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田园小系统> 分节阅读 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1(1 / 1)

大嫂,真是不听话自是不会见外。”刘氏一听也放心了大半,不过到底还是舍不得儿子,可也知,自家儿子能念学是造化。一家人又聊了些其它,王老爷子和刘氏待了几日也回了,家梁被送到学堂与阿文一起读书,这时夫子讲究修其行则修其心,不过半月的人儿,就散去了些许调皮,说话走路跟个小书生似的,看的瑜娘忍俊不禁,家里有了家梁热闹了不少,偶尔阿文也跟着家梁一起过来小住,俩小家伙感情日渐深厚,俨然成了亲兄弟一般,瑜娘自是喜于乐见。随着胎动的频繁,转眼就入了冬。、第116章 116自打张妈妈说待腹中的胎儿会动了,常于他说说话,孩子是能听到的。瑜娘心中几分惊奇,还真信了张妈妈的话,与自家相公说了这趣事不想王家柱亦是信以为真,两口子睡觉前总是要跟腹中的胎儿说上一会儿子的话,偶尔小家伙也会用小手小脚丫子回应一下,王家柱每每看到自家孩子踢的自家娘子肚皮上突出一块来都心惊胆战的,可又耐不住想跟着瑜娘一起与孩子聊天。瑜娘产期便是年跟前,已经入了冬离生出来也没几天了,这段时间赵母都来的颇是勤快,进了十一月,赵母就把家梁接她们那了,还找了两个接生婆过来。瑜娘对这方面着实没经验,那两个接生婆全是要张妈妈看的,张妈妈一一问过后,便与瑜娘说道:“夫人,这两个接生婆都是有经验的,做这个有些年头了,你看留一个还是全留下。”在一旁的赵母直接说道:“全留下,我特意找两个就是想全留下来的,闺女,这会儿可不差这个钱。”瑜娘颇是好笑的看着自家老娘,她还没开口呢,“听老太太的,全留下吧,对了,你特意问下她们可能挨到过年,这产期可就是年前年后,若是突然不干了,大过年的上哪去找人,不若,就让她们签个字据保证一下”张妈妈深以为然道:“可不就是这个理,枉我做了这么多年,差点把这茬给忘了”瑜娘温和的笑了笑,待张妈妈走后,屋内只剩下娘俩,瑜娘问道:“许久没见我爹了,老爷子现在怎样”“挺好的,你别担心他,如今你二叔二婶没事也跟着去摊子上帮帮忙,不为别的,这老两口在家也是闲的,哎呦,我们四个人一天可竟热闹了,又离的近,如今可不像以前那么累”瑜娘听着一笑,“今年冬天冷,不若就别摆了,可别把身子冻坏了。”如今日子好了,总是不愿老两口在折腾。自己生出来的闺女,那心疼全都写在脸上了,赵母心里跟摸了蜜似的甜,笑呵呵的说道:“这人啊就不能闲着,越老越容易闲出病来,我和你爹得找些事干,不为别的,只求多活几年,给你和阿文撑腰”瑜娘听的喉咙一哽,心微微发酸,“你和爹可心里都得有个数,不能为了挣钱把身子累垮了,我这又买了些养身丸,娘待会去些。”赵母笑着点头,心里甚是暖和,瑜娘又说道:“娘,女儿又不是不挣钱,你和爹别硬撑着,即便是我如今嫁了人却也是阿文的姐姐不是,有什么困难你可得与我说,咱们是一家人。”赵母嗨了一声,娇嗔道:“这还用你说,我还不知道,好了,不说这个,我可与你说,这两日得小心些,没事在屋子里走走就行,外面冰天雪地的小心滑倒了,那可是要命的,开不得玩笑,知道不。”说道后面俨然训斥的态度了瑜娘点头,“娘,我晓得了”赵母点点头,面上还有几分担忧,可女人家总是要面对生子的危险的,心里便是在心疼也得忍着赵母又交代了个大概,才肯放心离去,家梁得知去赵家分外高兴,奔着阿文乐呵呵的跟着赵母走了,瑜娘摇头好笑,“好没良心的小子”红橘和秋荷忍不住在瑜娘身后捂嘴笑,张妈妈却笑呵呵地说道:“梁少爷与文少爷亲近也是好事。”时间如流水一般,瑜娘忐忑的又过了一个月,到了腊月二十这天,本说好了能等到年后的产婆说什么都要走。那产婆是县城里人士,仗着给不少大户人家接生过孩子颇有些傲气,如今在瑜娘家待了些许时日也摸出些门道来,知道这人家没什么权势,不过有点小钱罢了。自是不怕得罪这户人家,心中便起了想法,想趁机捞上一笔银钱,是以才有了今天要回家的闹剧。本来她还撺掇着另一个产婆也跟着她闹一场,多收点银子,可那产婆忠厚老实,没肯跟她胡闹。瑜娘得知这事后,不禁皱眉,这样的产婆她倒也不敢用了,谁知她接生的时候会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张妈妈这会儿面色也不太好,“夫人,你看这”“拿着字据给她,当初也说好了,待不到我生产那天,就把我给的月钱双倍奉还,让她如数给了,这样的产婆万万用不得,在个,还要胡闹就送官,我到要看看她以后还要不要做产婆了”张妈妈听的颇是解气,“就按夫人说的办,这样没品的人万不能用,待以后我不给她传扬的方圆十里都知道的,看她以后还怎么做产婆”瑜娘一乐,不得不说因张妈妈的话,心中那点郁气也散了。最后这产婆反没要挟到银子到还搭了双倍的月钱进去,她也不傻知道若是见官这以后也没人敢找她做产婆了,却也不是个聪明的人,这大户人家找产婆谁不是事先打听一翻这产婆的品性,张妈妈只需跟县城里熟悉的伢婆说一嘴,就没有伢婆在敢介绍她的,这伢婆以后接活的人家可想而知,是赚不得大钱了。走了个产婆还剩一个,到底是不放心,张妈妈特地去了趟县城,找了关系不错的伢婆,又找了个看上去颇是老实的产婆回来。待二十五这日,瑜娘早早起来喝了碗粥,腹部就开始阵痛起来,紧接着越来越痛。张妈妈看着瑜娘脸色不好,也猜出个大概,扶着瑜娘在屋子里走,吩咐红橘敢快找产婆过来。待两个产婆过来问了瑜娘情况,也扶着瑜娘在屋内走,顺便使唤两个小丫头把接生的一应用具都处理好拿过来,备好足够的开水,顺便让厨房的厨娘过来小厨房熬鸡汤,时刻待命。一切安排的颇是有调理,这会儿王家柱也闻声赶回了后院,却见不得瑜娘,此时瑜娘已躺在床上准备生了。瑜娘疼的昏天暗地,却仍旧打起精神听着产婆的指引,耳边不是传来窗外的声音,一声一声的叫着她,瑜娘忍不住窝心,心中想着,她们的孩子就快出生了,她就快能见到孩子了。浑身仿佛又充了劲儿一般,瑜娘咬牙用力,额头的汗滴滴的滑落在脸颊旁却也没那般难受了,瑜娘一颗心的都是在想着,马上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儿了,这点痛又算什么。直到生出孩子,听到哭声那一刻,瑜娘松了口气,身子麻木的也不觉得痛了,眼神急切的望着产婆,待产婆高高兴兴的处理好孩子的脐带笑呵呵的抱到瑜娘眼前,说道:“恭喜夫人,喜得贵子。”瑜娘望着血糊糊皱巴巴的孩子,一乐,“怎这般丑”说完,意识疲惫不堪,昏睡了过去。到也折腾的久,王家柱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听到孩子的哭声,在外面记得抓耳挠腮,待房门打开,产婆抱着清理好的孩子出来,笑呵呵的又恭喜了一遍,王家柱咧着嘴就想进去看看瑜娘。适时张妈妈也出来,“老爷,夫人睡下了,没什么大碍,这会儿还要收拾下产房,老爷不若等夫人醒来再进去”王家柱听了摇头,“我就是进去看着她睡觉也好。”张妈妈一乐,“那老爷等屋子收拾好了,我们把夫人抬到炕上在进来,不若这些丫头慌张在出了差子”王家柱很少接触府内的丫头,想着自己进去难免她们束手束脚的,点点头,就待在外面等着,产婆怕孩子冻到,也进了屋,搬到带炕的里间,这里间的跨门都钉上了后后的棉被,窗户贴着真丝纸,外面的风一点也进不来,屋内烧的暖和,冬天在这里坐月子在合适不过了。对面带床的里间那屋也把跨门处钉了棉帘子,如今打开窗户散了血气,也不怕那屋的冷气飘到这屋来。待王家柱进屋时已经闻不到血腥味儿,瑜娘也被打理的干净躺在炕上盖着锦被舒服的睡着,真真是花了不少精力,待瑜娘醒来,已是深夜。王家柱乐呵呵的出去找了张妈妈,张妈妈赶忙到了厨房热鸡汤,回来端给瑜娘喝。瑜娘喝一口就皱眉问道:“妈妈怎没放盐。”“哎呦,夫人这月子里都尝不到盐味儿了,就忍忍吧,不光这个,就是酱油和醋也沾不得。”瑜娘听的颇是愁眉苦脸的,她虽不是爱享口舌之欲的人,却也被张妈妈的话吓到了,可想这月子里吃食上是怎样的寡淡了待喝完鸡汤,瑜娘又想睡一会儿,临睡前才问道:“我娘呢”王家柱拍了下脑门,“光忙活着倒是把这个给忘了。”张妈妈在厅堂弄了个炭炉,上面温着鸡汤,听到里间的话,不由说道:“一直忙着夫人这边,待都弄稳妥了天色也暗了,冰天雪地的怕老夫人听了急着过来,路滑夜黑总是不安全,老奴想着不若明天让田贵接老太爷的时候顺便去趟老太太那,告诉一声。”老太爷自然是王老爷子,瑜娘听了这才放心,“这段日子凡事都要仰仗妈妈费心了”“夫人可别折煞老奴了,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张妈妈不过是请过来伺候瑜娘的,管家婆子哪里算是分内之事,“待我出了月子一定给妈妈包个大红包。”张妈妈乐了,“那感情好,老奴就先谢过夫人了”第二日,最先过来的自然是赵母和赵父,顺便把阿文和家梁也带了过来,老两口商量好了,赵父今天自个儿回去,赵母带着俩孩子自己府上住下,一直伺候到瑜娘出了月子。有张妈妈在,赵母一边照顾闺女一边照顾俩孩子顾得过来。村子里许多小媳妇生了孩子亲家老娘都会住过来照顾到出了月子再回去,一般不会被人拿这事说嘴。有亲娘在身边瑜娘自然开心。赵母抱着大外孙稀罕的不行,赵父进来看了闺女一眼就出屋到了正厅,跟着姑爷大眼瞪小眼,听着赵母逗外孙的声音,心里像被挠了了痒痒似的,颇是坐不住。王家柱是总想进去看看瑜娘,昨日瑜娘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到现在他耳朵里还存有余音呢,那会儿他就生怕瑜娘有个好歹,如今更是想时时刻刻的守着。到了中午王老爷子和刘氏赶了过来,王老爷子风尘仆仆的进来,咧着嘴笑的都合不拢,进屋就要看大孙子,让刘氏给拦住了,没好气的说道:“快在炭炉边暖暖身子,把身上的凉气去了。”王老爷子听了乐呵呵的点头,应是。做公公的就没进里间看瑜娘,只有刘氏自个儿进来,跟瑜娘聊了会儿天又看着孩子,想着外面还有爷几个人,跟赵母打了个招呼抱着孩子出了里间,好在正堂暖和,也不怕孩子冻到凉到。王老爷子和刘氏也做好了住下的想法,连被褥都带了过来,家里房子多的是,随老两口挑了一间,刘氏把俩孩子的衣食拦了过去,赵母便放心的照顾着瑜娘。到了洗三那天,来的俱是王家的亲戚,如今不在王家村,有些村民便也不过来了,倒是上河村与赵家关系不错的人过来了不少。洗三礼办的颇是热闹,瑜娘也只能在屋子里听个热闹。这月子里的日子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熬,水不能多喝,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一堆子的规矩,好悬让瑜娘暴走,好在有张妈妈和赵母,平时二人在屋里聊天让瑜娘听着也没那般无聊了除夕这天就有些悲催了,两家老人同府里一堆人热热闹闹的过年,独留下瑜娘和家柱两口子在屋里,瑜娘无奈又叹口气,“今个儿的年夜饭都有什么”王家柱听的一乐,自家媳妇儿最近怕是被那月子饭折磨坏了,摸着瑜娘的秀发,说道:“我也不知道,今个儿我在这陪媳妇儿,不跟她们吃。”这几日王家柱基本上也没怎么吃过正常饭,到了饭点都是跟瑜娘一起用餐,吃的自然是一样的,看两口子蜜里调油似的日子,几个老人自然识趣没掺和进来,一到吃饭点各找各的地方,留着小两口苦巴巴的吃着月子饭。听王家柱今日还要陪自个儿吃饭瑜娘心里有些心疼,“可别了,今个儿你跟爹娘她们一起吃顿饭,总不能就让老人们这么过不是,咱家总得出个人陪着”王家柱如何看不出瑜娘眼里的心疼,说道:“都是自家人哪里那么多的讲究。”瑜娘一乐,其实,这月子待的也不是那般难熬的过了除夕,王老爷子就开始琢磨孙子的名字,说来这孩子赶得时候也是,算是同龄里最小的的孩子了,又挨着过年生的,不如就叫迎年吧。瑜娘叫了一声王迎年,小家伙耳朵灵睁着迷蒙的小眼睛忘了过来,瑜娘乐的摇头,就这样吧。孩子没站稳之前都要起个土名来叫,这活王老爷子也拦了过去,起了个老小的土名,瑜娘啼笑皆非,跟自家相公小声说道:“爹还不如干脆喊他小老头算了”这般打趣自家儿子的娘也没几人了,王家柱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家白净了许多的儿子,叹口气,这以后天天叫老小了日子过得舒心,自然就觉得快,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