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淡淡一句话给堵了嘴。“楚姑娘今天前来,是有何贵事吗”瑞香几个站在范安阳身后,神色不善的瞪着楚明心主仆,楚明心被她们瞪得心虚,她自小受严格的闺秀教育长大的,对一个男人穷追不舍,是以前的她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她真的真的想要问个明白,为什么。为什么选择她而拒绝了自己论相貌,她自认不输给任何人,更何况范安阳还是个傻子呢论家世,范家是清贵,但她可是宗室女,那一点比不上范安阳面对范安阳的问话,她不由转头看她,不得不说,范安阳生得真是漂亮,几乎要把兰妃所出的二公主给比下去。但那又怎样。她是傻子,傻子“我不和傻子说话。”楚明心鄙夷的别过头去,一幅不屑和她说话的作派。她故意忽略了那双眼睛流露出来的慧黠,她身后的丫鬟们却在想。不都说杜二少奶奶是傻子吗难道。京里流传的那则传言竟是真的她真得佛祖眷顾。得贵人赐药,把傻病治好了范安阳身边的众丫鬟们对楚明心投以同情怜悯的眼光,这眼睛得多瞎。才会以为她们二少奶奶是傻子砚香她们是范安阳的傻病被治愈后才到她身边的,她们从没感觉自家主子是傻子,对楚明心相信流言,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觉得很匪夷所思。杜云寻坐在一旁,对楚明心怒目而视,楚明心感觉到他的视线停在自己身上,有些不知所措的抬头看他,却发现他似乎很生气。“楚姑娘来,是想跟我们夫妻说什么”范安阳直接忽略楚明心刚刚的发言,她又不是傻子,所以楚明心的话不是对她说的。杜云寻不开口,全让范安阳发言,让楚明心觉得好生委屈。她不理会范安阳,对着杜云寻如泣如诉哀怨的道,“当初你为什么不答应祖父的提亲,硬要娶她这么一个傻子”气急败坏的楚明心手指轻颤指向范安阳。怪我喽好好笑喔他们订婚在前,鲁王提亲在后,杜相一家是讲诚信的,还用问人家为什么要履行婚约,而不是悔婚改娶她。瑞香喷笑出声,惹来众人的目光,其中尤以楚明心的眼神最吓人。杜云寻冷冷的开口,“我们夫妻自小一起长大,患难与共,这份情谊是楚姑娘不会懂的,旁人娶妻,或许是要看女方家世、相貌或才华,但我杜复常娶妻,不看家世,不看相貌,最重要的是和我处得来,接受我就是我,而不是光看相貌、家世和才华。”“不,不,不你一点机会都不曾给过我,你怎么知道,你和我会处不来”楚明心完全听不进去,双手捂着耳朵向杜云寻抗议。俊眸流转霞光冷冷,把楚明心看得心底一颤,“你有今日一问,是因从未被人拒绝过,所以你把我当成了一项挑战,意欲征服的对象,我拒绝娶你,你的挑战没能成功,因此你把征服我当成了执念,想来在你内心深处很是怨怪我,认为若我当初娶了你,你便不会落得今日的处境”楚明心有种被人看穿心事的狼狈感,她紧抿着唇,不发一语。范安阳让瑞香等人下去,瑞香却不放心,让其他人退出包厢,自己则守在门边,楚明心的丫鬟听到杜云寻挑破楚明心的心思,暗道不好,杜家的下人听到这事,十姑奶奶没办法处置她们,但她们不同,她们是鲁王府的下人,生死都拿捏在楚明心手里。见范安阳让丫鬟退下,她们便互相使了个眼色,悄悄的跟着离开,楚明心无心去管她们,她心中正波涛汹涌,思绪纷纷。杜云寻等众丫鬟全都出去了,才对范安阳道,“你要出去吗”“不要。”范安阳笑嘻嘻,丝毫不惧他的黑脸,“人家都抢到门上来,你还让我缩在你后头啊”杜云寻伸手将人搂到怀中,“楚姑娘会有今日的处境,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的所做所为,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从头到尾,我就不曾和姑娘有过任何交集,今日之前,甚至不曾跟姑娘交谈过,所以令姑娘执着至此的,是姑娘自己的执念,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杜云寻冷冷的看她一眼,“姑娘自恃家世好,相貌好,才华好,什么样的人不好嫁,为什么偏要执着于我”是啊为什么呢范安阳好奇的眨着眼,杜云寻没有卖关子,“我想,应该和鲁王殿下有关吧”鲁王是很疼爱小孙女,但和小女儿相比起来。那自然是有差别的,楚明心自幼就是家人的掌中宝,父母最疼爱她,没有人可供比较,但祖父的疼爱,有小姑姑的例子在前,她相信若祖父真的疼她,就会像当年为小姑姑求太后赐婚一样,为她求来一样的待遇当年楚秀宁看上窦专,窦专已有论及婚嫁的对象。但太后一纸赐婚下去。窦家便弃了那姑娘,让窦专娶了楚秀宁,大家都说祖父疼爱她,那么她的婚事自然要跟小姑姑一样。由太后赐婚才是啊至于对象。她不喜欢武将。她就喜欢自小才华出众的杜云寻,如果祖父真的疼她,就该让她如愿。让太后为她和杜云寻赐婚啊再说,她嫁给杜云寻,那可是救他不必娶个傻子啊是解救他,和小姑姑抢人丈夫可是完全不一样这些念头都被她深藏在心底,完全不敢让人知晓。她没想到杜云寻会一语中的,看穿她这个秘密,为什么这个男人不要她呢因为她这些不敢宣之于口的心事吗杜云寻嗤笑,“姑娘以为这是秘密这世上不乏聪明人,你以为掩饰得很好说穿了就是争宠罢了”楚明心咬着唇直视着杜云寻,“你以为只有我看穿了阿昭,你告诉她,为什么楚秀宁要算计她。”“呃,因为她不愿意被个小辈取代她在鲁王心中的位置。”范安阳直觉回答,没有停顿没有思考,让楚明心因这个答案而转头看她。她口口声声说人家是傻子,可是人家轻而易举就看穿小姑姑为何设计她,她却被小姑姑耍得团团转。杜云寻没和她多说,站起身扶妻子起来,低头对楚明心道:“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后会无期。”范安阳在被杜云寻带出包厢时,睃了呆若木鸡的楚明心一眼,看那样子似乎受到打击不小啊坐上马车,把儿子抱到怀里,她才对杜云寻道:“楚秀宁真是因为争宠,才算计她的”“当然不止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世子夫人和鲁王妃的不和,楚秀宁是鲁王妃所出,为母出头与世子夫人交恶,姑嫂两个一直争斗不休,听说,楚秀宁会往前夫外室家里去闹,就是世子夫人的手笔,后来楚秀宁和离回娘家,想要争当家权,世子夫人当家多年,岂是她轻易能撼动的。”和人家娘亲对打打不赢,就冲人家女儿出手,真是好姑姑啊有这种亲戚,谁还需要敌人啊“她不会再纠缠你了吧”杜云寻摇摇头,靠在妻子耳边道,“她不日就要送她表妹出嫁去东靖国,听说,她这一去,就不会再回大燕来了。”“咦这是为何”杜云寻便把富阳侯为何代孙签下和离书,及富阳侯与东靖国三王子间的交易,告诉范安阳。“这富阳侯不傻的啊怎么会和东靖国的三王子订这种约定”马车缓缓前行,落日余晖透过车窗洒泄进车厢中,小煦伸着小手惊异的看着落尘在光线里舞动着。“怎么说”“楚明心和杨十一郎和离,若再嫁给东靖国三王子,那便是鲁王世子和东靖国三王子成了翁婿,和离后,富阳侯府便和鲁王府没关系,与楚明心更是一点关系都没了,东靖国三王子又不是笨蛋,怎么可能还会因为楚明心这个人,而给富阳侯府好处呢”杜云寻得意的颌首,“你说的没错,富阳侯这是给鲁王世子下套,他是外戚,不好与异族联姻,但身为宗室的鲁王府与异族联姻,就可以吗都一样会招皇帝猜忌的。”他顿了下,“不过皇帝对楚静姝婚事的表现,令鲁王世子失了戒心,要知道,楚静姝是楚秀宁见不得光的女儿,她嫁到东靖国,是嫁外戚,不是嫁东靖国王室成员,皇帝自然没有意见。”但是楚明心是世子的女儿,她要再嫁的人可是东靖国的三王子皇帝会不猜忌鲁王府那怎么可能第一卷 第八百零一章 远嫁不管如何,楚静姝的婚事已定,不日就要启程前往东靖国完婚,要不是因为如此,楚明心也不会急着想在出门前,找杜云寻问个明白,鲁王世子夫人怜惜女儿,悄悄瞒着丈夫,让女儿能够顺利出门。79只是不是一切顺利吗见到杜云寻,也问他话了,怎么女儿回来后,反倒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把女儿身边侍候的人叫来一一询问,侍候的丫鬟们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后来我们都避出去了,十姑娘和杜二少爷夫妻说些什么,奴婢们就不知道了。”还能说什么肯定是极伤人的话,要不然女儿怎么这个样子呢世子夫人心疼女儿的同时,更恼上了杜云寻夫妻,不过她现在没空去收拾两个小辈,女儿去给楚静姝送嫁,也不知何时能回来,有这功夫跟两个外人置气,还不如抓紧时间,给女儿收拾行李。楚明心悄悄出门一趟,回来后整个人就变样的事,自然没瞒过王府里其他人,楚大少奶奶心道有这样不要脸的小姑子,真是太丢人了亏得自家孩子和这姑姑不亲近,秀宁姑太太如今被儿媳妇拿捏住了,等楚明心远嫁,就不用再愁这小姑子带累孩子们的名声了可怜的大少奶奶这会儿还不知道,另一个和离的小姑子就快到家了却说范安阳这厢,和楚明心的这场会面就在亲戚间传开了。丁筱安等人隔天就赶到杜家来关切,范夫人和丁文芙姐妹两个,带着媳妇们去城外的广慈庵上香,得了消息后,便遣了丁嬷嬷亲自过府探望,就怕女儿受委屈,范大少奶奶随侍在婆婆身边,自然也派了心腹丫鬟亲走一趟杜府。心腹丫鬟见范安阳一切安好,当日便赶着回广慈庵回报,心腹丫鬟跟范大少奶奶道。“大少奶奶放心,咱们六姑爷护得周到,没让六姑奶奶受委屈,倒是楚家那位十姑奶奶。听说气得不轻呢回去后就病了。”另一个心腹丫鬟听了不禁道,“该,叫她盯着咱们六姑爷。”还搞得人尽皆知,真是不要脸大少奶奶看她一眼没说话,只问去杜家的丫鬟。“丁嬷嬷呢没跟你一道儿回来”“丁嬷嬷毕竟上了年纪,六姑奶奶不放心她这样城里城外奔波,把她留在杜府歇一晚,咱们六姑奶奶嘴可甜了,说前两日小厨房新做了种素点心,她吃着觉得好,想让丁嬷嬷明儿回庵里时,给夫人带过来。”大少奶奶颌首,她这个小姑子就是贴心,怪不得婆婆疼她。“丁府的几位姑奶奶接了消息。也都赶去了。”丫鬟提醒自家主子,丁家的姑奶奶今儿都过去看望了,等她们回京,大少奶奶也得走一趟才行。跟着丁嬷嬷去杜府的丫鬟,正在向范夫人回话,范夫人得知女儿把丁嬷嬷留在府中,让她明儿过来时,给自己捎新的素点心来,嘴角就忍不住上扬。楚明心虽是低调出门,但她在酒楼里大肆喧哗。堵着杜云寻叫嚷着问话的事,自然不止在杜、范两家亲戚间流传开,市井间最爱这种八卦新闻了,尤其楚明心的八卦更热乎着。前头才传出杨十一郎娶二房,生了庶长子,后脚就传出富阳侯做主帮孙子和孙媳和离。这才和离不到三个月的楚明心,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堵着杜相的孙子,质问他当初为何不悔婚娶她难不成。当年她离家出走为的不是杨十一郎,而真是如传闻初始所传的是为杜云寻哗那后来为何会嫁给杨十一郎呢阴谋论开始出笼,不得不说人民是聪明的,他们的猜测几乎与事实不相上下。杨家大房原本有些担心,鲁王世子会为此找自家麻烦,杨十一郎听到外间传闻便吐了血,杨大少爷几个兄弟对这个么弟的感觉得复杂,小时候是羡慕嫉妒他,跟怀王走得近,得太后的宠爱。后来十一郎听太后的话,对朝臣家眷出手,被判流刑,太后却无法护佑他全身而退,去西北大营从军,和流放去西北,是完全不同际遇,头回流放去西北,那会儿西北大营的驻将,还是对他们杨家忠诚的家将。帮着往十一郎身上堆了不少战功,让太后看了高兴之余,装病逼皇上让十一郎回京。但他成亲之后,再去西北,带着楚明心这个和丈夫不同心的女人,任谁都不放心,难怪母亲会担心小儿子这回去西北,日子怕是会很难过,而命人劫走他们夫妻。想到已逝的母亲,杨大少爷兄弟不免黯然,父母在时,他们是有爹娘的孩子,凡事有父母挡在前头,父母过世后,杨大少爷感触要比弟弟们更深,他打一出生就是被寄于厚望的长子长孙,父亲是世子,他则是未来的世子,侯府上下无不捧着他。父亲失了世子之位,他也从此失了光环,可是,父亲的失落感比他更甚,他不敢表现出一丝半毫,父亲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