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他儿子自小就倔,认准了的一条道跑到黑,这拿出这么多银子,看来是对赵家闺女上心了,王生咽了咽口水,颤悠悠的把二十两银子揣兜里,自家婆子心眼多,他得出去商量商量。刘氏被王生硬拉到屋里还一头雾水,看着自家老头子一脸神秘兮兮的模样,问道:“这是咋的了”王生把儿子给的钱袋子扔到炕上,咚的一声,沉重又厚实,可跟几十文钱扔炕上的声音全然不同,刘氏神色也变得明艳了不少,上前就拿起钱袋子,一掂量冷抽一口气,“哎呦,怎这么多银子,这事打劫了不成”刘氏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般想的,谁让王家柱以前就不是个善茬,这抢银子也不一定不可能。这话说的王老爷子就不乐意了,瞪了自家婆子一眼,训斥道:“休得胡说,这都是阿柱在外面学手艺挣来的。”刘氏眼睛一转,这阿柱出去才几年,学手艺也得有一段时间的说,这几年就赞了这么多银子,那这手艺指定了不得,想起在镇上还给人家当学徒的儿子,刘氏对王生说道:“阿柱学的是啥手艺,能不能教教齐儿”王生不说话了,自家婆子的那儿子到底姓外姓,这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心里自然不愿别人抢了儿子的挣钱活。刘氏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是不愿的,心里虽不舒服,到底要一起过日子,不能因为这个起了隔阂,嗔怒道:“看你那啥脸色,不愿就不愿呗,我还能逼你咋的,也就是这么一说。齐儿不是他弟弟不教就算了,那阿梁呢那可是他亲弟弟,你亲儿子吧”王生听了这话倒是上心了,沉思会儿,说道:“那是他弟弟,以后自然会教。”刘氏没好眼神的瞪了王生一眼。“别说那没用的,阿柱意思他出钱成亲用。”王生岔开话题开始说起正事。刘氏听了心里一凉,他以为这钱是阿柱拿出来孝顺他爹的呢,既然说成亲用,这手里估摸还是有钱的,刘氏琢磨了好一会儿,直到王生直叫她才回过神来,盯着炕上的二十两,刘氏说道:“这下彩礼,穷点的给二两二的都有,在普通点的也就四两四,好一点的六两六,连带下聘,八两银子就能把这亲事办的风风火火的。”王生看了眼刘氏,颇是怀疑,婆子这是想把钱私扣一点,那可不行,直接说道:“我给你说,这是阿柱娶媳妇儿用的,剩了就给他买地。”刘氏好气又好笑的看着王生,行啊,没看出来,还是这么能护犊子的呀,冷哼道:“我刘春花在你眼里就是这般龌龊的不说阿柱今天拿不拿这钱,之前咱说亲事时我就没想过要他出什么钱,还不是想把咱家这几年攒的钱都给你儿子娶媳妇儿。咋你儿子拿了二十两,你尾巴翘上天了,啊”王生被刘氏说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臭着一张脸坐在炕上。刘氏直缓了好几口气,才消了消火。王生也是过了好一会儿又开口说道:“我看阿柱对赵家闺女挺上心,可你前几天不是说那闺女病了,也不知身子是不是个硬朗的,别在连累了阿柱,咱家现在也有钱,要不看看别家闺女”刘氏把王生的话一字不落的都听在心里了,脑袋里立马就转了起来,冷哼,这阿柱都看上赵家闺女了,她要是在帮着相罗别家的闺女,那阿柱知道了能乐意,万一人家赵家闺女是个身板结实的,到了以后这就是比糊涂账,这阿柱要是日子过得不顺还有她的好了刘氏也算是看明白了,这王生看着老实巴交的,心里可是有主意的,这事她也不愿多管了,真是相看别家闺女,赵家两口子得恨死她,又不是她亲儿子,何苦来的得罪人,干这里外不是人的事。“我看你这是被你儿子给的二十两银子烧的相看别家闺女咋,给你儿子娶个天仙回来那也得人家看得上眼,这事我可不帮你管,我一个做后娘的,没这金刚钻,不揽这瓷器活。”刘氏冷言冷语的说道。说的王生颇是不高兴,二十两银子娶不来天仙也能娶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赵家闺女他也见过,算不上多好看。刘氏看王生还没消了这心思,不禁说道:“这阿柱看上了那就是和了眼缘,再说人家给你银子也是要你去赵家提亲,换了别人家人家就不一定能看得上了,你做爹的和儿子过不去作甚那赵家闺如今织布就能挣不少银钱,许是人家心疼闺女,娇养一些,没准就是个小病呢你巴巴的在这拆台,到时候啥事都没有,你咋整再个儿,你打算一直要你儿子住在家里不成”、第四十一章刘氏前面那话王生听得还有些道理,且心里虚的慌,可听到最后那一句不乐意了,就差跳起来质问了,“你这话啥意思我儿子不住这住哪”话赶话到这,刘氏也不怕王生心里有疙瘩了,在不说明白,她心里这疙瘩就结死了。“我当初嫁你时,就奔着这家里人口简单,咱俩在要个孩子一心一意的过日子,就连齐儿上镇上当学徒我都没拦着,为的啥不就是怕你心里有疙瘩这家不像个家对齐儿有多少愧疚还不是我一个人受着如今阿柱回来了,我自然是替你高兴,可你不想想,阿柱这岁数可还能接受我这个后娘的,就现在阿柱也只是叫我一声婶,家梁吃饭的时候都在偷偷瞅着他哥哥,可阿柱哪有陪他玩过一会儿的这我都不强求,你就不想想,阿柱可愿意跟着咱这么过这娶了媳妇儿,我这算是婆婆还是算啥家里的事谁做主你就不想想阿柱能愿意我这后娘管她媳妇儿,这过日子咱俩都有个磕磕绊绊的呢,更可况我这个做后娘的跟阿柱两口子呢别到最后伤了感情影响了他们兄弟的感情,到时候不是你怨我,便是阿柱怨你。”刘氏这话话糙理不糙,直说的王生皱眉,大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了,他恨不得儿子天天守在他身边,这会让他把儿子撵出去,他死了都没办法给他娘交待,就是村里人都得怎么看他。刘氏也是做娘的,自然能体会到王生的心情,缓了语气,又道:“要我说,这二十两银子,咱给阿柱在咱家边上盖个青砖瓦房,成亲下聘礼的钱咱们拿家里的积蓄就是了,这村里有几家盖青砖瓦房的到时候谁会说咱苛待阿柱的,阿柱甭管娶谁,这进门就当家做主的,准不会跟咱们还有磕绊,对人家好点,人家也念着咱们的情,在阿柱面前最少不会说咱们的坏话。这有了媳妇忘了娘的话可不是瞎说的。咱家这样的情况最容易生嫌隙了。你好好跟阿柱说,定不会伤了你们父子间的感情,再说,就是在咱家旁盖房子,你还不是天天照样能见着儿子的不耽误你们父子俩相处。一家人两灶最是好的了。”这有理有据的话说的王生不免心动,确实儿子一直对自家婆子不太乐呵,一日两日的还好,时间久了说不得儿子就怨他给他娶了个后娘,一个屋子活的像两家人是不是那么回事,平白的生分了,这要娶个儿媳妇回来,不受老婆子管教,就自家婆子这性格,指定不能安生了,到时候他这个做爹的难做不说,阿柱和阿梁怕是也伤了情分,想想在自家旁边盖个青砖瓦房,村里谁还敢戳他脊梁骨的,他家这情况,这样过最是明白人不过的。刘氏又接着说道:“既然阿柱对赵家闺女上了心,你就别再起别的心思了,我今个下午去赵家看看,看看她家闺女病好了没”王生点点头,说道:“可仔细看着点。”他不想儿子像他似的,娶了媳妇儿,生了孩子就撇下他们爷俩走了,天天冷锅冷灶的,再带着个娃,那日子直到今个儿想起来,都心寒的很,说到底,王老爷子也是过怕了那种日子了。不想刘氏在去赵家的路上便听到几个婆子聚在一起聊闲话,上去一听,讲的就是赵家,可好,省得上门打探了,旁敲侧击的,听到瑜娘当时也是站在院里的,刘氏特意问那讲事的婆子,“唉老张家的,不是说赵家闺女病了么你看着那闺女可还好”这张婆子爱讲闲话确实不假,可也不会做那缺德的事,把没事人说成有事人来,听刘氏问就摇了头,一副我知道的表情说道:“估计是被瑜娘掉河里那次吓到了,有个小病小灾的就看医生,我看瑜娘站在院里精神的很呢,你是不知道,她家那大儿媳还想从瑜娘手里抢盆子砸人,结果硬是没抢过,她家媳妇儿你还不知道,那多虎的一个人,这要真是身子不好的,被她那一拽都得摔倒在地上。我看啊,那天赵家就不该找大夫,咱们农家的闺女都皮实着呢。”旁边婆子却道:“她家瑾娘不是没了,说不得那两口子是怕了。”张婆子点点头,“这倒也是,别看是闺女,这也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不是,那没了,可不就是干心疼。”刘氏听到这基本就放心了,匆匆回家给王生讲这事儿。王生听了便也熄了别的心思,两口子商量找哪家媒婆上门提亲,还有这聘礼给多少起来。马上就要秋收了,王家也墨迹不起,刘氏第二天就找了村里的吴媒婆,吴媒婆拿了钱喜滋滋的就去了赵家。赵母一看吴媒婆心里又是放心又是难过,这般纠结心情也只有她这个做娘的能体会了,笑着迎了吴媒婆进门。同村结亲,一般都是两家私下里商量好了的,前个儿村里又传的风言风语的,刘春花又不是那种莽撞之人,吴媒婆对这门亲事门清着呢,却也不说明了,进门就笑着说道:“老姐姐我给你报喜来了,可有人家看上你家闺女了,且这聘礼可愿意往高了下呢。”赵母也呵呵的笑着,问道:“不知是哪家后生”“哎呦,这可是你们两口子有福气,人家闺女都是嫁的老远,一年想看上一回都得翻山越岭的,你家可好,这门亲事若是成了,你就是天天想见闺女都成,我也不多说啥了,就是王生家的大儿子。”事说到明面上了,接下来就好说了,吴媒婆看赵母的神色就知道这亲事定然两家私家是说好了的,她这算是白拿钱的,心里好是高兴,那夸人的磕直往嘴边上蹦,就差没把瑜娘和王家柱夸到天上了。作为女方家自然要有矜持,赵母温和的说道:“这可是大事,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老妹妹过两天再来一趟可否,总该给我们一个商量的时间。”到手的银子定然是飞不了,别说两天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吴媒婆也能等得了,当场利爽的应着,又说了几句便走了,她可是忙人,一天就靠走门串户的挣钱呢。吴媒婆走了后瑜娘和赵父纷纷的走出屋,赵父看着赵母问道:“可是王家。”赵母点了头,面上说不上愉悦,看了眼瑜娘,瑜娘盯着院外越走越远的媒婆,一颗心说不上什么滋味,下半辈子就这般许了人了。说来对这门亲事最高兴的便是系统酱了,此时系统酱头顶冒泡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欢快的蹦跶着,终于可以一展宏图霸业,以后在系统界他便是大神,哈哈,世界太美好了。过了两日吴媒婆再上门自然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高高兴兴的给王家回了话,帮着互换了双方的八字,只要合了八字这事就差不离了,王家又拿了银钱托媒婆去县城里合八字,吴媒婆手里正好也有两对儿需要合八字,乐呵呵的收了银子就去办事了。她倒是利索,寺里的和尚合了瑜娘和王家柱的八字,说是极配的,上上等的姻缘,倒是让吴媒婆惊讶不少,这可有几年没有合过上上等的姻缘了,也不耽误时辰,回了村里就直奔王家和赵家,好话一箩筐的祝贺,自然又从两家手里挣了点吉利钱,一场亲事算下来,她可挣了一百文钱,哎呦,着实高兴。赵家在秋收前下了六两六的聘礼钱,可是让村里不少人说了一阵,不想这王生这般心疼儿子,出手就是六两六,有多少人家十几年都攒不来这么多的银钱,这刘氏也是个心宽的,拿出六两六的银钱也没看她哭闹过。亲事定在了明天十月初八,正是丰收的时候,那会儿办喜事定是要红红火火的大半,今年过了年瑜娘便十五,到了明年嫁人将将快十六了,有的人家像瑜娘这般大的年纪孩子都快生一个了,算是赵家心疼闺女,想多养两年。亲事定了万是在没有反悔的道理,赵母便是在有别的想法也是不成了,时常瞅着闺女暗里叹气,这颗心算是一直提着了,生怕闺女跟着那阿柱受苦,最怕的便是那阿柱没个啥事便会动手打她家闺女,想想瑾娘小的时候,那小子就动过手,这要是瑾娘还在,定是看不得她妹妹嫁给那孩子的,一这么想,赵母又想起了大闺女,可怜见的,若是好好的在家,现在她都能抱上外孙了,赵母摸着眼泪,偷偷的哭着。婚期定在明年,瑜娘又跟没事人一样,她可还有一年的时间来看那人是不是良配呢,若真不是个好的,她就是自个儿过一辈子也不会嫁。两家把亲事定下来后,迎来的便是秋收了。到了秋收那天,赵母才想起老大家的,拍着腿问道:“老头子,你这两天可看到老大家的回来没有”、第四十二章这么一说,赵父也才想起还有个儿子来,这两天赵母担心闺女过不好成天的唉声叹气的,连带着他心里也的慌的很,这万一真是看走眼了,闺女过的不好,他们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能帮出面的还是个靠不上的,这么一想,赵父也不免跟着担心了,不是到了秋收,