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七十年代泼辣妻> 第30章 第3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第30章(2 / 2)

程思念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苗彩玉的好姐妹,既然苗彩玉亲口说了,就当她们是好姐妹吧。她心里忍不住产生喜悦情绪。

一听有蒸面条吃,苗彩玉立刻不矫情了,但也不能表现得太嘴馋: “如果是最坏的情况,也别勉强婶子拿出粮票了,有些人心情差,吃好吃的心情就能好起来,婶子显然不是这类人。&34;

她是这类人,孙婶子很明显不是。

最坏的情况是外婆去世,老头还在。最好的情况是外婆健在,老头去世。比较坏的情况是两个都在,两个都在,没准会发生不少闹心事。

薛华安: “我有分寸的。”

“不然我教你一些骂人的话吧,我总觉得你会用得

上。”

&34;不用了,你教给我,我也说不出来,白教。&34;

“真是可惜了,你们家就薛华康嘴皮子利索点,但也没见他骂过人……记得千万别吃亏,别答应任何条件,你们离开,他们也找不到你们,婶子能到咱们保石县来,多少是有运气成分在的。&34;

他们县那么偏僻,能找到属实不容易。

&34;不会吃亏的,我们一大家子过去,不是只有我妈,我妈自己一个人可能要吃亏,一家人就不会。

&34;嗯,我相信你的话了,回来要告诉我发生什么……不了,不要你告诉我,到时候我让华萍告诉我,华萍说话比你有趣点。&34;

正好可以和小姑子联络联络感情。

薛华安: “这么快就开始嫌弃我了?”

“还有一年才结婚,我不嫌弃你,为了证明我不嫌弃你,我们找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婚事提前吧,反正你的房间已经造好了,就算带外婆来过年也能住得下,你觉得正月初六怎么样,不等一年后的正月初六了。&34;

她一说到结婚,难得开玩笑的薛华安脸上恢复认真神色: “我也想早点和你在一起,但是一年后更好,那时候华康和华萍的房间也造好了,你过来就不用帮忙干活,也不用因为房间分配产生困扰,毕竟在剩下两间房间彻底建完前,我都得和我弟弟住一起,区别只是现在有了里外间,不用挤在一个房间里。&34;

苗彩玉听他这么认真解释: “我知道的,我随口说说,一年不是不能等,不要小看我的忍耐力。&34;

&34;从来没小瞧过。&34;

“你说这话的时候不要笑!”苗彩玉试图把手伸进他的棉衣里,能伸进去但是不方便挠痒痒,她就气了,让他脱掉棉衣给她挠痒痒。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冷,薛华安就脱掉外套让她闹了。大半年相处下来,多少知道她的性格,越不让,她越来劲。

一家六口人经历过千辛万苦后,终于来到妈妈娘家,外婆所在的生产队。

六口人除了爸爸和大哥,其余人看起来都很憔悴。

妈妈憔悴的同时还有别的情绪,喜悦、紧张、担忧……心情很复杂。

r /

路途比想象中艰辛太多了。

薛华康都怀疑爷爷奶奶说豆腐村以前多厉害是骗人的,爷爷奶奶语气仿佛豆腐村闻名全国。实际呢……他知道保石县有点偏僻,第一次深刻意识到它到底多偏僻。

看来豆腐村有名只是在县里有名,到了外地,别人听都没听说过。

以前还觉得知青来他们生产队是运气好呢,出一趟门才知道他们到底多痛苦多绝望。

妈妈给的老家地址写的是村,他们就把村改成生产队,问过当地人,当地人说没有叫这个名字的生产队。

原来村子连名字都改过,好在地址大差不差,靠着妈妈模糊的记忆,他们来到这里了。

差不多三十年没回来,再回来已经物是人非,全是不熟悉的面孔,孙素兰循着记忆去找自己的家。

自己的家还在,破旧的老屋子前,有个老人坐在不太稳当的旧竹椅上晒太阳。

孙素兰看到老人后,眼睛瞬间泛起泪光,朝着老人喊了声家人们听不懂的话。

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她已经在豆腐村生活了好几年,会说当地的方言了,孩子们从来没听过妈妈说她娘家的方言。

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见。

孩子们听不懂,大概也能猜到是在喊妈或者娘。

正晒太阳的老人,也就是几个孩子的外婆,看向喊自己的人,怔愣了几秒后,也喊了一声。这声应该是妈妈的小名。

孩子们听不懂方言,但是能理解称呼。

孙素兰听到妈妈喊自己小名,眼泪止不住了,小跑到妈妈腿边蹲下来,告诉妈妈,她回来了。

听外婆说话语调,能知道她是个挺开朗的人,她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听不懂,妈妈听懂了,外婆说自己快死了,死前看到闺女回来,她得趁着闭眼前多跟闺女说几句话。

孙素兰泣不成声,告诉自己妈妈,她是真的回来了,带着家人回来了。

外婆听到她的话,眼睛张大,略微佝偻的身子努力坐直,仔细看着蹲在自己腿旁边,快三十年没见的女儿。

她问真的是素素回来了?

孙素兰点头。

外婆知道不是自己错觉后,也开始掉眼泪了。

薛华萍薛华乐姐弟跟着抹眼

泪,另外父子三人还算镇定,只是目光都没去看母女重逢的场景。母女俩说了近半个小时的话,孙素兰让丈夫和几个孩子过来,她介绍他们给外婆认识。外婆见到外孙们,还站起来了,嘴里说着好孩子,都是好孩子。见孩子们听不懂,孙素兰就帮妈妈把她夸奖孩子们的话转达给孩子们。夸完孩子们,外婆向女婿道谢。

她看闺女现在好好的,就知道闺女生活顺心,闺女也说当年跑出去后,是她现在的公婆收留她的,说明这一家人都是好心人。

孩子们听不懂外婆的话,丈夫也听不懂岳母的话,孙素兰把妈妈道谢的话说给自己丈夫听。不善言辞的薛重山连忙说不用谢不用谢。

说过话后,外婆领他们进屋子里坐,翻箱倒柜找出江米条招待客人们。

江米条被包在洗褪色的蓝色布里,薛重山和几个孩子都拿了一根来吃,外婆见自己闺女没吃,主动拿了一根江米条给闺女,告诉闺女,她爸十年前就已经走了,吃好吃的,不用怕被爸爸看见挨打

了。

孙素兰没把这话说给丈夫孩子们听,只将江米条塞进嘴里,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掉下来了。

几个孩子吃了江米条,外婆问他们还要不要,大哥薛华安伸出手,告诉外婆还要吃的。

弟弟妹妹们也拿了第二根吃。

几个孩子们你一根我一根,把不多的江米条吃光了。外婆没有舍不得江米条,看孩子们吃光江米条,自己也乐呵呵的。

薛华康吃完江米条,在屋子里干坐了几分钟后,就说要去外面走走,把地方让给爸妈和外婆说话。

屋子确实有些狭小了,他一开口,另外三个孩子也纷纷说要去外面走走。孙素兰让他们别走太远,走太远小心迷路。几个孩子回她不会走太远,就在屋子附近逛逛。

逛是没力气逛的,薛华康找了个地方坐下,薛华安他们也是找了地方坐下。妈妈娘家生产队离城里老远了,他们赶路快累死了。薛华乐小声问哥哥姐姐们: &34;江米条应该不是软的吧?&34;

薛华康: &34;有没有软的江米条不知道,外婆给的江米条肯定是放久了,潮了。&34;

外婆给的江米条不好吃,是他吃过最难吃的江米条。

即使难吃,几个兄弟姐妹还是全给吃光了,一共没多少,他们四个,一人三

根就解决完了。&34;应该是放太久放潮了,味道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还是能吃的。&34;薛华萍想想挺难过的。

薛华乐: “我看外婆牙齿没掉几颗,身子骨瞧着硬朗,等过年把外婆接到家里,给外婆吃脆脆的江米条。&34;

薛华康: “我感觉江米条也不是特别好吃,不如炒米糖。”

薛华萍: “你们说外婆会愿意跟我们一起过年吗?来回路上可够呛的,走了妈妈当年走过的路,我才知道有多辛苦。&34;

全家人一起走都忍不住喊累,妈妈没有人陪着,独自一人走过这么多路,该多苦多累啊。薛华安听着弟弟妹妹们的话,没有插话。

彩玉说得没错,妈妈确实是想自己妈妈的。

“我和华乐跟妈妈一样,眼泪止都止不住,现在外婆和我们一起过年,妈妈黏在外婆身边,都不管我了。&34;薛华萍说的话听起来像抱怨,心里却是为妈妈感到开心的。

薛家人带着外婆一起回来了,在除夕前一天回来的,回来后薛叔立刻投入豆腐坊的工作中,薛华安和薛华康都被拉壮丁,去豆腐坊帮忙了。

薛华康在外婆面前没抱怨,在爸爸面前没抱怨,在大哥面前抱怨了,抱怨自己都快累死了,休息不到俩小时就被拉到豆腐坊干活。

天知道他多想躺床上躺一天。

豆腐坊平时不让亲人来帮忙,过年是例外,太忙了,需要多几个帮手。薛华康突然就讨厌这个例外了。

除夕夜还没到,下午一两点的时候,几个姑娘聚在一起聊天。

一年的最后一天,吴海生有不少事情要忙,这会儿在家里忙着劈柴,没法陪钱圆圆,所以钱圆圆也在场: “我能理解。”

“你理解个什么劲,华萍都没法完全理解妈妈和外婆感情到底有多深,你一个被爸妈嫌弃啰嗦的闺女能理解母女情?”苗彩玉不给好姐妹一点面子。

钱圆圆不服气: &34;你这人怎么说话的!还不允许我多愁善感了?&34;她们两人也不像是真吵架,薛华萍和程思念就没劝架了。

弟出生后,眼里就只有弟弟了。

如果有人让我去一个衣食无忧却很远的地方,代价是一辈子见不到亲人,我是愿意接受这个代价的。&34;

程思念性格不是天生这样的,如果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想必性格会和外貌相符。

话题突然变得沉重起来,钱圆圆觉得手里的瓜子不香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安慰的时候,彩玉又开口了: “我爷爷奶奶看起来挺好,其实也重男轻女的,小时候过年给压岁钱,我作为姐姐,比两个弟弟少一半,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我们家有我妈妈在,她平等地对待三个小孩,压岁钱全部收走,管爷爷奶奶给多给少,都是她的。&34;

钱圆圆点头,她妈也是这样的,反正不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偏心,给孩子们的东西,妈妈都会收起来。

薛华萍: “我妈妈从小遭受拳打脚踢,外婆宁愿孩子在外面流浪,也不愿意她待在家里等着被卖掉,说明妈妈娘家重男轻女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我见过妈妈的哥哥姐姐们,都不是很好的人,看人的目光让人不痛快,我不想被他们看着,就躲在哥哥弟弟身后了。&34;

外婆别的孩子不在意他们妈妈去哪,但是找生产队开介绍信的时候,就说老人出远门必须经过其他子女的同意。

为此他们还费了番工夫,妈妈被哥哥们冷嘲热讽得低下了头。

妈妈不告诉他们,她的哥哥姐姐们说了什么,他们听不懂只能干着急。好在妈妈没有傻到答应哥哥姐姐们任何条件,只是任由哥哥姐姐们说她。

钱圆圆: “我懂我懂,哥哥姐姐们像爸爸,都是坏种,只有孙婶子是好的,像妈妈,所以妈妈愿意帮她逃跑,如果跟哥哥姐姐们一样,那没救了。&34;

程思念一听: “虽然我还是无法理解母女情,但是我能明白,孙婶子生活在娘家比我生活在自家痛苦百倍千倍,生活在那种家庭,我不是上吊自杀就是自己逃跑了。&34;

苗彩玉: &34;换成我,肯定要给老头捅几刀子,捅死了再放把火,把尸体烧成黑炭。&34;

“我正吃瓜子呢,你别把话带到血腥的地方,华萍你继续说,说你们路上的事情,说你妈妈现在和外婆整天都在干什么。”钱圆圆嗑瓜子嗑得正上头呢。

“对啊,你继续说,我去厨房再要壶花

茶,瓜子别嗑太多啊,上火了吃晚饭别提多难受。”苗彩玉说完,带着茶壶去厨房。

她只嗑几颗瓜子,不嗑太多,瓜子不能影响她吃晚饭。

正因为她不嗑瓜子,馋了只能喝花茶,所以没过去多久,半壶花茶就没了,要再去续半壶。钱圆圆表示等彩玉回来再说。

苗彩玉没让她们等很久,带着花茶回来,让华萍继续说。

年夜饭在天还没开始黑的时候就吃起来了。今年年夜饭,苗彩玉依旧在自家吃,只是和薛家换了两道菜。

她家用土豆炖肉和白菜炖粉条换了薛家的蒸面条和凉拌豆腐丝。

苗彩玉在自家年夜饭菜单定下来前,就去找薛华安要了他家的菜单,打着换菜的主意,他家要做的菜,自家就不做了。

好在只有一道重合的菜,这道重合的菜就是土豆炖肉,商量后他家就不做了,由她家做,两家换菜。

开始吃晚饭,苗添明觉得今年的最后一天,比从前任何一年的最后一天都快乐,早上喝到了细腻香甜的豆浆,吃了三个包子,中午吃了猪肉饺子,晚上还有这么丰富的菜色。

他想吃的蒸面条,今天晚上也吃到了,还有凉拌豆腐丝,凉拌豆腐丝比凉拌豆芽吃起来更香。

开始吃饭,苗彦庆问起女儿: “彩玉,你吃完饭要不要去见见华安外婆?”

“我送华萍回家的时候,跟外婆说过很多话了,晚上不用特意过去。”苗彩玉回答爸爸话的同时,纠结先宠爱哪道菜,最后选择每道菜都往盆里夹,每道菜都不冷落。

今天晚上她用大盆吃饭,大盆能夹很多菜到自己碗里。赵美凤: “说过很多话,人家能听懂你说话吗?”

“有孙婶子在就听懂了,我跟外婆聊了很久,外婆说我和华安般配,还说要吃我俩的喜糖。”

“他们打算怎么安排老人家?薛重山爸妈都还在。”赵美凤吃年夜饭的时候不忘打听点别人家的事情。

不算别人家了,是亲家。

苗彩玉: “华萍说她妈妈跟外婆好多年没见,整天黏在外婆身边,晚上睡觉也是和外婆睡一起,我想着薛家把外婆接来养老挺好的不是吗?

妈,我记得我和薛华安以后会是夫妻,老人接过来住,对我们小两口来说是麻烦,但那个人不是别人,是孙婶子的妈妈啊,我要是

嫁到很远的地方,我也想把爸妈接到身边住的。

人要懂感恩,不能不孝顺。&34;

&34;妈还没说什么呢,你就在这里嘚啵嘚,这是亲家的事,妈打听几句怎么了?&34;

她女儿怎么说得好像她这个亲妈很不孝。

苗彩玉: “外婆自己一个人住,她别的儿子女儿不想管她,生产队知道这个情况,给她算成贫困户,外婆还有劳动能力,所以一个人也能生活,现在就来过个年,等以后年纪大了,不能动了,可能会接过来养老送终。&34;

赵美凤: “也只能这样安排了,家里多个听不懂话的老人,确实挺麻烦的,关键人家爷爷奶奶不乐意,盖了新房子就接外婆过来住,气都气个半死。&34;

老人家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孙素兰十几岁过来的时候,赵美凤还当她是个哑巴,过几年听她开口说话了,才知道她只是不会说本地话。

在豆腐村待了几年,才能勉强开口交流

苗彩玉站在孙婶子的角度去想这个事情,赵美凤是站在爷爷奶奶的角度想这个事情。

两人角度都没问题,苗彩玉站孙婶子,也站自己妈妈: &34;添明添亮,你们以后翅膀硬了要盖新房子,可别做出让妈妈心寒的事情啊,如果接媳妇的爸妈来新房子住,不管自家爸妈,我第一个冲过来把你新房子屋顶掀翻了。&34;

苗添明正吃得开心,火又烧到自己身上: “姐,你能不能让我好好吃顿饭,我敢对爸妈不好吗?&34;

赵美凤:“谁知道你是不是有了媳妇忘了娘,你们以后要接岳父岳母过来住没问题,必须给爸妈送—大笔钱,哄爸妈开心了,爸妈就不计较你让谁住进新家。”

苗彩玉趁着妈妈和弟弟说话,赶紧往嘴里塞饭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