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七十年代泼辣妻> 第29章 第2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第29章(2 / 2)

“我中午来你家蹭饭就是想着多陪你一会儿。”在家吃完饭再过来,陪她的时间就会变少。

“我以为是孙婶子让你来送面条,你送到就会回家,留下来吃饭还挺让我意外的。”

薛华安: “我们家一上午都在忙着做蒸面条,我妈想着等我们把蒸面条做好,你们家指定已经开始吃午饭了,所以打算下午再蒸送给你们家的份,早点送给你们家当晚饭。

正好我们约定今天下午要待在一起,我就自己提出中午送,中午送到,你们家吃不完可以留着晚上吃。&34;

他妈听完也是,面条还是趁着新鲜,早点蒸比较好吃,于是先盛出给苗家的份,让他送过来了。

他帮苗家做竹篱笆的时候,已经在苗家吃过饭了,不会很不自在,而且知道她家大概开饭时间,算着时间,他带蒸面条过去的时候,刚好开饭。

苗彩玉: “你是想多陪我一会

儿吧。”

“嗯。”

苗彩玉不开他玩笑了,带他到自己房间。她吃饱就想躺着,邀请薛华安一起躺着,薛华安拒绝了,说自己坐着就行。

苗彩玉试图说服他,说了没两句,想到什么,先出去了,爸妈正好都在家,在他们自己的房间。她告诉爸妈她让薛华安在自己屋里休息,下午她房间门开之前都不要来打扰他们。

她还向爸妈保证不会把生米煮成熟饭,她就是想跟薛华安说点有关孙婶子的话,大概说什么,她也跟爸妈讲了。

瞒不住的。

妈妈听了嘀咕一句,爸爸多愁善感,表示下午不会去打扰他们。

跟父母商量好了,苗彩玉就回自己房间,关门关窗户拉帘子,一系列操作下来后,再次邀请薛华安躺到自己床上。

“我不会一直亲你摸你,我想跟你谈心,但是你坐着,我躺着说话,我会觉得很累,我刚才跟我爸妈说了,我只是跟你有事情谈,让他们在我开门前都不要打扰我们俩。&34;

薛华安还是犹豫不决,经过她多番磨缠,终于肯躺下了,人躺得板正,站都没法站这么直。苗彩玉不管他怎么躺了,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后,也躺下了,他躺在外面,她躺在里面。

她没要求他必须侧躺面对自己,开始盯着房间里的房梁,谈起心来: “在夏收最忙的时候,圆圆太累了,心情不好,整天都很悲观,当时我也累,但是我没空多想,农忙结束,圆圆好了,我反而开始多想起来,我果然还是不能太闲。&34;

聊心不能光她一个人说话,听她确实在说很正经的话,薛华安问她想了什么。

苗彩玉就接着说了: “我们队里不是死了一个人,还是队里的贫困户,以前看到他们,我就觉得可怜,他们家再穷也没做偷抢的事,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人都会死,我突然联想到我爸妈,我好怕我爸妈没了,我好想回到小学时候,爸爸妈妈永远都不会老,爸爸还可以当小学老师,只要有一个小学生认真听他讲课,他都会讲得很仔细。

没有学生认真听,他也不发火,给小学生讲好多有趣的故事,那时候我爸爸能看自己想看的书,

能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34;

苗彩玉记得爸爸是小学老师,农忙时候,小学会放假,小学生要

帮家里干活,爸爸也得参加劳动。

爸爸不教书不劳动的时候,会在家看书写几个字,书是从城里书店借的。如今爸爸常借书的书店已经不在了。

他们回不到过去,也不知道现在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薛华安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能抓着她的手,揉揉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他都没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放松下来,不再紧绷了。

苗彩玉: “我希望爸爸妈妈以后就算倒下了,也不要在田里倒下,累死的,热死的,听起来多可悲。

华安,不提我爸爸妈妈了,提提你的妈妈……孙婶子会想她的妈妈吗?你们知道孙婶子的老家在哪吗?&34;

有关爸妈的话,全是她的心里话,她连爸爸都没说过,然而她今天下午谈心内容的主角是孙婶子,华安的妈妈。

“我们没问过这些事情,妈妈也不会主动提。”

“主动提了没多少用,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陪婶子回趟娘家,按你说的话,婶子恨爸爸,应该是不恨妈妈的……但是千辛万苦回趟老家,知道自己妈妈已经不在的话,婶子应该会很难过,一辈子不回去,一辈子都能当妈妈还活着。&34;

她跟自己爸妈说的有关孙婶子的事情就是去看孙婶子妈妈,也就是华安外婆。

妈妈嘀咕的是没准人早没了,爸爸多愁善感,认为母女感情好的话,孙婶子应该会很想见妈妈,就算妈妈没了,去上柱香也是应该的。

薛华安: “我回去就和我妈提一句。”

&34;婶子不想回去就不要勉强她,不要再提这事了,你就当我多管闲事,如果要陪婶子去老家,咱们还得攒路费呢,谁知道孙婶子家到底多远,我们这个县就挺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了,过来很困难的……也有可能孙婶子家在我们省里头,不是说一个省都好几种方言。&34;

在省里就好办一点点了。

薛华安: “你想陪着一起去吗?”

“当然啊,总要去个脾气硬的,我怕外婆走了,老头还在,想讹婶子,他敢讹婶子,我就骂死他,之后去给外婆上柱香就走,赶紧收拾包袱走人。

希望不要太远了,年底让我妈把我干活的钱支一部分出来,我存着当路费。&34;

有钱她就蒸面条自由了,咳,现在最重要

的是路费!蒸面条都靠边站!

苗彩玉坦白告诉薛华安,自己的小金库只有一块钱,去县城吃顿饭就没了,两斤猪肉都买不到。薛华安: &34;如果我妈真的想回老家看看,你的路费也该由我来付,不应该是你自己掏钱。&34;“我瞎提的主意,没准薛叔让婶子别想老家的事情,就把这里当成她的家,她也确实在这里成家

了。

我只是代入我和我爸妈的关系去想她和她妈妈,但其实婶子和她妈妈关系不一定有我跟我爸妈的好,都快三十年没见了,再亲的感情,这么多年都会生疏吧。&34;

路途越远,路费越多,可能他们大半年都白干了。薛华安: “只要妈妈想回去,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说的也是。”

之后整个下午,苗彩玉都在说路上的事情,好似孙婶子即将启程回老家了。然而他们连妈妈知不知道老家具体位置都不清楚。

“可惜我们过得也没有多安逸,要是过得安逸点,就能把外婆接过来住了。”苗彩玉不想离家太远,所以找对象都不考虑别的生产队的人。

薛华安: “老人不一定愿意离开生活了六七十年的地方,如果外婆还在,农闲时候就去探望外婆也是好的。&34;

&34;感觉外婆也是个很勇敢的人,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思想,还知道帮女儿逃命。&34;

“我也这么觉得,外婆甚至拿了家里的钱给妈妈,尽管那里的人可能都以为是妈妈自己偷的,但是外婆肯定要挨一顿打。&34;

&34;不止一顿吧,好几顿,打女人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我想老头到现在这个年纪,活着也是一身毛病,我不能白去一趟,我去气死他好了。&34;

她是真的想气死这个老头。

薛华安认真想想: &34;如果是气死的,好像跟我们没多少关系。&34;死无对证。

&34;对啊,我又没揍人,我只是‘以理服人’。&34;好一个以理服人。

两人聊了一个下午有关去外婆家的事,差不多到下午五点钟,薛华安回家,苗彩玉跟着去他家,去他家拿面条。

爸爸已经把买面条的钱给她了,无论怎么说,她都要亲自塞到孙婶子手里。来到薛家,苗彩玉说来买点面条,孙素兰果然

说不用钱,自己想拿多少拿多少。

苗彩玉拿了一斤的量,把钱硬塞到孙婶子手里就走了。

给的钱比在郑喜庆这里买一斤面条所包含的面粉材料费和人工费更多,毕竟中午还吃了他家一大盆面条。

“华安,这钱给你,你攒着,以后留着小两口生活花用。”苗彩玉走了,孙素兰要把钱塞给大儿子。

薛华安让妈妈自己先把钱收起来,还让华萍喊弟弟们过来,他有件事想要当着他们的面问妈妈。问妈妈?

孙素兰看着儿子认真的神情,略有些心慌,发生什么事情了?

薛华萍看大哥的神情,也是惴惴不安,不过还是听话把躺了一下午的两个弟弟喊到厨房。此时爸爸在豆腐坊干活,爸爸不在家更方便他们说话了。

薛华安只想听听妈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爸爸在旁边,妈妈不得已说些违心的话。爸爸对妈妈很好,正因为太好了,妈妈才不会说出一些真实的想法,只会挑着爸爸爱听的讲。

妈妈可能以为爸爸很厌恶她提起老家,都跑出来了,怎么老想着从前的事。

“哥,怎么了,你别这种表情,我有点害怕。”薛华康休息的时间都躺在屋里不出来,不是为了睡懒觉休息,是想早点恢复正常脸色。

以前不是要吃饭的话,都是爸爸或者妈妈让姐姐喊他们起来,第一次是大哥让姐姐喊他们,实在太稀奇了。

薛华乐也有点怕大哥这样认真的神色。

薛华安不卖关子,直接问妈妈: &34;妈,你想不想见自己的妈妈?&34;姐弟三人顿时如释重负,真害怕哥哥告诉他们爸爸出事了。姐弟三人如释重负,孙素兰却是愣神了,久久无法回答。

见妈妈这样,薛华萍告诉妈妈: “妈妈,你想去看外婆的话,只要你记得地方,我们都可以在农闲的时候陪你过去,回老家探亲是正常的,队长肯定能批准,也能给我们开证明信。&34;

薛华康: &34;对啊,妈,你想去,我们陪你去,人太多路费可能有点多,爸爸就不用去了,三兄弟选两个陪你,华萍不要去,我怕华萍被扣在外婆家。&34;

去外婆家就要有自己是去虎穴狼窝的觉悟。

薛华萍小时候听到妈妈的经历,是有点害怕妈妈的娘家,但她现在已经长大了: “我不怕,

妈妈想回去的话,我要陪着妈妈回娘家看看外婆。&34;

他们只认外婆,不认外公。

薛华乐见妈妈迟迟没有反应: “妈,你忘记自己老家在哪了是吗?”

孙素兰听到小儿子的问话,终于有了反应: “妈妈记得,妈妈记得,妈妈拿给你们看。”

她回房间里去拿写有老家地址的纸条,四个孩子留在厨房里。

看到妈妈的反应,薛华萍叹气: “妈妈是想回去看看外婆的,不然不可能这个反应,大哥都二十几岁了,也从来没听妈妈提起过老家的事,更不知道妈妈藏了老家的地址。&34;

“哥,你应该不会主动说这事,是大嫂提起的吧?”薛华康仔细想想就觉得大哥会突然提这种话

刺激妈妈,应该是大嫂的缘故。

薛华安点头: “是她让我提的,她说要陪着一起去,如果老……老头还活着,她会把老头气死,总之是觉得我们不太会说话,遇到妈妈娘家不好相处的人,她能帮忙骂。&34;

他不习惯直接说出老头两个字。

苗彩玉不确定老头有没有死,就没喊老不死了。薛华安素质有待降低。

“大嫂要陪着过去的话,我和华乐就没必要去了,妈妈、哥、大嫂、华萍四个人先过去看看情况,如果队长不批准,觉得人太多,华萍暂时别去了,让大哥大嫂陪妈妈看看情况,要是外婆已经走了,人太多去了只是浪费路费。”薛华康帮大家做好安排。

薛华乐没意见,薛华萍听说彩玉会陪着去,也没意见了。

过去几分钟,孙素兰回到厨房了,手上拿了一本孩子们用剩下的练习簿,一张陈旧发黄的纸条就夹在练习簿里。

妈妈还把练习簿翻到最后一面,这本练习簿四个孩子小学时候都用过,已经写得满满当当了,只留了最后一面没写。

薛华乐是四个孩子里最后用这本练习簿的人,他记得妈妈说最后一面要拿去记账,打算在上面涂画的他就没在上面涂画了。

本该记账的最后一面,妈妈写了好几遍老家的地址,一笔一划看着写得很认真。四个孩子看到地址的时候,有些记忆突然告诉他们,妈妈想回娘家是早有踪迹的事。

四个孩子都读过小学,三个老师有教他们写字认字,老大老二都是班里认真学习

的好学生,老三老四也不是爱调皮捣蛋的孩子,都会老老实学写字。

妈妈就经常会考他们,哪个字该怎么念。

妈妈把字写在地上,小朋友会念的念出来,不会念的,也没撒谎随便乱发个音,直说不会,他们说不会后,问妈妈该怎么念。

他们没在家里听妈妈说过普通话,小时候也不知道妈妈不识字,只知道小学老师们,尤其是苗老师,知道好多好多字,会说好多好多故事,特别厉害。

妈妈自己是不知道怎么念的,跟孩子们说是妈妈写错了,他们都不知道,妈妈没上过小学,更不知道了。

小时候的薛华安薛华萍都被妈妈糊弄过去了,薛华康没觉得妈妈说的是假话,回头就去学校把字写给苗老师看,问苗老师这个字怎么念。

他不相信是错别字,在他眼里,字都是千奇百怪的,什么样的字都有,等他问到就回家告诉妈妈,这不是错字,是对的。

妈妈没写错,妈妈只是忘记怎么念了。

苗老师还真告诉他该怎么念,他问是不是错字,苗老师回答不是,这个字确实存在。

他回家立刻告诉妈妈了,妈妈还夸他聪明。

孙素兰不会说普通话,但是记得自己娘家地址该怎么用普通话念出来。

&34;这是外婆在妈妈十岁的时候,托村里老师帮妈妈写的字,妈妈当时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内容,外婆也没告诉妈妈,在妈妈离家出走那年,外婆把这张纸条交给妈妈了,说上面是家里的地址,等妈妈成家了,就带着爸爸和孩子回来看看她。&34;

薛华萍听完有些难受: “看来外婆在妈妈十岁的时候,就想过让妈妈跑出来了,让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妈妈独自跑到外面,说明家里比外面更危险。&34;

妈妈是十六七岁来到大队的,表示外婆和妈妈在家里饱受折磨。妈妈跑出来了,外婆却跑不出来。

她们在自己家附近都要结伴走,妈妈和外婆当时该有多绝望啊。

薛华康看气氛沉重: “这个地方不是很远,我听说过,好像就是我们邻省,过年前一段时间不太忙,大哥大嫂陪着妈妈过去,给外婆带身暖和的棉衣和一顶暖和的棉帽,老人吹冷风容易头疼,有顶暖和的帽子就不会着凉了。&34;

孙素兰: “妈妈不知道外婆还在不在

,外婆在的话最好,妈妈想把外婆当年给妈妈的钱,还给外婆。

外婆因为妈妈拿着钱逃跑的事,肯定受了不少苦。&3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