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倾世宠妻> 分节阅读 2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94(1 / 1)

如今大巫以这样一个不光彩的姿态死去,她做的那些事都被人有意一桩桩一件件翻到阳光下,她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没有了大巫的巫家,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傀儡。他们很不甘心。南郑国皇帝趁机要收拾他们,但是巫家有太子妃,南郑国的昌兴帝好歹要给太子几分面子。因此并没有对巫家赶尽杀绝,让巫家逃了不少人出来。这批人带着手下和钱财。本来是想来东元国躲藏,但是因沈咏洁他们去了南郑国一趟,对巫家很是忌惮,当然不会让他们来东元国。东元国对巫家封锁边境,他们就只有找机会去北齐国。北齐本来接纳了他们,但是在元应蓝身死之后,北齐对东元国也是各种不满,终于驱使着巫家,做了他们向东元国渗透的开路先锋。这些年来北齐国在东元国下的力没有白费。位于三国交界处的大兴城,就成了第一个靶子。巫家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了大兴城。“大兴城的城守呢”谢东篱寒声问道。他知道东元国的官儿有一小半其实已经是北齐的人,但是也有一多半,是以东元国为傲,不肯向北齐卑躬屈膝的。大兴城的城守,他记得是他这两年才换上去的东元国人士,跟北齐一点关系都没有。阿顺苦笑,“城守倒是威武不屈,所以被杀了,脑袋挂在城门口呢。大兴城的官儿,自城守以下,都投降了。”谢东篱的眼眸眯了起来,“那大兴城的百姓呢”东元国大多数人都被称为“南人”,没有北齐人的孔武有力,也没有南郑人的吃苦耐劳,在体力上说,并不具备优势,他们有的优势,在头脑。东元国人是中州大陆公认的脑子最活泛,最能挣银子的人。但是大兴城的东元人还是不一样的,本来边境地方的百姓,就要比别的地方要有血性,也更勇猛。阿顺果然脸上一沉,道:“大兴城的老百姓不肯服从巫家,有跟他们干仗的,也有逃出大兴城的。据逃出来的人说,巫家为了控制大兴城的局势,在大兴城大开杀戒”谢东篱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眸里氤氲杀气一闪而过,“呵呵,我们放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倒是活得不耐烦了,自寻死路”“五爷,您打算怎么办”阿顺期待地看着谢东篱。“那五个白衣人的事,你传得怎么样了”谢东篱回首问他。阿顺忙道:“已经举国上下都知道了。巫家从南郑国来我们东元国,企图刺杀副相,结果伤到副相夫人”谢东篱点点头,“好,你赶紧找人把大兴城的事,写个奏章,送到宫里,看陛下如何定夺。”阿顺应了,出去找谢东篱的幕僚写奏章。谢东篱在外屋坐了一会儿,才回到里屋,对盈袖道:“袖袖,我可能有一阵子,不能陪你了。”他歉意地看着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盈袖很是惊讶,忙走过来坐在他对面,问道:“出什么事了你要去哪里”又问:“我能陪你去吗”她真是一分一毫都不想离开他。谢东篱深深地看着她,语气温和却坚决地拒绝她:“不,你不能陪我去。”定了定神,又道:“这一次可能比较危险,你还是留在京城,就在家里,我才能放心。”盈袖咬了咬唇,“那你总得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谢东篱就将大兴城的事说了一遍,末了道:“巫家本来就不能留了,我只放了一部分巫家人去北齐,也好给他们留些后人。只是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在北齐的怂恿下,真的敢对我们东元国下手。哼,真当我们东元国是软柿子”盈袖默默想着上一世的情形,那个时候,大巫还是好好地待在南郑国,是巫家的坚强后盾,一直到盈袖上一世死的时候,她都没有听说南郑国的大巫和巫家有什么变动所以这一切,只跟自己有关。盈袖在心里叹了口气。谢东篱像是明白了她的心事,淡淡地道:“你别多想,这些事情是他们自作自受,跟你没关系。”“跟我没关系的话,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你说不能陪我,是什么意思”盈袖想了想,还是问道。“我想去大兴城看一看。”谢东篱轻声说道。他还没有跟元宏帝说起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决定先跟盈袖说。他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为他担心,但是他知道,盈袖是一定会为他担心的。盈袖听了很是困惑,偏着头打量他:“可是你是文官,又不是武将你现在去大兴城有什么用不是说大兴城已经被巫家占了”谢东篱别过头,看向窗外,唇边带了一丝微笑:“我不能做武将,但可以做元帅。”武将需要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元帅却不需要。元帅需要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盈袖的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你还会做元帅这就是说,你能排兵布阵,带兵打仗”她现在知道了谢东篱是师父,是有功夫的人,并不是他以前表现出来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形象。但是做带领大军的元帅这个跳跃太大了,盈袖表示一下子接纳不了她愣愣地看着谢东篱,一幅从来没有见过他的样子。谢东篱回眸瞥她一眼,眸中带了浅浅笑意:“吓着你了”“我是担心你。”盈袖忧心忡忡地道,“你是有功夫自保,可是如果真的是上了千军万马的战场”谢东篱静静地看着她,眸中的笑意越来越浓。盈袖很少着急,纠结半晌,冲口而出:“我还没有怀孕呢你怎么就要上战场呢”谢东篱莞尔摇头,凑近她,低声道:“过两天天气又要变了,到时候,为夫加把力,争取在走之前,让你怀上,如何”第356章 请战“可是哪里是想怀就能怀上的”盈袖当了真,很是焦急地道,“你什么时候打算走呢也不知道这天气能持续多久”居然已经一本正经去看历书了。谢东篱终于放声笑了起来盈袖一怔,明白他又在逗她了,双颊飞红,跺脚恼道:“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种话”谢东篱忙止了笑,温言道:“好了,你别多想了。不过是去几个月,逼巫家在南郑国反了。”“你要逼巫家在南郑国造反”盈袖也严肃起来,她走回谢东篱身边坐下,“南郑国皇帝呢他没有灭了巫家”谢东篱看了她一眼,没有打算都说出来,只是道:“南郑国的太子妃是巫家的嫡长女。”盈袖明白过来,“那还是顾及了太子妃的面子”“当然,巫家人多势众,也是一个原因。南郑国皇帝恐怕也不想太过大动干戈。”谢东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开始琢磨南郑国昌兴帝的心态。“那是。既然我们能担心我们跟北齐国杠上的时候,南郑国会浑水摸鱼。南郑国也会担心,在它内乱的时候,我们会伙同北齐国趁火打劫”盈袖眼前一亮,“是不是这个原因”“嗯,八九不离十了。厉害厉害”谢东篱笑着夸她。外面的丫鬟在门口问他们要不要摆饭,两人才看见已经到饭点了,便吩咐摆在外间。两人吃过之后,又去大房和二房那边坐了坐,才歇下不提。第二天一早,果然盈袖还没有睡醒。元宏帝已经使人宣谢东篱进宫了。谢东篱轻手轻脚地起身,去浴房洗漱之后才离开,临走的时候还嘱咐采桑和采芸好生伺候盈袖,不要吵着她。来到宫里,谢东篱发现三侯五相都到了,只是刚刚晋封的皇太孙元应佳没有跟在元宏帝身边,谢东篱有些诧异。以前元应佳是皇太孙的时候。他就是跟在元宏帝身边学着处理政事的。后来被降成郡王,才没有跟在元宏帝身边了。这一次晋封,又遇到大兴城被夺这样的国家大事。他不在场,真是说不过去。谢东篱就毫不客气地问了一句:“皇太孙殿下呢这种事,他应该来听一听吧”元宏帝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沈大丞相。沈大丞相笼着袖口。淡笑着道:“皇太孙殿下兄妹情深,已经跟着长兴侯世子去北齐国接他妹妹的灵柩去了。”谢东篱只好笑道:“原来如此。皇太孙殿下如此孝悌,是我朝之福。”说着,就把话题转开,对元宏帝拱手道:“陛下。大兴城的事,您怎么看”元宏帝耷拉着眼皮,手指敲了敲面前的书案。“朕宣你们进宫,就是为了这件事。”说着。他看了谢东篱一眼,“谢爱卿,你把这件事给大家再说一遍吧。”谢东篱点点头,将他给元宏帝上的奏章简单地重述了一遍,末了道:“大兴城已经被巫家占了,我们”他话还没说完,唐安侯府的新任侯爷唐海峰打断他的话,连忙道:“大兴下面一个城是五阳,我们是不是马上派重兵防守五阳如果五阳也被攻破,金陵城就不保了”谢东篱看着他,抿了抿唇不说话了。果然万宁侯府的宁侯爷已经森然接口,道:“唐安侯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大兴城就白白丢了不成”唐安侯一窒,忍不住看了张绍洪一眼。他才刚刚当上这个侯爷没有多久,一切还是听他爹老唐安侯,还有张绍洪这个副相的意思。张绍洪会意,皮笑肉不笑地道:“当然不能白白丢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巫家敢占大兴城,其实背后就是北齐,难道宁侯爷打算现在就去跟北齐开战不成”“那张副相是什么意思”陆家的副相陆瑞林冷声问道,“因为有北齐国,我们就不管大兴城了大兴城的事,你们也知道了。我大兴城守被杀,不服的百姓成百上千地被砍死在自己家门前。你们居然不想管”“当然要管,可是要看怎么管。”张绍洪咳嗽一声,“动刀动枪,我们是哪里是北齐国的对手是吧,慕容侯爷”长兴侯慕容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张副相所言,臣不敢苟同。”“愿闻其详。”王家的副相王仁中拱了拱手,“长兴侯向来勇猛,应该是不惧跟北齐国百万雄师交战吧”慕容辰冷笑,“我要怕,就不会从军了”说着,他对元宏帝拱手道:“陛下,臣请带我长兴侯府军士,杀到大兴城,救我东元国百姓”万宁侯也拱手道:“臣也请旨带兵,杀到大兴成我东元国寸土不能丢”“陛下巫家人和北齐人狼狈为奸,杀我大兴城城守,夺我土地,占我城池,实不能忍”陆家副相陆瑞林慷慨激昂说道,“臣请为长兴侯督办粮草,杀到大兴城”张绍洪和王仁中同时咳嗽一声,道:“今年入冬之后天气一直不好,大雪下得这样早,连普通人吃的粮食都不够,又哪里来多余的粮食给大军出征”元宏帝也在踌躇。长兴侯慕容辰掌中军,是带兵的三位侯爷里面战力最强的,对付巫家人,用不着他这样的人。再说为了谨防北齐国趁机从北面兴州偷袭,这个时候,长兴侯还是应该去兴州驻守最好。万宁侯掌左军,年纪有些大,而且他经常是驻守在金陵城,那里的水路四通八达,北齐和南郑都可以从水上偷袭。这个时候,他应该还是驻守在金陵城。剩下一个人,应该是唐安侯唐海峰。唐安府掌右军,是三侯里面最弱的,平时经常是驻守京城周边的防卫。但是就算弱,也是跟长兴侯和万宁侯两人相比,比那些巫家人应该还是强一些吧元宏帝看了唐海峰一眼,发现从他那里居然传来一股尿骚味,不由皱了眉头,目光往唐海峰站的地面扫了一眼。果不其然,他的袍子底下正滴滴答答往下滴水。居然吓尿了元宏帝不忍卒睹地闭了闭眼,挥手道:“唐海峰,你先回去吧,叫你爹唐谦来面圣。”屋里的人都注意到他的不妥,不约而同屏住呼吸。唐海峰羞得脸都红了,忙慌慌张张拱了拱手,转身大步离去。“哼这种人也能做带兵侯爷真是把咱们武将的脸都丢尽了”万宁侯朝着唐海峰消失的方向啐了一口。这仗还没打呢,就吓尿了“算了算了,他也是才刚刚当上侯爷,他爹才是真正的武将,他算什么”王仁中忙打圆场,“不过我还是认为,以和为贵最好。打仗就要死人,能不打仗就不打仗。”“王副相,我想您弄错了因果。这不是我们主动挑起事端要打仗,而是已经被别人打到自己家了,难道我们还能坐以待毙”谢东篱毫不客气地道,“如果是害怕打仗死人,那大家还坚持什么东元国马上向北齐国俯首称臣就可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