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又听说这商贾娶了前些年备受争议的王家养女。此时闺阁贵妇哪里还记得当初如何唾弃农家女麻雀变凤凰,做了高官养女,此时无一不唏嘘新妇命苦,与此同时但凡有点地位的人家都不愿与栾家嫡系说亲,弄得栾家嫡系一片惨淡。、闹别扭时光荏苒,三春已去。往日人迹罕至的小环山此时却是一番新景。集镇新市一片繁荣之象。任谁都无法想象这里有朝一日会有出现这样一个集镇,就在官道边上,又离京都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一道梁渠,将集镇一分为二,一边是各式各样的酒楼食肆,布庄银号,艺坊书斋,从文人书画的笔墨纸砚至文玩古器,女儿家的胭脂水粉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一边是小桥流水人家,牧童笛声悠扬,入眼之处,稻菽粟,麻棉桑,猪羊牛,鸡鸣狗吠,一片欣荣之象。梁渠流域宽广,顺风而下,一天就能到山水风景美如画,窈窕淑女俏如诗的小金山,一年四季风光竟不相同,是花船美人常驻之地,更是文人骚客最爱画舫游湖,附庸风雅之地。乘风而上,小半天功夫就能京都城外的渡口,若是风势好继续往上走两天能到盛产苏绣,上好丝绸的苏杭一带。这样好的地方,自然吸引了少的商人,文人一干人等流连此地。话说对于商贾而言,京都虽好,但却是物价高涨,地价居高不下,一竿子倒下都能砸中七八个皇亲国戚黄金圣地。若是没有一个可以依附雄厚背景的家族支撑着,刚开张就得倒闭了。若是依附了哪个家族,除了每年常例的分红外,对方定是各种巧立名目,变着法地要银子。一年到头来,挣得不说全进别人口袋,但也所剩无几,却也不敢埋怨。在这栾镇,只要是正当买卖,拿着租赁凭证到官府盖印记录下,便可以自由买卖,不用依附谁谁谁。这做起生意来,那一个叫干劲十足。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这里更是不错,踏青采风有温泉山庄,去疲解乏。辩诗论词有吉兴诗社,东亭楼可供学子畅说欲言,若是兴起,还可结伴三五好友,租个商船顺风而下,到小金山添香,暖玉在怀,何等畅快。栾镇城门下,三个庄稼汉靠着板车四处张望,显然对这么热闹的地方有些局促不安。板车上坐着一个老妇人与两个四五岁的小娃娃。此时早市刚过,离午市还早呢,城墙下一张张白布草棚子下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人家,有卖草饼花糕的,卖汤圆馄饨的,卖煎饼子,炖豆腐的,凉茶馒头小鱼儿饼。还有一些小孩子喜欢的糖人,糖糕,糖葫芦,腌制的山楂小酸梨儿之类,都是一些小户人家的日常能消费得起的吃食。忙活了一早上,现如今可算能歇歇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唠嗑,一边准备午市用的食材。在板车上坐着两个小娃娃年纪小,哪里见过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许是早起赶了一路,看着灰尘扑扑的,见这么多吃的,这大人能忍,小娃娃哪里能忍得了,没一会就闹了。老妇人开始还哄着,可哪哄得住,哭得稀里哗啦,闹得老妇人头都疼了。“这位大娘,这两小娃娃是饿了吧。来吃点吧。”说话的是旁边卖汤圆馄饨的青年妇人,认识她的人都叫她九娘。“这位大妹子,我,我们不吃。”老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拒绝道“奶啊我要吃,我饿”“饿,我饿,我也饿”“大娃,二娃,乖。等一会,等一会你四姨夫来了,就带你们回去吃大饼子。”“奶啊,我不要大饼子,我要吃那个”“大娃”“小娃娃不哭,不哭。婶子请你俩吃馄饨,婶子做的馄饨可好吃了。拿去吃吧。”九娘笑笑地端着瓷碗递给老大娘。老大娘见孩子真的饿了,连连道谢。“这位大娘,不必谢,我这儿还有一些早市卖剩下的蒸馄饨,拿去给三位大哥吃吧。”“大妹子使不得使不得。”老大娘连连摆手道。“大娘,又不是什么精贵物,没什么要紧的。拿去吃吧。出门在外,靠的不就大家的帮扶吗。”九娘将蒸馄饨塞进老大娘手里,笑道。然后就离开回到自己的摊位上忙活去了。三位老大的男人见九娘离开后才敢靠近自己的娘,蒸馄饨不比汤馄饨,看着挺多,这么些个男子分也分不到几个。老大胡栓只拿了两个丢进嘴里,咬了几口就吞了下去,对两个弟弟道:“人家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我去看看,有啥能帮着做的活儿,老二吃完一会儿也去帮忙打打下手什么的,老三就在这儿看着娘跟大娃小娃。”说完,就往九娘的摊位走去。“这位大妹子,谢谢你的馄饨。你做点生意也不容易,咱也没有吃白食的道理,你看,我们哥几个都是庄稼汉子,有的是把子力气,你看看,有什么活能让我们干的”胡栓平日里就少接触娘以外的女人,此时出门在外,受了人家恩惠,就是再怎么不好意思,也硬着皮头硬上。瞧着说的也不错,人呐,有时候就得逼着,才能有所进步。“这位大哥,真不用,我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九娘一边和着面,一边说。过了一会,见他不为所动地站在自己面前,怪不好意思的。便道:“若是大哥不嫌麻烦的话,能帮我把那头堆着的柴火劈成细柴吗”“有柴刀吗”“就在炭炉边上。”九娘指了指旁边的炭炉,道。胡栓走过去拿去了柴刀,见柴刀有些钝,解下腰间一块巴掌大小的磨刀石,又跟九娘要了一碗水,蹲在柴堆旁嚯嚯地磨起了刀来。不一会,老二胡林也来了,九娘这小摊儿哪来多重的活,只剩下刷碗擦桌子这些事儿,胡林还是比较有眼力见儿,只问了九娘刷碗是用哪块布,然后就蹲在地上刷起了碗。这一帮忙,也就没完了。因为紧接着就是午市,因着九娘午市有卖面,上这儿填饱肚子的人也多。多了胡栓,胡林的帮忙,这个午市忙活下来,九娘不光卖多了许多碗面,而且完全没有之前脚忙手乱,忙得喘不过气的现象。午市忙完,九娘就收摊了,瞧着这一家老小的状况,中午定是没有吃东西,九娘将剩下的一些面粉和好,做个一大锅面疙瘩,请胡栓一家子吃。“胡大哥,你可别推辞了,今儿你们已经帮了我大忙了,不光是早上的馄饨,现在的面疙瘩,就是晚饭钱都是够的了。叫大娘他们过来一块儿吃吧。”九娘拿着碗,道“那就谢谢九娘了。”胡林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赶在大哥推辞前,连忙应道。“胡大哥,你们这是等人吗可是要到栾家堡去租田务农”九娘见着一家老小的等了半天,都没人来接,问道。“大妹子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到栾家务农”胡栓惊讶地看着九娘道。“呵呵,见你们一身庄稼汉打扮,又是拖家带口的。这几年也不是少见。都是去栾家租田务农的。”九娘笑道。“原来是这样。”胡栓挠挠脑袋,道。一大家子与九娘围着桌子,呼次呼次就解决掉了一大锅的面疙瘩。“大妹子,不瞒你说,我们之前一直在峡山村做农活的,前两年老伴与老三媳妇相继得了重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实在没法子了,家里的几亩薄地也卖了这才保住了两人的性命,只是家里这么多口人吃饭,前些日子我那出了嫁的女儿托人捎来话说着栾镇的栾家地儿好不说,租地分成还公道。怕好的地儿没了,将老二媳妇留家里照顾两人,火急火燎这不就来了么。可不知咋地,这四女婿等了大半天了,说好在西城门下等,这都多长时间了,也不见人影儿。不会是遇上什么事儿了吧。”老大娘说着说着,自己先紧张了起来。“等会,大娘,你确定是在西城门下等”“对啊,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记错。我女婿赵大田还特地找写信的夫子给我们写了几个大字呢,方便认,就是给大娃淘气给弄花了。”说着,老大娘就要掏出信封给九娘看。“可是,这里是东城门哪。等等,大娘,您说您女婿是赵大田,那他媳妇可是胡金花”“对对对,我女儿就是胡金花。怎么你们认识”“可不是我们就住两对门,我家租的是桑麻地儿,租的地不多,活儿比较少,平日都是我妹妹跟弟弟在打理,我就在这儿租个摊位卖点吃食。我每日早出晚归的,地里活儿多的时候,全靠赵大哥跟金花儿姐帮忙,我都不知道多感激赵大哥夫妇呢。赵大哥怕是等急了,这都大半天没等到你们,我这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等我一下,我带你们去西城门找赵大哥去。”九娘嘴里说着,手上也没闲着。加紧收拾东西。看着一行人走远了,坐在不远处的的酒楼二层靠窗的帘子也被撩了起来。一副夫人打扮的年轻女子,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得意地朝坐着的男子眨了眨眼,道:“如何,亲爱的夫君,我这撮合的方式别开生面吧。你就瞧着吧,这一次,九娘的份子钱你肯定走不了了。”“说这话还早着呢。九娘是什么角色,能这么容易就嫁个庄稼汉子。你这话说得大了。”栾玶挑了挑眉,道。“哎哟,这口气大了,怎的,敢不敢拿你的月钱来下注”“这可不敢,我的好夫人,这整个栾家都是你的,还在乎我这点点的月钱呢。怎么,怕为夫拿着这月钱跑路不成”“呵呵你还好意思说出来,这两年,也不知道谁把栾家的墙头都快扒拉烂了,可惜呢,一次没成功不说,十次有十一次都是被人提溜回被窝呢。也不知是谁吹的牛,说什么足智多谋,文曲星下凡的。”“哼”“唷,还来劲儿了。记着你的期限,还有半个月,半个月后若是你还没能逃出栾宅,就乖乖地爬上我的床,给我生个一儿半女的。”“够了,李灵秀,一个女儿家成天爬床上床的,生孩子的,在家里也就罢了,在外面还口无遮拦,让人听了去,你这个栾家夫人以后还如何治下。”“不是有夫君替我收拾烂摊子么。嘻嘻”“嬉皮笑脸,哪点儿有正儿八经的少奶奶模样。”“要不,我们提前圆房呗。圆了房,我就是正儿八经的少奶奶了。”“我要回去了。”“再聊会呗,这么早回去,你也是逃不掉的啊。休息会呗。”“不用咱俩道不同不相微末”、对面相逢不相识今日是栾镇的圩日,这天才蒙蒙亮,街上的商铺就已经灯火通明,为开早市加紧做准备了。九娘更是卯足了劲儿,早早就与胡栓推着板车来到了摊位。为何还不是自家的弟弟与村上的教书先生的宝贝闺女画秋看对了眼,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秀才之女,还是个独生女。与一介农户,还是家中长辈俱损的人家说亲。绝对是下嫁了。好在这教书先生为人豁达,不拘于门户之见。只是,好歹是文人,这规矩还是要按正统的三聘六礼来,这一层层下来,哪哪都是钱。九娘与妹妹十娘将家中所有的家当算了一遍又一遍,都没算出个花儿来。九娘之前已经与画秋的娘商量过了,过了年就请媒人上门。今年内就是累死也得把聘礼往体面上凑。画秋的娘是个好面子的,到时候但凡有一点不尽如意。这又是同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定是能找出点什么东西来闹。到时候好好的一门亲弄得鸡犬不宁的,遭罪的还是小两口。若是以往好强的九娘定是不会向胡栓开这个口,只是家中的弟妹实在无法抽出手来帮这个忙。九娘为了弟弟也是豁出面子去了。好在林栓他们家租赁的地要多几天才能下来,九娘才鼓足了勇气开的口。其实九娘也有自己的盘算,一来呢,九娘对他们有点恩惠。二来,胡栓又是胡金花的哥哥,按胡金花那热心肠的劲儿,就是胡栓不答应,胡金花也会想法子让他答应的。三来呢,现如今趁着圩日想摆夜市,身边有个壮汉,也安全一些。这也是九娘不选胡林与胡杉这两个半大小子的原因。两人紧锣密鼓准备好后,天已经快大亮了,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很快就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了。九娘的摊子最靠近城门,大多赶路脚夫,见摊上干净整洁,还有干粮卖,坐下就可以歇脚顺便填饱肚子。也不耐烦再去其他摊子看了。赶圩的小媳妇们则喜欢东瞧西看,仔细比量后再决定。所以赶路的单身男子大多是在九娘的摊位上。九娘也是知道的,所以每当圩日,九娘的弟弟都会放下田里的活,过来帮忙。因为有胡栓的缘故,就是有嘴欠的客人也不敢太过分。这早市就这么忙忙碌碌地过去了,摊上也基本上也没客人用餐了。只有零散的客人来买干粮。趁着这个空档,九娘麻利地煮了两碗面,招呼还在刷碗的胡栓过来吃。胡栓本想推辞,但是腹中一声空响,让一个老大的汉子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九娘忍不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胡大哥,过来吃点吧。”胡栓被九娘这么一说,更是没理由拒绝了,只好走过来坐下,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吃面。“胡大哥,吃点菜吧,这素面怎吃得饱。这有腌萝卜,还有臊子肉,你看得见吗脑袋都快掉进碗里了。”九娘难得这么调侃一个男子,只是见胡栓实在老实内向得紧,一时脑子发热说了这些话。“看,看见了。”“那就吃点吧,要吃饱了,才能应付午市呢。”九娘见胡栓被自己调侃得头都没敢抬一下,心情更是大好。“哟,九娘,你男人今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