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门> 分节阅读 2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7(1 / 1)

略不同,她来软的,只是前有丁筱楼恶习在前。就算手段软和精细些,一样惹人嫌更何况,她一惹就惹到了性情并不软和的丁筱妍身上,二夫人忍了丁筱楼许多年,好不容易这侄女好了,又来一个丁筱清年纪小,毕竟才十三岁。她自小没离过娘那么远,一想起来就难过委屈,尤其是临出门时,娘还跟她说,让她到祖母跟前后,要乖乖听话。祖母会很疼她。才怪她一直记得那个傻子表妹住在祖母院里的跨院里,自个儿却要去跟两个堂姐挤。房嬷嬷坐在老夫人身边的小杌子上,错眼就看到十四小姐气愤难平的模样,她若无其事的别开眼,高家大夫人派来的嬷嬷走了。十四小姐也起身告退,二夫人顺势告退理家务去,她才轻声与老夫人回禀这事。老夫人揉着眉间叹道:“之前二丫头和十丫头还在,她就能把十四丫头宠得如此娇蛮,现在三个女儿只剩下她一个”只怕是更会把十四小姐宠上天吧“您之前不是把十三姑娘给扳回来了,那十四小姐”本来家里一视同仁,都称呼姑娘,谁知这位才来几天的十四小姐为此大动干火,定要人称呼她小姐,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斤斤计较着一个称呼她的贴身丫鬟似雨和轻风两个倒是晓得,似乎是因为范家表姑娘行六,自家小姐在家行十四,所以她家小姐觉得矮人一截,才硬要人称呼她十四小姐,好跟表姑娘的六姑娘有所区分。老夫人她们哪会知道丁筱清的心思,若是知道了,肯定也会对她在这种地方计较感到无语吧丁老夫人长叹一声,“说起来,十四丫头也够凉薄的了她大哥新丧妻女,这一路她不曾好生劝慰一句,反还老跟她身边侍候的人抱怨,她大哥怎都不理她。”这事还是房嬷嬷跟老夫人说的,她怎会不知道这一趟跟着出门的管事、小厮们没一个不晓得,十四小姐是个没心没肺的,听说出事的大少奶奶在世时,对她可好了什么好东西都紧着她,没想到她年纪轻轻这么去了,十四小姐一点也不伤心,还抱怨着大少爷没搭理她。听到老夫人说起这事,房嬷嬷抿了抿嘴,没敢提醒老主子,知道十四小姐凉薄自私的,可不只自家人,还有几家亲戚及其下人们都看在眼里了要房嬷嬷说啊十四小姐的婚事难了,几位表少爷们都是厚道的,不会说出去。但他们一路除了坐车还搭船,马车是自家的,车夫也是自家下人,不会乱嚼舌根,但住在客栈里时,这一位娇娇女也是不时大声抱怨的,搭船的时候,更是成天念叨,房嬷嬷听随丁修伦出门的嬷嬷说,大少爷年轻丧偶,又丧女,船工们很是同情,尤其看他整天守着妻女棺椁一动不动,吃喝都要兄弟们扠着他,还要被亲妹子编派他不疼她,没去看她,陪她,安慰她,那些船工们很为大少爷不平。就不知那些人,回头会怎么跟人说去。想到这一层,房嬷嬷觉得头疼极了人,都有些劣根性,比如对比自己命好的人,觉得羡慕又嫉妒,丁修书生得好,家世又好,还有官身,正当意气风发之际,忽遭巨大挫折,心性较软弱的,兴许会一蹶不振。范安柏是范太傅带大的,因为教育长子失败,令范太傅在教长孙时,那是小心翼翼,务求全面周求,深怕长孙那天也跟长子那样胡涂,所以范安柏从小就随着祖父逛过大理寺、刑部,翻过许多案卷,再加上这一趟去平州见了大舅,他大舅老泪纵横的拜托几个小辈。帮他照顾好长子,并拜托他们伺机开导开导他。丁大舅是病急乱投医,但是范安柏很可靠,他虽不知怎么开导大表哥。但是几个男孩押着人,让他饮食起居正常,倒还办得到,有时他们扯不动人,好奇的船工们也会来帮忙,再加上他们对丁筱清都很不满,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她哥去安慰她所以船工们来问,他们也不隐瞒。房嬷嬷只能说,十四小姐自个儿作死呗丁老夫人却为这个孙女的婚事烦忧,房嬷嬷劝她:“大夫人这么疼十四小姐。自然心里是有盘算的,您老啊就安心的做祖姥姥吧奴婢瞧着,伦少爷夫妻两好的跟什么似的,看来,不久您就能抱上曾孙子啦”房嬷嬷挑了好些好话说。总算把老夫人给哄出笑脸来。“既然她们要来,那咱们也就让她省点事儿,去通知姑太太们和姑奶奶们,让她们那天都回来吧她家不懂礼数,咱们可不能同她家学。”同一时间,范夫人正在教女儿:“礼数作足了,人家要挑你的理。也就没了把柄,这也就是忍一时之气,不过再想想,对方卯足了劲儿要寻你的错处,却是偏寻不着,累得够呛又气。忍这一时之气虽难受,然而要是能反把对方气坏了这也足了”范安阳受教的点点头,范夫人是个好母亲,她把她娘当年教她的,还有这些年的心得全跟女儿说了。还跟女儿交底,说起当年周姨娘算计利用之事,范安阳听得入迷,随行的丫鬟冬晴和冬华却是头皮发麻。等六姑娘回房去了,她们两个忙劝范夫人,“夫人,六姑娘才多大啊您就跟她说这些,会不会太早了点”“不早啦你们都知道老太爷有心跟杜家结亲,有那么一个大嫂子在,阿昭要是不长点心眼儿,岂不是要被她坑害了我记得她娘是个厉害的,怎么生出这么个女儿来”别说范夫人不解,冬晴几个也不懂啊至于范安阳倒有点明白了不得不说刘奶娘的手段确实厉害,当然,野心不是一日骤然而成的,必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她会想掌控杜大少奶奶,好在杜府为所欲为,高家内部的矛盾是一大助力,高家老祖宗年事渐高体弱多病,又是另一个主要因素,高大夫人的不闻不问,更是绝对的主因之一。回到房里,红红立刻扑过来讨抱,范安阳很淡定的把它接住,白白则是从容不迫的走到她脚边用它白篷柔软的尾巴绕了一圈,以示欢迎之意。贺璋家的掩着嘴笑道:“也不枉姑娘这么疼它们,还知道欢迎姑娘”墨香几个也跟着笑,范安阳抱了一下就觉得重,只好把红红放下,屋里没见到砚月,便好奇的问了句,墨香她们才跟她说,砚月姑姑又让人捎信进来了。对这位姑姑,范安阳真心觉得无语,这人到底是那里有问题啊因为最近,范夫人帮着把女儿身边,几个年纪大了的丫鬟订了婚事,砚月姑姑就又动了心思了墨香许的是绣庄的小管事,说好了,成亲后再回来当管事媳妇,帮贺璋家的分担工作,对此,贺璋家的心底是有些小失落的,可是她婆婆说的对,她一个人总是会有力所未逮之时,若有个人能帮着她,才能更好更周全的侍候好六姑娘。范安阳让墨香去问砚月看是怎么回事,她们大家都知道,砚月姑姑老想作主侄女婚事的作为,早把砚月惹毛了见墨香来问,直言跟墨香说,“当初早跟姑姑说清楚了,我的婚事就是姑娘和夫人做主,她偏不信,老要来碰钉子,落不着好,回去就在绣庄上乱编派姑娘的不是,我听了实在是很对不住姑娘,这些年,姑娘平白无故替我担了多少闲气啊她今儿送信进来,叫我自个儿去跟夫人说,我跟她的继子两情相悦,要嫁到他家去,你说这种事我一个姑娘家能说出口”砚月气得脸红,能把性情温婉如水的砚月气成这样,真是不简单啊原来砚月的姑姑月前再嫁,与墨香一样,嫁的是绣庄的管事,不过她嫁的是大管事,家里有一子二女,继子瞧上了砚月,听说范夫人在帮范安阳的丫鬟们相看,便催着继母上门求娶。砚月姑姑哪敢上门啊只能要侄女儿自个儿去说,她信里说的是好,嫁给她继子,以后姑嫂就是婆媳两,有什么事她这当姑的便能照应得到。话说的很好听,但有鉴于砚月姑姑每次安排的婚事都有问题,砚月自然不敢信,范夫人也没打算答应,反而把砚月许给府里一个大管事的儿子,大管事忠厚老实,妻子是个敦厚的,范夫人想着,将来就把这一家子给女儿当陪房,大管事熟于商事,可以帮女儿打理嫁妆。s:第三百零二章 好归宿2砚月姑姑得知侄女的婚事定下了,感觉很失落,原本想着侄女儿嫁给继子宋长贵,在这个家里,她也能有个助力,不用一个人孤军奋战。原本以为婚事没成,继子会找她麻烦,没想到才隔两天,继子就要她去找媒人,他要跟人提亲去,砚月姑姑着急追问,宋长贵没好气的瞟她一眼,“本以为能娶到东家妹妹身边的大丫鬟,没想到二娘你不卖力,连上门去说一句也不肯,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啦”说半天废话,还是没说是谁家的女儿,这个时候她丈夫回来了,宋日清是如意绣庄待客厅的大管事,成天忙得不着家,一回来看到新妻与儿子在说话,不禁好奇的问一句。知道儿子要娶老婆了宋日清大喜过望,要知道他这儿子自小被祖父母及他娘捧在手心里养大的,这几年老人家相继过世,连他发妻也因一场风寒而撒手西归,出了孝期,他便催着儿子成亲,只这不肖子总是推三阻四,没想到继室才进门,儿子便开窍了一问才晓得,儿子竟是看上如意绣庄里一个新来绣娘的女儿,那家的女儿生得是美又娇,可这绣技有点拿不出手啊掌柜要不是看在她娘的绣工好,人勤快,时不时能帮衬她女儿,才不会同意那丫头进绣庄工作。儿子竟是瞧上了她当大管事犹豫着要不要同意这门亲事时,宋家两个女儿从外头回来,看到父亲,姐妹两露出甜甜笑容,一转头看到继母也在,便拉下了脸。“你们两上哪儿去了”“我们去街上买东西了。”边说边搬出逛街成果来现宝,两个小姑娘一个十四,一个十二,正是爱漂亮的年纪。但能用的钱不多,买的头花、簪子都是街边摆的便宜货。砚月姑姑看惯了好的,看这些自然是瞧不上眼,她素来不擅掩饰情绪。脸上就带了出来,两个继女见了不屑的撇了下嘴。“二娘,听说你家侄女儿是范家六姑娘身边的丫鬟,是吧”十四岁的宋长月明知故问。砚月姑姑略防备的看着她,点点头,成亲后这丫头就缠着她,要她领她们姐妹去范家拜访表姐,她不敢应,这两个死丫头就记恨上了,不过三人都不敢在宋日清面前说开来。现在这死丫头在她爹跟前说这事是要干么宋长月冷哼一声没往下说,十二岁的宋长萍一派天真的道:“怎么这些主子姑娘都爱把身边重用的丫鬟许给管事,不重用的反发嫁出去享福啊”砚月姑姑一听蒙了,为什么不重用的反发嫁出去享福嫁出去那里享福那砚月被范夫人许给管事,不是好事“怎么一回事你们在街上听了什么”宋日清是知道范夫人把砚月许给府里一个管事。本来还以为娶了继室,儿子也能近水楼台,娶到姑娘身边的大丫鬟,没想到希望落空,现在女儿又说这种话,究竟是怎么回事宋长月见父亲看过来,忙道:“今天在街上买东西。听到赵八虎又要娶老婆了”宋日清一家是广陵本地人,原就在绣庄里当管事,当初广陵一地的绣庄被异军突起的姜家绣庄打得落花流水,宋日清的老东家扛不住把店盘出去,住到乡下去,范安柏开如意绣庄。要人手,负责的掌柜的就把旧识找来帮忙。听到赵八虎这个人,宋家父子一惊,“娶谁”倒是砚月姑姑一脸茫然,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听说是杜大少奶奶的陪嫁丫鬟。不过不是大丫鬟,二娘,丫鬟还有分”砚月姑姑点点头,“姑娘身边侍候的丫鬟,就分二等、三等,还有在院子做粗使的,粗使丫鬟不能进屋,三等丫鬟一般不能入内室。”宋长月和妹妹交换了一眼,又瞄了继母一眼,“是不是真的啊可我听说,赵八虎要娶的,是内室里侍候的啊那到底是发嫁出去的大丫鬟,还是嫁管事的是大丫鬟啊”宋氏父子听宋长月在那儿纠缠不休,索性转问宋长萍,“赵八虎又要娶老婆真的”“是啊赵家的管事领着人在街上采买东西呢还跟杜家的下人遇上,赵家那伙人上去跟杜家的下人打招呼,杜家的下人连理都不理他们呢”宋长月见妹妹引起父亲和哥哥的注意,赶忙挤过去,“爹,你说杜家的下人怎么不理赵家的人呢”宋日清看女儿们闪亮亮的眼睛,再看儿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忍不住叹了一声,怨不得人家掌柜的如今是少东家跟前的得意人,他家那个被大家嘲笑名字娘气的儿子,跟在范府总管身边当差,因为机灵讨喜,得少东家赐名,把他名字里的花字改成华,兰华,可好听了听说被少东家分派去侍候小少东家呢再看自家儿子,成天只会跟些人胡混,之前听说朝廷要开武举,这混小子说他要去考,后来听说要先考什么经文的,跟他要了一百两,说什么有法子蒙混过去,结果连名都报了,对方拿了钱跑啦什么法子也没教给他本来看着继妻那侄女儿生得好,脾气也好,针线活做得更好,还是少东家妹子身边的丫鬟,娶进门来,就能跟府里搭上线,谁知道这小子没福气啊“爹啊您发什么愣啊”“爹,二娘的那个侄女儿许给了管事,不是发嫁出来,是不是压根就不是得用的啊要不然怎么会只许给个当管事的呢”宋长月和宋长萍拿眼斜睨着砚月姑姑,压根没想到,她们的爹不也是个当管事的宋日清难掩对儿女的失望,道:“这发嫁出去的,未必是得用的,许给府里管事的,也未必是不得用的。这得看人,看对象,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