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脑中又想起了那个身着胡服的汉族女子。“张大人,於单和隆虑公主的关系,陛下知道吗”“臣回朝后,陛下曾经详细问过此事。”张骞说道。“隆虑公主,没有自己的孩子吗”“回娘娘,公主初入匈奴时也曾经怀孕,但是当时的阏氏命人殴打她,最终害得她流产,据说从此之后,隆虑公主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於单的生母死后,隆虑公主便领养了他。”张骞说道。简单的叙述背后所隐藏的沉痛故事,让陈娇心惊得不敢再深入询问,她不觉抚摸着自己尚未隆起的小腹,脸色变得有些惨白。第五十四章胡风变曲胡笳声天色苍茫,蓝天、白云、大草原仿佛连成一片。正是出秋入冬的时节,整个大草原由绿转黄,但是迎面扑来的风仿佛还带着牧草甘甜的清香,不远处,此起彼伏的帐篷前升起了渺渺炊烟。天际传来阵阵的马蹄声,策马飞奔在茫茫草原上,会让人有一种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感觉。一匹红棕色骏马飞速穿过牧人们的羊群,在王帐前停了下来,阳光下,马背上穿着绛红色胡服的女子俯视着地面,鸟型金冠、金玉耳环、包金卧羊带饰晃得人睁不开眼睛。那女子轻轻一跃跳下马来,裙摆上带着的尘土吹进了王帐前的侍卫们的鼻中,引得侍卫们一阵咳嗽。女子身后另有几匹马也冲了进来,停在红棕色骏马的左右。“阏氏你回来了啊”好一会儿,才有人上去迎道。“嗯单于在里面吗”那女子冷冷地看了那人一眼,问道。“单于在里面和国师说话呢。”侍卫一脸谄笑。“中行说”女子眉头一皱,撩开王帐,闯了进去。“好汉物则匈奴尽归汉矣望单于三思之”一个苍老尖锐雌雄莫辨的声音在帐子被撩开的第一时刻传了出来。帐内两人也在外间的阳光透进来的第一时间停下了谈话,齐齐看着闯入者,那是个美丽的女子,虽然她的眼角已经有了些许泄漏她真实年龄的细纹,但是那草原女子少有的细嫩肌肤和精致五官,使得她魅力不减当年,而那双黑得发亮的眸子更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的大单于,和国师商量什么呢”女子露出了笑脸,甜美而纯真,仿佛时光不曾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姗儿,你回来了啊”伊稚邪对着迎面走来的女子伸出手,笑着说道,“国师在和我说,我们匈奴接下来的国策呢。”“国策”女子斜睨了眼前头发苍白的老者一眼。“中行说参见隆虑阏氏”老者恭恭敬敬地给女子行了一礼。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大汉朝的皇帝刘彻的同胞三姐,隆虑公主刘姗,曾经的军臣单于宠妃,如今却是伊稚邪单于的宠妃。而那老者也不是别人,正是文帝年间背汉入胡,为匈奴人精心谋划的中行说,曾经的军臣单于宠臣,如今却也是伊稚邪单于的倚重对象。“国师不必多礼”刘姗笑着,锐利的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中行说的脸。“谢阏氏”中行说说道,低垂着头,对刘姗的凝视视若无物。“姗儿,国师说,我们应该断绝和汉人的贸易,恢复我匈奴的旧俗,以免受汉人牵制。你,怎么看”伊稚邪将刘姗搂到怀里,低头问道。“大单于,你这样试探姗儿可不对啊。”刘姗没有回答,反而冲他一笑,说道,“国师可是老上单于所赞许的人,当初就是亏了他的谋划,我们匈奴才能兵指长安,让汉朝屈服于我们的。他说的,姗儿自然赞成。”伊稚邪听到这个回答,挑了挑眉,追问道:“噢汉朝可是你的故国啊,现在那个皇帝还是你的弟弟呢。怎么你就这么赞成我们和他们断绝往来呢”“大单于,我到匈奴已经二十五年了。大单于”刘姗双眼直视着伊稚邪,一字一顿地说道,“二十五年,已经是我在汉朝度过的年月的两倍了。如今大汉是谁做皇帝,与我何干我的心自然是向着匈奴的。”伊稚邪听到这个回答后,哈哈大笑,然后对中行说说道:“国师,你看我说得不错吧隆虑阏氏深明大义,自然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大单于英明”中行说抬起头,嘴唇微动,扯出一抹说不出含义的笑容,然后对伊稚邪说道,“既然阏氏也以为老朽说的对,还请大单于与汉人绝,去汉缯絮及食物,复我匈奴旧俗”听到这个催促,刘姗的眼睛不觉向伊稚邪望去。“不”伊稚邪却出人意料的拒绝了中行说的提议。“大单于莫非以为老朽说的不对”饶是中行说也不禁为这个答案感到有些恼怒难道经过他刚才那么多的分析之后,伊稚邪还是执迷不悟吗“国师说的自然是对的。不过,本单于另有想法而已”伊稚邪笑着安抚道,“国师,其实你说的只是自保之法。但是人的贪欲就像是草原上的鼹鼠一样会不顾一切的繁殖,就算我们压制得了一时,却压制不了一世。”“那,大单于的意思是”中行说被伊稚邪说的一愣。事实上,事实上过了这么多年,他也感觉到匈奴贵族们对于被迫压制自己的欲望这件事很是不满,这也是为什么伊稚邪可以通过私下贸易得来的汉朝器物迅速扩张势力的原因。 因为伊稚邪提供了匈奴贵族他们想要的东西。“我匈奴有控弦猛士三十万众,凭什么软弱的汉人占据了丰美肥沃的南土,而我们匈奴人只能留在这寒冷的北地”伊稚邪说道,放在刘姗腰间的手不觉收紧,眼睛发出噬人的亮光,“我们应该做的,是用我们的弓,我们的箭,让所有的汉人都成为我们匈奴人的奴隶,为我们耕种,为我们劳作,让匈奴的老老少少都搬迁到温暖的南方去生活,而不是去苦苦压抑他们的渴求”“啪啪啪”伊稚邪话音方落,就听到帐内响起了一阵掌声,鼓掌者正是在他怀中的刘姗,刘姗笑着说道:“这样的雄心,一点也不亚于当年西击月支,南并楼、白,夺秦之地的冒顿单于大单于如果能够完成这番事业,你的名字将与日月星辰同在,永远照亮我匈奴的夜空”“哈哈”伊稚邪显然很是得意于刘姗的夸奖,他意气风发地说道,“当然如今说这些还早,如今於单那小子还在往西面逃窜,待我引兵去收拾了他,安定了所有的匈奴的部落,就可以开启我们的不世伟业了”“大单于英明”中行说本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努了努嘴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在刘姗的逼视下,违心地说了赞和的话。因为他知道,自己方归附伊稚邪不久,如果让他不痛快了,只怕一直虎视眈眈的刘姗就会抓住这一点,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晴空万里,伊稚邪站在王庭的校场上对着所有人宣布了出发的命令。仿佛在为出征的勇士们指明他们的未来般,在阵阵号角声中,在大军行进的前方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引得所有士兵一阵欢呼,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从正月以来一直十分热闹的单于庭顿时安静了下来,贵族们的大帐被新单于留下的士兵们看得严严实实的,平日耀武扬威的贵族都不敢随意踏出自己的帐篷,而平民牧人们则自顾自的驱赶着羊群到离王庭不远的余吾水边放牧,那里还有些鲜美的牧草可供放牧,少了羊群的叫声,整个单于庭更显寂寥。一个穿着明显大号衣服的金发小男孩,在一个红色的大帐外打着转悠,他的小靴子在地上踏出的声音几乎成了远近几平方米内唯一的旋律。他几次想揭开帐子都缩回了手,最后终于惴惴不安的用稚嫩的嗓音冲着大帐喊道:“阏氏,该起来了”“进来吧,小猫儿”一个慵懒的声音传了出来,被称为小猫儿的男孩轻轻吐了口气,端起地上的脸盆,走进帐内,对着床榻上的人露出一个笑脸,说道:“阏氏,洗漱吧”“怎么是你你阿妈呢”刘姗懒洋洋地伸了个腰,打了个哈欠,问道。“阿妈给阏氏准备吃食去了,让胡猫儿来伺候阏氏起身。”胡猫儿说道,他的皮肤明显比常人更显白皙,这衬托得脸上的那双眼珠子更显乌黑有神。“大单于走了吗”刘姗接过胡猫儿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刚刚走了,阏氏”胡猫儿答道。“那就好”刘姗点了点头,拿起床边的衣服开始穿戴,过了一会儿,她惊讶地回头,看着胡猫儿问道,“你怎么还不出去”“阏氏,左谷蠡王是去攻打太子,你为什么不去帮太子他是你的儿子啊”胡猫儿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问道。“怎么你这是在质问我”刘姗冷冷一哼,伸手抓过年仅八岁,身形弱小的胡猫儿,染满丹蔻的双指夹在他的眼角边。“胡猫儿不敢胡猫儿只是”胡猫儿感到自己的右眼一阵刺疼。“阏氏”一声惊呼打断了帐内的对话,一个丰满的女子冲到刘姗面前跪下,连声求饶道,“请阏氏原谅胡猫儿不懂事,请阏氏原谅”“哼”刘姗瞥了一眼自己的贴身婢女,将胡猫儿甩到地上,说道,“就和他父亲一样碍眼阿犁,你最好管好他”“是多谢阏氏手下留情”被称为阿犁的婢女不断的叩头谢罪,连带的按下身边还欲起身反抗的儿子。刘姗冷冷地望着胡猫儿,她讨厌这双眼睛,它太像一年多前逃离的那个男子了,那个看似温和但是眼中却永远包含着坚韧的男子,那个名叫张骞的男子。也许是因为自己没能坚持不变,所以她讨厌所有有着自己信仰,能够目光坚定的人。“阏氏,国师请你过去他的帐篷一叙”帐外的一个声音救了胡猫儿一命,刘姗又看了胡猫儿一眼,方才恨恨地走开。“阿妈你放开我”胡猫儿被自己的母亲死死的往外拽了一段路之后,终于挣开了她的束缚。“小猫儿,叫你不要乱和阏氏顶嘴,你怎么就是不听呢”阿犁狠狠地训斥儿子。“我只是问她为什么不去帮太子她以前对太子那么好,现在却那么心安理得地躺在新单于的床上”胡猫儿吼道。“小猫儿闭嘴”阿犁被儿子气得浑身发抖,也提高了自己的声音,说道,“谁都有资格说阏氏的不是,可你没那个资格阏氏她对阿妈有大恩,而且如果不是阏氏,你阿爹早就死了,也就根本不会有你。”“可是,她这么做也未免太”“你最好早点把你阿爹教的那些鬼东西扔掉,在匈奴,女人依附强者生存,就像太阳会每天升起那么自然。”“阏氏真的认为伊稚邪单于的决定是对的吗”中行说的帐子里永远是那么的阴冷,即使在里面无论冬夏都燃着熊熊炭火,依然不能使它温暖起来。“自然国师不也夸赞大单于英明的吗”刘姗看着眼前的老者,在她来到匈奴的时候,他已经在匈奴待了十数载了,也为匈奴出了不少歹毒的主意以侵汉。“呵呵,隆虑公主,我们是斗了二十多年了。我可不信,你会看不穿汉匈之间,谁才是最强者啊。”在刘姗观察中行说的同时,他也眯起眼睛看着她。当他来到匈奴的时候,当年他奉文帝命教导的宗室翁主早已经化作余吾水边的一堆白骨,本来他以为眼前的女子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那堆白骨中的一个,因为用关中水土精心养育的汉家花朵是承受不了匈奴的风霜的。可是没想到啊,她不但活到了现在,还活得十分精神。“看穿了如何看不穿如何”刘姗淡淡笑道,“中行说,伊稚邪不是军臣,他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不会听你的我们斗了二十多年,最后胜的人,是我。”“是吗”中行说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说道,“难道公主觉得你的弟弟,就一定会赢吗草原终究是匈奴人的天下。”“我不知道汉朝会不会赢,不过,当年冒顿办不到的事情,我不以为伊稚邪能够办到所以,至少,汉朝不会输。”第八卷 皇子风波第五十五章自古东宫不虚悬正月上辛,上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万石君奋奉朝请,入见,言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今既承周礼,又有嫡长之子,请立太子,以尊宗庙。”上叹曰:“然。”太子立,卫氏益贵。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茂陵邑中里,大约在十年以前,来自戚里的一户人家的入住,使得此处亦成为茂陵的一处热闹之所。卫青从一座外面看来十分朴素的府第踏步而出,从里面出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被人搀扶着的老者。老人的年纪显然已经很大了,他须发皆白,脸上满是皱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汉高祖刘邦一朝留到现在的少数几个老臣之一,曾经被景帝亲口许为“万石君”的石奋。因为石奋的姐姐是汉高祖刘邦的美人,因而石家当时得以举家迁入戚里,后来历经高、惠、文、景四朝,始终不曾再有女子入宫的石家便在十年前,迁出戚里,入住茂陵邑中里。“石老先生,请留步”卫青温和地笑着,向送行的众人拱手告别。“卫将军,慢走”石奋说道,声音和他的外貌一样苍老。“告辞”卫青冲众人点了点头,上了马车。一直到卫青的马车去了很远很远,石奋才在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