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然后施了一礼:“打扰一下,请问老人家,村长家怎么走”那老人家看着宁靖几眼,又看了身边的几个老人一眼:“你找村长有什么事”宁靖不傻,他知道古代的人都是很排外的,他这个刚刚过来投奔的,被人多问两句也没什么的,就说:“我是山上大觉寺里明远大师让我来的。”那些人一听是明远大师介绍过来的,就立刻站了起来,然后说道:“你跟我来吧。”身后还有几个老头也跟着起身,然后随后跟着。宁靖是个非常尊老的人,就赶紧的跟在众位老人家的身后一步远,慢慢的往前走,身后还跟着一众看热闹的人,其中额头上有红痣的人居多,宁靖知道他们都是哥儿,不过好在年纪不大,不然他一个现代小伙,被一群古代老哥儿围观,身心有些受创。村长家住在村子的正中间,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听到带着宁靖过来的几位老人的说法后,他就坐在主位上仔仔细细的看着宁靖,那几位老人则坐在两边的椅子上,宁靖感觉自己像是在受审,不过为了户籍,他就不得不忍着了。几位老头看着宁靖对于他们这样的对待都不感到生气,就都互相看了看,然后就笑了,尤其是村长哈哈大笑着说:“小子,还不错,说吧你找我老人家有什么事”宁靖将手中的信件,双手恭恭敬敬的交给村长,“这是明远大师叫小子交给您的。”赵镇北接过信封,仔细的看了之后,就把他交给身边的几个老头让他们自己看去,然后对着宁靖说:“小子你叫什么”“小子,宁靖,宁致远,这次投奔赵家村,还请各位老人家多多照顾。”“你是秀才说话这么文绉绉。”其中跟着过来的一位老人抬起眼睛,然后看着他说道。“我识些字,但是并无功名在身。”宁靖自己也不愿意说这些,实在是有些绕嘴。“既然不是秀才,那就别这么说话,我老人家听着不爽,咱这都是大老粗。”“好,小子记下了。”第3章 入了村改错于是当天宁靖就被赵村长安排在了村子西头一处空着的一进小院里,据说是当初一位秀才的住处,后来秀才家里出了些事情,就举家搬走了,自那以后那屋子就空着了,现在交给村里了,房契现在在他手里,这里以后就是他的地盘了。宁靖知道后,就点头表示感谢,老村长还派了几个年轻人过来帮着收拾了一下院子,连屋顶也检查了一遍,就怕万一下雨了,屋子漏水。更是亲自过来送了一车的东西,里面有米面粮油还有青菜,虽然不多,但是宁靖还是很感激的,还有一床被褥,以及两套换洗的衣物,让宁可感动的不行,在他的印象里,这古代的农村人都生活的不易,很少有人这么大方对一个外来人的,于是也在心中发誓,以后有了钱会报答这村里人。赵村长临走时还嘱咐他:“一会儿收拾完了,午饭到家里去吃,我还有些话对你说。”宁靖点头:“多谢赵大伯,我先收拾一下,待会就过去。”送走了赵村长之后,宁靖在这个小院子里转了一圈,虽然没有现代的房屋那样牢固,但是估计睡个几年不成问题。进屋去把那套被褥和枕头拿出来晒上了,然后把屋子里又打扫了一下,又抹了两遍灰,这才放心了,坐在炕头上想了想,把自己带来这边的背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挨个看了看,发现除了吃的就是一些,画具,还有电子产品,剩下的也就是手机和太阳能充电宝,以及一副太阳镜,别的没什么了,哦,对了还有那个防水的袋子和雨衣,不知道袋子里面还有什么,等到打开之后,发现里面除了一些纸张,就是各种颜料。叹了口气,又往身上看了看,脖子上有一块玉佩,这是他出生就戴着的,家里的爷爷给的,剩下的就是左手上还有一块手表,机械的,以及一串在现代非常流行的玫瑰金的明星款的手链,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的,剩下的就没有了。对于这个时代,他的心里此时是惊慌的,手中的钱包里面那些毛币和信用卡是都无法用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手里无钱,根本就玩不转,想着明天得去最近的镇子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份活计,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到山上的寺庙门口摆个摊,继续做画师算了,但是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古人讲究初一十五烧香,平时就少了很多的香客,生意也不会好到哪去。中午的饭是在村长家吃的,就是馒头和粟米粥,以及几个青菜,味道还不算难吃,贵在没有污染,米香味很浓郁。饭后他没有快速离去,而是和老村长打听了这村子里的一些情况,以及最近的城镇,还有这个地方的人文,毕竟他是个外来户,很多事情要是弄不懂的话在触及了别人的忌讳就不好了。最后才听老村长说了这边的情况,原来这个村子是在上次和胡人大战胜利之后才建设起来的,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村子里的住户,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下来不愿回原籍的老兵,村子里的人心第都很不错,只要不触及他们的软肋就不会有事。宁靖听到后就点点头,然后谢过了老村长之后,告辞回家去了,临走时村长家的老哥儿还给他拿上了几个咸鸡蛋以及几个馒头,叫他留着晚上吃。宁靖见了心里感动的够呛,看着这个老哥儿,有点儿想念奶奶了,不过可不好在人家面前哭就是了,于是就红着眼睛走了。看到宁靖走了,赵镇北看着自家的老哥儿:“你看这小子怎么样”村长的老哥儿叫于风也是上过战场的人,跟着赵震北一块来到这边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过像宁靖这样有礼貌的孩子,他们俩这辈子就一个哥儿,已经嫁人了,如今都已经给他们生了个外孙了,对于长得好的小爷们儿自然是喜欢的:“看不懂,不过这人的穿衣打扮都和咱这不一样,你看虽然天气热但是咱们这有穿那么短的裤子吗还有那眼睛上戴着的东西是什么啊,头发也是短的,实在是看不透,明远大师没说什么吗”“说了,就让我们好好照顾他,说他是有福之人,明天我就去帮他把户籍给办了。”“嗯,既然明远大师都这么说了,那就在看看吧,不过他土地的事情怎么办”“还能够怎么办,他是个外来的,还没住满两年,村里是不会给他分田地的,不过他要是开荒了,那我们就不管了,反正也没有明文规定那些开荒的地,不让人家用。”“嗯,那就这么办吧,不过听说这小子会认字,要不让他给村里的孩子授课吧,反正咱们这些大老粗只要会认字就行,也不是非得考功名,也间接的救济了一下这小子,毕竟那些束脩就够他生活了。”“嗯,可,明天我和他说说这事情,咱们村里是得让孩子们都认些字了,不然赶明长大了,非得让那些人笑话咱们”宁靖不知道老村长两口子在那边为他和他们村里着想,而是回了家收拾院子去了,准备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些菜吃,总不能够让大家救济不是,忙了一下午,也没休息,等到天有些暗了,才收起被褥进屋了,将被褥放好之后,就去了厨房。在里面把火点燃,然后烧了水,在笼屉里将馒头热好,又洗好了鸡蛋,放到热水里一块煮着,等会好就着馒头吃,这会儿有些饿了。水开了,蛋熟了,碗柜里还有一碗咸菜,就着咸鸡蛋咸菜吃了饭,饭后洗了碗,端着热水来到院子里的井边打水简单的擦洗了一下,想好了明天一定到镇上去看看,弄些钱,买些日用品回来,不然这真的是不方便,泼了水关了院门,然后检查了一下,发现很紧实,就进屋子去插了门,上炕睡了,这古代也没什么娱乐,就找出手机,戴上耳麦听了会歌,就睡了,明天还有很多的事情呢第二天一早他就醒了,先在院子里打了趟太极拳,然后就洗漱好了,就去厨房生火做饭,说实在的这个打火石真的不好用,昨天生了好久,才把火引燃,希望今天能够顺利些,好在还不错,用了几分钟就着了,算是不错的开始。煮了粥,就着咸菜,吃了剩下的一个馒头,决定中午的时候在做顿菜吃,现在他油不多,总不能够白水煮啊,得省着吃。饭后去了村长家,这会儿老头在等着他,一会儿俩人要一块坐车去镇上,给他办户籍的时候,得需要他在场,他家里有马车,赶车的据说是他的姑爷,叫赵贵,在一个村子里住着,离着也不远,就在宁靖家的东面,隔着两户人家。“大伯,又麻烦您老了。”宁靖无奈的说,不过为了在这边好好的生存下去,这户籍是真的必须要办好的,不然他害怕,被人当成细作在给抓起来,说不定还会掉脑袋的。“麻烦啥麻烦,以后都是在一个村里住着,别说那些客套话。”老村长摆了摆手,示意他上车,然后好走。宁靖点头,然后就上车了,马车的脚程很快,不一会就出了村上了官道了,一路上把宁靖给颠的够呛,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古代就是这样,他有马车坐就不错了,那些在路上靠两条腿走路的人还不如他呢,再说了这马车在古代也相当于现代的轿车了。宁靖看了下手表,马车走了大约有半个小时了,前面才出现一个镇子,不过看那样子还挺繁华,他就忍不住的问道:“大伯这镇子叫什么”“这个叫新安镇,离着咱们村里大约有十里地。”宁靖点头,看来他得买本书了解一下大燕国的历史,不然会出笑话的。进了镇子,宁靖摘下墨镜看了下四周,发现那些人对着他指指点点的,就明白了,无论到什么时候颜值高的就吃香,他就是属于那一类,再加上他的穿着也奇特,让人不注意都难,好在今天出来的时候把那条在现代穿来的短裤换了,穿着的是村长大伯给的那条换洗的裤子,不然会更惹人眼球的。马车直接就去了镇上的衙门,守门的看到是赵镇北带他们来的,就直接让他们进去了,态度很好。宁靖不由就多看了前面的赵村长一样,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在现代他读的古书典籍不少,本身他也是个学中文的,一些礼法他一清二楚,现在就连门口的衙役都对着赵镇北这么恭敬,就可见这赵家村在这个镇上也是不容小觑的。办户籍的时候,那书吏也没为难,几个印章上去就办好了,赵村长扔给书吏一块银子:“给你小子打酒喝吧。”“那就多谢您老人家了”那书隶搓着手笑着把银子收了。“酒鬼。”说完赵镇北也笑了,像他们这些从军武上下来的人都这样,好这一口。最后书吏笑着把他们送出门,宁靖收起刚刚办的户籍文书,想了想就问道:“这位大人,咱们这需要画师吗”那人一听,眼睛一亮:“你会画画”“是。”宁靖也不扭捏,直接就点头了。第4章 进了镇改错书吏听到这里就直接拽着人说:“那你给我画张试试”也不是书吏不相信他,实在是他们这边画的好的没几个,而最近他们衙门里都积了好几个案子了,实在是那画师画的他们根本就看不出哪个是罪犯。宁靖听到之后,就看着赵镇北:“大伯您看”“这样吧,我还要去买些东西,你先在这边画着,一会儿我过来找你。”赵镇北也不是迂腐之人,看到宁靖的样子就知道他的意思了。其实也不是宁靖赶人,实在是他不保准这要画多久,怕耽误赵镇北一家的时间,见到人走了,他就转身跟着书吏进去了,来到刚刚给他办户籍的屋子里,在门口的时候书吏转过去,叫宁靖在这边等一下,然后去了他那隔壁屋,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人,书吏指着宁靖说:“大人这就是应征画师的人”张世华在新安镇上当镇守已经一年有余,还是第一次见到像宁靖这样的人物,在看宁靖的气度就知道宁靖不是那些平凡的人,就点点头:“那你给本镇守画一张人物画像,要是画的好的话,本衙就录用你了。”宁靖听到这里,就知道这人是想要试探一下他的画工,于是就点点头,在抬起头的时候,他往上抬了下眼镜,想了想就摘下来了,让眼镜直接就挂在胸前了,这是他的习惯,然后仔细的看了两眼张世华。本来张世华在那边好奇,宁靖戴的眼镜是什么东西,结果就见到他摘下了,在看宁靖的长相,这心里就一愣,又仔细的看了两眼,也不免在心里赞叹:“好一个儒雅俊逸的人物,要是额头上在长颗孕痣,那就是活脱脱的小哥儿啊”那边宁靖拿起手中的铅笔,这是他经常放到背包中的,现在就用到了,然后就刷刷刷的几笔,在素描本上,先是勾勒出面前这人的轮廓,接着就是脸上的特点在过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画好了,然后递给张世华:“大人,请过目。”张世华接过来,一看,在看看面前的宁可,不可思议的说:“我的天啊,你这画工真是太好了,你被录用了。”“谢大人。”宁靖点头致谢。旁边的那个书吏见了就说:“镇守大人,这位宁先生画的是真好,就跟照镜子似的。”说完还往上面多看了两眼。张世华看着宁靖说:“明天来当差吧。”“大人,草民是刚刚来这边的人,已经答应了村长大伯,要教授村里的孩子认字,怕是不能够天天过来,这样吧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