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倾世宠妻> 分节阅读 2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6(1 / 1)

,说齐王妃疯了。她披头散发跑到大街上,看见妇人模样的人就拉住说:“元王妃,我什么都没看见我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就算看见了,也什么都不知道求求你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再不敢了我我挖了自己的眼睛给你看”说着,就往自己脸上乱抓,抓得面上血肉模糊,生生地毁了容。元应蓝急得要命,跟在齐王妃身后疲于奔命,可是她又重病在身,根本就拉不住身强力壮的齐王妃。就这样放任齐王妃满大街的跑,终于把这件事传得尽人皆知。齐王妃疯了的第二天是二月初二。二月初二龙抬头,按东元国的习俗。二月初二也是土地神的生辰,被称为“土地诞”,家家户户都要给土地神贺寿,到土地庙祭祀。这一天也是阳气回升的时候,正是春耕之际。前朝大周的皇帝重农桑,务耕田,每年都会在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以示亲农。京城的世家高门也不例外,都会摆土地宴庆祝。盈袖和沈咏洁接到不少请帖,他们挑了几个推辞不了的人家赴宴。第一家就是张家。元王府的人听了元宏帝的旨意。凡是三侯五相这样人家的请帖,他们都应该能去就去,跟他们搞好关系。张家的土地宴摆在张家郊外的农庄上。盈袖跟着沈咏洁去张家郊外的农庄赴宴,一路走来。见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心里也很高兴。去年东元国雪下得又早又多。瑞雪兆丰年,今年肯定是个好年成。他们一行人来到张家的庄子上,迎面就看一个非常古拙的门楼,上书“劝耕堂”三个大字。正是这农庄的名字。张家四爷张绍天专门在大门口迎接他们。当知道沈咏洁接了他们家的帖子,张绍天在心里暗暗高兴,只是不敢露出来。盈袖对张家印象不好。很讨厌张家的女眷,但是沈咏洁却说要还张家的人情。所以第一家就来到张家做客。盈袖不敢让沈咏洁一个人赴宴,因此还是跟了过来,只是没有带小磊。张绍天看着婆子将沈咏洁扶下大车,忙道:“快把暖轿抬来。元王妃和盈郡主都生得娇弱,受不得冻。”盈袖无语地用手扇了扇风。这天气,虽然不热,但是绝对不冷好不好不过在沈咏洁身边,盈袖不敢太出格,规规矩矩跟在沈咏洁身边,看着她跟张绍天正正经经福了一福,自己也忙跟着福了下去。“多谢张四爷照应。”沈咏洁彬彬有礼地说道。“不不谢应该的应该的”张绍天没料到沈咏洁还专门跟他说话,只觉得半边身子都木了,连舌头都不好使,说话打结。盈袖听得在旁边暗笑,想这张四爷看起来跟张家别的人倒是不一样,就是不怎么会说话,怎么他照应她们,就成了“应该的”沈咏洁和盈袖进了张家的劝耕堂农庄,很快被从里面迎出来的张家大夫人曾惠言和二夫人赵桂婵接到内院去了。张绍天要在外院招待男客,没有去内院。不过他一想到沈咏洁就在他家农庄内院做客,心里就乐开花,见谁都笑吟吟地。他本来就能干异常,又是张家几兄弟里面最有本事的。前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无心仕途,大家还惋惜了很久。如今看他在人群中长袖善舞的样儿,都说张家好不容易出了能人。张家大爷张绍洪是副相,一直想让四弟能帮衬自己。现在看见他终于想通了的样子,还以为是娘亲的主意起作用了,已经在暗暗盘算等过了二月初二土地宴,他就要着手给四弟娶媳妇。自从齐漱玉来到张家,他觉得四弟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盈袖跟沈咏洁进了张家内院,就被分开了。沈咏洁跟那些夫人奶奶们坐在一起。盈袖当然就跟未婚的小姐们在一起。她一去,没有看见沈家的姑娘,别的人都不熟,已经觉得落了单。就百无聊赖走到院子中间看花树。因是在乡间,这些院子前面的场地都非常宽敞。场地上种了垂丝海棠、素心腊梅,还有梨树,开的花各种颜色都有,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鹅黄的腊梅,姹紫嫣红满是春。她走到一棵海棠树下,伸手攀折了一支海棠,凑到鼻子边闻有没有香味。就在这时,她听见树后有人在说她家的闲话。“嗐,这你们都不知道齐王妃疯了,那是被心病逼疯的。什么心病嘿嘿,你可问对人了。你们那时候不在场,我可是在场。去年冬至筵的时候,元王府有女眷跟庆喜班里的人有染,结果被齐王妃撞见了,才吓出病来”一听这话,盈袖气得脸都紫了。看来她还是太善良了。本来是齐王府里面的脏水,生生泼到元王府不仅她娘,连她本人都被拖下水你听这谣言说的,并不指名道姓是元王府的谁,而是一句“元王府女眷”,就把她和她娘包圆了盈袖从海棠树下转了出来,盯着那个传谣言的人细看。果不出她所料,就是唐海洁这个贱人“唐大小姐,我想问问,到底是你蠢,还是告诉你这谣言的人认为你比较蠢好骗所以才借你的口传谣”“你血口喷人”唐海洁背后说人闲话,没想到被正主抓个正着,有些惊慌失措地退了两步。“我血口喷人就许你州官放火,不许我点灯乜我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唐大小姐有脑子吗元王府的人该是有多蠢,要跑到齐王府去跟戏子有染”盈袖啪地一声用力折下一根海棠树枝,握在手里,对着唐海洁指过去,“你说话啊我问你,如果你要偷人,你会趁张家这一次请客的时候,专门跑到张家偷人,还被张四小姐亲眼撞见吗”“够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偷人”唐海洁脸都绿了。刚才她说别人的八卦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儿,现在被人泼脏水泼到自己身上,立马就不干了,揪着盈袖非要问个青红皂白。“我没有看见,我只是依着你的话说。难不成,你在齐王府亲眼看见有人偷人呵呵,堂堂齐王府,为了抹黑别人也是拼了。这自己家内院都能让戏子自由进出的范儿,也是京城里的头一份吧我真不知道,这谣言到底是贼喊捉贼呢,还是狗急跳墙”盈袖嗤笑一声,手里拿着海棠树枝在这些小姐们面前晃了一晃,吓得大家缩了缩脖子,生怕被那树枝抽到自己身上。不过这些贵女小姐们听盈袖这样一说,也都觉得有理。是啊,如果这事是真的,外人都能在齐王府内院跟戏子乱伦,那他们自己该是有多乱啊真是篱笆松了就莫怪被狗钻元应蓝跟着齐漱玉从人后走过来。前面说的那些话,她还可以不用理会。但是听见盈袖把水引到齐王府的内院,她就忍不住了。“盈郡主,请慎言。”元应蓝淡淡说道。盈袖其实早就听见后面有脚步声过来,她回头,看见元应蓝穿着一身月白缎裙,外罩米分蓝色蝶舞戏枝纱衣,头上只戴着青金石首饰,倒是衬得她的脸色不那么黄瘦了。“蓝郡主,啧啧,我才刚帮你辟谣呢。都说齐王府内院松懈,连戏子和外人都能跑到你们齐王府偷人,你倒是要仔细查查,是谁那么阴险,传这种毁人名节、断子绝孙的谣言”盈袖抓住那谣言的不当之处,逼着元应蓝回应。她知道这一次势必不能善罢甘休,所以她不会再心慈手软第280章 败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盈郡主你这样说又有什么意思呢”元应蓝说话的速度很慢,像是很吃力的样子。她本不想回应那些谣言,可是盈袖说得也不无道理。仔细想一想,她还是很懊恼的。那谣言初听还不错,但是只要细想一想,就会想到这其中的不当之处。特别是对齐王府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这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了“蓝郡主,你还没有定亲吧如果任凭这个谣言传下去,可就不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了。”盈袖的眼神灵动,杏眸在海棠树下闪亮如星,映得整个人都生动起来。元应蓝心里一窒,她闭了闭眼,缓缓点头:“多谢盈郡主。”说着,她转身看向刚才说闲话的唐海洁,淡淡地道:“唐大小姐,这种无稽之谈,以后请你不要乱说了。给元王府抹黑,也给我们齐王府抹黑”“就是,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盈袖在旁边插嘴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真是防不胜防”“盈郡主真是会用成语,瞧这说话一套一套的。”齐漱玉在旁边掩袖笑道,然后扶起元应蓝的胳膊,“蓝郡主,您还病着,别太劳神。”“唐大小姐,你也还没定亲,就这样跟八婆一样四处说闲话,也不怕以后嫁不出去”盈袖这时候一个都不想放过。别以为造谣不用负责任,她一定要让她下次再不敢多嘴多舌。唐海洁有些害怕盈袖手里的海棠树枝,往后又退了一步,嘴硬说道:“奇怪了,又不是我传出来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做什么只说我,不去说那传出这话的人”“那是谁告诉你的”盈袖的眼眸眯了起来,她就是故意激唐海洁,好让她说出来是从谁哪里听来的。“是是是”唐海洁正想说那人的名字,却发现自己张口结舌,怎么也说不出来那个到嘴边的字而且她细想想。就连那人的样貌在她脑海里都逐渐模糊。就像一张褪色的画片,逐渐消失了踪影,只剩一片空白。“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想不起来了我怎么会想不起来了”唐海洁喃喃念着。脸色逐渐发白,脑子里突然一阵没来由的疼痛,就好像有人突然拿锤子照她的后脑勺狠狠敲了一下一样于是唐海洁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晕了过去。盈袖忙伸开双手,道:“不关我的事。大家都看见了。我连她的衣裳都没有碰过”确实没有碰到,她们还隔着起码十步的距离。而且唐海洁刚才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就这样两眼一翻白,倒在了地上。“行了,别装了。”人群里有跟唐海洁不睦的姑娘不屑地哼了一声,“明明是自己造谣。还要推到别人身上。现在被人顶着问,编不出来了,只好装晕这一套。我三岁之后就没有玩过了”盈袖往人群中瞥了一眼,发现说话的姑娘是王家的大姑娘王锦园。虽然她和她不像跟沈遇乐一样熟悉。但是看在她大舅母王月珊份上,盈袖还是对王锦园微微笑了一笑。王锦园回了她一个微笑,飞快地低下头,跟身边的姑娘说话去了。唐海洁的下人忙跑上来将她抬走。等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头疼的厉害,刚才发生的事,几乎忘了一半,那个最先告诉她谣言的人,当然再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她这样说,却没人信她。大家都认为是她自己编瞎话传谣,诋毁齐王府和元王府的名誉,对她很是不满。唐海洁百口莫辩,连着了谁的道儿都不晓得。张家的土地宴,除了出了唐海洁的事,别的一切正常。盈袖仔细又仔细,这一次总算没有出任何纰漏。她和沈咏洁两人走出张家劝耕堂的大门,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张绍天赶过来送她们,轻声向沈咏洁道歉:“唐大小姐的事,是我们的错,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敢在他家里传这种诋毁沈咏洁的谣言,看他不整死他们沈咏洁不是很在意,笑着道:“没什么,袖袖已经教训过她了。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张四爷不用管了。”张绍天很是感动,忙道:“不麻烦,不麻烦,一定要管一定要管”盈袖:“”沈咏洁笑了笑,带着盈袖告辞离去。没几天,唐安侯府的侯爷唐谦,也就是唐海洁的亲爹,被发现克扣军饷,唐安侯府统率的右路大军八万将士有三成被拖欠饷银三个月之久。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元宏帝震怒,一旨圣旨传到唐安侯府,夺去唐谦的唐安侯爵位,改由他的儿子世子唐海峰继任。唐谦被兵部锁拿入狱,关在了黑牢里面。唐家被这一通打击弄懵了,四处托人说情,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家女儿嘴太长,传闲话,同时得罪了齐王府和元王府两大王府的缘故。唐安侯府虽然是世袭罔替的三大侯府之一,但也扛不住同时得罪两大王府。而且唐谦正当盛年,算是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