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田园小系统> 分节阅读 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4(1 / 1)

种了不少菜和麦子,瑜娘和王家柱还特意又开辟了块荒地,这块地没经过系统处理,成熟期没有催化的作用,瑜娘特意种了些蔬菜想着冬天里吃,福地里气温恒定,种了几日的种子就发芽了,到了如今已经不少蔬菜可以摘了吃,尤其是韭菜,两口子可种了不少,第一茬的时候,瑜娘没忍住,要自家的去县城直接去菜市口卖给商贩,这会儿人还是实诚的,看嫩绿的韭菜,给的价钱可不少,按二十文一斤给的,一筐韭菜卖了九百文钱小两口琢磨下,左右闲着不如在开辟块地,以后没事拿出去卖卖菜也挺不错的,这福地里普通的地种出来的菜也比外面平时种的新鲜一些不说,长的也茂盛,还不用施肥,又干净又省事。赵母和赵父早在入冬前就打了不少木盆,老两口种大蒜还种葱的,她们也聪明了,你种葱的能种出蒜,我这蒜也能种出葱,这两物种都是愿意成活的,赵父赵母不摆摊子了就去县城卖葱蒜,好在家柱卖的是菜市口,村里人都摆集市,没碰到,不然这蔬菜的来源就不好解释了为了早点买庄子,王家柱已经开始上手大件,这回是屏风,在回王家村前他就开始涂漆,这会儿正好差不多拿出来雕刻,慢工出细活,弄好也要年后了上次的两幅盘画都卖到了京城,不少世家看上了王家柱的手艺,有心预定,李子铺那乐呵呵的答应着,传话回来,北郡这边的掌柜对王家柱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这次去了运费和铺子里的抽成,王家柱得了三十两银子。拿着银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伢子口,看牲口,伢子口算是贩卖的地方,有卖牛马驴羊的,还有卖人的,王家柱这次主要想买的便是牛,走进去一看,一眼便看上了一头黄牛、第95章 95卖牛的摊主看到王家柱上前有意买牛,便热情的招呼道:“客观买牛咱家有不少好货,你看看”王家柱走到黄牛跟前,问道:“这头”摊主乐呵呵的牵着牛头给王家柱看牙口,从牙口看的出这牛有两年了。还是头母牛,两岁的母牛就是到了要的时段,买回去正好,王家柱看黄牛的皮毛光泽,应该是个身体健硕的,蹄子也正常,拍了拍牛背,颇有弹性,这才问道:“老板,这牛怎么卖”“兄弟,你要诚心买就给我二十两,多了我也不要,咱们就拿个整,这你就别跟我讲价,别的不说,咱们这一趟街,卖牛都是一口价”摊主利落的说道,态度坚决。王家柱暗自琢磨下,他不太了解行情,冲摊主笑着说道:“行,我在逛逛”“行咧,看不好的你在过来”王家柱笑了笑,听这话是不能给讲价了接连溜达几家后,最看中的还是第一家,且伢人口里牛的价钱都是二十多两,可不比马便宜,王家柱又返了回去,花了二十两买了那头黄牛。兜里还剩十两银子,王家柱乐呵呵的准备回去,路过一家首饰铺打眼就看见店小二正收回去的一副镯子,王家柱把牛拴在店前,进去又叫小二把镯子在拿出来给他看下。店小二看人牵着牛便知道这不是缺钱的主,面带笑容的把镯子拿出来。这家铺子算是老字号了,打有了县城就有这家首饰铺子,样式都是按着京城流行的来,王家柱不懂,可看着银镯子好看,问了价钱,八百文钱一对,想都没想就买了揣好手镯,牵着牛打道回府。好在是冬天,村里头没人,全都在家待着,就两三家正好出来倒水看到王家柱牵着牛回家,有好信的特意出来问声,也叫王家柱乐呵呵的回应着。过了几天后,村里人才知道瑜娘家买了头牛。话说,瑜娘听到院里传来哞哞的牛还颇是纳闷,出屋一看,就看到自家男人牵着一头牛回来,眼睛一亮,笑嘻嘻的问道:“这是在县城买的”王家柱看自家媳妇儿高兴的样子,心里也跟着开心,说话的音调都有几分愉悦,“这回卖的银子多,我就寻思直接买头牛回来”瑜娘走过去摸着牛背,满是稀罕的看着黄牛,“花了多少银子”“二十两”王家柱看瑜娘稀罕的样子心里发酸,怎么瞧着他家媳妇儿比稀罕他还稀罕牛呢哞哞的牛声也不光吸引了瑜娘,还吸引了家梁,小孩子耳朵尖,在屋里就听到了,出来看到自家大哥院里拴着一头牛,别提多高兴了咋咋呼呼的回去喊了刘氏,刘氏和王老爷子一听家梁喊有牛,也赶忙穿鞋下炕,出屋过来,一看,都是眼睛一亮,这还真买牛了。刘氏和王老爷子这下可是乐呵了,开春家里翻地可轻省了不少。王老爷子唯着牛转了好几圈,满意的直点头,“这牛不错。”有老人说不错,瑜娘和王家柱心里就放心了,因为添了一头牛,一大家子人喜气洋洋的,这会儿村里都没几家人有牛的,买了头牛都顶上一个房子了,能不乐呵王老爷子听花了二十两银子买牛点点头,说着开了春牛还要涨价,爷俩也不闲累,拿着锯子开始锯木头,要立马盖个牛棚。瑜娘和刘氏劝爷俩不急,明天弄不是一样的,王老爷子不干,这会儿高兴浑身是劲儿,在屋里坐不住。去了木匠家要了十多根圆木,爷俩就在后院干起活来瑜娘无法,特意去村口割了块肉,去了老院那,跟刘氏一起做饭,刘氏看着瑜娘拿了块猪肉过来,眼含欢喜嘴上却说道:“过来吃个饭还要拿东西干啥还特意买块肉,这让你爹知道了,准保心疼”瑜娘笑眯眯的说道:“我和家柱可不能在这白吃,都成家了哪里还有吃老人的道理,平时又不买什么过来,来一回自然要拿点好的,不然家梁哪里知道他嫂子是个好的”刘氏指着瑜娘乐的说不出话,“哎呦,你这张小嘴,会说的哦”冬天酸菜炖猪肉,越吃越香,瑜娘从角落里的酸菜缸捞出一颗酸菜,放在盆里洗涮,突然想起上回的事问道:“婶儿,你给阿齐选好人家没”刘氏听了一拍腿说道:“正想找你说这事呢,这两天一直没着空,这家梁越大越皮实,一天不看着就滚雪堆里去了,给我气的哦,你说上辈子没见过雪咋的那耳朵冻得直脱皮,骂他也不长记性。”瑜娘好笑的听着刘氏抱怨家梁淘气。刘氏这才想到自己把话说跑偏了,忙拐回来,青柳的年纪已经算是老姑娘了,跟她一起玩到大的姑娘都已经当孩子的妈了,青柳回了家,也有不少人家惦记着娶这有本事的姑娘。可跟青柳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不是死了老婆就是身有残疾,在大一些的都是老光棍多多少少都有问题。青柳好不容易出了李府这狼窝,哪里还敢进虎穴,提亲的不少,可心的没一个。刘氏打听了下,姑娘性子憨厚,虽不聪慧讨巧,却是老实肯干的,要不当初也不会同意进李府去了,刘氏听了后对青柳颇是满意,想着自家阿齐,没啥不好的,估摸这亲事能成,就算派媒婆过去,也得借着个由头好说亲事。瑜娘一听便明白了,刘氏估摸想让媒婆借着赵家的由头说亲,毕竟青柳跟赵家人算是接触过,说亲事就好说些了瑜娘想了想也没什么,嫁不嫁还不是看青柳的想法,杨家那边定不会因为赵家就不相看周齐的,既然他们也私下会打听,赵家发挥的作用不过就是牵个线罢了,真是成了以后小两口过得好不好,跟瑜娘他们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瑜娘笑着答应了。瑜娘知道,当初王家下的聘礼都是这老两口出的,她也知刘氏不容易,拉扯这么大的儿子背后多少辛酸与眼泪,便说道:“婶儿,阿齐的亲事若是钱不够你们就跟我和家柱说,我们到时候也能帮衬一二。”瑜娘会说这话,主要也是想还青柳的情,当初,她的尸体还是青柳帮着保住了的。刘氏一听心里颇是窝心,对瑜娘更喜欢了两分,点头应着,“要是真用,定会跟你们开口,放心,这钱算是借你们的”瑜娘一乐,不在纠结这个了牛棚还要忙活一天才能盖成,晚上一大家子吃着肥肉片,满嘴流油,王家柱看老爷子吃的香,心里也跟着高兴。待吃完饭又坐了会儿两口子才回去,进了屋,王家柱就拉着瑜娘,把揣的热乎乎的银手镯掏了出来,不由分说的给瑜娘套在手腕上瑜娘抹黑的也看不清,只知道手腕上被套了东西,不用想也知道定是镯子,边点油灯边问道:“你又买首饰了”王家柱呵呵的笑着,“看着好看,就买回来了”点开油灯,瑜娘看着腕子上的银镯子,喜欢的摸着,脸上有些羞红,说道:“以后别买这些没用的了,不是说攒钱买庄子嘛”“不差这个,媳妇儿,等以后有钱了,我也给你买一箱子金银首饰,咱们见天的换着戴。”瑜娘一乐,“这以后再说,现在还是能省就省吧,还不知道庄子要花多少钱呢”瑜娘一想这个心里不免操心“我打听了下,附近的庄子基本都是大户人家买下来的,小点的庄子带地一五十多两银子左右,大点的,连地带山要二三百两银子,咱们买个差不多的庄子,慢慢扩地,攒个二百两银子就差不多了”瑜娘听到直皱眉,“二百两银子,这辈子都没想过能挣二百两银子”王家柱一乐,“媳妇儿,这次的屏风少说也能卖一百五十两”瑜娘眼睛一立,“这么多,以前你们卖屏风卖多少钱”王家柱无奈一叹,曾经王家是世匠,一件漆品千金难求,便是个盘画都能买百十两银子,如今要重新来过,没有名气,这漆品卖的自然不多,不过之前他雕刻的也颇是简单,不怪卖的便宜,这么一想,又心情恢复了回来,说道:“可是千金难求呢”瑜娘撇撇嘴,“福地里也要多攒积分了,好想学织丝绸,据说一匹好看的丝绸花纹能卖上几十两银子”王家柱看着自家媳妇儿一心向往,宠溺的说道:“媳妇儿,咱先给你攒着”瑜娘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咱们慢慢来,不急”两口子对未来充满了规划赵父和赵母知道姑爷家买了牛,也特意过来瞧了瞧,问了价钱,二老点点头,心里有些犹豫了,她们其实也想买头牛来着,可一听这么多银子就犹豫了,还打算秋收前修葺下房子,干干这个在干干那个,这钱就怕没了别人不了解赵父赵母,瑜娘可了解自家爹娘,打眼就看到了二老眼里的犹豫样,瑜娘把赵母拉到一旁说道:“娘,是不动心也想买头牛了”赵母点点头,又摇摇头,“太贵了,还是不买了,我和你爹受点累也没啥”瑜娘心里无奈一叹,阿文现在连学都没念呢,爹娘就想的这般长远,不由得劝道:“咱家也买头差不多年头的牛,这牛养着又不会跑,真是有事急着用钱给它卖了便是,左右现在家里没什么需要钱的地方,你们买了牛还能轻省着,多好的事,在一个,买头母牛,到时候去谁家配种,生出一头小牛来还能卖钱”赵母被瑜娘头头是道的话说服了,抓着自家闺女的胳膊说道:“怎么听你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瑜娘捂嘴一笑,“你把钱放在兜里也下不出鸡蛋,左右阿文还小,该用的还是要用,再说,你和爹身体才是最重要的,阿文如今可离不开你们”赵母神色一怔,随后点头,她家闺女说的在理,只要她和老头子在,阿文就能过得好,真把身体累坏了,攒再多钱有啥用,阿文能守得住么赵父赵母的身子虽被瑜娘调养的不错,可春耕秋收就指着老两口已经够累了,老两口闲下来的时候还要去摆摊,早出晚归的,一路推车拉车的全靠人力,时间久了,在是灵丹妙药也没办法调理劳力上的亏损,瑜娘自然想他们能轻省些的时候轻省些。钱是死的人是活的赵父也帮着王家爷俩搭牛棚,到了下午就完工了,爷三手艺不错,牛棚搭的叫一个整齐利落,跟个小木屋似的。把牛牵进牛棚里,一院子人乐呵呵的看着牛,秋天那会儿也没想到会买牛,家里没草料,赵母把自家喂猪的麦麸子拿过来些,只能掺着粮食喂食。这一头牛得吃多些,刘氏和赵母都有些心疼了,赵母想了想,要不开春在卖牛,瑜娘哭笑不得,就怕开春涨价老太太又不舍得了,在个也不知这牛会涨到多少钱,一年种地下来才挣多少钱,瑜娘把其中能想到的给老太太说了一遍,就看老两口回去怎么商量了不过这牛冬天吃食对她爹娘来说确实是个问题。后来老两口回家商量了下,赵父特意又去了趟驿馆,驿馆养官马,草料冬天前都备得足足的,赵父跟人家商量下,可以从驿馆里买些草料,不过也顶顶能喂一头牛,赵父想着闺女两口子也不能天天喂粮食给牛,特意找了瑜娘说这事瑜娘赶忙回绝,王家今年没养过啥牲口,麦麸子都留着呢,他和家柱又不缺钱,能对付到开春。赵父听了也放心了,回去跟自家婆子一商量,也决定买牛。当赵家也牵回一头黄牛时,村里人都热闹了,这回是真能确定赵家摆摊子挣不少钱,赵父和赵母也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你看谁家亏了明年还去摆摊的。知道是知道,可村里还是没谁家敢去摆摊子,不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