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人跟我去元王府。找元王妃问个青红皂白”“哥哥你不能去”元应蓝一下子拉住元应佳。“俗话说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她们人都走了。怎么会承认是她们做的”“那要怎么办当时我们都不在家,不然怎么能让她们冲到母妃这里”元应佳握起拳头,狠狠地捶了一下墙。元应蓝忙拉过元应佳捶墙的手,给他轻轻吹了吹。道:“哥哥仔细手疼。”元应佳的手背已经砸出血痕了。“难道母妃就白死”元应佳反手握住元应蓝的手,摇头道:“我的手不疼。”元应蓝松开手。目光转向在地上躺着的鲁玥儿,声音沉静地道:“先去找仵作来验尸,然后上报到宗人府,还有皇祖父、皇祖母那里。我们把一切前因后果报上去。看看皇祖父和皇祖母要如何给我们做主”她的目光里藏着一丝戾气,像是厌倦了一切,又像是孤注一掷。非要达成她深埋于心的目的和愿望。“好。”元应佳深深地看了元应蓝一眼,“还加上一条。我亲自去大理寺击鼓鸣冤不能让母妃白白死去”元应蓝点点头,和元应佳交换一个眼神,已经明白了彼此心中所想。他们是双生子,心里的感言本来就比一般的兄妹多多了。随着元应佳披麻戴孝去大理寺前击鼓鸣冤,还有大理寺的仵作前来给鲁玥儿验尸,证明她是“惊吓”而死,元王妃仗势欺人,吓死齐王妃的事,就在京城传开了。盈袖从匆匆赶来的沈遇乐那里听到这件事,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马上要去宫里找皇祖父理论,更想跟元应蓝和元应佳当面对峙,看看她娘亲是怎么能活活“吓死”齐王妃鲁玥儿“这件事明明蹊跷得很,怎么就给我娘亲定罪了”盈袖火冒三丈,马上想到跟齐王妃鲁玥儿勾勾搭搭的庆喜班班主赵孟旭。她下意识觉得,这个赵孟旭,应该跟齐王妃的突然死亡有关。“表妹,你去陪陪我娘,我出去找个人。”盈袖回房换了一身普通的青布衣衫,头上戴了遮盖面容的幕离,坐了一辆街面上很普通的大车,去北城庆喜班的地界儿去找赵孟旭。可是她坐的车刚一到北城坊区,就发现这里到处是人,挤得水泄不通,大车根本过不去。盈袖只好从车上下来,一步步挤了过去。就在庆喜班的门口,她居然看见这里有无数的衙差正在跑进跑出,门口拉了一条长绳,不许人随意进出。“这是怎么了”盈袖忙拉了一个胖胖的大婶问道。那大婶是这里的街坊邻居,见有人问她,很是热心地道:“你还不知道吧这里刚刚发现出现命案。庆喜班上下六十多条性命,都被人毒死了”“什么”盈袖惊呼一声,差一点站都站不稳了。怎么会在齐王妃鲁玥儿刚刚死去的时候,这庆喜班所有的人都死了“才刚是有人来庆喜班找他们,他们今儿本来是接了东城一户人家的堂会,可是人家一直等他们都不来,才派了下人来寻他们,结果那下人一进来,就吓得屁滚尿流,哭喊着跑出来了,说是里面的人都死了,死得很诡异呢”“怎么个诡异法儿”盈袖的眉毛抬得更高了,若不是有幕离挡着,那大婶看了肯定很惊讶。“听我那口子说,哦,我那口子是这里坊正的跟班儿,他说啊,这庆喜班的人,死得可吓人了。好像是同一时间一起死的。而且都还在做着别的事。”“我还是不明白。”“喏,他说啊,就是进去的时候,看见院子了有人在拉腿,有人抬高了头。好像在吊嗓子,堂屋里有几个人坐着在吃早饭,厨房里有人在烧火,有人在切菜,戏房里有人在换戏服,有人在化妆,还有人啊。正在上茅厕可是就是这样千奇百怪的样子。每个人脸上都发青,已经是死得透透地了。别人一推,他们就倒下了”那大婶一边说。一边不断摇头,“我活了四十多岁,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古怪的死法。”盈袖心里也是一动。如果真的是毒死的,她真的不知道。天地间有哪种毒药,能够保证这些人在同一时间死去。而且死的时候,还能保持死前的动作不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是真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吧盈袖这一瞬间想到师父。以他的能耐,能不能做到这一切呢但是她很快又排除了这个想法。因为师父绝对不会做这种事。他对自己虽然很关心。但是盈袖能够感觉到,师父骨子里,是个对世情淡漠隔离的人。而且他跟这些戏班子里的人八竿子打不着边。又怎会去做这种脏他手的事那会是谁呢盈袖很快又想到当初那个在慕容长青胸前种蚀心蛊的人。这种死法,应该只有那个懂蛊术这种南疆邪术的人才弄得出来吧盈袖心里猛地一紧。那种蚀心蛊的人。还在京城还在她身边吗她有些惊慌失措地往自己四周看了看,突然发现自己手腕上那光剑镯子发出一阵炽热,炙烤着她手腕上的肌肤。这是光剑示警,周围有邪祟。盈袖闷哼一声,捂着手腕靠到墙边,大口大口喘着气。“姑娘,你怎么了是不是被吓到了”那胖胖的大婶吓了一跳,“快回去吧,这种热闹有什么好看的”盈袖心情复杂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北城坊区,回到自己的大车旁,坐车走了。元应蓝也来了,她同样坐在一辆不起眼的大车里,从车帘里看着那庆喜班的大门出神。过了许久,她才对赶车的人说:“走吧,这里太挤了,还是回去吧。”那赶车的人应了,将她送回东城坊区。元应蓝从东城坊区改换了车辆,才回到西城坊区的齐王府。此时齐王府里已经挂上了白布和白灯笼,搭起了孝棚,请了吹鼓手吹吹打打,五十个和尚、五十个道士还有五十个尼姑,要给齐王妃念诵往生经。宫里的元宏帝和皇后齐雪筠知道了齐王妃的死因,都很诧异。皇后齐雪筠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跑到元宏帝面前哭诉:“臣妾的儿媳妇虽然出身不高,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给齐儿留下血脉,却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臣妾不甘心。请陛下给臣妾、给齐儿,还有佳儿和蓝儿做主啊”元宏帝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他静默了一会儿,才道:“这件事,朕已经让大理寺去彻查,看看齐王妃到底是怎么死的。你放心,大理寺一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但是大理寺判案,是讲证据的。鲁玥儿的死,要是说证据,除了她身边的两个婆子指证元王妃的婆子,别的什么证据都没有,就连尸身上声称被打的伤痕都不明显,也没有暗伤,最后只能以“吓死”来结案。而“吓死”这个结论,完全是找不到死因而扯出来的无稽之谈。元王府只派了一个管事就把这件事了解了。因为根本找不到齐王妃致死的真正证据,又如何能判断凶手到底是谁呢元王妃的婆子自然也是不能锁拿的。皇后齐雪筠的哭声停滞了一瞬,马上又哭嚎道:“都知道她是怎么死的,但是却没法去追究凶手的责任。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娘儿俩苦命”元宏帝没有做声,让她一个人哭,自己埋头批阅奏章。皇后齐雪筠见元宏帝摆明了要包庇沈咏洁,心里也很不高兴,但是一时无计可施,便命人准备銮驾,她要亲自去齐王府吊唁。她去的时候,正好鲁家的人也都来了,在齐王府里哭天喊地。齐王妃鲁玥儿是他们唯一的支柱。鲁玥儿死了,他们鲁家的支柱就倒了。元应佳和元应蓝两个人跟他们并不亲近,他们也不敢扯着这两个孩子给他们撑腰。见皇后娘娘来了,鲁家的人哭嚎得更加厉害了。皇后齐雪筠给齐王妃鲁玥儿的灵前上了一炷香,哽咽着道:“玥儿,母后无能,没有护住你。你要是知道是谁害你的,就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吧”说着,坐在灵前的大圈椅上哭了一回。鲁家的人见皇后娘娘这样说,顿时来了底气。等皇后齐雪筠走后,鲁家的人就表示要去元王府大闹一场。按他们的习惯,他们家都死人了,那就是有理,照例要去凶手家打砸抢一番才能算数元应佳和元应蓝正好去送皇后齐雪筠回皇宫去了,不在齐王府。因此鲁家的家主和鲁老太太一起,将鲁玥儿的棺材抬了,去东城坊区的元王府闹事。盈袖和沈咏洁在家里也在讨论鲁玥儿的死因,两人都知道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嫁祸元王府。所幸捣鬼的人太过谨慎,不仅没有能嫁祸成功,而且连鲁玥儿的死因都查不出来。盈袖心里有些不安,正跟沈咏洁道:“娘,我总觉得,齐王妃和庆喜班的人死得太巧了。”沈咏洁冷笑道:“这是声东击西呢。以为这样做,你皇祖父就不会派元应佳去南郑国做质子了。”盈袖挠了挠头,深思道:“就是为了这个”这也太狠心了吧在她心里,并没有把去南郑国做质子当成是不能接受的事。毕竟看一看郑昊,他在东元国做质子,不是做得高高兴兴吗小磊在旁边跟着道:“要不,我去跟皇祖父说,让我去南郑国做质子吧也能少死些人。”“不行”盈袖和沈咏洁齐声拒绝他。盈袖是因为心疼弟弟年纪小,倒是没有别的原因。沈咏洁却是知道得更多一些,她顿了顿,低声道:“你们不晓得。南郑国,比我们东元国复杂多了。最近我总觉得心神不宁。南郑国人多势众,兵力也不比北齐差,更重要的是,南郑国有巫女掌国脉。一旦去了南郑国做质子,回东元国就是废人了。比如战家的战世荣,你们看他为东元国立下那样大的功劳,但是回到东元国,朝堂是不敢用他的。”“啊南郑国有巫女”盈袖眼睛都瞪圆了,“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怎么会听说这种事,连南郑国都没有几个人知晓。南郑国有巫女。巫女的传承不靠血脉,而是靠灌顶。每一代只有一人。一般人只知道南郑国有巫女掌国脉,但是这巫女到底是谁,除了南郑国的皇帝,没有别人知道。”第288章 大闹“巫女”盈袖的心砰砰乱跳,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在迷雾中看见了一丝曙光,“娘,巫女能做些什么啊有那么厉害吗”“当然厉害了。”沈咏洁陷入沉思当中,缓缓地道:“我只是以前听我爹说过。南郑国的巫女,传承了前朝大周圣地的衣钵。她们神通广大,最有名的是是蛊术和魂术。南郑国的皇室在南郑至高无上,比北齐和东元国的皇室在自己臣民心中的地位都要高很多,就因为他们有巫女撑腰。”“巫女这么厉害,怎么不自立为王”盈袖幽幽地道,“为何还要给南郑国皇室做保镖”“呵呵,哪有这么容易天之道,讲究均衡。巫女都不长命,而且不能生育,她们要做皇帝做什么况且她们当初能传承前朝大周圣地衣钵,都靠了南郑国皇室的开国皇帝。因此巫女一族发下血誓,要世世代代守护南郑国皇室。”沈咏洁皱着眉头说道,一边说,一边身上起了鸡皮疙瘩,觉得这些东西从她嘴里说出来,都是让她有黑暗污秽之感。盈袖也有这种感觉。她默默地往沈咏洁身边坐近了些,将戴着光剑手镯的那只手伸过去,握住了沈咏洁的手。沈咏洁这才觉得暖烘烘地,有污秽尽去的洁净之感。她含笑看了盈袖一眼,道:“南郑国皇室的开国皇帝,说起来可是不得了。”盈袖眨了眨眼,她见娘亲不断提到前朝圣地,就知道是在说前朝大周,但是说起大周,她就想起了曾经赫赫有名的四大国公府。这四大国公府是前朝大周朝再之前的夏朝的朝臣。夏朝覆灭之后。四大国公府里的神将府周家,成了周朝的皇室。神农府盛家,渐渐隐居避世,在大周后期就已经销声匿迹了。神算府吴家,在周朝初立的时候就死得干干净净了。神笔郑家,则一直延续下来,不仅在大周。而且在大周覆灭之后。依然留存。“难不成,这南郑国的开国皇帝,就是前朝神笔郑家的后人”盈袖脱口而出。“正是。”沈咏洁赞许地点点头。“脑子转得挺快嘛。”“这就难怪了。”小磊在旁边插嘴说道,“先生讲史的时候说过,四大国公府,应该只有郑家和盛家还有后人存世。盛家不知所踪。郑家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