦绣去做妾,没有聘礼只有买妾财。他的东西只能留在文家,文家是商贾,大多只能看不能用。他这样大张旗鼓,不过是向京城的人宣告文家为他周承寅的做事罢了。而文家,别的不说,光刘家和王家的抬举,就能往勋贵圈子里挤。何况刘皇后生了三个公主,凭着文家帮了皇长子这一条,公主怎么可能不给文家两分颜面。文家刘家甚至周承寅都皆大欢喜,不高兴的大概只有一个为利益牺牲掉的文锦绣,还有心疼文锦绣的长房亲人。不少人都羡慕文锦绣的福气,和妹妹争男人失败,却嫁了王爷,恨不得替文锦绣嫁。事已至此,文锦绣为了父母兄弟,都得打起精神欢欢喜喜的备嫁,日子还是要过。她叫了身边的青杏青葡还有青萍过来,问道“你们可愿意随我去顺王府”三个丫鬟互相看了看,青杏首先下定决心,跪在文锦绣面前,“奴婢愿意”接着青杏也跟着跪了下来,口称愿意。只有青葡迟疑。文锦绣知道她老子娘都在文家做事,且只有她一个女儿,青葡已经十八了,老子娘已经给她定了亲。李氏原本想着等青葡嫁了人,作为陪房跟文锦绣去夫家。文锦绣要去做妾,而妾室陪嫁只能带两个人。文锦绣早就清楚,也不打算带青葡,“我知道你境况的,不必担忧”说着拿了一对赤金嵌青金石手镯,一对赤金戒指,一对景泰蓝簪子给青葡,“你出嫁我恐怕看不到了”神色有些伤感。青葡八岁入文家,从小服侍文锦绣,从小丫鬟做到一等丫鬟,伺候了文锦绣近十年。文锦绣不仅没有别的主子的坏脾气,还出手大方,待丫鬟婆子都很和善。青葡跪下“嘭嘭嘭”的给文锦绣磕了三个头,“二小姐之恩没齿难忘”声音已有哭腔。青杏青萍也跟着抹眼泪。文锦绣道:“哭什么这是好事啊”说着走到墙角,开了箱笼,顿时屋子里一片霞光。箱笼里满满当当的塞了一箱衣料,全是大红的颜色,绫罗绸缎各色都有,“这些赏了你罢做嫁衣穿”青葡知道这是文锦绣准备自己出嫁后做衣裳穿的,文锦绣一向喜欢做衣裳、打首饰。想着小姐和自己如今要和自己各奔东西,文锦绣更是要奔去那不知是好是坏的前程,哭着道:“小姐”文锦绣却是神色平常“你是去做人家正经娘子的,怎么也是我文锦绣身边的丫鬟,可不能让人轻瞧了。何况这些个红色,我怕是一辈子都穿不上了”声音有些低落。屋子里顿时哭声一片,好一会才消停下来。文锦绣本来想让青萍叫了文锦绪和文锦纾过来,想着他们在立鹤堂跪的最久,有心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叫了青葡,给了一串钥匙让她拿给文锦绪文锦纾。“我库房的钥匙,让他们兄弟两平分。”想到平日里文锦纾向她讨要东西的模样,不禁露出了笑容,“让纾哥儿不要抢”又道“怕是你替我跑的最后的差事了”说的青葡又要哭起来。顺王府依旧请了王四奶奶来和李氏商定进门日期,小李氏接待了她。李氏想定在四月末,王四奶奶却要定在四月初二。“那不就是后天也太赶了些”李氏反驳。王四奶奶却道:“您家二小姐是去做妾,有什么赶不赶的早点过门,说不定还能赶上清明和王爷同去乾陵祭奠王爷的生母温惠皇后呢”说的小李氏涨红了脸。又不好拿主意,问过李氏才回了王四奶奶,“最早四月初十”王四奶奶本意不过要定早些,才拿了话压小李氏,这个日子刚好,就满意的走了。文锦绣只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年幼的文锦纾才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姐姐嫁出去,以后很难回家一趟,跑到怡情居抱着文锦绣大哭了一通,“姐姐不嫁了姐姐不嫁了”文锦绣爱怜的摸了摸他的头,“你以后都要娶媳妇,怎么就不准我嫁人”文锦纾凝噎,下定了决心道:“那我娶了姐姐你吧”说的文锦绣一扫往日的阴霾,心情明亮了起来。到了初九晚上,先是四房的人来看过文锦绣,周氏和文锦绣聊了一会,走的时候到了门口,又回头对文锦绣说了一句,“绣姐儿,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文锦绣不知道前半生顺顺畅畅的周氏怎么会给了她这样一句话,却也知道是她好意,笑着点点头。然后是三房的人,文玉妆到最后都面带不解,何氏想要讥讽文锦绣几句,却被文锦绣一句“三婶脸好全了吗”杀的闭住了嘴。而林氏自始至终只沉默的跟在何氏身后。最后是长房的家人。父亲母亲哥哥嫂嫂还有弟弟侄子侄女,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怡情居却弥漫着一片哀戚,还是文锦绣劝着才好了些。文锦绣看着才一个月大的笙姐儿,因为文锦绣出嫁的事连满月都没有办,二嫂罗氏却没有一句怨言。文锦绣愧疚,罗氏却说:“我虽嫁进文家不久,大家待我如何我心里清楚,不过是个满月,还有百日、周岁、以后更是有及笄、寿礼,”想方设法劝文锦绣,“我们不只争一朝一夕”文锦绣笑着应了,让青杏拿着自己的首饰匣子,给了罗氏,“笙姐儿和筠姐儿各一个,要是以后再生了女儿,我可不管了”意思是让罗氏生儿子。罗氏不受,文锦绣劝她:“我以后用的是内务府的东西,不知好多少”罗氏见她说的毫无芥蒂,就收了,“可是姑姑送的,给我们笙姐儿做嫁妆”最后大家都走了,只有李氏留了下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匣子。李氏把丫鬟遣走,才把手里的匣子给了文锦绣。文锦绣打开,里面是一本书。拿在手上翻了翻,有各种姿势打架的妖精。李氏就坐在文锦绣床边,准备说些什么。文锦绣却把书合上,放在匣子里,“娘,我看过了,你回去罢”李氏欲言又止,神色有些尴尬,“你看懂了”文锦绣“哎呀”一声,推了李氏,“早些回去歇着吧明天还有得忙呢”李氏不动弹,文锦绣只好道:“娘我想一个人静静。”李氏的眼泪倏然就落了下来,文锦绣拿了帕子给她,李氏哽咽道;“好好娘不打扰你”擦着止不住的眼泪,出了屋子。、进府到了初十,长房的仆妇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文锦绣却是难得睡到辰正才起,看着小丫鬟拿着盥洗的东西进进出出,有些怅然的对青杏道:“以后怕是睡不到这么晚了”青杏找不到话来安慰她,只好沉默着服侍文锦绣起床。洗漱过,穿了一件家常的姜黄色褙子坐在桌边用膳,却看见文老太爷身边的赵妈妈,拿了一个红漆雕事事如意的匣子进来。赵妈妈拿着匣子立着干笑,文锦绣在立鹤堂的所作所为她瞧了个一清二楚。她是为文老太爷做事没错,可这个家迟早是大老爷的。她不由强打了精神,露出几分讨好,“二小姐,这是老太爷吩咐奴婢交给您的,平日里您在立鹤堂也常给奴婢恩典,奴婢的孙女还在六爷身边当差呢”想让文锦绣在李氏面前说几句好话,放过她。文锦绣淡淡说了句“哦”青杏忙上前接了匣子,文锦绣却自顾自的继续吃饭。赵妈妈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有些惶恐的立在原地。待看到文锦绣轻飘飘投过来的一眼,什么也顾不上了,立即告退。用完膳,慢条斯理的拿帕子擦了嘴,文锦绣才接过青杏手里的匣子打开来。不由露出一个讥讽的笑,“估计连我以后进宫打点的银子都备好了”里面是一张五万两的银票。文锦绣“嘭”一声合上匣子,吩咐青萍:“去叫了刘妈妈来”不一会儿,刘妈妈就进了屋来,文锦绣示意青杏把匣子给刘妈妈,刘妈妈不知所以的接了匣子,猛然间听见文锦绣的话,“刘妈妈也老了,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罢”刘妈妈恳求的看了青杏一眼,青杏就指了指立鹤堂的方向,刘妈妈就勉强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显然没有想到文锦绣要把自己送回立鹤堂。和赵妈妈不同,她是早就被老太爷送来服侍文锦绣的,文锦绣出嫁,她不用跟着去。但凭着自己以前是文老太太身边的人,只要求了李氏,自然名正言顺的留在长房安享晚年。可她回了立鹤堂,长房和立鹤堂如今情分怕是淡了,而如赵妈妈所想,文家迟早是大老爷的只怕到时候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她们这些旧日的仆妇李氏到文锦绣屋里来,开口想问文锦绣昨天的书看了没有,却碍于脸皮不好开口。又看见文老太爷赏的刘妈妈面容苦涩的立在一旁,不由露出一个冷笑。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往坐在妆镜台的文锦绣走去。等玉京出嫁再收拾这些个老货好了可看着穿了天水碧妆花杭绸月华裙,粉色素面褙子的文锦绣,眼泪又止不住的掉了下来。李氏身边的绿容忙拿了帕子地给她,李氏擦了眼泪,才扯出一个笑容,看着文锦绣道:“怎么挑了件素面的褙子家里那么多的好衣料,刻丝、织金、十样锦你这样进了王府,不是让人看轻你”忍住了眼泪没有再往下掉。青杏在给文锦绣梳着堕马髻,文锦绣从镜子里看着抹眼泪的母亲,安慰道:“娘又不是不知道,我素来不喜粉色,连十样锦的贡品都被我拿去做了桌围”顿了一顿,又道:“这粉色不适合花团锦簇,太俗气了。”李氏听出女儿这是示弱,遂不再说话。问在一边收拾包袱的青萍,“打赏的银锞子带足了吗铺子赶制的鞋袜荷包呢到时候可别弄错了”青杏拿出两个包袱出来,点头道:“回大太太,都准备好了。”按规矩妾室进门给正室敬茶之后要献上鞋袜做见面礼。这些鞋袜还都是李氏让文家铺子里的绣娘赶的,以文锦绣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