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门> 分节阅读 6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27(1 / 1)

媳妇去丈夫任上,小夫妻好团聚,另外,还在京里读书的小儿子,才成亲不久,三夫人也催着丈夫尽快为他谋外放,当吏部是她家开的啊再说小媳妇肚里揣着娃,此时天寒地冻的,催着让他们出京,是想媳妇肚里的娃不保吗。三老爷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丁老夫人为他解惑,才反应过来,怪不得妻子这么急迫,原来是因为她装病被大夫揭穿那一幕,让媳妇们全看在眼里,她觉得丢脸,就想方设法要赶她们出京去。媳妇们去任上好照顾儿子是好事,但也不必急于一时,三老爷跟妻子却说不通,三夫人自觉在媳妇们面前丢了脸面,短时间内是找不回面子,端不起架子来的,与其让她们在自己跟前晃悠,不如就统统让她们出京去,眼不见为净只是自己做了锉事。撒气撒到无辜的媳妇头上不说三老爷不会允许她乱来,就是老夫人也不许,老夫人把三夫人叫过来,晾着她小半个时辰。这要是搁在从前。三夫人早就双腿一软直接晕给老夫人看了但是,现在的她,再不敢这么做了,就是真的头晕眼花很难受,也强自撑着不敢昏倒。珠帘轻响。一阵檀香随着老夫人走动飘散开来,三夫人微皱着鼻,她最不喜欢闻这味道了,从前还敢把不喜挂在脸上,现在嘛她哪敢表露一点不悦啊老夫人做完了早课,从小佛堂出来,丫鬟侍候她在窗前的大炕坐定,奉上温水,老夫人喝完了水,才对已经站得颠颠倒倒的三夫人道。“你要是觉得丢脸。不想见人,那就收拾收拾回老家祠堂住去吧”有的人就是不知惜福,给她脸面她当应该的,老夫人长叹一声,看来还是长子旁观者清,三夫人这些年胆敢这样动不动装病要挟人,全是她这当婆婆的纵容出来的。一样都是养在跟前的孙女儿,为什么三房的两个女儿会被养得娇横无比还不都是三夫人教歪的吗真正该进祠堂修身养性的,是丁三夫人才是。什么三夫人如遭雷击,张目结舌不敢置信的看着婆婆。老夫人冷冷的看着她,“打你进门,就没有半份为人媳妇的自觉,我和你几个妯娌顾念你身子不好。我不曾让你立规矩,她们更是处处帮衬着你,可你呢呵呵,你倒好,得了便宜还卖乖,现在更是蹬鼻子上脸了你做错事。在小辈跟前丢了脸面,不思立身持正,反想着赶她们出京去。”老夫人冷笑,“你既然不心疼媳妇们,那我又何必心疼你呢”三夫人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丁老夫人说完话,就疲累的摆手,让人把三夫人扠出去。回到房里后,三夫人才缓过劲儿来,张开嘴就要哭,忽地又住了嘴,抓着丫鬟追问,“三老爷呢”“三老爷上朝去了,还没回呢”丫鬟也有些蒙,自家夫人这性子,老夫人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年来,都是这么过的,怎么会突然发作起来呢丫鬟们暗忧心,三夫人若是被送回老家祠堂去,她们这些侍候的,必落不着好。老夫人只消一句,让她们侍候主子,就是要侍候得让主子舒心,主子犯胡涂,她们就该尽到劝戒的本份,而不是撺掇着主子越走越偏激,就能把她们全都给一捋到底。到时候,能跟着三夫人回老家去侍候的,下场可能是她们之中最好的了吧还是应该想办法,让老子娘把自己捞出去呢三夫人正想辙,要叫丈夫去让老夫人改变主意,不想她身边的人,却已在为自己的出路做打算了鲁王府的二老太爷兄弟几个,眼看长兄病情没有好转,不禁急了,商议了好几回,都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鲁王妃那厢已经采取行动了。首先大厨房出菜开始怠慢,人家理由也很正当,王爷病重,王妃没心情吃饭,大厨正琢磨着弄些王妃素日喜欢吃的,好让王妃开怀,因此各房开出来的菜单,自然就是由二厨、甚至三厨去掌杓的。话虽如此,但真正掌杓的,怕是学厨的小徒弟吧炖肉还能夹生就可见其功夫之差,旁的菜就更甭说了家里没吃的,他们这些老太爷、老爷和爷儿们自然去处吃饭,但女眷们呢一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几曾受过这等委屈啊去鲁王妃那儿闹人家早就说了,因王爷病重,她们忙着侍疾,怕有怠慢之处,才请他们离府的,既然不肯离开,那被怠慢了,就别来抱怨啊先是食,再是衣,各房冬季的份例是早就发下去了,可只有主子们的,他们屋里侍候的下人们,冬衣全数缺货,不过他们都有旧冬衣可穿,一时间也没迼成多大的困扰。接下来缺的可就让人难受了,缺的是冬季里少不得的炭,负责的管事回答得也很妙,因为王爷病重啊他的屋子是缺不得炭的,不然万一冻着了,病情加重可如何是好同样的,这样的问题。对成天待在家的女眷冲击较大,男人们就算下大雪,他们兜里有钱,那儿去不得。暖玉温香抱满怀啊多的是地方去吃酒取暖找乐子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出门时没马车侍候了,要是几位老太爷们不介意,府里采购用的马车倒是能坐。只是车板间隙大,挡不住冷风呼呼往里吹。紧接而来的是,月钱也不发了。二老太爷兄弟几个怒极,冲到长嫂跟前,气急道,“要是我大哥知道你这样待我们,肯定会气得把你休了”“我倒希望王爷能因此醒来,就是休了我,我也认了”鲁王妃才不怕他们呢她可是有话在先,谁让他们不走。要赖在王府里呢既然有意要逼他们走,才不会让他们拿到她的把柄。三老太爷冲着床上的兄长大喊,“大哥,你就看着大嫂这样欺负你的兄弟啊爹才死了多久,她就这样对待我们”只可惜鲁王一点反应都没有,鲁王妃站在一旁拭泪,要不是丈夫的胸口还有微微起伏,她真当他已经死了呢二老太爷兄弟几个最后如斗败的公鸡,拖着脚步缓缓离开,鲁王妃长叹一声。看他们远去。若是时光可以倒流,她一定不会和女儿一起逼迫丈夫了不管丈夫是否安好,女儿都一定要回东靖去,丈夫若没事。还能进宫帮女儿向皇帝多争取些好处,但他病倒了,儿子虽是世子,但他一个小辈,如何向皇帝开口鲁王妃越想越伤心,世子夫人则有样学样。开始借掌家之便,拿捏小叔们院里下人们,令他们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报到她这儿来。二老爷他们的日子也开始难过起来,几位姑娘们因有母亲贴补着,一时倒没发现有何异状,她们很积极的连络闺中好友,想要给小念念一个教训。只是她们发现,小念念的行踪很难捉摸。“她是不是人哪怎么都不出门参加宴会的”讨论了好些方案怎么整人,偏偏找不到适当的场合来,因为杜念念她不出门儿气死人了“你们说,是不是她那继母使坏,故意拘着她,不让她出门的啊”她们命好,亲娘都是元配,不过倒也听了不少关于继母怎么苛待前人子女的事迹,想起杜念念的生母早死,貌似还死得挺冤的,是被人害死的呢几个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的胡乱瞎猜起来。只是胡闹数日,终究没能寻到下手的机会,不免悻悻,时日一长,也就淡了,因为有比此更叫她们关心的事,二老太爷他们要搬出去了几个年纪小的不解事,因二老太爷他们搬迁,空出不少院落来,而额手称庆,如此一来,她们就不必再同父母挤在一个院子里,姐妹们能有自己的院子住了年长的几个却不约而同的忧心起来,二夫人她们见着叔婶们被婆母逼着搬迁出府,不禁想到自家处境来,一旦世子袭爵,今日的二老太爷他们,就是明日的他们。若是从前,二夫人她们还能心存侥幸,婆婆会舍不得儿子们吃苦,而多分给他们一些,但那日被鲁王妃掌掴后,她们就知,因为楚明心,婆婆对儿子们起了怨怼,就因为他们不曾在楚明心去东靖国之前,提醒她一声,若她早知那次不仅仅是让楚明心去东靖国散心,更是让她就此出嫁,她肯定不会让女儿出京的。但几个儿子们明明都知道此事,却没有一人跟她说。鲁王妃想到此事就冒火,始作俑者一个已死,一个病重,她一腔怒火无处宣泄,便朝几个儿子们撒,谁让他们都帮着鲁王瞒着她呢因此她对长媳有样学样,对小叔们苛待时,鲁王妃视若无睹,二老爷他们不想,叔叔们才搬出府不到十天,长嫂就朝他们出手了,而他们的母亲竟然袖手旁观二老爷是嫡次女,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很有机会,能取代兄长,承袭王位,现在希望落空不说,还被亲娘这般对待,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啊心一横,就往宫里告状去。他身无职衔,仅凭鲁王府二老爷的身份,还真进不了宫门咧不过他进不了宫,却有交好的发小领有御卫职,帮忙把他亲笔写的血书给送交范安柏,范安柏是中书舍人,所有的信件都需要通过他检查,这一看,乐了,鲁王府这位二老爷是想干么窝里反啊没有多耽搁,就将信给送到皇帝面前去,皇帝看了信之后,不禁摇头,“倒是没想到,原来朕这位堂兄,背着朕做了这么多事情啊”鲁王打小就想当皇帝,也不知是听谁说的,先帝只有一个儿子,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杨皇后又生不出儿子来,那便要从族里过继,而有谁比他更适合成为嗣子的呢便是因这执念,让鲁王一直在秘密筹划着,只是很可惜,天不从人愿,让他筹备多时的军队毁于天灾中,他的计划接二连三出差错,二老爷信末写道,“由此可知皇伯父是天命所归,父亲是痴人说梦罢了”楚二老爷洋洋洒洒写了数十张信,不过皇帝没那个耐心全看完,再说,他就掌握鲁王所为,有没有这封信,其实都没什么差别,鲁王有心,但一直没能真正付诸行动,皇帝无法为此定他的罪,就算有其子证其罪的信件,也不能对他做什么。“皇上,您打算怎么做”未完待续。、第八百八十六章 远方的消息 一皇帝啥也没做,只让人去给鲁王请平安脉,并交代御医们,要尽全力治疗鲁王。御医们脸是黑的,心是苦的,鲁王这病难治啊跟老鲁王当初的病状相同,都是昏迷不醒,起因好像也一样啊都是遇事气急而致晕厥,然后就一病不起,众御医研究他们父子的脉案,好不容易发现了这个共同点,很是兴奋,只是对于鲁王的病,仍旧没什么把握。太医院院判扳着手指头算啊算,老鲁王好歹活到八、九十岁,可鲁王呢他才几岁啊就得了跟他爹一样的病,这可真是难道鲁王真是福薄,扛不住王爵的贵气加身摇摇头,院判心道想太多了,将脉案报到皇帝那里,皇帝看完之后,只让他们尽力而为,还让心腹太监总管带着上好的药材,前去探望鲁王。鲁王妃自是感恩戴德,但看在才被逼迁出府的二老太爷等人的眼里,实在是又羡又妒,但是,树大分枝,当鲁王袭爵,他们就该搬出府的,只是想着孙子们要娶妻,孙女们要出嫁,有个鲁王府名头,这亲事可就大不相同啊却是不想,老父亲的孝期都还没过完咧长兄就出事,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让人给逼着搬出府,鲁王府圣眷依旧,只是那些事,都与自家再无切身关系了二老太爷约了弟弟们吃酒,席间数度哀叹己身之不幸。如果鲁王是在承爵之前,就病倒,那袭爵的人不就是自己了吗看长嫂再怎么横哼可惜,鲁王是袭爵后才病倒,他的长子也早就请立为世子,他就这样和爵位擦身而过可恨可恼啊不止二老太爷有此想法,三老爷他们几个也作如是想,但前有二哥在,他们不好直言,在他们心里。其实是恨不得前头的兄长们早早去死,如此这爵位才轮得到他们,不是吗呵呵,只是这种想法谁敢宣诸于口啊不被兄长们打死才怪咧现在这一切都与他们没有关系了大哥袭爵。如再拖上几个月没好转,只怕就要依循父亲的旧例,传给大侄子了尤算大侄儿有个万一,这爵位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做叔叔的了想想就伤心啊随父亲来吃酒的几位老爷们,则是团坐在桌边。面对着酒杯哀声叹气,老父们还不知家计艰难,整天只知伤春悲秋,没个成算,自家搬出王府后,没了公中的月例钱,日子一下子就难过起来。他们下有儿女要养,儿子要娶妻,女儿要出嫁,每一样都要花钱。可钱从那里来从前住在王府里头,大小诸事有人理,儿女成亲,公中出钱,置办聘礼嫁妆都有成例在,半点不需他们操心。现在大大小小所有的事,统统一口气砸到他们头上来,直把他们砸得头晕眼花,压根就不知怎么处理。妻子还要同他们哭诉,家里钱帛不够用。要他们想办法,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啊祖父老鲁王还在世时,给他们父亲的铺子、田庄,让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