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童养媳> 分节阅读 1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3(1 / 1)

那些没有经过锤炼的娇娇女一向不得真的得她的欢心。“是与不是,臣妇心底对太后都是一样的茹慕之情。”沈寄的手又动了起来,美人捶有节奏的轮替着。她之前也为这事患得患失过,这会儿话说出来忽然就觉得,是与不是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太后看看她,笑了笑,“你这般的心性,哀家倒是很希望你真是哀家的孙女。”太后心头开始盘算,如今缺的其实也只是一个实证,但实证要找来谈何容易。或者再看看,日后可以让沈寄认穆王为义父,这样一样可以得郡主封号。她的次子便可以继承爵位。本朝爵位代降,穆王为亲王,再继承便是郡王了。刘嬷嬷在门外听到这里,便推门进来,“太后该服药了。”太后看她一眼,又问沈寄,“你让这个老货在哀家耳边提起你回京的事,该是对哀家有所求才是。怎么提都不提”沈寄赶紧放下美人捶,起身在脚踏上跪下,“臣妇不敢虚言纯是一片亲近之心使然。不过太后肯召见臣妇,臣妇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的风声传出去,呃,吏部的人便不会刁难臣妇的夫婿了。”这话说得很坦白,根本不需要向太后求什么,只要太后召见的消息传出去,旁人就不敢怠慢刁难了。“你去岚王府也是这个心思”“是。”“小两口的算盘拨打得很精明啊,不过人情如此,借此自保倒也无可厚非。那你夫婿是想谋什么官职”太后顿了一顿,“少跟哀家打哈哈。”“嗯,魏大哥说他还是喜欢外放主政一方。不过,还是要听朝廷的意思。”“为什么要外放留京不好么”“五品官留京,官儿也太小了。可是外放,就是一方大员。”太后对拿着药丸过来的刘嬷嬷道:“瞧瞧,嫌官小呢。”沈寄抬头道:“不是嫌官小,魏大哥才二十四就位居五品,不小了。只是五品在京城确实太小了。臣妇在外头当知府夫人人人都要奉承,回京却得到处奉承上官夫人。”“你也不想留京”沈寄点点头,“是的。”太后想起上次她被自家亲外孙的马撞出轿子的事来,五品是太小了。不过魏楹,皇帝说了是想将来派大用的,皇帝心头自有分寸,自己也不便多嘴。“行了,起来吧。”太后接过药丸吞下,又用水冲服,“给哀家讲点新鲜事。”沈寄习惯性的挠挠头,“臣妇之前一年都在淮阳为祖母守孝,也没机会去知道新鲜事。不然,臣妇把臣妇婆母的事讲给太后听听”“嗯,说吧。”沈寄于是从头到尾的讲给太后听了,连同魏楹是如何一步一步报仇的,还有从前魏大娘和魏楹怎么逃出去又怎么辛苦度日的都讲了。还着重说了魏大娘改嫁是婆母生前就安排了的。“好一个畜生果然是世上有戏上才有啊。”太后听完慨叹一声。“善恶到头终有报,那一房人是多行不义必自毙。魏大哥说日后他不会把仇恨放在心间,因为那一房人已经不值得他关注了。”其实也有二房的消息传来,魏枫和魏植如今已经是真的撕破脸了,二夫人渐有病入膏肓之相,五夫人六夫人借着探病又上门逼迫私产不过魏楹跟沈寄的确是不关注了。那样的一家人能有什么好,不必再为他们浪费时间。太后点点头,“嗯,他做得对,如果执迷于仇恨,只能是自误。”这样一个男儿,难怪皇帝说要留着大用呢。而且从小身负冤屈,竟能在贫寒中苦读,终于报得母仇,还得到君王重视。人人都恨不能献媚于自己这个太后的时候,他却提出寿礼过奢。妻子在世人眼中出生更加寒微,五年一无所出还能这般不离不弃。倒是个铁骨与柔情兼备的好男儿。小寄虽然自小流落,但是能成长得像如今小白杨一样挺拔,又嫁给这样一个夫婿也不枉了。想必她爹在天有灵也会安慰。沈寄又说起两个小叔子一同上京,尤其讲了小权儿的一串趣事,太后笑道:“既如此,你下次带来让哀家也见见。”“是。”沈寄福身应下。她提小权儿就是这个意思,她可是答应过带他进宫见世面的,自然要一力促成。小权儿听说下次自己也可以进宫去,分外高兴。拉着沈寄的手问太后是不是像戏里扮得那个样子。“没有戏里那么穿金戴银什么都挂在身上,可是富贵气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是慈爱,就像自家慈祥的老祖母,所以小权儿不必怕。”“我才不怕呢。”沈寄微笑,这小子胆子大得很,典型的无知者无畏。可是进宫不能太无畏了,而规矩更得学好。于是亲自一条条的讲给他听,又让他练习怎么磕头。至于说话,童言无忌,说错了什么太后应该不会计较。要是教得跟小大人一样反而不美。接触了这么多次,沈寄多少也能揣摩出来,太后喜欢人真。“你大哥不是和你一道去裴先生那里了么,怎么就你回来了”“从书院回来,路上遇到白胡子老神仙,大哥就让先送我回来了。”“哦。”直到吃过晚饭,魏楹才从外头回来。他不在家,魏柏就一个人在客院吃饭,初入官场他还有些不适应,有时候回来便会讲给魏楹听,也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做些改进。小权儿则跟屁虫一样的黏着沈寄,跟进跟出的。魏楹回来在卧房门前,听到里头传来童音朗朗,“草民魏权拜见太后娘娘”他一个激灵,这是怎么说的。不对,就算是太后真到了家里,下人不至于不告诉自己。然后又听到小权儿问:“大嫂,是不是这样”“小屁屁别撅这么高。嗯,对了,就是这样。”魏楹探头进去,发现那两叔嫂在榻上练习呢,吓他一跳。“怎么你真要带他进宫”“嗯,太后说让下次把他带去。好了,小权儿,练得不错,到了太后跟前你可千万别掉链子。出去玩吧”小权儿坐在塌边伸出脚让采蓝给穿鞋,“大嫂,啥叫掉链子”“就是在家表现挺好,到了太后跟前就出状况。”“才不会呢。”“不会就好。”沈寄在他小屁屁上一拍,小权儿伸手揉揉然后就牵着采蓝的手出去了。沈寄赶紧把今天见太后的经过讲了,“太后问起,我就实打实的说了。我不敢骗她。”魏楹想了想,应该是徐成把事情禀告了凌云,凌云告诉了岚王,然后岚王告诉了太后。他们套徐成的底,对方不可能真的不知道。反正也瞒不住,所以也就没有刻意的隐瞒。魏楹让沈寄好红的回忆,把她说的每一句话,还有太后说的每一句话都按顺序尽力复原。“嗯,就是这样了。”魏楹摸着下巴思忖了半晌,“听起来应该无碍,太后是要再看看你的心性,你就这样以本真对待就好。”太后的话没有一句是做出了什么承诺的,以她老人家随便说一声就可能风云变色的地位,也不可能胡乱做出承诺。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看来,她是很喜欢小寄的。也许这份喜欢是建立在她极可能是穆望遗孤的基础上。但是,和小寄本人的关系也是极大的。可惜太后年岁已高,不然还真可以当小寄的保护伞。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一旦有个好歹,她生前所爱的,说不得就变成别人所憎恶的。太后不在,后宫的第一人毫无疑问便是贵妃。贵妃当初下懿旨褒奖就有捧杀之心,怕是知晓了岚王的心思。毕竟,知儿莫若娘啊。那么,如果太后不在了,贵妃会不会对小寄不利这是个问题。即便小寄能得了名正言顺的地位,也搁不住天下第一尊贵的女人动坏心眼啊。那么,太后此时的宠爱也是一柄双刃剑。可是,避开显然也是不智。只希望太后她老人家能够高寿,最好活到百岁高龄,撑到自己位高权重无人敢欺。魏楹心头一直憋着一口气,当年林子钦调戏他媳妇,他只能隐忍;岚王心怀叵测,他只能忍;蒋世子当中欺辱他的媳妇他魏家的下人,他还是只能忍。因为对方皆是位高权重,而他位卑言轻。一开始他苦读是为了报母仇,如今用心经营便是为了不让妻儿日后再受人欺辱。沈寄看一眼魏楹,然后说她把魏家的事儿讲给太后听了。“反正你也把前半段告诉过皇上,我把后半段告诉太后也没什么吧。至于想干什么,你不觉得婆婆还有大娘需要表彰么”她就是变相的替她们讨表彰了,太后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旁人命运。如果有她老人家一句金口玉言,就可保魏大娘一生无忧了。有她一句提高。表彰,婆婆的地位也能得到119 有喜1是夜,在辛苦耕耘了一番后,魏楹却是有些睡不着。他看着怀里熟睡的沈寄微微叹口气,烦心的事他一向喜欢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然还叫什么一家之主,撑门立户的男人。而且,有些话说了也不能改变什么。难道说担心贵妃不喜欢,就不让她去亲近太后了么。该来的总会来,而且这事儿根子也不在太后身上。根子在岚王那里呢。他这几日寻同僚说话,话里话外那些人都透着一个意思:岚王太霸道,太不留情面。若是日后登基为王,怕是臣子们的日子不太好过。而安王是个贤王,不但是个贤王,而且也是能力超卓。许多事情,如果是岚王来做那是狂风暴雨席卷朝堂;如果换成安王来做,事情同样可以办成,但却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总而言之,安王才是理想中的仁君。昨日就有人暗示可以帮他交通安王手下的人,及早得官。也有人质问他是不是岚王的人,来套他们的话。甚至直接就有可能是岚王的卧底。当即便有人站了出来,说出他当年婉拒岚王招揽还花费银子四处打点的事。“可是,众所周知,他夫人可是岚王的救命恩人,和王府的正妃侧妃都有往来。太后与贵妃都曾经褒奖过的。”“内子是机缘巧合,让家中的马车载了遇刺的岚王一段,换做在座诸君哪一位的夫人也能办到。而且,太后与贵妃都已经褒奖过,也赏赐过。这个小小恩情就算是还了。至于私交,列位谁觉得堂堂王府的正妃和侧妃,能与一个五品小官的女眷真心结交。我倒也想让内子与旁的贵人有交往,可是没有门路啊。再说我只想外放,并无留京的念头,我这样的卧底可有价值”他的解释,有人接受,自然也有人不接受。想到这里,魏楹伸手拨了拨沈寄鬓边的短发。为了将来计,他的确是希望安王能为储君。这样岚王再不能凭借地位对小寄有觊觎之心。要知道,反抗君夺臣妻,怕是只有一死相抗这条路。而贵妃也就做不了太后,不能将此事心头积压的不满发泄到小寄身上。还有,当初的主使,据说查来查去和五王爷有关联,不是他做的,却是他手下背着他干的。皇帝将五王爷从亲王连贬两级为郡公,发配到了贫瘠的封地。真的是这么简单么安王又真的像他们说得这样好么就连小寄都说安王让人观之可亲。这样的人能力又高,又礼贤下士,简直让人想叹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啊。那皇帝为啥不直接封他做太子呢。在魏楹心底,皇帝还是很英明睿智的。而自己这回又能谋个什么样的官呢。他此时还在观望,所以并没有往里头砸银子,事情自然也就还没有回音。不过,不急,磨刀不误砍柴工嘛。现在,还是一门心思生儿子吧。这才是第一要务呢。要不然,过几个月就连小兄弟都会知道大嫂根本没有怀孕,因为肚子没有鼓起来,没地方装小娃娃。沈寄第二次进宫的时候,撞上了一个老熟人。就是曾经邀她参加讲经大会的那位关夫人。其实应该叫她刘夫人的,可是她又称活观音,众人便改称关夫人了。时时进宫为太后讲经说法,多少也有些面子,而且可以结交一众高官夫人搞出个讲经沙龙来。领到刘侍郎许多时候都是事半功倍,所以他并不计较人称他的夫人为关夫人。沈寄牵着小权儿进去,小家伙方才被巍峨皇居镇住了,一路都很老实,也不敢东张西望的。一路走进去比较远,好在他成天东走西窜的,这才自己走了进去。关夫人的经还没有讲完,刘嬷嬷让人打发他们在旁边坐着吃果子吃点心。小权儿看着一点点的果子和点心显然很心动,于是拿眼去看沈寄。沈寄点点头,便有小宫女端了过来让他抓。他也不贪,就拿了一个椰香糯米糍有滋有味的坐旁边吃着。怎么看怎么乖巧,跟个小仙童一般。过来约一刻钟,来人传他们过去。正好和出来的关夫人撞了个对面,沈寄便上前蹲身行了个礼。关夫人笑容满面的扶她起来,“原来魏夫人回京了啊,快进去吧,别让太后久等。有机会咱们再聚。”沈寄心知肚明,这份笑容满意是给太后喜欢的人的,与这个人是谁无关。不然,二品大员的夫人认得她沈寄是谁啊。连带着小权儿都得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见面礼。待沈寄跟着宫女往里拐弯,关夫人回头看了一眼,疑问去年她就有过,沈寄是什么来头啊,经文七窍通了六窍,不过就是个五品官的女眷。太后怎么就这么中意了单;凭她凑巧帮过岚王,不可能吧这才一回京,又到太后跟前走动起来,甚至连小叔子都带进了宫。此人不能得罪,要好好笼络才是。她决定回去以后就到林夫人那里好好套套话。里头,小权儿按照平日演练的声音跟在沈寄身后清脆的给太后请安。太后笑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