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算什么不就是扯一根电话线连接你和我吗,有手机直接通话不就得了,还用上网联系我觉得互联网代表了未来改变世界什么等等说法,都是胡扯,都是概念。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物质,物质从哪里来制造出来。只有实业才能救国呀。”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今天,实业救国的提法一直大有市场,诚然,实业可以创造出大量的财富,不但是房地产、制造业或者是加工厂,都属于实业的范畴。联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连火柴自行车都需要进口称为洋火洋车子的悲惨处境,大力发展制造业等实业,确实是当务之急。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确实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平心而论,还停留在低附加值低效益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的差价的初级阶段,一年生产几亿个打火机的温州和一年生产几亿件衬衣的江浙,总产值甚至还不如一个icq创造的价值。如果一直还停留在靠数量取胜的低级阶段,就会一直在食物链的最低端,成为被食物链高端的掌控者奴役和剥削的廉价劳动力。对黄广宽的观点,伊童和叶十三都不敢苟同,毕京听了却引为知己,当即和黄广宽碰杯:“黄总说得太对了,实业才能创造财富,才是正途,it行业只能是附加在制造业上面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虽然附加值高,但如果没有第一产业的基础,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说得好呀。”黄广宽满心欢喜,和毕京碰了碰杯,“这么说我们以后大有合作的机会了”“肯定会。”毕京喜笑颜开。“这样,毕京,你帮我一个忙,我送你一辆宝马,怎么样”黄广宽是聪明人,看出了毕京和叶十三关系密切,但在密切之中又有理念上的分歧,他就嘿嘿一笑。“什么忙”毕京顿时惊呆了,张口就送一辆宝马,黄总太大气了,他喜出望外。“你帮我找到崔涵薇,邀她和我见面,我就送你一辆宝马,怎么样”黄广宽对崔涵薇念念不忘,虽然他也怀念徐一莫的野性,但征服一个端庄高贵的女人比征服一个野性的女人更有成就感,他还是想先拿下崔涵薇,“如果实在邀不到崔涵薇,徐一莫也行。不过崔涵薇是一辆宝马5系,徐一莫就是一辆宝马3系了,哈哈。”第84章 有益的探索叶十三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砰”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震得酒瓶倒了几个,他站了起来,冷冷一笑:“黄广宽,北京不是天高皇帝远的小渔村,你想胡来的话,小心有来无回。”“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我哪里又碍着你的事情了,你是喝着河水长大的,还是喝醉了叶十三,我可警告你,你没有资格在我面前呼来喝去。”黄广宽不干了,掉下的酒瓶有一个砸在了他的脚上,虽然不是很痛,很让他觉得大失颜面,他也站了起来,和叶十三正面对峙,“崔涵薇又不是你什么人,徐一莫也不是,你吃的哪门子干醋多管闲事多吃。”“我还就管了。”叶十三和黄广宽对上了,他最看不惯一个男人天天不琢磨正事一喝酒就在背后讨论女人,不管这个男人多有成就多成功多有钱,在他眼中就是垃圾,何况黄广宽还处心积虑想要算计崔涵薇,一个有本事的男人是要让女人主动投怀送抱,设计骗女人上床的男人,最人渣了,“毕京,如果你真帮黄广宽算计崔涵薇和徐一莫,我告诉你,我会提前告诉她们你和黄广宽的龌龊心思。”“我叉”黄广宽怒了,一扬手砸碎了一个酒瓶,在叶十三面前晃了晃,“叶十三,你敢坏我好事,老子不管是在北京还是深圳,废了你就跟废了一个蚂蚁没有区别。”毕京见状,忙出面打圆场。黄汉和叶十三、黄广宽都有交情,也不好坐视不理,也忙出面劝黄广宽息怒。只有朱石冷眼旁观,在一旁嘿嘿冷笑。伊童也是,甚至站都没有站起来,翘着二郎腿抽烟外加轻描淡写的笑。毕京和黄汉劝了半天,好不容易分别劝得叶十三和黄广宽暂时收起了獠牙,才冷场片刻,杜子清就赶到了。天冷,穿了羽绒服围了围巾戴了帽子的杜子清,包裹得像一个玩具熊,她的小脸冻得红朴朴的格外红润,一进门被屋里的暖气一热,更是如雨润红枝娇,美不胜收。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进门后换了鞋,冲众人甜甜一笑:“这么多人呀,好热闹。”余怒未消的黄广宽一抬头,顿时被杜子清的清丽脱俗惊呆了。在南方见多了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的黄广宽,哪里见过如杜子清一般不施脂粉又青翠欲滴的红苹果,他刚才和叶十三的一番不快顿时化成了体内熊熊燃烧的,急忙站了起来,主动朝杜子清伸手:“你好美女,我叫黄广宽,来自深圳,不才做一点小生意,名下有四五家公司和几条大船”杜子清吓了一跳,下意识看了叶十三一眼,见叶十三一脸愤怒没有理她,她一时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黄广宽的热情。“怎么啦美女不要害怕,我不是坏人。”黄广宽递上了自己的名片美女专属名片,不但印刷精美,挂了十几个可以彰显身份和有钱的头衔,而且还是镀金打造,不过他要的就是让别人造成是纯金名片的错觉,“很高兴认识你,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也许可以合作发财。”杜子清出于礼貌接过了黄广宽的名片,拿在手中感觉分量很沉,“哎呀”一声:“金名片”“小意思啦,没几克了。”黄广宽要就是别人惊呼的效果,一脸得意,“没请教美女芳名”“杜子清。”杜子清吓得一吐舌头,她接触it业界的大人物也不少了,其中也有不少财力雄厚者,但还没有一人有见人就发纯金名片的豪气,不由惊呆了,想了一想,又将名片还给了黄广宽,“不好意思,我可不敢要你的名片,太贵重了。”“杜子清,好名字,人美,名字也美。”黄广宽摆了摆手,“一张小小的名片而已,小意思啦,赶紧收下,再不收下就是不给我面子了”“镀金而已。”叶十三伸手从杜子清手中抢过名片,扬手扔到了地上,“不是纯金的,一张也就值几十块。有些人就是虚伪,明明没钱却非要装有钱,不要脸。”“你说什么”黄广宽勃然大怒,“叶十三,马上捡起我的名片,否则我要你好看。”“我已经很好看了,不需要你再要我好看。”叶十三将杜子清拉到了身后,“还有黄总,请你不要跟一个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发情的公狗一样,见到女人就上,她是我女朋友,请你收回你的龌龊心思。”“你女朋友”黄广宽一愣,随即又轻描淡写地笑了,“就凭你这副窝囊样,能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好吧,就算她是你女朋友又怎样,我照样抢过来。”“不要吵了。”伊童终于受不了了,一脚踢飞了一个酒瓶,酒瓶飞出几米开外,落在了电视机的屏幕之上,“砰”的一声,电视机的屏幕被砸裂了,“谁要再吵,就立刻滚出去”也别说,伊童的怒吼威力不小,立刻让黄广宽和叶十三都收起了爪子,二人恶狠狠地对视一眼,谁也没敢再多一句话,老老实实地坐了下去。坐下之后黄广宽还心里纳闷,怎么他居然会听伊童的话刚才伊童发作的时候,还真有几分威势,分明不是一般人,难道说,伊童还真有什么来头不成以他的见识和经历,一个人如果不是生长在权势之家,从小见惯了大场面见识过大人物,不会有让他也畏惧三分的威风。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就如杜子清,黄广宽一眼就可以看出杜子清是小家碧玉而不是大家闺秀。当然,他也没有看出伊童是不是大家闺秀,主要也是伊童的打扮太另类太新潮了,而且伊童还故意流露出玩世不恭的姿态,让他看不清隐藏在伊童保护色之下的真实面目。“既然是聚会,大家就好好玩好好乐,别瞎闹。当我是朋友,在我的地盘上,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不服从我的规矩,就请出去。”伊童大马金马地坐在了首位,对于损坏的电视看也不多看一眼,“私事以后私下解决,今天只喝酒只欢乐,不管别的。”“好。”毕京也被伊童的气势震住了,愣了片刻,“不谈私事,谈正事行不行”“正事可以。”伊童又欣慰地笑了,不管什么场合她都喜欢掌控一切的感觉,“但仅限于生意。”“正好我有生意要和黄总谈。”毕京暗中瞪了叶十三一眼,责怪叶十三不该因小失大,比起生意,一时的意气之争要不得,个性和傲骨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穿,人只有有钱才能挺直腰板,没钱就得低人一等,穷横的下场早晚是无法收场。叶十三回敬了毕京一个严厉的眼神,拉起杜子清到一边坐下,不愿意和黄广宽同流合污。伊童暗暗一笑,叶十三如此有个性也是好事,越有个性的人反而越有软肋,她以后只要拿住了叶十三的软肋,就可以牢牢地掌控住叶十三了。伊童也跟随叶十三一起来到了一边,离黄广宽等人远了一些。她搬了一个凳子,很没形象地张开双腿坐在了叶十三的对面,她斜着眼睛打量了杜子清一番,见杜子清还没有从刚才的惶恐中恢复平静,不由暗笑杜子清的怯弱肯定不是叶十三的菜。“子清是吧,我是伊童。”伊童主动和杜子清握了握手,“你在爱特信网站工作”“嗯。”杜子清点了点头,虽然她不太喜欢伊童过于另类的打扮,但却对伊童很有好感,因为直觉告诉她,伊童会站在她和叶十三一方。“最近你们网站有没有什么新的动向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改版了,我记得你们网站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伊童大概也能猜到叶十三让杜子清加入聚会的目的,她和叶十三联合创办的公司已经于1997年11月悄无声息地成立了,成立之后,除了招兵买马招聘人才之外,正在悄悄地布局,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让杜子清过来,可以向她私下打听一些业内的最新动向,尤其是爱特信。据伊童观察,爱特信网站很有前景,在目前国内的几家还算活跃的网站中,有自己的特色。“最新动向就是王总已经决定正式改名为索狸网了”说起互联网的事情,杜子清就又恢复了几分精神,她坐直了身子,侃侃而谈,“记得有一次王总和我们讨论,他说1997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1996年的时候,他拿到了一笔十几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时的感觉却是有钱了却不知道该怎么花,在摸索了两个月后,王总就想不管做什么,先做一个网站再说。就这样,在连目标还没有完全明确的时候,网站就建成了。”伊童认真地聆听,杜子清透露的消息是在外界打听不到的内幕,爱特信真实的成长内幕,对她和叶十三的未来方向,可以起到宝贵的借鉴作用。“其实当时王总决定办网站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和很重大的突破,别看1996年才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在当时都还没有网站的概念,不知道网站是一个什么东西。网站建起来后,王总一开始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96年年底的最后一天,王总他们打一个面的,用他们攒起来的一万块钱的服务器,建立了爱特信的网站。”这些背后的故事伊童和叶十三还真没有听过,二人都听得入了迷。以前叶十三很不愿意听杜子清说起爱特信网站和创始人王阳朝背后的故事,因为他和马朵在一起,听多了关于马朵的创业传奇,不想再听王阳朝的经历,以为都差不多。现在他心境不同了,想要创业的话,忽然觉得更多地了解一些前辈创业的心路历程,可以让他的创业之路少走弯路。前辈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是付出了无数失败和头破血流换来的血的教训。见就连叶十三也饶有兴趣地认真在听,杜子清就更有诉说的了。“建网站到底要干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王总,因为当时别说中国了,就连美国的网站也在摸索方向。本来王总想学习美国在线的wordgarden模式,但是美国跟中国的通讯如此不通畅,想学习也学习不成,所以不知道到底如何做。一直到97年11月份的时候,王总最终确定还是要做搜索,他写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商业计划,基本上把未来门户网站的格局描述得非常清楚,也就是靠这个商业计划获取今年的第一次风险投资。”伊童听了连连点头,必须要说,第一代互联网人确实付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等于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构建未来,没有蓝图,没有参照物,只有一腔热情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是先驱,是值得尊敬的领路人。“王总后来发现在中国互联网上除了导航以外,因为网络的带换也不好,点击也经常死链接,而且中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的传统媒体有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已经非常满足了,而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有对信息的饥渴,所以人们上了一个网站之上,只喜欢看首面,没有耐心点击网上的其它链接或是二级页面。所以,后来王总还是决定在网络上做一些内容,但是是跟传统媒体合作的方式。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摸,索狸逐渐形成了现在资讯、搜索、导航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